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如如蜜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楊俐容-傾聽練習曲

2009年06月05日
公開
18

傾聽練習曲(97年5月22日) 文�楊俐容(EQ親職教育專家)   有一份全國性的綜合雜誌為了解小朋友的感受,自二○○一年開始進行「小朋友幸福大調查」,至今已有八年。今年的調查顯示:兒童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是「溫暖的家、父母關心」;最能為小朋友帶來幸福的人,由家人包辦前三名,分別是「父母」、「兄弟姐妹」、「母親」,其次才是「朋友、同學」;而小朋友對父母最大的期待是「傾聽我的心聲」。     雖然時代急遽變遷,家庭功能日漸式微,但在孩子眼裡,家,尤其是以父母為主體的家庭,仍是他們最渴望的避風港;而且只要父母有傾聽孩子心聲的能力,即使沒有名廈豪宅可住,無法餐餐錦衣玉食,但仍然可以讓孩子覺得幸福。     的確,「傾聽」是親子溝通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技巧。父母親的傾聽,能幫助孩子釐清困擾與煩惱,覺察心底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抒發對未來的抱負與理想。在任誰都能侃侃而談的氣氛下,溝通自然暢行無阻,親密感也會油然而生,如此互動的家庭,無論遇到什麼挫折、衝突,都有勇氣去面對,也有能力去解決。       但傾聽說來容易,做來難;良好、有效的傾聽,需要全心投入積極互動,不只要掌握孩子已經說的,還要能接收到沒有清楚說出來的,以及背後所要傳達的感受及想法。爸爸、媽媽可以試著錄一段平日和孩子的對談,再依照下列技巧與原則,為自己的傾聽力打分數。 專注 你在聽孩子說話嗎?     「專注」指的是:運用眼神、自然的手勢、姿勢、話語,傳達「你似乎很想談……」、「我對你的看法很感興趣……」等意思,讓對方知道「我正注意你要說什麼」。     如果孩子經常抱怨:「每次我講話你都不聽……」,父母卻不自知,很可能是表情、行為透露出敷衍了事的訊息,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真心要了解他。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急著辯解,不妨問孩子:「爸爸(或媽媽)哪些行為表現讓你覺得沒有在聽呢?」並從孩子的回應中自我修正。     如果孩子說:「我只要講一句,你就會接著講十句……」表示父母習慣「說教」重於「傾聽」;當孩子表達:「每次我說東,你就會說西……」時,通常意味父母所關注的主題和孩子所要表達的有落差。     指正、勸誡、教導是父母責無旁貸的任務,卻是傾聽最大的絆腳石;孩子的回應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區分,並在不同時機靈活運用。 改寫 你了解孩子在說什麼嗎?     「改寫」指的是:以簡單、自然的話,把對方話中的意思重述一次。雖然語言是溝通利器,但要在每一個當下都充分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與想法,並用語彙精準傳達出來,卻需要漫長的學習歷程;改寫是促成這個歷程最佳的媒介。     改寫通常以:「你的意思是不是……」、「聽起來你好像……」的形式表現。譬如孩子說「他們都不和我玩」,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的父母可能解讀成:「那你就去找別人玩嘛!」能夠傾聽的父母則會說:「你似乎很納悶為什麼他們不和你玩。」經由有效的傾聽,孩子將充分感受到父母的了解與接納。 反映 你能體會孩子的感受嗎?     「反映」指的是:從觀察對方的姿勢、表情、語氣眼神等,理解對方當下的感受,並將之回饋對方,協助對方去察覺自己真正的感受。「情緒覺察」是EQ最基礎的內涵,「反映」則是提升孩子自我覺察能力的不二法門。     當孩子說:「今天的功課好多呵!」害怕孩子因此討厭做功課的父母可能會急著說:「才幾樣而已,只要你專心,很快就可以做完啦!」懂得反映的父母則會說:「你好像很煩呵!」對多數的孩子而言,除非已經自我放棄或故意反抗,不然只要情緒得到紓解與支持,他們仍然會遵守規範的。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每位父母也都期許自己能為孩子打造幸福家庭;如同比利時象徵主義詩人及劇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青鳥》所闡述:其實幸福並不難尋,只要願意傾聽,它就近在咫呎。

