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蕾妹娘 ♡

【文章】:商業週刊(菁英部落)

2009年04月16日
【文章】:商業週刊(菁英部落)_img_1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菁英部落
林蔭掩映的台北青田街,一條特別寬敞的靜巷裡,一戶整棟青石牆面的五樓寓所前,陸續出現人聲笑語。
主人撳開了大門,從山石流泉旁的門廳電梯直抵三樓,進入對開玻璃門的大玄關後,只見二十來位媽媽,或坐或站,正在客廳輕鬆談笑。這是去年底「鍥而生態讀書會」舉辦的期末回顧。由於會後媽媽們要聚餐,活動地點移到備有正、副廚房的會員葉淑瑩家。
吃飯前,創會會長周芳美以圖文並茂的power point,一一回顧讀書會親子組「蟲蟲突擊隊」三年來的活動,同時預告下學期的十來次活動。看到一張張照片中的孩子,從躺在吊橋上體驗自然的小小菜鳥,到如今能騎著自行車貫穿台北盆地、逐漸展翅的小鷹,媽媽們快樂地嘆息著。
在美國住了二十五年的林白亮有感而發:「非洲有句俗諺--小孩的成長,需要整個部落一起來撫養。我覺得,我們就是在製造這樣的部落。」這個以新生雙語國小家長為主的讀書會,的確打造了一個非常特殊的「現代部落」。他們是一群擁有財富、知識與時間的菁英。奢侈的是,他們把這些都給了孩子。
他們住在台北市大安區最精華學區,學校設有專門讓外派官員、移民子女回國就讀的語言銜接教育班。「鍥而」的會員家庭,不少具有國際背景。
像會長童瑞華,是留美MBA,曾帶孩子移民加拿大三年;親子組組長李慧群,曾在飛利浦擔任行銷經理,全家因先生外派住在香港兩年多;兼任新生國小語教班會長的簡學舜,是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的小妹,先生胡惇卜是國合會副秘書長,回國前,曾派駐瑞典、拉脫維亞、倫敦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鍥而」特別的不只在此,這些菁英父母的教育理念,竟然是陪著孩子盡情遊戲。
當然「遊戲」也不是「鬼混」。像是玩電腦,這些家長就請來資訊科學教育館的老師,到家裡教孩子電腦程式,無線遙控他們用樂高積木組裝的機器人,三年下來,孩子們已經可以組隊參加全國機器人大賽。更重要的是,至少每隔一週,以孩子為主體的「蟲蟲突擊隊」就有一次全天性,甚至兩天的騎車、登山、溯溪、野營等戶外活動,而且隊規嚴明:缺席超過一定次數,將喪失繼續參加的資格。而且,所有活動,家長一定要陪同。
定航聯運副總經理田志堅透露,有一段時間他頻頻出國,太太也忙,無法帶兒子參加,就被約談了。在他保證改善後,才留了下來。「我們還是創會會員耶!」
華擎機械總工程師林士賢也說,兒子為了「蟲蟲突擊隊」的活動,不准他週末出國,他只好盡量把出差挪開。他滿臉笑意的說:「孩子開始追求團體的認同,但又偶爾回頭,要確定我們是否在後面support﹝支持﹞。」
李慧群解釋:「我們是很奢侈,但奢侈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大量親子共處的時間。」
其實,三年多前,這群家長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把生態教育引進學校。發動者,也是三年來默默堅持的人,是牙醫師出身的周芳美。周芳美與先生朱朝暉是陽明醫學院牙醫系同學,畢業後開業,過了十幾年從早上十點工作到晚上十點的生活。生了兩個女兒後,他們覺得沒有品質的生活,太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便逐漸把診所讓給學弟經營,夫妻都退下來,專心陪伴孩子。
周芳美是道地的台北人,從小少有機會體驗自然,很希望給孩子一份永遠的禮物--將來一輩子陪著他的童年回憶。但坊間的科學營,都是知識的傳遞,「我並不想培養生態專家,而是希望孩子有豐富的生命經驗。」於是,她開始在學校發傳單,招募有心的家長一起組織志工隊,還把一戶位於新生國小後的三樓公寓,提供給大家做為專屬「基地」。
後來礙於體制,這理想沒能在學校實現。然而,經過十次自費聘請師資的志工培訓課程後,這群家長凝聚出共識,大家決定把握孩子七分之二的時間,帶他們走出戶外。「平常孩子交給學校,制式的教育無法改變,我們決定好好經營週末這兩天,」李慧群說。
童瑞華舉例解釋:南亞海嘯前,一個澳洲小孩在沙灘玩耍,發現海水突然後退,他想起老師說過,這可能是海嘯的前兆,趕緊通知父母,因此救了全團一百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
成立的前半年,是「蟲蟲突擊隊」的探索期。這個階段,家長還沒信心自己帶活動,都參加坊間的營隊。半年後,這群菁英家長開始親身操作;一年後,再進入「主題發展期」:譬如找生態作家凌拂帶領讀書會。同時,由於孩子體能越來越好,開始辦自行車賞鳥、單車安全講習等活動;後來更進入「統整期」:以半年為訓練期,透過十四次活動的完整設計,挑戰學期目標--寒假騎花東縱谷。
蟲蟲突擊隊三年來的成長,其實建立在家長讀書會的堅實基礎上。「鍥而」的媽媽們每週二舉辦讀書會,大家找一本書,或是一部電影,看完後一起交換觀點、理念,培養默契;週四一起到戶外上生態課,或在大安森林公園擔任生態解說志工。為了增強團體的凝聚力,「鍥而」每學期都會請來專業師資,以三、四週的時間,帶領會員思考團體與自我的關係。經過一次次檢視與反省,鍥而已擁有一種特殊動能,就像飛越大洋的雁群,不管輪到誰領頭,永遠朝著目標前去。這是個別家庭所難以企及的。
「平常你只能想一想的事,在這個團體都有可能實現。」財務專長的郭水泉也覺得不可思議:有一次在周芳美家看電影,他隨口說了一句:如果寒假能騎車去挑戰花東多好!沒想到九個孩子當場簽署同意挑戰書。既然孩子興致高昂,爸媽們就積極找尋教練,並請來車廠老闆當老師,教大家怎麼拆組腳踏車。
剛好,郭水泉兒子同學的爸爸--造船博士周顯光是運動健將,至今仍是全國大專盃男子田徑五千、一萬公尺紀錄保持者,郭水泉就請他擔任總教練。身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主任工程師,周顯光雖然工作忙碌,仍一口答應幫忙規畫訓練課程和路線。從此,他和女兒明怡也加入蟲蟲隊。
三年下來,這些家長也都成了策畫活動的高手。童瑞華透露,為了讓孩子週末去玩,主辦家長要花大量時間找資料、勘查路線,規畫活動流程,再發e-mail通知大家,受理報名。活動後,家長再全盤檢討,並做出下次活動的建議。



轉載

~~商業週刊!"~~




【文章】:商業週刊(菁英部落)_img_2 點閱:人





【文章】:商業週刊(菁英部落)_img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