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如如蜜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

2009年05月18日
公開
25

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  2009/05/08 洪蘭 一位朋友響應政府就業輔助計劃請了兩名年輕人,但是這兩個人遲到早退,遇事則推,而且擺明了反正是短期就業,「我不想學」,令他大搖其頭。 另一位朋友說他兒子國立大學畢業四年了,還沒有正式工作,每次去上班就抱怨工作跟他志趣不合、跟同事合不來,動不動就辭職,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也令他煩惱不已,完全是張岱在《自道小康》中所說的「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鋤頭耶,太重;忠臣耶,怕痛;之人耶,有用沒用」。假如國家栽培出來的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業界不能用,我們要這些學生做什麼?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沒有上進心? 最近有研究指出現在幼稚園教得太早,在孩子大腦還未發育好之前,教以前一年級才學的東西,使學習變成挫折。的確,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變成壓力,既然是壓力,當然不會主動去做,逼急了,孩子會採取逃避的態度,就像大人碰到壓力會逃避到酒精中,孩子碰到壓力便逃避到電玩中,恐懼學習的孩子就愈來愈多了。 尼采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談主控力(the will to power),其實,人都想控制他的環境,連兩個月大的嬰兒都希望做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實驗者在嬰兒搖籃上裝了一個動作感應器,他只要頭一動,搖籃上的走馬燈就會動,嬰兒發現這個祕密後就會不斷的轉動他的頭,看著會動的燈高興的咯咯笑;控制組嬰兒睡同樣的搖籃,也有著同樣的走馬燈,只是沒有感應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馬燈的動,但是走馬燈仍會動,設定好了每一分鐘轉一下。結果這組嬰兒就安安靜靜的躺著,不會去動他的頭,也不會笑。 因此主控力是個強烈的動機,驅使孩子去探索。如果什麼都是別人安排好了,自己不需用大腦,只要跟著做就好的話,孩子會很快失去動機,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木頭人。我們看到凡是注重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的國家,如日本、韓國,都有很多啃老族的青年,對人生不抱希望,也沒有自主謀生的動機。 孩子並不會長大就自然變成大人,他需要教導與角色模範,如果每天把孩子關在補習班,他是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的。上週我去台東的太麻里,發現香蘭部落的孩子做完功課後會去一間中間可以升火的小木屋,是部落提供男孩們談心的地方。在那裡,孩子透過部落的其他男性角色模範,學習如何做大人。 「成年」在所有動物中都是大事,遲遲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目前的教育好像愈來愈符合時代的需求,我們該認真審慎的去思考,為什我們的教育會製造出不知人生目的為何的大學生呢?