和孩子溝通時改變語氣

2009年03月17日
公開
22

和孩子有效溝通  阿部厚仁◎著    世代出版 在日本,從前為人父母者總是不忍苛責,「如果該責備的事有十項,只說前面三項,其餘七項忍住不說」。但隨著生活步調日漸緊迫,這種戒律也就越來越難以做到。不過我們至少可以試著改變說話的語氣。只要改變這一點,就能給人不同的印象。 比方說,早上要叫醒賴床的孩子時,父母有兩種選擇:以責備的口吻大吼:「到底是要給我睡到幾點啊!」或是語氣愉悅地喊:「起床的時間到囉!」兩者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同樣在催促孩子行動,「快起床!」的語氣就顯得強烈,且說話速度較快,還不如使用愉悅的語氣說:「起床時間到囉!還要睡到什麼時候呀?」這樣的話聽起來比較悅耳,不是嗎? 此外,「早──安!」、「時間、到囉∼」等試著加上節奏感的用語也是好方法。雖然可能會被孩子取笑:「媽媽好奇怪哦!」但不要因此而感到畏怯,試著挑戰看看吧! 也有人建議「以歌唱方式和孩子說話」。如果像唱歌一樣說話,音調自然會升高,並且顯得愉快。因為以這樣的語調及慢慢的說話方式,較能讓人容易入耳。試著加上節奏說說看「早、安∼」吧! 特別是在呼喚小孩的名字時,「小浩∼♪」,就如唱歌一樣加點旋律看看。如果是以強烈的語氣喊「小浩!」,即使父母並不帶有責備的意思,孩子還是會覺得「在罵我」,因此不願用心聆聽。小孩若不願敞開心胸,無論父母費多少心血去說服,仍舊無法將話語傳達到孩子的心中。 改變語氣後,孩子也會擁有較好的心情。但這只是為了成為傾聽高手的一種努力,真正能讓孩子維持好心情的,不用說當然還是必須「早睡早起加上吃早餐」,調整孩子的作息規律,才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徜徉在文字世界的文壇鬼才張大春

