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e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就是這樣的感覺~~~

2006年09月25日
公開
7

每ㄧ天看著小品的模樣 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滿足幸福感覺 看到這篇文章 啊~~是丫 就是這種感覺與心情~~^_^ 衣櫃裏的女兒 文/賴佩霞 女兒是老天爺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早晨,我那十一歲的小天使跑進浴室對我說:「媽咪,我有個禮物要送你,等一下打開衣櫃就會看到了。」 我問也沒問,我當然知道她的小腦袋在想什麼,這是我們常玩的遊戲。 三十秒後,我走出浴室、打開衣櫃,一眼就看到貼心的禮物。大大的眼睛、翹翹的鼻子、粉紅的嘴唇、甜甜的聲音說:「Surprise! It's Me. 」 她身材嬌小,一蹬一抱就撞進我懷裏,緊緊地抱住我,親著我的臉頰,將頭塞滿我肩膀與脖子間的空隙。 嗲聲嗲氣地對著我的耳朵說:「Mommy, I Love You So Much,Thank You!」 雖然我早料想到今天的禮物是她,但這次當我抱住她時,卻有很深的觸動。 我摟著她,心想:的確,她就是老天爺送給我最棒、最珍貴的禮物。她時時刻刻提醒我存在的恩賜,她的存在就是生命對我最大的慈悲。 只要她按平常作息,平平安安地出現在我面前,就足以讓我明白,我是個幸運的女人。這是老天爺所能夠送給一個母親最好的禮物。 基於這個事實,我對世界充滿感激。因為女兒的平安是整體存在的祝福,是整個環境裏每個人的共同參與,不可能只靠我一個人實踐。 單單這份啟示,女兒就足以成為我的師父。 我張開雙手,全心全意地接受老天為我安排的禮物,感謝祂的青睞。我甚至不需要祈禱,這個禮物會不定時地自動送到我的面前,帶來歡笑、驚喜,讓我進入她天真無邪的世界。 每當她出現,我的眼睛就會亮起來,甜蜜一陣陣湧上心頭。我的快樂,已無須太多理由,只要她在我面前活蹦亂跳,彷彿就在提醒我:今天又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一個充滿祝福、平安、幸福、禮物的聖誕日。再說,我有兩個寶貝,總會在不特定的時間、地點,交叉穿梭在我面前。想要忘記自己的幸運,實在不可能。 我是個極幸運的女人,因為我非常喜愛孩子。從我準備懷第一胎的那一刻起,便滿心喜悅地承諾自己,要學習做個真正懂得愛孩子的母親。 在為人母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改變,這些改變教我愈來愈了解自己、更喜歡別人。 回頭想想,還真得感謝兩個寶貝,若非如此疼愛她們,改變自己會是個遙遙無期且漫長的拉鋸戰。我的改變是來自愛,來自對愛的承諾,來自對承諾的實踐。 孩子對母親的愛是最自然的,依戀堪稱世界之最,這樣小小年紀的孩子,最深愛的莫過於父母。也由於生理及心理的養成,對母親的愛相較於父親,又略勝一籌。 我之所以能夠擁有她們全然的愛及信任,只因為我是她們的母親。孩子出生時像張白紙,沒有想法,對我完全敞開、依賴,我就是她們未來世界的創造人。 由於曾對孩子許下承諾,不願讓自己失望,我全心全力地珍惜她們與生俱來所對我的信任。 就這樣,愛的循環下,我們彼此支持。女兒們也全心全意地祝福我的人生,因為她們深深了解,只要媽媽開心、快樂,她們的生活也無憂無慮。 做父母的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跟孩子的關係。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的行為、態度,完全顯現出父母的價值觀及生命品質。 這也是所有為人父母者最無法忍受、面對的,多數人不自我反省,反而把矛頭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變,好為自己的行為背書。 其實,父母對子女不滿,往往是因為無法忍受自己的缺點被挑起、放大,為了撫平內心對自己的厭惡,就利用憤怒來抑止孩子再犯,總而言之,是自己不願意面對內心交戰。 關係裏最大的問題,是每個人都要求別人改變,自己卻沒有意願改變。 因此生活會形成一連串的拉扯、衝突、緊張、無奈。生命是由關係所組成,從出生的那天起,人的自我認同就是從跟人的關係裏慢慢茁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養成一種獨到的關係模式,共通點就是要改變別人。直到有一天遇到強大的挫折,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改變,卻又衍生委屈的情緒,永無止境地重複循環。 直到有一天你徹底清醒,才會發現意圖改變別人,正是你關係中最大的衝突,也是造成怨世的最大根源。 如果了解這一點,孩子對父母而言便是一項禮物。與其改變孩子,不如反求諸己,為自己的情緒負起完全的責任。 孩子的行為也會因為你的調整而改變。這樣不但能贏得孩子尊敬,同時也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源。 擁有孩子的支持,回歸純真的道路將會愈來愈容易、清晰。人生許多的困難,就是得靠這般堅定的關係才能穿越。 你永遠有機會重獲孩子出生時對你的愛及信任,但前提是,你要誠實地面對內心的掙扎,放棄所有不負責任的指控。 切記,你從來沒有不喜歡你的子女,你不喜歡的是面對內心的不平靜。 孩子是老天爺送給我最豐富的禮物,她們比我預期的更有智慧。 首先,一步步地挑起我內在的衝突,幫助我看清性格上的固執,然後以她們與生俱來的愛與天真,慢慢地帶領我進入感恩的國度。 在這個國度裏,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人、事、地、物,都帶給我無限感動,這份感激遠遠地超出我的想像。 我女兒的把戲,也提醒了我,要時常對老天爺說:「『Surprise! It's Me.』我是送給自己最棒的禮物,and,『I Love You So Much, Thank You ~~~~

