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如如蜜

學習體貼的心

2008年07月25日
「我們一眼就看得到,隨手丟垃圾所給環境帶來的負擔,但是我們卻不常看到自己一兩句負面的言語與評論,所帶給周遭相處的人情緒的污染。...」這段話摘自媽媽花園,蔡女士回應部落格裡不友善回應。同樣是我此刻的心情。

今早,我和兒子準備出門,阿嬤正好從市場回到家。兒子看見到阿嬤就喊人:「阿嬤!」婆婆没回應,兒子又撒嬌地喊一次:「阿嬤ㄜ∼阿嬤我吃飽呀!」
正常情況下,我們應當會回應一下孩子,婆婆不例外,她口氣不悅地回:「我不是你阿嬤!」

兒子愣一下,我没多說話只催促兒子上車,刻意忽略婆婆帶給我們的負面情緒,我知道她還在為昨天的事生悶氣,對我們夫妻兩來說,真的很痛苦,為什麼一家人不能互相尊重與互信的相處呢!

昨天晚餐時間,兒子用手撐著臉、眼盯電視没好好地吃飯,我一邊餵妮妮一邊提醒他吃飯,兒子没有正視我的提醒,甚至讓我動手餵他,即使用關掉電視威脅他,他反而以此要脅我們,說没電視就不吃飯,問題是給你電視你仍不乖乖吃飯呀!如果是我,就讓你餓個肚子再說,若不是考慮到阿嬤對這樣的作法有意見,我早就把飯收起來了。

好不容易飯吃完了,喝湯的時候又故態復萌,問他是不是不喝湯了,請他把碗拿去廚房的洗碗槽放,結果,他顧左右而言他,要爸比幫他先把吃完飯的碗拿去洗碗槽放,他才要乖乖喝湯。什麼話呀?!你把爸爸當小弟嗎?我示意要爸比管教,孩子不能有這種想法。這時,剛洗完澡還不清楚狀況的阿嬤,竟維護起臭小子還指責爸比,說”就幫他把碗拿進去洗不就好了!何必讓孩子吃飽就在那生氣、在那哭!”

天呀!這豈不是是是而非了嗎?!乍聽之下,似乎有她的道理,但冷靜想想這對嗎?
收拾自己的碗筷並不困難,更是家庭分工、學習負責任的機會教育,現在還有人當自己是老爺、少爺呀?!若不從小訓練他,你認為長大就會懂了嗎?
我没這麼樂觀,趁爸比向阿嬤說明事情時,我立刻把小孩帶上樓,絶不縱容,也不能讓孩子認為有靠山就可胡作非為,更要保留父親的尊嚴,阿嬤當著孩子的面指責大人,我怎能讓孩子看到這一幕?!

回房後,我冷靜地告訴自已,先把情緒拿開,否則講出來的話,鐵定不好聽。原先是在房門邊和兒子說話,但因為樓下的爭執聲太大,我更換地點,帶他到房間裡的落地窗旁說話。
為什麼要專心吃飯、為什麼要求他自己收拾?兒子自己很清楚,我們對談後他知道應該要負責,所以,我没再說教下去。
後來,他說要去寫白板(呵!那是我處罰的方式,目的是要讓他安靜下來,不過,兒子當它是遊戲),一邊寫一邊說要把剛剛的湯喝完,還要我補他剛剛没看的電視。(茄!欠你的哦?!没被我打你就要偷笑嘍!)當然是没順他的意,我要他寫到100,他和我討價還價,說要寫到50,好啦!就50吧!

没多久,妮妮和爸爸也上樓了,我没多問爸比事情的發展,這件事的重點我放在孩子,不是和老人家爭執教養的方式。
如果彼此多些尊重,事情就可以圓滿落幕。很遺憾,我們總是不能兩全其美。
教養要從小開始,在孩子年幼的階段,我的角色尤其重要,我不能擔心得罪人而不管孩子,孩子不能判斷事情的對錯,父母就有責任教導。
而婆婆應當學習尊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數落他的父親。

今天被擺臉色也不意外,我們夫妻得在這個平衡桿上找到立足點。雖然一早情緒就被污染了,但還是得把它清理乾淨面對我們的生活。(寫寫日記發洩一下~~"唉∼)而爸比要面對的功課更多,得想想怎麼好好的處理與母親的溝通。

家庭的和諧是要靠大家一起維護與付出的,如果常用負面的語言傷害家人,終有一天一定會傷痕累累,我想這不是我們樂於見得的吧!

