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雪(呱呱婷&小豬雯的媽)

☆少喝飲料☆

2007年03月20日
少喝飲料
長期從事營養研究的西莫普勒斯博士日前在健康膳食演示會上提醒市民,喝碳酸飲料(俗稱汽水)要適量,尤其是年輕人更不能上癮,因為這對人體的副作用會大大超過其帶來的感官刺激。

  西莫普勒斯博士介紹說,碳酸飲料三種成分會影響健康。同時還告誡市民,購買碳酸飲料時要盡量選擇罐體堅硬不易變形的產品,因為喝不完的飲料,其中的二氧化碳在存放過程中會溢出,再次飲用時就會影響口感,容易滋生細菌。
  
二氧化碳過多影響消化
  研究表明,足量的二氧化碳在飲料中能起到殺菌、抑菌的作用,還能通過蒸發帶走體內熱量,起到降溫作用。
  不過,如果碳酸飲料喝得太多對腸胃是沒有好處的,而且還會影響消化。因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飲料中細菌的同時,對人體內的有益菌也會產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統就會受到破壞。
  特別是年輕人,一下子喝得太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欲,甚至造成腸胃功能紊亂。
  
大量糖分有損臟器健康
  飲料中過多的糖分被人體吸收,就會產生大量熱量,長期飲用非常容易引起肥胖。最重要的是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這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隱患之一。
  另外,很多少年兒童特別偏愛這種甜味,其實這種糖分對他們的牙齒發育很不利,特別容易被腐損。
  有調查顯示,12歲的兒童,齒質腐損的幾率會增加59%,而14歲孩子齒質腐損的幾率會增加22%。
  
磷酸導致骨質疏鬆
  碳酸飲料的成分大部分都含有磷酸,這種磷酸卻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骨骼,常喝碳酸飲料骨骼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因為人體對各種元素都是有要求的,大量磷酸的攝入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引起鈣、磷比例失調。
  一旦鈣缺失,對於處在生長過程中的少年兒童身體發育損害非常大。缺鈣無疑意味著骨骼發育緩慢、骨質疏鬆。有資料顯示,經常大量喝碳酸飲料的青少年發生骨折的危險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

要少喝飲料
飲料也要儘量少喝,最好喝水。由於孩童活動力高,易流汗,要多補充水份,父母要多提醒小朋友隨時喝水,不要渴了才喝,也不要喝飲料解渴。即使目前有不少強調健康的蔬果汁飲料,熱量一樣偏高,400cc的份量熱量就達200大卡。若一定要喝飲料,儘量挑選無糖茶飲或健怡可樂。
另外父母不妨多費點心思,自製健康蔬果汁,熱量較低且營養。夏天時不少人會自製檸檬愛玉或仙草冰,可用代糖取代一般糖,以一碗加入12公克的糖來計算,可降低50卡的熱量。


基本上「飲料」就不單純是水。
市面上瓶裝飲料,因為要放久,所以一定會加化學物質的,另外果汁飲料多有「色素」。估且不說對人體有什麼傷害,但是畢竟非自然的東西,對人體也沒有什麼用處。
普遍來說,的確,占身體傷害的部分都遠大於有益的部分。

再撇開化學物質的成分不談,飲料好喝,一定加「重糖」。運動飲料還會加鹽份,主要是要提供運動人士補充流失水份與鹽份。但平常人沒動運,常喝這種東西,鹽份過高,長期當水喝下來的結果,就是腎壞掉。
這是有實例的,並非危言聳聽,我父親是老師,他就遇過小朋友,十幾來歲而已,腎就壞掉,因為他不喜歡喝白開水,天天喝飲料當水,不聽勸,他媽媽沒辦法都由著他喝,後來住院洗腎,他媽跟我爸說的,真人真事!
我爸只要看到我們家小孩喝飲料就會罵。

再來就是「重糖」,不用說,這很好懂吧,就是會肥∼∼
肥了對身體嗎?就算不是瓶裝飲料,像泡沫紅荼店那飲料,也是都放很多糖。
其實人家說綠荼很好,但是前提最好是「無糖綠」(很苦澀的)。
不然沒特別吩咐要「無糖綠」的話,也是都是加糖的。
吃完油通通的東西後,喝綠荼可以去油,但是呢,有附加條件…
就是喝完綠荼去油後要運動,不然去油後沒排出,還是會累積著…
奶荼系列的,都加大量的「奶精」,人家說「精」類的都少吃,如奶精、味精等等,現在愈來愈多人家注重養生的,連煮飯都不加味精了!
這種也屬化學的產品,「精」類吃多了,代價就是付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