書單~大潁出版

2006年09月01日
公開
13

跟孩子談成長── 自己經歷過的、思考過的,才是真正的成長。 1. 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海上小精靈》 2. 在路上遇到壞人,怎麼辦?──《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 3. 成長,需要嘗試、需要錯誤、需要時間......──《小兔子的鋸齒耳朵》 4. 大人養小孩,小孩養怪獸──《養怪獸》 5. 你是什麼就是什麼──《大喇嘛與小老鼠》 6. 小小孩的大大哲學──《我比誰大?我比誰小?》 7. 我愛你,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艾蜜麗的玩具魔法》 跟孩子談親情── 不管走了多遠,累了、病了,或是成功了,最後,我們每個人還是都得回家。 1. 外婆,我很想念妳......──《我的奶奶不一樣》 2. 不太說話的爸爸──《我真的很棒,因為......》 3. 單親孩子的一天......──《和強尼共度的一天》 4. 你還愛我嗎?──《你還愛我嗎?》 5.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媽媽的甜蜜小麻煩》 6. 全世界最棒的冒險......──《全世界最棒的冒險》 7. 他其實只要你陪一下下就好......──《追追追!晚安吻》 8. 每個孩子都需要媽媽陪......──《小王子為什麼不開心?》 9. 說說我們自己的故事──《蕭水果》 跟孩子談情緒── 我們需要正面的、樂觀的力量,也要接受人生有負面與悲傷的一面。 1. 誰家都有一隻生氣小恐龍──《家有生氣小恐龍》 2. 溫柔的力量──《我的莎拉寶貝》 3. I'm sorry......──《都是你的錯!》 4. 躺著看、站著看、坐著看......都可以的繪本魔法書──《邁爾太太,放輕鬆》 5. 請你讓我看看你的世界......──《勇敢的小牛仔》、《小牛仔和他的祕密朋友》 6. 關掉電視吧!──《電視壞掉了......》 7. 你跟別人不一樣時──《史蒂芬妮的馬尾》 跟孩子談夢想── 有夢,一切都有可能。 1. 說一點傻話,問一點傻問題──《夢是什麼樣的東西?》 2. 是理想?還是夢想?──《小牛雷夫學游泳》 3. 不論會長出什麼,都好開心喔!──《小田鼠的神奇種子》 4. 大名鼎鼎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有了兒童版......──《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兒童版)》 5. 是垃圾?還是寶藏?──《髒蕾莉的寶藏》 6. 一段美好的奇遇──《我想和你做朋友》 7. 老人、小孩和小貓──《五歲老奶奶去釣魚》 跟孩子談同情心與同理心── 你的生活,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生活方式。 你的價值觀,也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 同情心與同理心,會讓你看到更多的可能。 1. 不能只是關心我們家的事──《大砲鐘,叮!咚!噹!》 2. 不要只是天真而快樂地過日子──《炸彈娃娃》 3. 人,不是萬物之靈......──《多多摩多動物醫生》 4. 其實,你我都一樣──《其實,你我都一樣》 5. 給你一個充滿力量的吻──《給你一個充滿力量的吻》 6. 經歷一下「什麼都沒有」的感覺......──《旋轉木馬的小人兒》 跟孩子談生死── 認真地面對生命,了解並接受死亡。 我們便找到了生命的力量。 1. 「哭」跟「笑」一樣重要──《好好哭吧》 2. 陪孩子聊天──《獨自去旅行》