2009年02月06日
公開
20

陪孩子徜徉在文字世界的文壇鬼才張大春 文�林書煒 聽張大春說話,舒服!他的話裡幾乎找不到一個贅字,語速不快,但通常一針見血,沒時間囉嗦的。張大春被譽為台灣、甚至華人文壇的大師(雖然我知道張大春應該不怎麼在乎或不太搭理這些旁人給他的種種稱號?不然,他怎麼會在電台的主持人部落格介紹中以「我,只是個老屁股。」一句話概括對自己的介紹;或在見諸媒體的訪問裡,以「文字工匠」自居?)他憑著深厚的舊學根柢與對時代氣息的敏感度,創造出了多種讓人無法歸類、定義的寫作風格。 當我年輕還被稱為「美少女」時,從當年書市熱賣到不行的《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中,尋找自己十多歲青春軀體內叛逆因子的正當性,邊想,這位作者夠「屌」,但也未免太愛耍「酷」!後來大學畢業,進入新聞工作,與現在的先生沒有熱戀但在交往,因而有機會以朋友的角色來認識張大春,那時,他已是一位兩歲孩子的「父親」(妻子葉美瑤的肚裡還懷著七個月大的女兒——張宜),提到兒子張容時,眼角都在笑。 年過四十當爸更融入 張大春年過四十才當爸,雖然較一般人晚許多,但一進入「父親」這角色就非常投入;很多認識或不太熟稔但見過張大春與孩子互動的朋友,都對於他能「完全」融入孩子的生活且自得其樂感到佩服,甚至有些不可思議。原因在於,當個「奶爸」是件非常瑣碎的工作,而我相信張大春應該是個極度不耐煩於瑣碎事物的人,他如何能夠在幫孩子泡奶、換尿布;等著孩子會爬、學走、乃至於一雙兒女進入學齡期後,每天不間斷地、「很耐地」跟張容、張宜解釋他們問的每個或可解釋或無從解答的問題?我問張大春,覺得自己當父親至今十年的時間,改變什麼了嗎?(我指的是性格與對人生觀的看法) 「用一個『方式』當爸爸,當到一定的時間,對我的個性當然有影響,而這『方式』就是聽話。」張大春表示,他主持NEWS98廣播節目的資歷,正巧與當爸爸的時間幾乎同時。「事實上,整個鍛鍊是從孩子出生開始。當孩子開始學說話時,我的工作就是聽人說話,也是自己在說話給別人聽。」 保持與孩子談話的習慣 對張大春而言,四十歲後的改變就是「十年學會聽人話。」也因為如此,「說話」、「聽話」成為張大春一家四口溝通情感的最重要基礎,在這基礎之上,夫妻可以討論任何話題、一雙兒女也可以挑戰父母的觀點,不斷質疑,但終究還是會被滿足。 「教養孩子沒有他法,要看父母能不能跟孩子保持隨時談話的習慣。我跟孩子無話不談!」這倒是可以從張大春近年出版的《聆聽父親》與《認得幾個字》裡得到印證。《聆聽父親》是寫給孩子的第一本書,以父親的角度娓娓訴說自己的父親、父親的父親,是一部家族史,很深情。張大春的父親是五職出身的軍人,一般而言應該很重視紀律,但他的父親卻很溫柔、愛開玩笑!張大春從小就被放在父親膝上,聽著一本又一本的大部頭古典文學;「查查字典」則是張伯伯在張大春成長過程裡,嘴裡所說出頻率最高的句子。到了《認得幾個字》裡便可以看到張大春自己與一雙兒女妙語如珠的對答,一方面為兒女說文解字、一方面也一遍又一遍地展現張大春當父親後的「耐力」! 滿溢文學味的習字法 張大春表示,通常,要介紹一個字給孩子,從用筆寫出來、到介紹這字兒的身世背景至少要四到五千字;為了讓一雙兒女有興趣,只好用「說」的方式,把故事講得精彩。而不論是靈光乍現、生活取樣或有特意目的性的選擇,張大春就能找到適當時機,有時會是在家要孩子坐下來聽聽、有時也可能就在開車接孩子下課時,隨意亂聊。有一回在車上,張大春希望喚起一雙兒女能自動自發地學習,像是再勤奮點兒練琴,於是談到「練」字。 將生絲煮熟之後經過曝曬,讓絲質變得柔軟、潔白,這個過程叫做「練」,練出來的如果已經是織就的布帛成品,也可以叫做「練」。換句話說,「練」就是用生絲放到水裡煮開,再曬、再煮,煮得越多次、曬得越多次就會越白。練是很苦的! 張大春繼續解釋: 古代父母過世週年祭稱之為「小祥」。「小祥」,意思就是放寬一些在守喪頭一年裡不能穿好衣服、不能吃肉、菜的嚴格規定,而能夠穿練過的布帛,所以小祥之祭又稱為「練」。 解釋完,車也到家門前,張大春回頭對兩個孩子說了句:「練琴去吧!」只見女兒張宜瞇著小眼、配上左右搖動的右手食指說:「還早還早,還不到『練』的時候呢!」哈哈!