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善庭

史賓塞的快樂教育--ㄋㄟ國daphne心得分享

2006年08月28日
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新手父母出版社)
作者: 赫伯特史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與"教養的迷思”不同, 這位100多年前的英國學者所出的的教育理論, 其認為父母只要有心有方法, 可以培育出傑出的孩子 -- 我想這正是”教養的迷思”的作者極力要破除的”迷信”, 因為”教養的迷思”作者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僅限於家中. 出了家庭, 孩子的行為及價值觀受其認同的”同儕”所影響, 而不是父母.

不過, 重新翻閱這本”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我還是忍不住對這位100多年前的學者的智慧感到讚嘆! 書中主要闡述”以大自然為師, 以快樂為教育的根基,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自我教育”. 撇開如何”教孩子知識”(我相信讓父母當父母即可,教知識的工作就交給專業的老師),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當作”如何與孩子一起快樂的自我成長”的手邊書. 儘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能僅止於家中, 在孩子與父母最親密的短短數年中, 可以藉由這本書的中的重要觀念, 自然而有深度的與孩子互動, 進而延長為一輩子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想, 這樣就很難能可貴了.

以下擷取一些本書的重點:
1. 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樂的, 任何一個父母, 如果懂得大自然這位和藹而親切的老師, 並把它介紹給孩子, 對孩子一生的幸福是絕對有幫助的.
2. 教育的最高目標, 是培養一個能夠自治, 自省, 自我教育的人.
3. 友好、鼓勵 是快樂教育的最佳方法。一個長期得不到友好、鼓勵和正確訓練的孩子,他會心中產生厭惡和憎恨。
4. 在自我教育方面, 應盡量鼓勵孩子自我發展, 引導孩子自己去進行探討、推論, 應該盡量少告訴他, 而多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
5. 孩子自己得來的任何知識, 自己解決的任何問題, 由於是他自己透過複雜的心智和意志活動所得, 就永遠歸他所有。
6. 孩子在每個不同年齡層所喜歡的智慧活動, 都是對他有益的, 不喜歡的智慧活動就是對他有害. 孩子喜歡學某種知識, 就意味著他的心智已經能夠吸收它, 反過來, 孩子討厭接受某種知識, 就證明那種知識過早提出或方法不適當.
7. 教育,就從尊重孩子開始吧! 應該尊重孩子哪些權利呢? 只要我們問一問自己, 需要別人尊重自己哪些權利, 就可以了.
8. 孩子的興趣不管看起來多麼無用而離奇, 同樣可以通向對他一生具有偉大意義的自我教育. 關鍵在於, 他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引導.
9. 在道德管教方面, 主要具有價值的, 並不是體驗家長的要求或斥責, 而是體驗那些在沒有家長意見干預下, 他自己行為的後果.
10. 要使孩子勝任未來的工作, 有幸福的人生, 必須使他有健康的身體. 而要成就一番事業, 更必要有能夠忍耐辛勞的強健體魄.
11. 心智和身體一樣,添加的材料超過一定的量就不能夠吸收, 這些材料就不會成為心智中有機的一部份, 應付完考試或滿足了家長的要求後, 很快就會從記憶中溜走. 而且, 這種強制性做法, 還會使孩子對學習知識產生厭惡感, 他會本能的反抗.
12. 不但要經常分析孩子們的動機, 還要分析自己的動機, 分清楚哪些想法是由於父母的真正關懷,哪些是由於自私, 好面子, 情緒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