乳牙保健

2006年08月31日
公開
7

寶寶「發牙」了─談乳牙的保健 「七坐、八爬、九發牙」,當媽咪發現寶寶的牙齦開始冒出小小的、硬硬的白色小牙苞,表 示寶寶開始「發牙」了!長牙階段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時期,父母的關注與保健,能為寶寶的 牙齒奠定健康的基礎。 何時開始要添加副食品? 每個寶寶長牙時間、順序不定 多數的寶寶在六、七個月大會開始萌牙,通常先長出下排及上排的4顆乳門,然後是上、下 後面第一乳臼齒,再來是乳犬齒,最後長出第二乳臼齒,一般在三歲前,20顆乳牙就會全部 「萌牙」完畢了! 雖然長牙的時間和順序有一個大約的平均值,然而並不是每個寶寶狀況都一樣:有些寶寶一 出生就有牙齒(胎生齒),有的十二個月大才冒出牙齒;而有些則先長出乳犬齒而不是下門 牙。 其實長牙就像生長發育一樣,有快有慢,不一定按照平均值,若超過一歲半還未萌牙,可以 先至牙醫診所照張X光片,確認是否有牙胚存在。 寶寶長牙時的反應 當媽咪發現寶寶怎麼一直流口水,而且喜歡咬人或咬玩具,脾氣變得暴躁,愛哭鬧,可以先 觀察寶寶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或是牙齦已經開始冒出小牙苞了?寶寶長牙時,牙齦處會癢癢 的,所以會去咬東西讓自己舒服些,而且也會因為疼痛,變得情緒不好,只能以哭鬧來表示 長牙時的不適。 簡易舒緩寶寶長牙的不適 寶寶長牙會有不舒服甚至疼痛的感覺,這時媽咪可以這樣做: ★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的牙床,讓他感覺舒服一些。 ★準備固齒器讓寶寶咬。 ★可吃些涼涼軟軟的食物,如水果泥、優格等。 ★做好口腔清潔,減少牙齦發炎的機會。 ★適時地給寶寶呵護與關懷,緩和寶寶不舒服的情緒。 給孩子一口健康的牙 乳牙的功能 當寶寶開始長出乳牙之後,他所能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廣,從流質到固體,寶寶開始會咀嚼、 吞嚥食物;而且隨著牙齒越來越齊全,頷骨的生長發育也越健全,對於發音、說話也有幫助 。但是若沒有健全的乳牙,就沒有辦法完全咀嚼食物,口腔消化功能相對不佳、容易牙 痛,最嚴重的還會影響日後恆齒的生長。 如何維持口腔清潔 寶寶牙齒尚未長出前,就要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每當寶寶喝完奶,媽咪可先用紗布或棉花 棒以開水沾濕後,輕拭寶寶的舌頭與牙齦;當寶寶長出牙齒後,也要用紗布或棉花棒沾濕擦 拭牙面,最好每次餵食後都要清潔,保持口腔乾淨減少牙齦發炎的現象。待寶寶兩歲左右, 長出乳臼齒後,可改用細小柔軟的幼兒牙刷刷牙。 而每當寶寶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後,可先讓寶寶喝些開水潄漱口,且避免讓寶寶含著 奶瓶睡覺,並少吃甜食。寶寶的口腔清潔,需要由父母做好第一線的把關喔! 乳牙的健康檢查 有人認為乳牙反正會換,蛀了也無所謂?乳牙如果不健康,不但會影響牙齒的功能,也會影響日後恆齒的生長。父母除了幫忙清潔寶寶的口腔之外,還要幫寶寶的小乳牙做好健康 檢查: 1.當寶寶長牙時,可先去看牙醫,主要的是要讓媽媽知道如何幫寶寶作好口腔清潔。 2.乳牙長齊後,應每半年做一次牙齒健康檢查及局部塗氟,並配合每天徹底清潔牙齒,就能 達到不錯的防蛀效果 【叮嚀】 寶寶不配合潔牙是最令媽咪最頭痛的問題,建議媽咪在幫寶寶潔牙時,可以哼哼歌、跟寶寶 說話,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持續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適應潔牙的感覺了。牙齒保健是一件 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請媽咪要加油喔! 轉貼自-媽咪育兒報