雖經常被兒女「頂」,但張大春在講這一段故事時,嘴角始終帶著一種淺淺、發自內心的笑意。 無懼於學習最重要 訪談之間,張大春還跟我分享他如何跟皺著眉、抓著課本的張容,解釋他怎麼也背不起的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這八句、四十個字。我一字一句聽完張大春的解釋,怪怪!我居然也快要把這首五言律詩給記下來。還有,張大春怎麼跟不會打乒乓球的張宜,在球桌前不斷發球、撿球、偶而互有來回一兩次,如此硬是打上一個小時的互動,考驗耐力啊! 不論是習字、學游泳、學琴、學乒乓等的各種事,張大春說重點是讓孩子「無懼於學習!」他說張容、張宜從小不怕問問題,而父母的任務就是要滿足孩子,且要超過100%地滿足孩子!我問這有具體方法嗎?「當孩子提出問題時,父母腦子裡要轉出好幾個回答方法,決定哪一個答案最有趣。」張大春表示,孩子害怕學習並非全然是因為他們擔心被罵,也有可能是因為無聊,或沒有得到真正答案。 依據對孩子的了解,父母親適時地誘導可以大大幫助孩子,「誘導時機對的時候,孩子應該會往更好的方向走,這的確有些竅門。」張大春以張容畫畫為例,在張容兩歲多前,畫的圖都是平面的,後來他發現問題,一把將100公分不到的張容撐在自己的手臂上,抱得高高,讓張容的視野可以看到桌子的四角、洗衣機、冰箱的全景;此後,張容畫裡所有的樓房都是立體的。 教育只求足夠、充分 一家四口緊密的互動,張大春自認很理解兩個孩子,並且大膽預言張容、張宜未來的職涯路。「妹妹可能會走我這行,比較接近我這行;但是哥哥『一定』不會走我這一行!兄妹倆對於事物的感性不一樣,妹妹喜歡看戲,她會入戲;哥哥通常看也不看。」但張大春也觀察到張容的邏輯、空間概念極強,能在半小時內,用樂高積木組合出擁有照相功能、天線的手機;一個小時,組裝出一台相機,還附送兩個能「前拉後推」的伸縮鏡頭。「是不是跟現代多數父母一樣會擔心孩子的未來?」我問。 「教育是這樣的,給予足夠、充分,剩下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張大春如是說。 採訪後記 我喜歡張大春說他們一家四口晚上的互動。「我們可以隨時四個人一起談論各種話題,也可以四個人各做各的事情,每人一本書。」的確,很少家庭可以如此,就這樣各自在自己的閱讀領域,你不管我、我不管你!所以,張大春因著父親注入給他的文學根抵,在有了孩子後,不需要刻意,也能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走向文字。難怪張大春說:「教養不是從這一代忽然有的,教養絕不是『忽然』,應該是整個看來漫長的、好幾代的事情。無論這世代的兄弟姊妹從事什麼樣的行業,老根在,會不斷長大;起碼到張容、張宜這一代,『文』的教養都還會在,還能保留。」 ★附錄:張容、張宜說故事 題目:我最喜歡的動物 張容(小二) 在貓科動物的43個物種之中,只有獅子是群居的!我最喜歡獅子,因為當公獅子不用打獵、母獅子去打獵回來讓公獅子吃,所以公獅子很幸福!不過,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很可憐!原因是,那裡有一種蒼蠅,叫做「采采蠅」,「采采蠅」這種蒼蠅會傳染一種昏睡症,在非洲只有斑馬不會被傳染,因為「采采蠅」的眼睛只能分辨黑白,對牠而言,斑馬的黑白條紋是一大片,所以無法盯著斑馬。所以,如果要當非洲的獅子,最好身上能夠長出黑白的條紋。 場景:張大春的車裡 張宜(小二)臨時起意編的故事 小兔子有一天在森林小學裡迷路,跑到人類小學,跑到一間教室,這天剛好教室裡的小朋友生病沒來,小兔子去坐他的位子。下課鐘聲,小朋友都跑出去,小兔子坐在椅子上不動,過了一會兒上課鐘響了,小朋友都回來,小兔子還是沒有動。接著,老師就繼續上課,上到一半,小兔子尿很急,就在椅子上尿了出來;老師說:「小兔子你怎麼可以在位子上尿尿?剛剛下課,妳怎麼不去尿?」小兔子說:「我不知道有下課?」老師說:「剛剛有打下課鐘啊?」兔子說:「在我們森林小學裡沒有下課鐘。」老師說:「那也不能在教室裡尿尿啊。」小兔子又說:「我們在森林裡,是到處都可以尿尿的啊。」 此時,坐在一旁的張容噗嗤笑了說:「嗯,這不錯!」

