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MIA

懷孕經驗

2007年10月02日
整體來說,這胎年紀大很多,但是狀況卻比第一胎順利多了
歸功於中醫調理(給五顆星)、經驗累積、心情放鬆、沒有與公婆住、大家和辛爸適時協助....

做月子期間的中藥(含藥膳方)是請同一位中醫調配的
每星期藥方不同,和醫師電話連絡狀況後敲定處方
我自己可以感覺月子坐得挺好,
很快可以下床外,沒有腰痠背痛或虛冷的問題。

下列是兩胎大致狀況和因應方式,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孕吐:
第二胎總共不到十次。
第一胎每天最少五次,吐到四個多月,到了五個多月還去動手術,切除過於腫脹蓋過牙齒的牙齦,因為吐太猛太久而受損嚴重無法復原。
我的中醫說孕吐多因為母體氣血不足,把氣血提升後狀況會改善很多,胎兒過敏的機會也會減少。她強烈建議媽媽一定要吃飽,尤其多攝取蛋白質,這樣體力才夠。
白開水容易催吐,要小口小口慢慢喝,體質敏感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
薑可以防吐,喝熱開水可以在水裡丟些薑片或薑粉,或口裡含片薑再喝水。
喝水真的不行的話,改由熱湯來攝取水分,但是也是建議切些薑絲進去。
另外就是要多休息不要逞強玩,才能保存體力。
我的經驗是,最少提早半小時用餐(趁胃酸還沒湧出來前)。不要讓自己有機會感到餓,否則胃酸會多。最好吃熱食,開水趁吃東西時,一口一口中間的空檔夾帶著吞進去 ,利用這樣這樣把水“混”進去,比較不會有強烈的催吐感。另外,吃過飽或剛喝完湯水不要馬上坐(長途)車。

◎喘的情形:
第二胎一開始就有,每次躺下一定覺得無法呼吸,總要張嘴大口深呼吸五分鐘後,才會比較沒有窒息感。服中藥後改善很多。
第一胎無...年紀大真的差很多...

◎胃灼熱和吐酸水:
第一胎因為吐得太嚴重,所以沒印象。
第二胎有,一累就更嚴重。躺下胃酸更容易溢出,無法成眠,所以夜晚睡覺必備水瓶在枕邊(絕不能起床倒水,因重新躺下會喘),一有胃酸馬上喝水“對沖”,整晚喝水不計其數。
建議少量多餐,隨時吃點蘇打餅乾、土司壓胃酸等,或多深呼吸。

◎腰酸背痛和抽筋:
兩胎都有,第二胎做中醫教的伸展操後就ok了。
不過第二胎有次莫名奇妙突然大腿抽筋,很快就無法走動,最後嚴重到腿完全不能稍微震動到,即使單腳跳也痛。當晚請中醫幫我查到原因,才知道起因是上午吐得太猛,導致腹腔的某根筋拉到,一直延續到大腿的筋,還好醫師當場幫我鬆開,否則一定得掛急診打肌肉鬆弛劑。
另外腰痠背痛除了服用些加強筋骨的藥外,中醫教的伸展操的確有直接助益。
也可買個護腰(黑色網狀的那種),挺好用的。

◎妊娠糖尿病:
第一胎有,第二胎無。
這點最神奇,因為通常第一胎有,第二胎復發的機率非常高。
應該是服中藥的關係,中醫的見解仍是把母體氣血提升後,狀況會改善。

◎水腫:
第一胎四個多月就開始水腫,第二胎到懷孕後期才開始。

◎其他:很虛,非常容易感冒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