不可以開口跟別人要東西吃

2009年04月02日
公開
25

作者: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規矩第一條:不可以開口跟別人要東西吃(上)February 24, 2009 昨天是弟弟的校外教學,四年級的三個班級,連同愛心媽媽,坐上遊覽車到了大埔自然保育公園。香港很多這樣的保育公園,都維護得很好,讓不論是爬山健行賞鳥的大人或是戶外教學的的學生,都有舒服的感覺。「乾淨」當然是舒服的第一要件,香港做到了。 一個愛心媽媽負責看管五、六個學生,個個看來都是被家庭照顧得很好的孩子。中午野餐時間,當大家拿出自己的午餐,我這組的一個男生,白白靜靜的斯文模樣,如果從父母的角度,絕對看不出任何異狀,他看著弟弟保鮮盒裡的壽司,說:「you give me one, then I will go away.」 不知道為什麼,還沒等弟弟回答,我卻馬上奉上我的壽司,問他要不要?他毫不猶豫的拿了一個。我不記得,他有說謝謝。 「你給我一個,然後我就不來煩你。」或許我是被他這樣的說法嚇到,所以直覺地想要幫弟弟排除難題。這句話,如果光從語文的角度來看,不是乞求,而是威脅。但詭異的是,他的臉上和語氣,沒有任何一絲絲威脅的味道,所以我要給現代孩子的表達方式取一個名字,叫:「乞討式的威脅」。 傍晚,我跟弟弟討論這件事時,弟弟說他並不介意給他一個,因為壽司又不是洋芋片,常常可得的東西,沒什麼捨不得,但是他卻說:「我還是覺得很怪,每天吃飯時間,他都來跟我們要東西吃。」媽媽知道,那不是吃不吃得飽的問題,而是感覺問題,被人騷擾的感覺不舒服。 「媽媽,而且,每次他自己的便當都還沒打開,就開始跟別人要東西吃了。每次。」弟弟繼續說,「後來我不是到大樹那邊去看地上的螞蟻嗎?他又來跟我說,再給我一個,真的是最後一個了。」 我們母子就坐在沙發上,弟弟靠在媽媽身上,晚飯前的五點時刻,我們愈聊愈起勁,「媽媽,每天中午吃飯時間,不是只有他,很多人都這樣,有時候有人還會先問左邊的同學,不給,再問右邊的,也不給,然後又再問前面的。」「學校賣的三明治真的很好吃,不大,切成兩半。」我知道弟弟的意思,只有兩半,已經很珍貴了,怎麼給人一半呢?而且,怎麼會有人去「要」別人已經不多的食物呢? 第一次發現,現在孩子的這個現象,是三年前,在台灣的小學裡。當下,我就幫孩子設下規矩。 規矩第一條:不可以跟別人開口要東西吃。(當然,三歲娃兒跟媽媽說肚子餓除外) 直接明白的告訴孩子:你的午餐就是媽媽幫你準備的那一個,不論別人手上的有多麼好吃,不准開口去要。 以此規矩類推:當有人帶了零食到班上時,如果別人沒有開口問你「要不要吃」,不准主動開口去要。朋友說,有回讓女兒帶了三包洋芋片到班上分享,結果全班搶成一團,很多孩子一直「Beg」(乞討)。她的孩子也是在香港的國際學校裡。 您能相信一群小孩跟乞丐一樣乞求食物的模樣嗎?您能相信這是現在孩子的德行嗎?您能相信這還是家裡經濟環境都很不錯的孩子嗎? 記不記得我們自己小時候?除了家裡的兄弟姊妹,你好意思跟同學要東西吃嗎?即使真的想吃,也都會忍著。那時候的孩子,都很含蓄。但是,這才是做人該有的德行。 「跟人要東西吃」,這不是三十年前小孩才有的行為嗎?如果您這樣想,只是因為你的孩子還太小。所以沒有機會看到現在孩子,這種「扭曲」的現象而已。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小學,回家問問就知道,這問題根本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為什麼?