-----------------------------------
以下是媽媽是最初的老師-給Nancy的短箋及中時的專欄-學習體貼的心

給Nancy的短箋 July 22, 2008
Dear Nancy,

我很謝謝妳兩次的回應,它使我因而更深刻地確認,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對別人保有一種公平的善意,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

我們一眼就看得到,隨手丟垃圾所給環境帶來的負擔,但是我們卻不常看到自己 一兩句負面的言語與評論,所帶給周遭相處的人情緒的污染。謝謝妳為我做了一段非常好的示範,我已深刻地感受到那種負擔。

我但願妳有複雜的動機並與我有利益的衝突,因為如果真是這樣,這些由誤會串起的小小惡意,就不會失去邏輯上的合理性。

我很喜歡孔子說的那句話:「以直抱怨,可也;以德報怨,何以報德?」Nancy,那些在花園裡對我友善的媽媽們,難道不值得妳與我的珍惜嗎?而我盡自己能力所回應的友善,難道不能說明我的以德報德嗎?這不過是大家最基本純良心意的討論與分享。

妳有沒有想過,就以同時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我們能成為朋友得有多少巧合?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一定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彼此壓榨掉對人性的信心嗎?

我也但願妳的生活跟我有緊密的交集,因為果真如此,我相信妳就絕對不會對我有這樣斷章取義、拐彎抹角的否定了。

這個世界住著很多人,不是每一個人我們都喜歡,但是,請給妳不喜歡的人應該有的尊重。不要到別人家去指責妳所認定的錯誤,除非她已經把那個錯誤帶到共有的環境裡來、受到仲裁並影響了別人。

Bubu

ps:親愛的大家,此篇的回應已關閉,因為我已把自己想說的話說清楚了,希望我們可以繼續分享其他更美好的事物。

--------------------------------------------------------------------
學習體貼的心

蔡穎卿專欄(每周五刊出)  (20080425)

 小女兒跟我到台中一家托兒所去做師訓,有三位四、五歲的小朋友也在所裡。我請女兒帶他們另闢一桌、剪紙幫忙餐盤的裝飾,讓老師們動手進行餐食的製作研習。

 三個小朋友中有一位是日本人,不多久,他的母親也加入我們製作食物的行列。

 小小孩的注意力總是有限,剪紙剪膩了,就從桌上一哄而散,想要探尋更有趣的事物,只留下十八歲的女兒繼續製作稍後要用的紙飾。
 這位日本小男孩走到母親身邊,像每一個好奇的孩子一樣,他探問我們在做些什麼,央求著要加入大人手中的工作。

 我聽到這位日本媽媽問孩子說:「你不剪紙了嗎?」孩子答道:「不剪了。」媽媽繼續著自己手上的工作,輕鬆溫和地說:「老師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剪著呢!不是很寂寞嗎?如果你能去幫她多好!」。

 看著這一幕、聽完小小的親子對談,我不禁假設,如果小男孩的媽媽說的是:「你應該回去自己的桌子」或「你不可以來這裡,這裡是大人的地方」,恐怕要使孩子安定下來得再費上一番唇舌。

 這個回答真是值得我們學習,沒有大道理或深奧的用字。短短的問題也是四歲孩子思考能力所及的範圍。這個提醒或許已經幫助他了解,體貼別人的感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孩子的心最柔軟,所以他們容易哭也容易笑。這片純潔美好的心田隨時會被污染與傷害,需要大人的細心保護。

 隨口責罵並不是幼兒語言教養中唯一的問題。除了避免負面的用語、注意言談之際的語調口氣之外,父母更應該在對談中傳遞足夠的人際善意。幫助小小孩透過實際的行為來了解抽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