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張玲玲 UBest

在我眼中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UBest你最棒大腦科學教育中心

在我眼中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UBest你最棒大腦科學教育中心

《孩子,千萬不要『贏在起跑點』上!》

2018年03月19日

《孩子,千萬不要『贏在起跑點』上!》

                                                                                                                                                        文:UBest你最棒大腦科學教育中心              評量師   張玲玲

為了怕孩子「無所事事」,不到2歲,緊張的媽媽就忙著帶孩子各處去上課。這些課程的名目都蠻符合家長的期待,而這期待在某個程度上,可能反映出是家長自己的遺憾。像有些媽媽不會彈琴,就特別想給孩子學琴,不會游泳,就讓小嬰兒提早去學游泳;更不用說,還有一堆我們小時候可能要小學後才接觸的,需要大腦較成熟才進行的活動。諸如:學第二語言、四歲踢足球、練體操、不斷練習做加減法、寫注音符號,也有孩子學裁縫,學烹飪,更有甚者,竟然逼著查字典寫作文(在我去做講座分享時,一位大班老師憂心的向我提出這個讓他很不忍心,但每天要看到的現象)。

《孩子,千萬不要『贏在起跑點』上!》_img_1

『輸在起跑點!』好像一個魔咒,讓很多人都中了邪,忘了自己是怎麼長大的。我常陶侃家長,如果帶孩子真是這麼一回事,拜託拜託,家長們應該團結起來,籲請教育當局幫幫忙,孩子足三歲就要執行國民義務教育,讓大家上小學啦!不然,學這麼多東西,花錢事小,但是為娘的每天穿梭車陣,進出各社區(有很多課程)也很累的。如果三歲就直接去上小學,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然而,孩子的大腦要的不是這些,大腦一輩子的重點,都在『生存』兩個字上。從5,6個月左右,孩子脫離很多反射行為;如抓握反射消失,不會再把手握得緊緊的,如果不知如何打開手掌,將來孩子可能在使用工具上如:拿剪刀、筷子、拿筆等會有困難。這意謂者:大腦要慢慢學習掌控(意識作主)身體,而0-6歲,正是腦幹在學習如何整合訊息(養分)的時候(要吃什麼?如何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有機會將腦幹這個地基打得又大又深,便是父母及老師的責任。

對啊,所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啊!? 

地基是慢慢打的,對吧?當孩子打地基的時候,就像是在蹲馬步,蹲馬步感覺挺無聊的,但是一旦地基打好了,身體穩了,才有可能打籃球、踢足球(儘管個子不高,下盤穩,助攻助守都可一把罩!),甚至溜直排輪,游泳也變成小case。

地基是什麼?就是身體穩定度(包含張力、拮抗力、還有大家愛說的大動作、精細動作、手眼協調等等),情緒穩定度(對人、事、物的處理),抽象思考推理力(視覺空間、邏輯、語言等)等等。

舉一個例子來說:『游泳』這檔事,游泳已經是對孩子傷害最小的了,我還是要來說明一下。當一個孩子怕水(觸覺可能敏感),硬要他下去,嚇都嚇死了,如何伸展拳腳?還游哩!好不容易死拉活拖下了水,兩側協調也未成熟,划個一下身體就歪掉了,吃了幾口水,對孩子根本是滿清十大酷刑,我們還以為:『別人行,自己的孩子不可能不行。』。所以,下次,可憐的孩子,想到要去『學游泳』,早就煩惱起來放著了。而兩隻手,兩隻腳力量不夠,就算勉強下去,也只是“累死“的感覺。

寫字也是,從小很少幫忙做家事,吃飯也是餵的多,真是台語說的:『手不動三寶』。不管大人或小孩,拿筆寫字的時候,發現不是太用力,就是使不上力。

而這些誤會,都源自於『我們都是正常人』。所以,沒錯,我們什麼都會,但是即便手腳身體都好好的,並不代表你可以做的又輕鬆又好。

學樂器時,兩側協調、手眼協調,手指張力,坐姿穩定就是他學習的地基。即使硬練會彈,興趣也溜了一大半。跳繩時,身體協調、兩側協調、張力是他需要的基礎能力,五歲也該會跳幾下了,但是,有幾個孩子到小一會跳的?

會騎腳踏車為什麼不一定會游泳,會游泳為什麼學樂器也是2266的?因為,正常人,你讓他硬練各種技巧(痛苦的過程),可能成功,但是,沒有良好的基礎能力,就不會觸類旁通。什麼都要去硬練,挫折感太大,不是孩子耐挫度不好,而是給他的都不是『適當的挑戰』(just right challenge ),這樣的硬學習,根據研究,進入小學,有一部分孩子,聽到『上學』就反感了。

舉個實例:骨科醫生在電視的有關生活與健康的節目中談到:『不要讓幼兒太早就去學直排輪了!手上已經開了好幾例的刀,都才9歲,就換關節了。』。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剛才講的各個地基能力未成熟),就硬學,常常摔倒,反覆發炎而被忽略,造成這樣的結果。不可說『始料未及』,而是,我們大人為孩子選擇做任何事的時候,有時只顧孩子『開不開心』,要不然就自由心證,覺得注音重要,數學重要,英文更重要….。沒錯!這些都很重要,但是,你的孩子,這個時候,有『能力』學嗎?

大腦在出生後頭6年,甚至更重要的前3年(大腦造影看到葡萄糖消耗量是成人200%)突觸產生最多,這是因為3歲前,孩子要有大量犯錯的經驗值,(嘗試錯誤),經過一直體驗的結果,他才會體會出如何做,將來讓身體最輕鬆大腦最省力。

大腦『用進廢退』原則,他常用而保留下來的,對6歲以後有幫助嗎?

像『w型坐姿』,就是一個常見的不良例子。現在坐成這樣,好像很舒服,但身體重心都在w型圈起來的地面,身體找不到重心。6歲入小學,無法久坐久站,還動個不停,常被誤認為注意力有問題的,比比皆是。這樣的孩子,即使擁有最棒的音樂天賦,也沒能力好好學習音樂技巧,其他才藝學習也是如此。

而這些打地基的功夫,是無法用制式的方法教的。孩子需要一個了解他的父母及老師,知道他目前的發展狀況,才能搭把手,協助孩子爬上去,而不是直接把他抱上去。更何況,又不是坐直升機,調整孩子能力是慢慢的微調,穩紮穩打的,無可炫耀的。地基穩的孩子,想學什麼,就可以好好學。因為,基本功有了,任督二脈打開了,起跑點輸了,卻快樂的走往終點。

-

大家好!
我是U-Best大腦科學教育中心 張老師 張玲玲
歡迎爸爸媽媽來看我的文章
在這裡你不需要超人父母的包袱與重擔,
你會看到我在中心遇到的孩子實際教育分享。
還有我對各位爸爸媽媽教育孩子時會碰到問題,從大腦科學與同理孩子出發的育兒建議與解答。

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聊聊!

我的臉書
U-Best大腦科學教育中心FB粉絲專頁
U-Best大腦科學教育中心部落格
U-Best大腦科學教育中心官方網站

  #新手媽媽  #我的媽媽力 #幼兒課程 #教育 #W坐姿 #游泳 #直排輪 #足球 #感統課程 #幼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