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澔華媽

110班級導師給家長的一封信

2010年08月30日
親愛的家長 您好:
誠心歡迎 您加入永和國小一年十班「快樂健康」的家庭行列。首先,恭喜各位親愛的寶貝們升上
一年級,欣喜有此機會和 您一起分享孩子學習成長的喜悅。在孩子的學習歷程與成長階段裡,除
了學校老師的悉心教導外,父母隨側的窩心指導與耐心輔導更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未來教育孩
子的這條路上,誠懇期盼各位的相互配合與協助。
一切教育信念的執行,有賴家長們的共同推行,以下是麻煩 您與老師配合的事項,為讓孩子能夠
儘快適應小一生活,就偏勞您多費心了,感恩!
一.上、放學時間:7:20∼7:50,有導護義工維護孩子上學的安全,是最佳上學時間。
除星期二、三上全天,下午4:00放學外,其他為中午 12:00放學,孩子會隨班級路隊放
學,請家長盡量在學校規定的各接送區等候,勿進入校園。
二.服裝:依照功課表穿著。請於體育服及制服縫上名牌,並請依孩子身體狀況或天氣狀況,教導
孩子增減衣服。
三.配合事項:
(一)生活方面:
1.訓練孩子依功課表自行整理書包,並學習整理自已的儀容(穿脫衣服、扣釦子、領子翻好)、吃
飯、刷牙、如廁、綁鞋帶,並學會穿脫及收折雨衣的自理能力。
2.要求孩子遵守學校上學時間(上午7:20至7:50到校),不早到也不遲到。
3.請孩子務必在家吃完早餐再上學,以提昇學習效能。
4.鉛筆盒中須備有3~5枝已削好的鉛筆(每天檢查筆芯是否斷了)、一個橡皮擦、一枝彩虹筆、一
把15cm的短尺,儘量不要用自動筆。
5.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請孩子多喝白開水,並自備水壺或水杯,不帶飲料到校。
6.為了讓孩子能有效並專心的學習,請勿讓孩子帶玩具、零食、零用錢(五元以內零錢以便打電
話之用)、貴重的學用品或與學習無關的私人物品來學校。
7.平日請多與孩子聊聊在校的狀況,以充分了解孩子學習歷程並幫助孩子盡早適應學習(建議每
天聊天至少20分鐘以上)。
8.為了孩子行走安全:
(1)雨天時請穿著雨衣上學,並自備一個放置雨衣的塑膠袋,不要帶雨傘。
(2)儘量背雙肩書包,即使是用拖拉式的書包,也儘量背在身上。
9.為響應書包減重,請指導孩子每日整理書包,原則上帶國、數簿本為主,其餘可放在教室,安
親班的簿本請盡量不要帶來學校,以免加重孩子的負荷。
(二)學習方面:
1.請每日確實檢查功課後,在聯絡簿及所有作業上簽名。
2.每日寫功課前請先訂正前次作業錯誤處。
3.請盡量要求孩子寫字工整,畫圖用心。(不認真老師會要求重寫喔!)
4.若有朗讀或背誦之功課,請家長確實聆聽後再簽名。
5.為了孩子的視力保健,請盡量限制孩子打電腦及看電視的時間,並鼓勵小朋友多閱讀課外讀
物。所謂身教重於言教,請家長盡量撥空與孩子一同閱讀。
四.親師溝通:
不論教學或輔導各方面,若有任何疑問或須與老師溝通處,請以聯絡簿或電話聯繫。若需面對
面溝通,為顧及學生授課權益,請事先與老師約定時間。
(導師手機:0910333872 電話請儘量於晚上9點前撥打,若無人接聽請留言或傳簡訊!)
五.請假方式:
1.聯絡簿(事假請事前告知,並請家長親自在聯絡本上註明假別、日期並簽名。)
2.老師手機:(儘可能在8:00前告知或傳簡訊)
3.學校請假專線:29214615 轉 525
感謝 您悉心、耐心閱覽此信,衷心期望孩子在新的學期就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也深盼 您能隨時
鼓勵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相信孩子有了 您的關心與鼓勵,一定能快樂地度過每個學習歷程,並將
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果。
為響應節能減碳,日後有任何須再連繫事項將盡量以聯絡簿告知。另外,永和國小學校網站及110
班級網頁(進入「永和國小校網」後點選右側「99學年班級網頁」之110)內有各項學校及班級活
動最新消息、孩子之學習活動相片、家長之親子增能活動、課程、訊息及文章,請家長平日多多利
用及閱覽。
祝福 闔家平安 快樂健康 一年十班導師 蔡春惠敬 
990830
----------------------------------------------------------------------
為能充分了解孩子,請家長協助填寫以下資料並交回,謝謝!
學生座號:
姓名:
一、學生學習狀況:
1、是否參加校外的安親班?□否□是 安親班名稱: 電話:
2、注音符號學習情形?□都不會□上幼稚園時學過□暑假上過正音班□37個注音符號都會唸□有些注
音符號需加強□有些拼音需要加強□拼音大致沒問題□其他
3、平日的功課主要由誰督導?□父□母□祖父母□兄姐□安親班□其他
4、您的寶貝有哪些優點或特殊才能?
二、親師交流:
1、當您的寶貝表現優異或犯錯時,您最常採行的獎勵或處理方法為何?
2、您的寶貝有哪些方面需要老師多加注意並協助輔導?
3、您對老師的教學,有何建議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