不愁吃穿的年代,卻出現一群「乞討」的孩子。 其實,物質果豐沛的現代,孩子的考驗更嚴苛。因為孩子眼前的誘惑,比三十年前的我們,多上三十倍。 姊姊弟弟都有他們特別愛的零食,例如王子麵和洋芋片。但是,那是垃圾食物,在家裡,媽媽是限量的。所以,如果在你的眼前,常常出現有人拿著這樣的東西在吃,你會不會很難過?當然會。 可是我跟孩子說,那是習慣問題,當你習慣了「不吃別人手上」的東西,之後,你再看到別人手裡的好吃東西時,慾望就會小。當慾望愈小時,難過也就會愈小。 這個第一條規矩,延伸的場景很多,例如:當參加朋友家庭聚會時,有些孩子看到了什麼想吃的東西,或是看到了什麼人正在準備什麼零食時,會馬上衝著你大喊:「我也要吃。」被喊的人可不是孩子的父母。良好的德行,不是應該輕聲的先問自己的父母,「我可不可以吃那個東西」嗎?而不是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這絕對不是孩子年齡大小的問題,很多事情,三歲小孩就會知道了。如果上帝能一一檢視不良德行孩子的背後,絕對一定是有——寵壞孩子的大人。 「小孩子的不良德行,一定是父母根本沒有教孩子」。我敢說這樣的話,簡直是不想活了。所以,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轉」:除了父母,現在孩子身邊,還有太多人會寵壞孩子,能想到的不二人選是,祖父母和傭人。(唉,我會死的更快。) 因為大人根本將這些不良德性,視為理所當然。即使大人看了覺得不對勁,也只是隨口說說孩子,根本沒當一回事來處理,那孩子的良好品行怎麼會出現呢? 「很多事情,我好說歹說,孩子還是一犯再犯,怎麼辦呢?」一定有父母要問。通常,孩子到這個地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父母從孩子犯錯的第一次開始,就打心裡不將問題丟給年齡的話,走到這一步的機率,不大。 如果真的遇上呢?唉,教育理論不是常常掛在嘴邊嗎——馬上給予孩子立即的後果,然後要孩子自己承擔。 只是教育理論通常忘了告訴你,理論要配合「父母的耐心」啊!沒有耐心,什麼理論都是免談。 告訴了孩子規矩之後,如果孩子再犯,例如,只要是孩子開口跟人要東西吃,那麼他說出來的東西,就一樣也吃不到。想吃,等下次機會。 舉例給孩子聽:如果在一個聚會裡,當別人拿出巧克力,還沒開口問到你時,你就忍不住喊「我也要吃巧克力」。哦哦!巧克力馬上飛了。意思就是,這次聚會裡,你完全不可能吃到巧克力了。即使別人吃的津津有味,你沒有。 因為,你沒有遵守媽媽的規矩。(如果又有人問,要是小孩當場哭鬧呢?對不起,請等待我說規矩2345678……) 更重要的一點,父母當場不需要罵孩子,甚至臉上不要露出生氣的臉色。孩子不是故意的,只是習慣不好。 甚至,因為事情的不同,給孩子規矩的同時,我會給孩子兩到三次的機會。所以我會——事先——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還不習慣,所以你有兩次機會,這兩次,處罰都不會生效,第三次才開始。」 如果父母用良好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我不認為孩子會故意。(某些年齡的過渡期例外,請查專家理論,好像是兩三歲吧。但我運氣很好,沒遇過。) 不良德行,不會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出現。關鍵在,家庭教育,執行的徹不徹底,與孩子一點關係也沒。

