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肚肚婆

怎樣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2006年11月02日
●培養孩子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這對任何一種勞動,尤其是腦力勞動具有很大的意義。能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兒童,不但完成作業比較快,而且完成得比較好,效率高。那些作業馬虎、粗枝大葉的孩子主要是因爲注意力不够集中,沒能仔細地看准習題的要求和提供的條件。而且,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學習起來比較省勁,效果比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和從娛樂活動。在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知識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穩定持久的注意力是學習習慣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老師總要求一年級的孩子坐姿端正,目的就是訓練他們集中注意力,那些坐姿懶懶散散、東倒西歪的孩子顯然不可能專心的聽課。

●鍛煉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學習的最大“敵人”就是注意力渙散。有的孩子在完成作業時,腦海裏想到的是電視機裏正在播放他們最感興趣的動畫片。有的孩子做作業時,無意識地東張西望,心猿意馬,擺擺這,觸觸那。有的甚至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很多父母向老師抱怨,孩子只需十分鐘完成的作業却兩個小時還完成不了。

●給孩子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櫃子最好上鎖,免得他隨時都可能打開,在沒完成作業的情况下去清理抽屜,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如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張貼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的書桌上也不應置鏡子,這會使她有時間顧影“自美”或“自憐”。更不能允許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爲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在旁邊“站崗”,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爲長期這樣,會使孩子産生依賴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情緒有很大關係,因此父母應該創造一個平和、安寧、溫馨的學習環境。聲音嘈雜的環境,雜亂無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這一切都嚴重地影響著孩子注意力。同時,父母應該瞭解,能否集中注意力也與孩子的年齡有關。研究表明,注意力穩定的時間分別爲:5∼10歲孩子是20分鐘,10∼12歲孩子是25分鐘,12歲以上孩子是30分鐘。因此,如果想讓10歲的孩子60分鐘坐在那裏去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
常聽有些父母說:“我的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業動作慢,一邊寫一邊玩。”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對于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允許孩子休息,還嘮叨沒完,使他們産生抵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對孩子講話不要總是重復。
有些父母對孩子不放心,一件事總要反復講幾遍,這樣孩子就習慣于一件事反復聽好幾遍。當老師只講一遍時,他似乎沒聽見或沒聽清,這樣漫不經心的聽課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的講的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就談不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父母對孩子交待事情只講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訓練孩子善于“聽”的能力。
“聽”是人們獲得資訊、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會聽講對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爲老師多半是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父母可以通過聽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讓孩子聽音樂、聽小說,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合理安排學習內容的順序。
研究表明,開始學習的頭幾分鐘,一般效率較低,隨後上升,15分鐘後達到頂點。根據這一規律,可建議孩子先做一些較爲容易的作業,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再做較複雜的作業,除此,還可使口頭作業與書寫作業相互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