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韜韜馬麻

韜媽廚房(5)

2008年03月31日
清明節前後
台灣常見這種植物

大家在山溝邊或鄉間小路旁
曾經注意過這一款小黃花呀?韜媽廚房(5)_img_1


韜媽廚房(5)_img_2
國語叫作"鼠麴草"
台語叫作"刺殼草"


韜媽廚房(5)_img_3
如果把它採回家
和在糯米粉中就會變成"粿"
搓好的粿塊會變成均勻的草綠色
蒸熟吃起來有一股清香的青草香味
又稱"鼠麴粿"或是"刺殼粿"

也有別稱叫作"鹹龜粿"或"艾草粿"."草仔粿"."青草粿...韜媽廚房(5)_img_4


韜媽廚房(5)_img_5
昨天漫步在台大實驗林的茶園中
發現此等新鮮的好貨色

興致高昂的韜外婆和韜媽
兩人瘋瘋的開始幻想要自己做"刺殼粿"
(我發誓.我和我娘這輩子都沒有做過"粿".這一切都是因為神經沒有接好~韜媽廚房(5)_img_6)

還要感謝跟著high的韜外公和韜爸
陪著我們蹲在地上一直到處拔"刺殼草"

因為是臨時起意
所以沒有自備袋子
隨手用廣告紙折了一個紙盒來盛裝
摘了滿滿的一大盒.也算是滿載而歸啦~

批ㄟ斯~~~
至於韜舅舅呢?
此時正抱著韜爺下山啦~(韜媽廚房(5)_img_7好苦情喔)


韜媽廚房(5)_img_8
回家先沖洗
摘下嫩的花和葉
洗淨放入沸水中"煮爛"
再撈起用冷水沖涼~


韜媽廚房(5)_img_9
正在泡水的"蘿蔔乾絲"泡軟去水分和"刺殼草"搓鹽清洗


韜媽廚房(5)_img_10
把內餡炒得乾乾香香的~

內餡: 蘿蔔乾絲(泡水去鹹味).堅果(搗碎).油.鹽.胡椒粉.糖...(隨便加啦)


韜媽廚房(5)_img_11
拿出韜外婆的法寶"生機食品調製機"~(又是一台貴桑桑的神奇機器)

超強的馬力能夠把食物瞬間化為"粉粹"...(超帥的啦)


韜媽廚房(5)_img_12
粿皮:糯米粉300克.煮熟刺殼草(含大量水分).糖適量

那麼...就開始揉"粿皮"囉~

揉"粿皮"的手感和麵糰大不相同
一邊揉糯米粉.再徐徐拌入刺殼草和草汁~韜媽廚房(5)_img_13


韜媽廚房(5)_img_14
將"粿皮"分為小塊.再將炒香的內餡包進去~


韜媽廚房(5)_img_15
這是我包的"圓滾滾刺殼粿"~


韜媽廚房(5)_img_16
圓圓的造型很可愛吧~韜媽廚房(5)_img_17


韜媽廚房(5)_img_18
看起來好誘人.好好吃喔~


韜外公在旁邊看著一時技癢

我爹跟我說:"這粿...柰A是圓的啦~"

於是...堂堂男子漢的韜外公竟然跑去洗手
跟著我開始包刺殼粿的內餡...(韜媽廚房(5)_img_19我真的被嚇到了啦)

韜媽廚房(5)_img_20
這隻手"貨真價實"是我老爹的手

韜外公說:"這才是刺殼粿的形啦~"(韜媽廚房(5)_img_21請自行用台語發音)


韜媽廚房(5)_img_22
這是韜外公包的"葉子造型刺殼粿"


韜媽廚房(5)_img_23
我怎麼看都覺得韜外公包的刺殼粿長得好像"台灣"喔~韜媽廚房(5)_img_24

我爹還真是超猛
連做個刺殼粿都不忘要"愛逮丸啦~"


韜媽廚房(5)_img_25
蒸粿的時候...問題來了~

因為是第一次做粿
網路上找到的食譜沒有載明"到底是要蒸幾分鐘才會熟呀???"

韜外婆說:"蒸20分鐘差不多吧~"

不肖女兒此時唱反調的說:"唉呦~蒸15分鐘就好了啦"

於是...最後的結論是...折中...那就"蒸17分鐘"吧~
(韜媽廚房(5)_img_26俗話說得好"一個廚房裡絕對容不下兩個女人")


韜媽廚房(5)_img_27
就在17分鐘之後蒸好了~(熟得剛剛好)

這就是我們的"刺殼粿"成品

顏色變成油亮亮的深綠色
就像是菜市場在賣的粿一樣漂亮

人生中的第一次"做粿"
著實讓人覺得感動耶~韜媽廚房(5)_img_28


韜媽廚房(5)_img_29
人家咬一口的"刺殼粿斷面圖"

看的很清楚...這就是我的齒痕~(這不是重點啦)

重點是...自己揉的"刺殼粿"又Q又軟又香又滑
能夠清清楚楚看到紮實的內餡~

今天的韜媽廚房...Ya~ We did it~ 又成功囉~ 哈哈哈~ 韜媽廚房(5)_img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