去抓周∼樂趣多∼

2006年08月26日
公開
13

婆婆和媽咪帶著小品到士林的郭源益糕餅博物館 參加抓周的活 提早了半小時到會場 小品看到會場的球池興奮的不得了 開始玩了起來.... 參加活動的都是八月出生的小寶貝 而大部分則是八寶裡的寶貝和媽咪們 所以有一些熟面孔 在同年齡的Baby裡小品像極了大姊頭 還聒聒聒的用她的外星語 主動和其他的小朋友玩ㄧ點兒都不怕生 活動正式開始先講解中國抓周禮俗的意義後 再ㄧ組一組的進行抓周 小品抓到的是樂器∼意指當個音樂家 媽咪心中OS∼爸比應該最高興了啦!最希望小品當個藝術家 也同時哈哈哈苦笑∼爸比得要多賺錢錢囉!! 然後進行"腳踏龜"是把小孩抱起,雙腳各踏一個,意指期望小孩"澎澎大"長命百歲,多福多壽,另附兩個包子,用來擦嘴,意味小孩早日會說話. 接下來"博狀元"小品用力ㄧ轉,博到"金榜提名"哈哈哈∼∼ 小品果然了解爸比和媽咪的心聲,就如我們叫她"小品"ㄧ樣, 剛好就好了.有上榜就好了!哈哈哈∼ 最後的摸採 只有3個獎項,小品居然是幸運兒之ㄧ咧!! (爸比說這就像媽咪ㄧ樣,總是有好運氣∼∼) 活動結束後,八寶聚在ㄧ塊拍大合照和交換禮物 哇嗚!! ㄧ堆小朋友真的熱鬧的有點無法控制 小品想睡覺也開始煩躁起來 媽咪也就只好打到回府囉∼ 這次有趣又別具意義的活動真的謝謝May媽咪熱心的安排 小品自個ㄦ選中的小禮物∼童書,謝謝Floria媽咪提供.小品很喜歡哩! 還有Jessica送的幸運帶 希望下次在相聚嚕∼∼  

