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A

麥當勞互捏事件

2004年07月21日
經過昨天的疲憊童玩之旅
今天一定要來點輕鬆的
選定一家公車站旁的“M”,出發

精力充沛的Simba一頭衝進兒童遊樂區
和一群小朋友玩了起來

玩著玩著
Simba和一位小朋友相遇在窄窄的爬行管中
剛好在透明圓形窗前,忽然擦槍走火,
清楚地看到兩個在彼此臉上互捏起來,
不知是誰開頭的,一發不可收拾
任憑兩人的媽媽在下面呼叫
兩隻不甘示弱的小傢伙還是邊大哭邊火拼
我只好順著狹小的溜滑梯爬上去,
把闖禍的小男生們都揪下來
還好,都只有自大的心靈受創,沒有皮肉傷
媽媽們各自帶回管訓

天時地利“人(不)和”
心想:太好了!終於又有機會用“只要打人就回家”這招
簡單口頭警告,藉機帶回家

晚上,心情平復的Simba
斷斷續續的敘述整個經過:
『我說這裡有火,那哥哥就踢我,我捏他,他又捏我,我又用爪子捏他.....』
『馬麻,我是辛巴,那哥哥是刀疤,我們兩個在打架,所以就要回家....』

且不管整個過程是否如孩子所述,再考量以前發生過的經驗
媽媽先正色遊戲規則:
『出去外面玩,絕對不可以動手打人』
『打人會讓人受傷,絕對不可以!只要打人就一定回家』
『如果小朋友打你,一定要先告訴他:請你不要這樣,我不喜歡』
『如果小朋友還打你,先不要打回去,過來找媽媽幫忙處理』
『如果看不到媽媽,要請其他大人幫忙,不然就離開那個小朋友』
『如果小朋友一直追著你打,抓住他的手或把他輕輕推開,離他遠點就好了!』

對Simba而言嫌複雜的程序,試著模擬幾次
沒寄望他記得多少

第二天,觀賞鯊魚餵食秀時,對於隔壁哥哥的用力推擠
Simba果然收斂不少,壓抑住反擊的情緒,直接來找媽媽幫忙....

孩子,防禦和攻擊之間,
還是有很多想法和做法需要細細思考
在無人受傷的前提下
多幾次打架的經驗和體會,
會讓你更容易建立判斷能力以及酌摩對應的方式
希望你能在保護自己之餘,
也要多寬容地為對方的處境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