堅定管教的四個策略

2009年03月12日
公開
27

堅定管教的四個策略 蜜雪兒.玻芭 著�莊綉雲 譯 (一)重述一遍的方法。 如果要完全確定孩子知道你的意思,可以在表達出你的要求之後,請孩子重複你剛才對他說過的話。只要花幾秒鐘時間就可以排除任何的誤解。 (二)試試看「十秒鐘原則」。 限制說話的長度,用精確的字眼表達出你想要孩子做什麼。如果你不能在十秒鐘內說出你的要求,表示你說得太多了。 (三)放低聲音。 有時候要讓孩子遵照你的意思去做的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用較低的語調說話。讓孩子最感到厭煩的就是吼叫。多年來老師們就是採用放低聲音的策略,這一招真的很管用。 (四)長話短說。 如果孩子知道他們不必聽長篇大道理,比較容易接受,所以你提出要求時應該說得簡單扼要:「出門之前,請你整理床鋪。」有時候只說出關鍵詞就可以達到效果:「功課!」「家事!」或者當孩子沉迷於電視時,把字寫在便條紙,貼在電視機上面:「上床!」「垃圾!」他就會得到暗示。(如果沒用,就把電視關掉。) ---------------------------------------------------------------------- ◎縱容型。 你表現出許多的熱情,但是對小孩的要求很少,而且沒考慮到你應該是嚴格執行紀律的人,你寧願當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 ◎獨裁型。 根據絕對的行為標準及較高的權威,對小孩提出許多要求與威脅。你很少問小孩的想法,或者很少考慮妥協、商量的方式,你相信灌輸小孩尊重工作、權威和傳統的觀念,沒有必要交換意見。 ◎自信權威型。 你的教養方式結合自信的權威及理性、公平與愛,對孩子投入的事情加以鼓勵,認清自己身為成人的責任,以及孩子個人的需要和慾望。 如果你認為自己太縱容孩子,看看下面這些敘述是否反應出你的態度: ■我想用另一套有別於我本身被撫養成人的方式來教養我的孩子。我的父母親太嚴格,因此我和他們的關係不怎麼好。 ■我的工作太忙而占去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縱容孩子是我補償不在他們身邊的方法。 ■每個人都給孩子很多東西,為什麼我應該和別人不一樣? ■我嘗試當孩子的朋友,我認為這是養育孩子及成為好的父母親重要的一部分。 ■我想要孩子快樂,並且有個快樂的童年。一直斤斤計較孩子的行為舉止,對於發展出快樂的結局不會有幫助。 ■我害怕對孩子說「不行」,因為怕他可能不愛我或不認同我。 ■孩子的運氣已經夠糟了,我只是想讓事情順利點。 ■我不相信處罰。 ■我害怕如果說「不行」,可能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心或心靈。 ■不好的行為慢慢就會自己消失,這只是過渡期而已。 如果你認為自己太過獨裁,看看下面這些敘述是否適合你: ■我累壞了,真的沒有時間聽孩子的意見。 ■我相信應該用眼睛去看孩子在做什麼,不必用耳朵聽他們在說什麼。 ■我就是這樣被撫養長大的,所以我也打算用這個方式來教養孩子。 ■深入追究並不是我的哲學觀,可是我的配偶是獨裁主義者,於是我仿效另一半管教孩子的方式。 ■我覺得現代的孩子被寵壞了,需要加強管教,否則永遠不會尊重權威。 ■我不知道用別種方法來管教孩子。 ■我害怕會失去控制。 ■我相信能尊敬長輩的家庭會產生階級制度明確的這種家庭文化。 你認為哪一種教養型態能培養出更自信、更懂得尊重別人的小孩? 如果你猜的是「自信權威型」那就對了。持續不斷運用這種教養類型,那麼培育出一個更健康、更自信、也更快樂的孩子,這種機率將大為提高,同時還能與你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什麼情況下會讓你改變目前的管教型態?如果要改變現況,你必須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是什麼?把你的答案寫在下面的空行裡,然後準備學習教養祕訣,使用在你的家人身上。 堅定與公平的態度培養出好品格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心理學家勞倫斯.史坦伯格(Laurance Steinberg)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各地對兩萬名青少年和他們的家人進行研究。和鮑姆琳德一樣,史坦伯格發現,十來歲的孩子當中,他們的父母如果屬於自信權威型,那麼這些青少年和縱容型或獨裁型的父母所教養出來的小孩比較起來,他們比較可能具有堅強的性格、較有自信、在學校的表現也比較出色,而且這些青少年比較不可能喝酒或吸毒。史坦伯格提醒我們:「孩子需要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愛,而次要的紀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做家事用對方法,培養孩子領導力─蔡穎卿