小女生大氣度

2006年08月25日
公開
7

小女生大氣度 -摘自自由時報 有一對小姐妹每天放學後,一定會一起到我們的便利商店光顧, 因為這對姐妹乍看之下與其他人並無不同,甚至普通到讓人過目即忘,直到我 見識到她們之間相處模式那一刻開始。 這個姐姐的外表看來文文靜靜,但脾氣卻異常火爆,每次到店裡來,總會看見她嚴厲的對妹妹進行「機會教育」, 最常聽見的有; 「妳是笨蛋嗎?這個快要到期了,還拿。」 要不然就是: 「妳是白癡呀!明明寫買一送一,妳還只拿一個。」更狠的還有: 「妳這隻豬,金額超過了妳不會算嗎?」等等之類的。 那個挨罵的妹妹,居然一聲也不吭的就任由姐姐罵,還依然氣定神閒的挑選她想要的東西,且絲毫不受影響。 某天又到了放學時間,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天只有妹妹一個人來,我見那個潑辣的姐姐不在,於是便和她聊起天來。 「妹妹,今天怎麼只有妳一個人?」我問。 「姐姐感冒了,所以請假。」妹妹朝我一笑,樣子相當可愛。 我覺得妳姐姐好兇喔!」我試探性的表示。 「還好啦!不要理她就好了。」妹妹在賣場逛著,神情相當愉快。 「可是她每天都那樣罵妳,妳不生氣嗎?」我好奇的問。 「愛生氣的人是她又不是我,而且被罵一下又不會痛。」妺妹嘟嘟嘴道。 是嗎?小小年紀居然可以這麼豁達,真是不可思議,反觀自己,也許是從小就養尊處優慣了,所以現在才會稍微被責備一下就難過得想死,吃了點虧就非得要據理力爭不可,在精神層面她真是比我強太多了.......。 「阿姨,我要買這個。」妹妹拿著一支冰棒到櫃檯來結帳了,我一看正好是促銷 品,於是對她道: 「妹妹,這個現在買一送一喔!妳可以再去拿一支。」 我以為她的反應一定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先是眼睛一亮然後滿心歡喜,不料她卻對我說: 「可是我現在只想吃一支就好,另外一支就送給別人好了。」 說完對我揮揮手便走了。 看著妹妹一蹦一跳的離去,我忽然有很深的感觸,這個小女孩太特別了,甚至讓我覺得在某方面我必須向她學習, 挨罵,她可以不在意;多的,她也不貪心,如果有人都能以這麼簡單、純真的心來面對這世界,我想紛爭與悲劇應該就可以終止了吧!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

2006年08月23日
公開
10

養育優質小孩的訣竅(值得珍藏)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 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 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 信心。

原來是玫瑰疹搞的鬼~~

2006年08月14日
公開
8

小品連續發高燒了3天 終於今天退了 真的是急壞了爸比和媽咪 雖然小品的精神狀況都還好 可是每每抱著體溫過高的小品 心中揪著擔憂的心 胡思亂想的猜想到底是什麼可惡的病毒... 下午替小品洗個溫水澡 ㄧ如往常的小品快樂的在澡盆內戲水 媽咪忽然發現小品的小肚子佈滿了紅紅的疹子 ㄚ~~原來是玫瑰疹啦~~真是折騰人哪!! 趕緊打電話給不能安心上班的爸比 終於"水落石出"了 小品則在ㄧ旁一邊哼哼一邊跳舞著 好像說我很勇敢的~~ 嬰兒玫瑰疹 (Roseola infantum) 好發於半歲到兩歲之間的幼兒,病原是最近發現的第六型與第七型人類泡疹病毒。病童出現攝氏39度以上的高燒,伴隨發生一些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瀉,理學檢查大多只有喉嚨稍微發紅的表現。因為罹病年齡很小、體溫上升很高、沒有明顯的症狀與徵候,常會使人擔心有敗血症的可能。但是這些病童在用藥燒退以後,精神與活力大多很好,有經驗的醫師常常可以根據這些特點,事先就猜出可能是嬰兒玫瑰疹。發燒一般會持續2-5天,平均3天。燒退以後,在臉部與軀幹部出現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四肢的疹子較少,大多不癢。除了年齡很小、燒很高、活力很好的特點以外,燒退以後才出現疹子也是診斷的要點,其他感染症的疹子則幾乎都是在燒到最高的時候出疹子。出疹子的時候,容易被誤以為是藥物過敏或其他病毒疹,必須根據上述的特點做綜合判斷。嬰兒玫瑰疹本身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幾乎不會有什麼併發症與後遺症。只有在少數情形下,會引起抽搐的反應。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值得思考)

2006年08月10日
公開
4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值得思考)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裏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 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 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 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 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 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的朋友。 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 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 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 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真棒的老師! 此為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

世衛組織:嬰兒標準體重表矇了全世界40年!!