當孩子的麻吉,父母的三要與三不政策

2009年01月17日
公開
21

編輯小語 青春期是介於兒童和成年之間,非常重要的過渡階段,卻也是人生中親子關係衝突最大、最多的階段。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階段的親子關係變化是蛻變成獨立個體必經的過程;對父母而言,卻是必得接受的適應課題。 當孩子的麻吉,父母的三要與三不政策 作者/楊俐容(親職教育、青少年及兒童諮商講師) 兒童期的孩子,像個「甜蜜寶貝」,天天繞著你、什麼事都告訴你,青春期的孩子,卻儼然是個「外星人」,讓人不容易理解,開始會說「這是我的隱私」,對待父母的態度,「父母說了算什麼」的比例也逐漸多於「父母說了算」。 事實上,這是因為青少年的認知能力與人際範圍都在拓展,接觸到更多人事物,逐漸發現原來父母親只是個平凡人,並不像小時候以為的那麼偉大。這些原因使得青少年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信服父母、心中的父母形象也逐漸「去理想化」。這個「去理想化」的過程,是青少年開始掌握自主權、學習做決定的必要歷程。如何在親子雙方都安適的狀況下,鼓勵青少年獨立自主,又能維繫一定的親密關係? 要管、要放、要欣賞 大事一定要管。如果大事不管,青少年會覺得,「你根本就拿我沒辦法」或者覺得「你不想要我了」。但管大事之外,父母也要學會「放小事」,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才有成長的空間。 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這需要透過優質溝通和孩子建立共識。建議父母,持續關切孩子的生涯興趣、設定兩性交往尺度,明白掌握幾項重要價值觀如誠實、正直等;至於跟孩子生活相關的細節,如:跟朋友聊什麼,喜歡怎麼穿著,只要不對別人構成困擾或違反社會規範,這些小事就隨他吧。 孩子的世界拓展了,會帶給父母新的衝擊,有些衝擊讓父母不舒服,但也有些衝擊會帶著父母開拓視野。例如他們念書所獲得的許多知識,已經慢慢超越父母過去所學習的。當青少年聊到課堂上或生活上學到有趣的事物時,父母能否調整心態,從「施者」的角色轉換成「受者」,真心讚歎孩子的成長,是決定親子關係會日漸親密或漸行漸遠的關鍵因素。 父母一句:「你好棒喔!可以告訴我這麼多知識。」甚至在看到孩子能力增長時,主動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有些事爸媽要放給你自己作主。」這種欣賞的態度會帶出孩子的獨立自主及自信自尊。 不黏、不棄、不囉嗦 青春期孩子對同儕的情感需求愈來愈高,對父母的需求則慢慢降低。即使和父母的感情很好,遇到同儕時,也會想撇開原本和父母牽著的手。不想讓同儕看見,只是因為想獲得同儕的認同,而不是因為不再愛你。 父母如果能體認,適度拉開和父母的距離是青少年獨立的必要條件,也是父母卸下部分的照顧責任,重新享受自我的契機,也就不會有失落感,以致於一直想黏在孩子的身邊。此外,不管有多大的衝突,多麼的受傷,都不要放棄青春期的孩子,這非常重要。 即使還沒有摸索出雙方都覺得安適的親子互動模式,仍然要傳達你對孩子的愛與關懷,青春期的孩子還沒真正成熟,內心也還有脆弱之處。他們對自己的判斷,多半來自別人怎麼對待他,如果他感覺自己是被放棄的,那麼他也會放棄自己。 青少年最討厭父母囉嗦,尤其父母所說的幾乎都是耳熟能詳的道理,他會覺得「我早就知道了,為什麼還要一說再說」,要做到不囉嗦,就要學習良好有效的溝通方法,必要的時候,可以徵詢專家的意見。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12月號〈培養自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