2009年03月03日
公開
35

做家事用對方法,培養孩子領導力─蔡穎卿 作者:李佩芬 出處:天下雜誌 做家事代表著做事的能力,在每日例行的家事過程中,孩子可學習到「優先順序」的內涵,以及「統籌能力」的真諦,持續地練習家事,不僅可使孩子變得能幹,也是維繫家庭情感的重要源頭… -------------------------------------------------------------------------------- 「不好意思我沒有名片。但我真的好希望能有一張名片,上面印著我是誰的媽咪!」 當《天下雜誌》攝影師遞出名片自我介紹時,這位有著一對出色女兒,十多年來掌舵兩家大學旁的特色餐廳,並兼職文案企劃寫作與餐飲設計的蔡穎卿,卻娓娓道出,「母親」是她最感驕傲、也最樂在其中的頭銜,而「家」則是她最投入、也最成功的事業。 「做家事」這個外人看來極其繁瑣的小事,在蔡穎卿自小生活中,卻扮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出生於台東縣成功鎮,家境在當時堪稱富裕的蔡家,蔡穎卿上面還有三位兄姐。但在她自小印象中,家事能力一把罩的母親,對子女家庭勞務的訓練,從不因家境優渥而減少,也不因男女而有差別待遇。 「在我小時候,所有家事都是一起合作,只要動就是大家一起動,」她回憶,像哥哥們會負責搬運、擦榻榻米等粗活,她與姐姐則掌理洗衣、煮飯等工作。 對她來說,家事代表著兩種意義:「一是做事的能力,另一則是家庭的連結,」她解釋,持續地練習家事,不僅可使孩子變得能幹,更重要的是,家人彼此相互效力的感覺,是維繫情感的重要源頭。 家事,代表的是一種自我照顧的生活能力。「任何照顧自己生活技能的事情,都很重要,」她堅持,這不僅讓孩子了解,每人都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不能因為用功讀書,就其他一切事情都由他人代勞;像她自己小時候,即使是在聯考前一天,也是照常洗碗、拖地,絕不因考試而有豁免的特權。 維繫家人情感 除此之外,她執意子女投入家事的另一個理由是:一起分工完成的家事,代表著家人同心協力、相互體貼的情感。 「在我們家,有個溫暖的『愛的儀式』,」說到這裡,她不禁笑得甜蜜,不論家人散居何處,只要有人回來,在地的家人就會為即將回來的家人大掃除。家事,成為歡迎親人歸來的盛大儀式。 童年的家事經驗,讓蔡穎卿體會到勞務後的快樂。而這個來自童年的禮物,讓她在面對自己孩子的家事教養時,也秉持著相同的態度。 培養做事能力 「媽媽,我明天要交的功課還有一項沒做完,今天可不可以不要洗碗?」如果聽到兒女這樣請求著,你會怎麼說? 「不差這一、二十分鐘,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完,再去完成妳的功課吧!」有次功課繁重的大女兒Abby詢問,能否減免一回洗碗的工作時,蔡穎卿如此斷然拒絕。 還有一次,小女兒Pony看到她正在清洗料理過後的髒鍋子,說道,「媽咪,不要洗了!待會兒我飯後一起洗就好了!」 「Pony,謝謝妳。不過妳知道嗎?我覺得更好的是,妳現在就能把鍋子接過去洗!」這位母親如此回答。 蔡穎卿認為,在每日例行的家事過程中,孩子同樣可學習到「優先順序」的內涵,以及「統籌能力」的真諦。孩子必須從每日持續的家事操練中,去累積解決生活瑣事的智慧,這與每天要閱讀以增加新知,其實都是相同的道理。 舉例來說,在準備料理食材的過程中,是否從青菜、蔬果依序準備到魚肉類等葷食?當準備炒一道「咖哩明蝦」時,蝦頭、蝦身與蝦尾的入鍋順序該是如何?面對一堆油膩膩的碗盤時,該怎麼洗才能又輕鬆又乾淨?這些生活上的學習,她堅持與課業上的學習同樣重要。 甚至,當自己近年需新加坡與台灣兩地奔波,而在家中不得不請一位家務幫手時,如何在一個有幫手的環境中,仍能教導女兒時時關心家事、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環境,更成為她關心的新課題。 她的方法很簡單:即使有了好幫手,她自己依然帶著女兒一起動手,與家庭幫手共同分工完成家事,而她自己每週也會刻意挪出一、兩天留在家裡,持續與家務保持密切連結;甚至,她還經常與家務幫手溝通,希望她別為孩子們做太多事情! 比如說,若孩子放在洗衣籃的待洗衣物沒有翻面,蔡穎卿總是提醒她別順手幫孩子完成,而是應請孩子們再做一次。 「所有對大人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用來教導孩子往往最難,」她曾如此有感而發,而「堅持」則是處理的最佳法門。在她的觀念中,在有家務幫手的環境下,仍堅持分工操持家務,不僅是一種家事的學習,更是讓孩子體會正確待人接物方式的大好機會。 若問蔡穎卿,什麼是她培養孩子品格時,最重視的能力?「應該是責任感與服務力吧!」她回答,有責任感的孩子,由於需誠實觀照自己所負起的責任,也必然需懂得時間管理才行;至於服務力則是從責任感延伸而來,若孩子能懂得盡責後的快樂,則必然能擁有延續不斷的熱情。 透過每天例行的家事活動中,她不斷累積孩子的責任感與服務力成為一種習慣;而在步入學校、甚至社會後,被許多其他孩子視為沉重負荷的「責任與服務」,她的女兒們卻甘之如飴。 有次她所經營的餐廳,工讀生臨時請辭。她問放暑假回國的大女兒Abby,願不願意幫忙度過人手最吃緊的階段,「她一口就答應了,不僅從拖地擦窗到顧客服務,一幫就是兩、三個月,我們也不曾支付她任何薪水!」Abby的工作熱情,也曾讓一位學姊感動到想加入她的電腦維修打工行列,原因是她的工作態度,讓這位學姊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做家事賺零用錢」的家庭,在台灣並不少見;但在蔡穎卿夫婦教導子女的過程中,卻從不如此。 她認為,家事背後的深刻意義,更蘊含了做事方法、生活態度與互助合作,實在不應化約成「洗一次碗多少錢」、「拖一次地多少錢」那麼功利式的獎勵,「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孩子錙銖必較的金錢觀,真的好嗎?」面對市面上汗牛充棟的親子理財書,她不禁產生深思後的質疑。 蔡穎卿,這位對「料理」與「家庭愛」特別傾心的經營者,對她來說,家事是平凡生活中獲得穩定力量的泉源。這股讓她樂在其中的活水,代表的不僅是母親、她自己以及兩個女兒的親情傳承;更特別的是,從家事所淬煉出的自律、負責,與對生活的熱情,我們更看到勞務所散發的,安靜卻深邃的力量。

