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晴媽<薇妮>>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的吻

2007年10月15日
公開
41

親吻,不僅是讓孩子知道你愛他有多深的最佳方式,而且可以讓雙方感覺平靜和放鬆。 1、對寶寶唱歌、說話並撫摸他永遠不會為時過早。在曲調優美的旋律中自然地插進一個吻--寶寶非常喜歡與你一對一的接觸。 如果你適逢傷風、嚴重感冒或剛剛抽過煙,請避免親吻寶寶。 2、目睹寶寶可愛的睡姿,每一個人的心都在悄悄融化。你聽著寶寶淺淺的呼吸聲,看著他微微振動的眼瞼,不能不驚嘆你所創造的這個奇蹟--偷偷地柔柔地親吻你的寶寶。 讓寶寶仰臥著睡覺,注意寶寶的被子是否蓋好。 3、每次注視著寶寶大大的無邪的眼睛,最終總是情不自禁地抱緊並親吻他。寶寶總能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保護他,還有什麼能比擁抱親吻更能表達我們的愛意呢?真的沒有。 抱著孩子親吻時,可不要太用力,以至於弄得寶寶很不舒服啊。 4、你不必老是全面接觸寶寶的身體,從你的吻中,他已能完全受益。當孩子漸漸長大,他喜歡用嘴輕觸你的臉,然後期待著你的回吻。 每天早晨,當你將寶貝送到託兒所時,讓親吻成為例行儀式的一部分。 5、一個剛剛學會爬行或走路的孩子如遭受意外碰傷,作為母親,你應該抱起孩子,輕輕地親吻他受傷的部位。雖然並沒有證明這種舉措有醫學價值,但是親吻常能很快使寶寶不再掉淚。不知道年輕的媽媽們有否意識到你們正在實行一種古老的傳奇的治療方法。據說古代的巫醫總是用嘴輕觸受傷部位,象征將致痛的"邪惡因子 "吸出。 隨著孩子越來越喜歡活動,越來越獨立,受傷是難以避免的。媽媽們要時刻注意潛在的危險,但一旦發生,一定要冷靜,讓寶寶保持平靜。 6、對媽媽來說,想把寶寶從頭親吻到腳是非常自然的。隨著孩子長大,你可以把親吻作為遊戲的一部分,從中汲取共同的快樂。 親吻寶寶的腹部、手指、腳趾等是讓寶寶認識自己身體不同部位的好方法。在這過程中,寶寶總能給媽媽燦爛的笑容。 7、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喜歡你的皮膚撫觸他的皮膚的感覺。 親吻會成為你催眠技巧的一部分。輕柔地撫摸孩子的肚子、手臂和腿,然後用唇輕吻寶貝,孩子會慢慢地放鬆並進入甜美的夢鄉。 寶寶的吻 對孩子來說,親吻是如此重要,不管他有多大。 0∼6個月 寶寶會從你、你的朋友和親屬那裡得到連綿不斷的吻。當然,寶寶還不能表達自己的喜好,但是他喜愛這種親密的感覺。雖然這期間寶寶還不會吻你--如果你將臉貼近他,他會吸吮你的鼻子。 6∼12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對與母親分開已有感覺。一些孩子喜歡將嘴唇或鼻子壓著你的臉,更多的孩子喜歡用嘴或鼻子輕輕摩擦你的臉,並用一種愛慕的眼神注視著你的眼睛來表達他們的感情。 12∼24個月 有些孩子會非常主動地獻出自己的吻,而另一些孩子對感情的表達比較含蓄。親吻是一種模仿行為,所以如果你自己並不善於擁抱和親吻家人,不要奇怪你的孩子與你一樣保守和含蓄。 24個月以上 你的寶寶已能區別各種各樣的吻一一給予陌生人迅速的輕啄,到在你的臉上印上一個滿含口水的響亮的吻!此時,孩子在犯了小小的錯誤之後,會知道怎樣通過親吻來獻殷勤和巴結你

孩子是生來抱的

2007年09月21日
公開
12

孩子是生來抱的 【陳瓊英?竹東榮民醫院職能治療師】 今年生產住院時,由於初生嬰兒啼哭不已,甚感困擾,向護士抱怨,護士小姐說了一句:「有個小兒科醫師說過,孩子是生來抱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並不為意,兩個月後,才了解此話的精髓。 我的孩子由於感冒導致嚴重的支氣管炎,必須住院治療。在入院前,雖然人很不舒服,但還會和他爸爸咿咿呀呀地互動著。由於是在我服務的醫院住院,我每隔二至四個小時就去餵一次奶。晚上,全家人會再到醫院去看他一次。 誰知道到了住院第三天,我發現我的小孩竟然變得面無表情、對我的呼喚也不理不采、食欲變差(由原本兩小時60c.c.變成20c.c.)、不會微笑、活動量也變差、整個人呆呆地。雖然感冒的症狀有在改善,但是他的發展卻嚴重退化。 當時,我小孩的表現滿符合「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這本書上「嬰兒期或兒童早期反應性依附疾患(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infancy or early childhood,簡稱RAD)」的診斷特質。 根據DSM-IV的定義,RAD的基本特質是在整體病態性照顧(Pathogenic care)下發生,始於五歲之前在多數環境背景下的社會關係有明顯障礙,或就其發展水準屬不合宜。 所謂整體病態性照顧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持續忽視有關兒童對呵護、刺激及關愛的基本情緒要求;或持續忽視兒童的基本身體需求;或一再更換主要照顧者,因此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 根據感覺統合的理論,均衡的感覺刺激對兒童的發展就如同均衡的營養一樣重要。 回顧那位護士小姐講的「孩子是生來抱的」的話,為何父母抱小孩會很重要呢?因為父母在抱小孩時提供充分的感覺刺激。 當父母抱小孩時,會對小孩微笑或作鬼臉予以視覺的刺激;抱小孩的動作,就提供觸覺及本體覺的刺激;搖晃的動作可提供前庭覺的刺激;抱小孩時,講話或唱歌可提供聽覺的刺激;父母有特殊的氣味,可提供嗅覺刺激。 視覺可促進社交發展及認知功能。觸覺是人類最基本的感覺,可以穩定情緒、增加安全感,甚而增加親友的感情及關係等。本體覺可促進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前庭覺可促進認知功能、語言構音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聽覺對語言發展及情緒穩定非常重要。嗅覺則對情緒穩定、信任感及安全感較有影響。 可見父母抱小孩的行為,對小孩的認知、語言、社交發展及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所以,為了養育一個頭好壯壯的小孩,父母就不要偷懶,多抱抱他吧! 【2004/11/07 聯合報】 @ http://udn.com 這兩天小孩超愛人抱,尤其是晚上喜歡讓人抱著睡 有時白天也愛人抱∼ 本來想訓練她不要一直要人抱,看完這篇文章 覺得多抱一下也無妨 看著小孩滿足的睡著,真的連自已都覺得幸福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