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ping

家有小一生

2009年05月01日
欣今年9月就是小一生了…
數週前,我和朋友開始為孩子日後的學習煩惱..
從4歲半開始學習的Phonic到8月初就會結束
接下來呢?當然要繼續和英語好好相處
問了幾家英語班的時間
幾乎把週間的下午時段全都佔滿了,也就是說...
除了白天的學校課程(7:50-12:00)
一週有3-4天,一次有2.5個小時(13:30-16:00)要上英文課
那鋼琴、遊戲、寫作業、發呆的時間呢?
還要吃飯洗澡...

試想,一個6歲的孩子
早上7點睜開雙眼就開始忙碌...
上三堂課,撐到中午
換另一個教室(也許需要坐計程車)
吃飯午休...然後一點半又開始上課...
16點後再回家、吃飯、寫功課
20點必須上床...
這樣的緊湊步調他能承受的了嗎?
這樣的學習過程是必須的嗎?

在欣去上英文課的同時我有機會見到其他班級或安親班的孩子
打哈欠、眼光呆滯、吃泡麵、啃麵包...,當然也有適應很好的孩子
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如果可以有選擇,這是她們想要的嗎?

我和朋友都想讓孩子保留一些完整的時間
讓她們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想做的事
這樣的空白很珍貴也很必須...
可是,我們找不到可以配合的英文班
大部分的補習班都和大部分的家長配合的天衣無縫
一天裡有12個小時見不到自己的孩子似乎已是常態

在選擇英語班的同時,我曾被他們安排的課程及時間吸引
我想,如果可以學習的很好,又何必在意是不是有空白的時間?
如果孩子可以適應的很好,又何必替他擔憂生活是不是緊湊?
反正,他遲早都得過這樣的生活不是嗎?
但是,朋友堅持,人的一生那麼長,何必急著在這前幾年?

也有曾跟家裡已有小學生的媽媽聊聊
這些媽媽也都是搖頭嘆息...
這些密集的學習會排擠其他課業的學習與安排
而且多數的課程都是家長代為孩子安排,孩子不一定能配合做好自我管理及時間的分配
所以,孩子辛苦,家長更是疲累
催著寫作業、複習、催著上床、上學...日復一日...

上不上英文課都有難題,想讓欣準備好了再學習
9月對她而言是個新的開始
我想先暫緩英文的學習(在家裡還是可以看看書及聽CD)
等欣調整好了腳步,是個"有模有樣"的小學生後再和欣討論!

===========================================================
學習家務是照顧自己的開始。
父母給孩子的任何教導,都反應了自己做人的尺度。
家事不只是家事,而是生活的實用經驗與照顧自己的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