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然a翔樂啦

一天就能改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2007年09月26日
孩子的身心發展、學業、未來前途……,無一不是媽媽關心的問題。從孩子出生到長大,媽媽不知有多少疑惑、擔了多少心,孩子要健康成長、課業佳、前途美好……(本報內容摘錄自《解決所有媽媽都會擔心的孩子問題》)、奧林出版,連載為期3個月)


解決媽媽擔心的孩子問題


一天就能改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從孩子斷奶、進入吃白米飯的階段開始,媽媽們又有了新的煩惱。一到用餐時間,媽媽便開始頭疼:一方面憂心孩子吃得太少,怎會長得好;一方面又擔心餐桌上的菜不合孩子的胃口,孩子怎麼樣也不願張口,像條蟲一樣扭來扭去的。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還沒吃飽,通常會拿著湯匙追著孩子跑,不然就是利誘加上「哀求」,要孩子把飯吃掉。事實上,從媽媽緊抓著湯匙不放,一副「無論如何」也要餵孩子的那一刻起,孩子便學到只要用一句「我不吃」,就能夠有效操控媽媽。

孩子不肯吃飯,就要把他當皇上伺候嗎?千萬別讓孩子誤以為一支湯匙就能夠操縱媽媽做任何事情。還有,絕對不要與孩子訂下像這樣的交易:「如果你肯吃飯,媽媽就幫你做這件事。」妳必須讓孩子知道吃飯是為他自己吃,而不是為媽媽吃。有一點很重要,要孩子養成飲食禮儀,就要先從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

媽媽絕對不要拿著湯匙追著孩子跑!

孩子不吃東西或有偏食的情形時,媽媽應該回頭仔細檢討一下:

●孩子是不是吃了過多的零食?
●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間有沒有問題?
●孩子的飲食習慣不佳,是不是與媽媽本身的飲食習慣有關?
●孩子的食量是否如自己所預期?
●孩子突然改變原來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因為某種壓力造成,或是與周圍環境遽變有關。

一一檢驗過上述五點後,孩子的情形與這五種狀況都不符合,而孩子偏食和不吃東西的情形還是很嚴重,那麼,就有必要指導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

我家老大原本是個嚴重偏食者,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每到吃飯時間,我都得逼著他吃才行。直到他上小學,我便徹底把他的偏食習慣糾正過來了。

祕訣很簡單!我會先告知孩子:「等一下我就會把餐桌收拾乾淨,如果你現在不吃,就吃不到了。」 說完後我會閉上嘴,不再對他嘮叨。如果孩子還是堅持不吃,我也欣然接受;但,我會再跟孩子強調一次:「家人用完餐之前,你的碗筷我都會擺在餐桌上,你隨時都可以過來吃。」到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不肯上桌吃飯,就別再理會他,等全家人用完餐,儘管將餐桌收拾乾淨吧!

這個方法成功的根本在於──在兩餐之間,不要給孩子吃零食,無論是餅乾、麵包或糖果,甚至連杯牛奶都不行,除了白開水之外。

這個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定時吃三餐的習慣。只要依照這個方法做,而且態度堅定,絕不心軟,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很快就改正壞習慣。

為了讓這個作戰計畫順利進行,必須選一個適合的日子來進行,像是孩子的身體狀況良好、沒有不舒服的時候,或是週末假日,大人和孩子都較悠閒時,效果最好。

這個方法,不需要媽媽費盡心思勸孩子多吃點,更不用教訓他不准偏食,卻能在短時間內,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在施行的過程中,很多媽媽不忍看到孩子挨餓,總是忍不住拿出零食或冰淇淋給孩子吃,或是受不了孩子的撒嬌攻勢,中途放棄。這樣是絕不會成功的。想要改正孩子的這個壞習慣,媽媽必須狠下心來!

飲食禮儀是評量孩子行為的量尺

不吃東西和偏食的孩子令人感到心煩,但是吃飯不好好吃,到處亂跑的孩子,也讓媽媽感到頭大。想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禮儀,應該從父母本身開始做起,當孩子的好榜樣,千萬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看報紙。父母以身作則,比任何方法都來得有效。

下面我要提供的這個方法和之前導正孩子偏食的方法類似。同樣地,妳要先提醒孩子:「餐桌上的飯菜,等一下就會收掉。」並告訴他:「等我把你的飯菜收拾乾淨之後,就算你再怎麼大哭大鬧、撒嬌都沒用。」如果能事先把這樣的訊息明確地傳達給孩子,就能夠防止孩子耍賴。只要妳事先提醒孩子,態度前後一致,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妳是認真的,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這個方法不只可以用在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禮儀上,也很適合用來管教孩子,成果還不錯呢!

讓孩子養成在固定的時間用餐,這一點也很重要。切記不要把用餐時間訂在孩子會分心的時候。舉例來說,把晚餐時間排在孩子喜歡的卡通結束後,孩子比較容易乖乖地坐在餐桌上用餐。總之,在為孩子訂立規則時,必須先考慮到孩子的物理/生理環境是否能配合,這樣妳所訂下的規定才容易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