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橘 媽

少甜食拒油炸 過動兒的聰明飲食

2007年07月09日
不只是小朋友
連大人也是喔
脾氣容易暴躁,情緒起伏大
也有同樣的情況
所以阿∼
甜食跟高油炸還有紅肉類的
一但過量攝取
就很容易導致這種情形發生
要多多注意阿∼∼
節錄於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7/09 09:50 記者:【張翠芬�專題報導】
現在的小朋友都愛吃的巧克力、炸雞、薯條、洋芋片,中醫師發現,甜食、油炸物、還有紅肉類,會讓過動症的孩子更坐不住,因為過動兒的體質以「胃熱」為主,應避免這些容易造成「胃熱」的食物。
衛生署台東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曾綺華觀察近200個2歲到17、8歲以及成年過動症患者,發現超過八成都屬於中醫說的「胃熱」體質。胃熱是指手腳心容易出汗、晚上睡覺容易踢被子、常便秘、尿尿有油光、晚上容易尿床等。
曾綺華說,過動兒的體質以「胃熱」為主,因此應避免造成「胃熱」的食物。古人認為小兒胃熱主要是因為「過食肥甘厚味」,以目前環境而言,巧克力、炸雞、薯條、洋芋片充斥市面,學校的營養午餐也多半油膩。只要有「胃熱」體質的孩子,都會因為這些食物加重孩子的症狀,更加無法專注,也更容易坐不住及衝動。
中醫治療過動兒的效果會因孩子的飲食習慣而有差別,曾醫師表示,如果孩子仍然繼續吃巧克力、炸雞、薯條或肉類食品,治療大概要一個半月以上才逐漸有療效,但門診曾看到一個從小吃「胎兒素」(在媽媽肚子即吃素)的孩子,竟然一周後就有很明顯的改進。
曾綺華醫師原本是神經專科醫師,因兒子被診斷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而轉任中醫師,她曾經以兒子做實驗,全家人只吃雞肉、魚肉與蔬菜,一段時間之後,小朋友狀況明顯穩定許多。有一天孩子突然又搖頭晃腦,一追問才發現他偷吃了巧克力麵包。為了改善兒子過動的症狀,現在他們全家都吃素。
曾醫師強調,改善過動兒的體質,第一件要做的事並不是看醫生,而是要先改變飲食習慣。就像栽培植物,第一件事應該是先鬆土,調整土壤的性質。如果需要,再配合中醫調整,才是正確的方法。只要父母能注重平時飲食,就可以讓孩子的狀況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