2006年08月04日
公開
13

世衛組織:嬰兒標準體重表矇了全世界40年!! 目前的“嬰兒標準體重表”有誤,容易導致肥胖,增加糖尿病、心臟病機率。世界衛生組織將在本周發表一個報告,指出在過去的40年裏,醫生提供給母親的“嬰兒標準體重表”是錯誤的。這個錯誤的標準使大部分嬰兒吸收了過量的營養,從而使現代嬰兒長大後得糖尿病、心臟病的機率大大增加。 《錯誤標準誤導母親》 長期以來,很多母親都是根據醫生提供的“嬰兒標準體重表”來餵養孩子,一旦孩子達不到“嬰兒標準體重表”的標準體重,母親就會爲孩子增加營養,比如讓孩子吃添加了很多營養物質的配方牛奶,或者提前讓孩子吃固體食物。 這個“嬰兒標準體重表”在很多國家已經使用了四十多年,但世界衛生組織稱,他們經過研究發現,這個“嬰兒標準體重表”是建立在錯誤的研究數據之上的。因爲在設立“嬰兒標準體重表”時,當時的研究人員使用的是吃配方牛奶的嬰兒數據,而吃配方牛奶的嬰兒體重比正常吃母乳的嬰兒要重很多,因此這些數據並不準確。 根據英國兒童生長發育基金會提供的數據,英國母乳餵養嬰兒在一周歲時的平均體重是22磅,而完全吃配方牛奶長大的嬰兒在一周歲時的平均體重爲23磅。母乳餵養嬰兒長得慢的原因是,這樣的嬰兒能夠主動調節自身所需的營養。參與制訂世界衛生組織新標準的兒童醫學專家梅塞德斯·德·奧尼斯說:“母乳餵養嬰兒的新陳代謝速度較慢,他們的睡眠方式也跟吃配方牛奶的嬰兒不同。而吃配方牛奶的嬰兒則吸收了過多的不必要營養,結果導致他們肥胖。” 《世衛新標準即將面世》 按照過去的“嬰兒標準體重表”來檢查,一般吃母乳的嬰兒都會顯得瘦小,因此母親就會錯誤的爲嬰兒增加不必要的營養。健康專家認爲,這種不正確的餵養方法,就是目前全世界都出現兒童過度肥胖的根源之一。根據英國政府的一項調查,英國25%的初中學生都超重,這個數字是10年前的一倍。超重兒童長大後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機率要比正常人大很多。 據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將在本周發布一個新的“嬰兒標準體重表”,其數據來源是全球6個國家的8000個純母乳餵養的嬰兒。這個“嬰兒標準體重表”提供的是母乳餵養嬰兒的標準體重。世界衛生組織在制訂新的“嬰兒標準體重表”時,採用的嬰兒樣本都是最健康的嬰兒,他們都是純母乳餵養,他們的母親都不吸煙,而且都能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 ----------------------------------------------------------------- 【最新的標準表 】  WHO男孩體重標準(公斤) WHO男孩身高標準(公分)   初生 3.4 初生 50.0   1歲 9.6 1歲 76.0   2歲 12.1 2歲 87.0   3歲 14.3 3歲 96.0   4歲 16.3 4歲 103.0   5歲 18.3 5歲 110.0 WHO女孩體重標準(公斤) WHO女孩身高標準(公分)   初生 3.2 初生 49.0   1歲 9.0 1歲 74.0   2歲 11.5 2歲 86.0   3歲 13.9 3歲 95.0   4歲 16.0 4歲 103.0   5歲 18.2 5歲 109.0