小男生要怎麼教

2008年08月31日
公開
32

幾天前在小安妮的部落格裡看到這篇分享,家裡有小男生的父母可以參考看看,也許在面對家裡那頭”牛”發飈的時候,我們都能多一點體諒和耐心吧。 文章分享--小男生要怎麼教 2008 / 8 / 25 小男生要怎麼教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儘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於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裏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係,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係。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鬆、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執 誤區:一個2歲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但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在看城堡。媽媽硬拉著孩子離開。 事實: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這是睪丸素的作用。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比女孩子緩慢許多。這時,媽媽應該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接受事實後,會自己離開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強迫他接受你對他的幫助,才會使他產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聽力不如你 誤區: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不聽你的話,所以你很生氣。 事實:他就是沒聽見。男孩的聽力不如女孩好,特別是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這時,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這種陌生的噪音。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對他溫和地講話,讓他同時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誤區:對你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墻。於是你訓斥他,展開一場嗓門兒的比賽。 事實:由於體內睪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侵略、冒險和競爭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體來表達他的情感的。他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示對你的愛,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時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也摔東西,這都是睪丸素的作用,是這個小男子漢成長中的正常行為。2∼5歲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這時,孩子容易發火,爸爸媽媽不要壓制他的反抗,否則可能會破壞他一生的性格。你應該告訴他什麼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同時給他發泄的機會,允許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樣東西比如沙發或者沙袋等,讓他捶打。 給男孩優秀的男性偶像 誤區:男孩的世界裏總是有很多女人,媽媽、姥姥、奶奶、保育員、幼兒園老師等。這些女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他還需要什麼? 事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男孩總是要在身邊尋找一位男性作為榜樣來效倣。在過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往往充當這個角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多數男孩缺少叔叔、舅舅這樣的男性親屬。男性榜樣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師。當男孩說“我喜歡某位男性”或“***很不錯”等話語時,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可以認同。因為男孩子已經把他作為了榜樣。 幫助男孩表現自己的同情心 誤區:小貓咪病了,鄰家小女孩不斷地撫摸著小貓咪,表現出無限的同情。兒子卻冷眼旁觀,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實:男孩同樣有同情心,只是現實社會嚴重抑制了他們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樣用語言和傾聽來表達自己的關切,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麼具體的事情、給予對方切實的幫助。當你情緒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時候,女兒也許會陪伴著你,給你說些甜蜜的話語,兒子卻會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對你的關愛。也許他會笨手笨腳地給你倒一杯水,也許他會積極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媽媽操心。了解男孩的這一特點,也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親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鮮花的時候,愛人卻給你買來烤鴨,也許你會少一些怨氣,多一分感激。 幫助男孩認識他們的英雄主義 誤區:4歲的兒子做什麼事情都喜歡首當其衝。這孩子太莽撞了。 事實:這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男孩通過“自我犧牲”來發現“我是誰”和自己的“個人力量”。他們在共同奮鬥中和諧友誼,可以為了理想獻身。所以家長要告訴他們冒險和使命的衡量標準,並給他們安排一些諸如“倒垃圾”的小任務,告訴他這些小任務也可以讓家人很舒服。衣食無憂、萬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學到很少的冒險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勵男孩去發現自我價值並實現它。在鼓勵中,告訴他最有意義的是實現價值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教男孩學會自律 誤區:鄰家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兒子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不懂禮貌的孩子應該狠狠教訓他。 事實:男孩有很強的進攻性,父母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價值,了解一種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教男孩懂得價值觀、道德觀實現他的自律。電視節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訴他什麼行為是好的。

