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ama3983

肺炎文獻

2007年07月14日
新竹東元醫院小兒科主任 陳壽祥

呼吸道感染在小兒科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而呼吸道以喉嚨為界,分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人所謂的感冒;下呼吸道感染指的是氣管肺部的發炎。致病的原因,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細菌。一般來說病毒性肺炎症狀較輕,而細菌性肺炎是呼吸道感染中較嚴重的疾病。造成細菌性肺炎的致病菌,大多是上呼吸道中常見的細菌,平時與人體相安無事,但當下述狀況發生時,就會使這些細菌趁虛而入:(一)病人抵抗力降低。(二)上呼吸道先有病毒感染,改變了上呼吸道的生態環境。(三)病人先有菌血症,細菌再由血流進入呼吸道造成感染。

臨床症狀:
病童一般都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水,接著會出現發燒、呼吸次數增加(喘),活動力及精神變差、頭痛、食慾不振、疲倦,甚至呼吸困難;較大的孩童則會咳痰,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呼吸時胸痛,長期咳嗽甚至會有咳血的症狀。細菌性肺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延誤治療,常會造成膿胸或肺膿瘍;而一般細菌性肺炎,如果治療得宜,預後甚佳,不會留下後遺症或影響肺功能。

肺炎的治療方式
一般病毒性肺炎,只要給予一些症狀治療藥物及呼吸輔助療法即可,抗生素使用並無法縮短療程,但在下列情形下,就需合併抗生素治療:(一)病童呈現急性病容及症狀嚴重。(二)有合併細菌性感染的徵兆。(三)年紀在三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四)免疫缺損的病童。
但是細菌性肺炎就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療。然而因為孩童大多不會咳嗽,因此要從痰液中診斷致病菌,並不容易,若要做氣管鏡直接取出痰液,家長往往因懼怕而不能接受。所以臨床上治療時,常採經驗用藥法則,也就是由上述不同年齡和好發的細菌來推測,先選用有效的抗生素,例如懷疑肺炎雙球菌時使用盤尼西林,懷疑是嗜血性感冒桿菌時,則選用安比血林治療,若懷疑是黴漿菌,則要用紅黴素。再以病童臨床的反應及細菌培養的結果,決定是否要更換藥物。 細菌性肺炎的治療通常需要七至十天,若有膿胸發生,則需放置胸管加以引流,如有肋膜積水,需做肋膜穿刺,以取得肋膜液做檢查及培養,才能選擇有效的治療藥物。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導致細菌抗藥性逐年增加,因此在治療細菌性肺炎常會失敗,而需使用更強的抗生素,所以應慎用抗生素以減少細菌抗藥性的產生。
此外,蒸氣噴霧吸入及拍痰法,對肺炎症狀的改善也有幫助。由於痰沈積在肺的底部,黏稠且不易咳出,蒸氣噴霧吸入的目的,是讓痰液變稀且使支氣管擴張,如此痰液比較容易被排出,若再配合拍痰方法,可使氣管壁上之痰液震動、鬆脫,再加上姿勢引流,就可使痰液更容易咳出,病情也會較快恢復。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