15個早期教育的重點 越早開始學習越聰明

2006年08月03日
公開
14

15個早期教育的重點 越早開始學習越聰明---文/楊健(嬰幼兒發展專家)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爸媽所重視,如果能知道早期教育可以教寶寶哪些內容,相信每位父母親都能養育出聰明寶寶。 早期教育是指在寶寶生命的初始階段(通常指0~3歲),利用大腦半球急劇增長、分化的有利時機,挖掘潛能,提早開發智慧,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 歸納來說,有15個早期教育的重點,可提供父母做為參考。 1.訓練感覺器官 視覺:新生兒的房間白天要寬敞明亮,視力所及處要有鮮豔的物品。 聽覺:經常對他說話,讓他接受各種外界的聲音,以及聆聽愉悅的音樂。 嗅覺:讓寶寶聞各式各樣的氣味。 味覺:讓寶寶品嚐酸甜苦辣的滋味。 觸覺:經常抱寶寶,並使用軟、硬等不同材質的東西觸碰寶寶,讓他能夠有不同的觸覺刺激。 2.發展交往能力 這是寶寶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也是寶寶進入社會的開始。爸媽要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寶寶接觸同齡寶寶和成人,鼓勵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大方說話、行事有禮;並創造機會,例如鼓勵寶寶正確稱呼客人、給客人倒茶等。這樣不僅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提高自信心,而且為人際交往打下了基礎。 3.培養觀察、提問的能力 教寶寶學會看世界。從衣食住行、花草樹木、磚瓦泥石等日常所見來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並能夠即時地對寶寶的提問作出回應,例如寶寶指天上的星星,爸媽就要立刻告訴他星星的各種概念,將物與概念對應起來。等寶寶再大些,觀察的事物更多了,就要引導他進行思考提問,刺激他認識世界的強烈欲求。 4.進行體能活動 平時多帶寶寶進行運動或活動,例如新生兒期開始學游泳、1歲半左右學爬階梯、跑步等。爸媽要提高寶寶的體能訓練,讓寶寶在擁有健壯體格的同時,還可培養大膽勇敢的品格。 5.勞動及勞作訓練 人的成長是需要勞動和勞作的。但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動手能力卻很差,其原因在於爸媽的溺愛剝奪了寶寶的動手權力。所以爸媽要鼓勵寶寶培養自我服務的能力,將寶寶能力所能及的動手權力還給寶寶,讓他在做家事、收東西、玩玩具中體會創造的快樂。 6.培養口語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巴甫洛夫將語言稱之為「人類獨有的第二信號系統」。在早期教育中,要增加語言的信息量,將足夠的語言資訊輸入寶寶的大腦;要經常且大量的對寶寶使用語言,例如每天花20分鐘給寶寶朗誦故事、為他說明所見所聞。 7.學會音樂、舞蹈 這是美育教育的範疇。爸媽與寶寶一起欣賞優美的音樂、寶寶唱兒歌、打節拍、跳舞、律動,讓寶寶在音樂中感受美,提高審美能力,而且爸媽會發現,音樂會令寶寶的表情、動作、容貌等透出優雅的氣質。 8.學習藝術 美術對刺激寶寶右腦發育,增強想像力、形象思維力,提高美的鑒賞力有極大的作用。爸媽可帶寶寶參觀攝影展、雕塑展,並對各種工藝品、繪畫、藝術照片等進行討論;家裡的擺設也要有美的講究。慢慢引導寶寶主動去追求及學習藝術。 9.給寶寶良好的玩具觀 玩具有好多種,如果是買來的,爸媽不要買了之後直接丟給寶寶就不管,也不要認為玩具只是消磨時光,爸媽要陪著寶寶一起玩;生活上的用品往往也是寶寶眼中的玩具,例如鍋子、鬧鐘、尺等;而最好的玩具則是爸媽和寶寶一起製作的玩具,例如風箏、風車、燈籠等,寶寶會更有興趣。 購買玩具時注意事項 0~1歲:可購買感知、觸摸型玩具。色彩鮮豔、音質優美、便於抓握丟擲,但不要太小以免寶寶誤吞。 1~2歲:可購買拖拉型玩具和可訓練雙手精細動作的玩具。 2~3歲:可購買激發想像力的玩具。例如小食具、積木、拆裝玩具。 3~4歲:可購買智力玩具。如七巧板、小算盤、拚圖等。 10.參加親子教育 參加社區或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團體生活中可訓練合作、競爭等意識,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同時也能了解孩子在人際中的表現,而給予建議。 11.走進大自然 大自然是嬰幼兒的精神營養之源,是融合智育、美育、體育於一體的大教室,寶寶在大自然環境裡可以學習種花草樹木、觀察氣象等,同時,對萬物產生愛護的心理。 12.瞭解社會 帶寶寶去工廠、博物館、名勝古蹟等地方,接受人文教育,擴充見聞。見多識廣的寶寶更加聰明。 13.提前識字及閱讀 爸媽可結合與寶寶生活有聯繫的事物,進行識字教學;寓識字於遊戲之中;製作各種專門的識字卡片等,並陪寶寶一起看繪本講故事。 14.建立空間、時間、數的概念 讓寶寶了解內外、上下、立體、平面、形狀等各種有關空間的概念;並教導他了解早上應該做什麼、晚上又該做什麼,逐漸建立良好的作息;從日常生活中給予數的概念,例如一個蘋果、二雙鞋子。 15.其他活動 爸媽也可因個人條件提供給寶寶獨特的生活經驗,例如攝影、釣魚、種花、養魚等。這些活動既可拉進父母與寶寶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讓寶寶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