教養的學習

2008年07月11日
公開
44

這篇bubu談對生活與學習的看法,一位國中老師向她提問-- ”她說父母在孩子幼童階段,可能還聽得進去生活教育的重要,但一旦進入升學階段,就很難不追著分數跑了,她請問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在媽媽書裡總是看到我的堅持,可以分享這堅持背後的想法嗎?” bubu文中說到許多父母犯的錯誤 ”我們卻總是這樣訓練孩子的學習──幫他們找老師補習,讓別人來幫他整理思路以節省時間,孩子只做現成的學習者。然後整個社會再回頭花許多時間來批判,台灣不能教育出有思考能力的孩子。” bubu以自已為例,她說: ”我自己是台灣教育出來的孩子,我很確定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健全的,因為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人為我代勞、成長中,家庭又從實作給了非常足夠的操練,所以,我的腦中不可能放棄這些經過實驗證實的教養方法,我也不會急著去找任何偏方,因為極簡單的準則已被說了幾千年,化為現代的語言就是──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 她說自律是多種特質的呈現:進取、時間管理、自省、了解環境與自我的關係、能體會盡責的喜悅。也許父母常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實,這些特質才可以幫助他們在任何階段把功課學習好,而不是脫離補習教育就沒有自助的能力。 最後,bubu分享-- 人就是人,然後才能成為律師、醫生、生意人或製造商:如果你能使他們成為能幹和通情達理的人,他們自己就會成為能幹和通情達理的律師或醫生。 今早和同事聊天也是好聊到孩子是否上安親班的事,他的孩子今年正要上小一,原本課後計畫到安親班繼續上課,結果,安親班老師向他太太反應,孩子在教室裡坐不住,可能是過動兒。他太太趕緊打電話問幼稚園的老師,是不是也認為她的孩子有過動傾向,老師說他只是比較活潑的孩子罷了,要媽媽別擔心。這個例子讓我驗證了”小荳芽不上安親班”裡CAROL提到的安親班問題,才七歲的孩子整個下午要關在一個室內間裡,不能運動、不能吵鬧、不能玩...這太不合常理了! 我同事問他兒子,為什麼坐不住,孩子說因為教室裡坐的是長板凳没椅背,坐不久就不舒服了,聽完孩子的描述更凸顯安親班老師的不專業,我們怎能把孩子交給他們呢?!回想小時候,我們也没上過安親班呀!回家就是玩或上幾堂才藝課罷了,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過得那麼苦?我們作家長的豈不是也是自討苦吃和自己的荷包過不去呢?值得我們好好反省! ----------------------------------- 以下是蔡穎卿女士的文章原文 給演講提問的補述──談我對生活與學習的看法 星期日的早上,我從三峽去台中,蓮社社長的一雙兒女來高鐵站接我。兄妹倆都在台大中文研究所攻讀;哥哥在博士班,妹妹今年剛進碩士班。 車到台中是八點半,天氣很好,但太陽還沒有蒸熱大地。與兩個端莊有禮的孩子相伴往大勇國小去的時候,在間歇的談話中,我覺得空氣裡瀰漫著沉穩愉快的氣氛,心裡充滿「恰到好處」的感覺。 我想起「中」這個字,如果化到生活最基礎、最零散的感覺,處處能達到「恰到好處」,也許就會有穩定與穩重的氣息。 演講是九點二十分開始到十二點。最後二十分鐘的提問雖然延長了一點點時間,但燕玉非常體諒我要去搭車,所以隨即在一段朗讀聲中結束這場分享。 提問最後一個討論的是一位國中老師,她說父母在孩子幼童階段,可能還聽得進去生活教育的重要,但一旦進入升學階段,就很難不追著分數跑了,她請問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在媽媽書裡總是看到我的堅持,可以分享這堅持背後的想法嗎? 提起媽媽書,我就以Abby為例子。雖然她一路來都被認為是非常「會唸書」的孩子,但這與許多「一帆風順」的孩子,所經歷的並不相同。求學階段,每過幾年她就得面對一個轉折,轉折處總有學習基礎遠遠跟不上別人的處境。 從ISB的佼佼者回到中文教育中,當然是先在國三吊車尾,然後才一路追跑跟上的。再回曼谷時,那頭又已在她回台灣這一年裡,走出一段新路,學習仍然必需花更多的時間補救。一年後又轉到新加坡,好不容易把ISB的課程迎頭趕上、也名列前茅了,但轉進SAS,馬上得面臨許多課程因為沒有上過而一片空白。 那兩年,大學升學在即,SAS又是課業如此競爭的學校,那些壓力除了轉為動力之外,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能不能把壓力轉為動力,我相信是一種經驗的運用,而這些經驗是來自生活的訓練。 如果一個孩子面對一團混亂的生活實境,連從哪裡下手整理都不知道,相信她面對陌生的課業,也找不到著手學習的頭緒或尋求幫助的管道。 但是我們卻總是這樣訓練孩子的學習──幫他們找老師補習,讓別人來幫他整理思路以節省時間,孩子只做現成的學習者。然後整個社會再回頭花許多時間來批判,台灣不能教育出有思考能力的孩子。 我自己是台灣教育出來的孩子,我很確定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健全的,因為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人為我代勞、成長中,家庭又從實作給了非常足夠的操練,所以,我的腦中不可能放棄這些經過實驗證實的教養方法,我也不會急著去找任何偏方,因為極簡單的準則已被說了幾千年,化為現代的語言就是──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 因為自律是多種特質的呈現:進取、時間管理、自省、了解環境與自我的關係、能體會盡責的喜悅。也許父母常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實,這些特質才可以幫助他們在任何階段把功課學習好,而不是脫離補習教育就沒有自助的能力。 我要與花園的媽媽分享我筆記中的這段話,做為對那位老師的補充與謝謝她的提問, ──人就是人,然後才能成為律師、醫生、生意人或製造商:如果你能使他們成為能幹和通情達理的人,他們自己就會成為能幹和通情達理的律師或醫生。 Men are men before they are lawyers, or physicians, or merchants, or manufactures; and if you make them capable and sensible men, they will make themselves capable and sensible lawyers or physicians. -- John Stuart Mill 這段話使我在很早之前就了解,做為父母,我的工作是培養一個能幹、通情達理的孩子;那些功課就在生活中、在每一天中。 文章引用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11737241

四有父母、挺進哈佛!?