12個月嬰兒生長發育

2006年08月02日
公開
19

◆12個月嬰兒生長發育 到12個月末,寶寶一般應該已出牙6-8顆,男孩的體重平均為9.87公斤,女孩的體重平均為9.24公斤,男孩體重一般不應低于7.79公斤,女孩體重一般不應低于7.18公斤。男孩的平均身高為76.5厘米,女孩的平均身高為75.1厘米。 快滿周歲了,越來越多的寶寶開始會走路,而一些寶寶仍只會爬。有的寶寶已經會叫“媽媽”,而有些寶寶仍沒有開口的意思。不用著急,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自己的規律,不必急于求成。 現下寶寶站起、坐下,繞著家具走的行動更加敏捷。站著時,他(她)能彎下腰去撿東西, 也會試著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有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走路了,儘管還不太穩,但寶寶對走路的興趣卻很濃。另外,寶寶開始更頻繁地使用某一只手,可能是左手,也可能是右手,不必強行糾正他(她),順其自然,讓寶寶的左右大腦都得到鍛鍊。現下寶寶還喜歡將東西擺好后再推倒,喜歡將抽屜或垃圾箱倒空,喜歡模仿大人把擰得不緊的瓶蓋擰開。 第12個月的寶寶一般可以比較清楚地說出大約2-3個單音詞,並喜歡不停地重複,就像在呀呀地學說短句,能夠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如果問寶寶“球在哪兒兒?”他(她)會轉頭在周遭尋找。 這時,寶寶在行動實施之前會有意識。隱約知道物品的位置,當物體不在原來的位置時,他會到處尋找。喜歡嘗試用新方法玩玩具,會嘗試新的活動,並開始深入探究事物的奧祕。對上升與下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這時的寶寶自我意識增強,開始堅持要自己吃飯,堅持自己拿著杯子喝水。寶寶現下已可以識別許多熟悉的人、地點和物體的名字,有的寶寶已可以用招手錶示“再見”,用作揖表示“謝謝”。會搖頭,但往往還不會點頭。現下的寶寶一般很聽話,想討人喜歡,願意聽大人指令幫你拿東西,以求得讚許,對親人特別是對媽媽的依戀也增強了。 寶寶現下的生活已經很有規律,白天一般要睡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但也有的寶寶精力旺盛,白天只睡一次。現下應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晚上盡量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裡入睡,並為此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