2006年08月16日
公開
42

今天在bbh看到一篇文章,乍看之下還真以為作者提倡所謂的『四有父母』即是有知識、有心、有錢及有閒。 還好這非他提倡的想法,文中提及:以上條件,若非『四有祖父母』庇蔭,凡夫俗子豈能兼具?.... 作者文中並提出一些省思及建議: 最後,我們先跳脫『四有』及『哈佛』等標籤化意涵,這些培育出優秀精英的專業父母的建議,仍然值得我們深思與捫心自問,以下這些方式或技巧真的需要『四有父母』才能達成嗎? 一、十歲前母親專職陪伴: 1. 把帶孩子當成一番事業在做。 2. 提早鼓勵閱讀:陪上圖書館,給予小獎勵。 3. 強化紀律定性:做功課放鬧鐘,每天游泳習樂。 二、十歲定型以後放飛: 1. 增進學業成就:考試提醒,小時緊盯長大放手。 2. 培育耐挫能力:避免過度讚美,告知學習枯燥 (嗯~其實重點應該就是父母要有效的陪伴,而非而不用把一生的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拼了命要孩子補習上好學校,重要是啟發孩子主動學習) 以下是作者全文: ----------------------------------------------------------------- 四有父母、挺進哈佛!? 喬幼國際幼兒學校督學暨親職教育作者 江智安 本文出處/健康物語月刊2005年11月號 寫給我即將八十歲的父親及六十歲的母親 前陣子由於知名雜誌的專題,讓國內獲知又有多名優秀菁英進入全球學術殿堂『哈佛大學』學習了,引發一股哈佛討論風,我們內心除了替這些孩子感到高興外,卻不禁想要針對這次專題所提出的一個角度來聊一聊-『四有父母、挺進哈佛』。 何謂『四有父母』?即有知識、有心、有錢及有閒。 我們知道在面對未來競爭的時代,若不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最少也要會個3種語言及四項專長,但這豈是一般家庭父母所能具備的專業素養。然而當面對孩子對外的龐大競爭性,自己內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也為了掩飾內在的虛弱及平衡自身所處環境的不滿,再加上一點點虛榮心,父母只能『勇敢』的將孩子推往『獨立學習與成長』大義下的前線,自己卻躲入『認真打拼賺錢、給孩子受最好教育』口號中的避風港。 『四有父母』的有知識、有心、有錢及有閒所代表的生活意義為何? 如文中所描述,「有知識」:父母為碩、博士以上之高學歷者(父母其中一人為博士、最好具備留學經驗較有國際觀);「有錢」:父母其中一位的收入所得必須能完全支持家庭經濟(通常需任職500大上市或國際企業)且不虞匱乏,以成就另一位能全心投入家庭及孩子教育(通常都是父主外、母主內);「有心」:父母其中一人必須在年輕時代就深謀遠慮,為了未來的孩子,攻讀教育、心理、社會相關領域;「有閒」:在名利雙收之餘,能堅持不積極規劃個人自我實現及參與社會社交生活圈。 以上條件,若非『四有祖父母』庇蔭,凡夫俗子豈能兼具?我們憂心自孔子以降所大力倡導之平民教育,在未來世紀將不敵菁英教育,無形之經濟階級將比政治階級對人性尊嚴更為壓抑。 回憶求學時代,為了克服對社會科的障礙(我永遠搞不懂為何要對中西年代所發生的事在那比來比去…),父親利用公餘繪製大型圖表海報,貼著家中滿牆壁,說的口沫橫飛,各色彩色筆滿天飛舞,結果那次月考我得到98分,爸爸卻是100分(因為我拿題目給他寫),他的『知識』是與我一起學來的,不過他比我認真!高三那一年為了陪伴我不使我分心,有一日看到媽媽買了一綑鐵鍊及一個大鎖回家,費了星期天一個上午的力氣將她的寶貝電視「綁」了起來,這一綁就綁了整整一年…果然很『有心』!有一段時間我的化學不太好,父親在與我長談認為需要借助補習的力量後,透過側面的了解及請託,將我送進了我的化學老師在假日開設的家教班中「深造」,一學期之後我成了化學小老師…當時我認為老爸是蠻『有錢』的老凱子!不然為什麼不要求老師在學校教會他兒子,還要多花一次錢?!如果您也有標準的『四有父母』,那麼恭喜你距離成功已近了一大步;但是如果你也有我的『四有父母』,那你更應該慶幸,因為你已具備了自我追尋「四有」的門票,而不用把一生的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 最後,我們先跳脫『四有』及『哈佛』等標籤化意涵,這些培育出優秀精英的專業父母的建議,仍然值得我們深思與捫心自問,以下這些方式或技巧真的需要『四有父母』才能達成嗎? 一、十歲前母親專職陪伴: 1. 把帶孩子當成一番事業在做。 2. 提早鼓勵閱讀:陪上圖書館,給予小獎勵。 3. 強化紀律定性:做功課放鬧鐘,每天游泳習樂。 二、十歲定型以後放飛: 1. 增進學業成就:考試提醒,小時緊盯長大放手。 2. 培育耐挫能力:避免過度讚美,告知學習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