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許珠海

焦慮、易怒、頭痛…妳有新手媽咪症候群嗎?

2022年12月27日

「最近常常頭痛、失眠、做惡夢,不僅沒什麼食慾,也常常對老公、小孩生氣,我到底怎麼了…」
自從生活中多了一個新生命,新手媽媽就必須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如何在龐大壓力下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不傷害自己與其他家人,成為每個新手媽媽的必修課題。撩人語錄甜
焦慮、易怒、頭痛…妳有新手媽咪症候群嗎?

焦慮、易怒、頭痛…妳有新手媽咪症候群嗎?_img_1

新手媽咪症候群1.憂鬱
憂鬱是最常被提及的產後症狀之一,原因包括女性荷爾蒙驟降、生產過程受到驚嚇、身體虛弱、傷口疼痛以及照顧小孩不適應等等,按輕重程度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比較輕微的情緒低落,症狀包括頭痛、暈眩、失眠、做噩夢、煩躁、疲憊、易怒、容易哭泣等,但通常會在產後3~10天以後自然消失,不需要特別治療。一種是產後憂鬱症,症狀包括長期心情低落、疲憊、失眠、食慾不振、對喜愛人事失去興趣、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應付現在的生活等。媽咪通常會產生「擔心自己沒能力照顧小孩,但又想把小孩照顧好」的矛盾心情,因而衍生出罪惡感,嚴重的人甚至會有傷害自己的念頭。

新手媽咪症候群2.焦慮、恐慌
產後焦慮比產後憂鬱更常見,但它較少被人們提及,甚至常常被忽略,這是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新手媽媽會不安、焦慮很正常」的緣故。產後焦慮症患者通常在孕前就有容易擔心、緊張的傾向,一旦產後沒有獲得另一半或其他親友足夠的支持、照料嬰兒時被外在因素干擾,或在照顧小孩之餘必須承擔其他壓力,就會出現焦慮的反應,症狀包括生理上的昏沉、潮熱、心悸、心跳加速、泌乳減少、消瘦、胃口變差、無法專注眼前事物,以及過度擔憂自己和嬰兒的狀況、與家人互動緊繃、對喜愛事物失去興趣、容易時時刻刻感到緊張沮喪等,並會因為這些症狀失去自理生活與照料嬰兒的能力。

恐慌的表現與焦慮相似,但生理症狀更明顯,患者多半會嚴重心悸,產生「呼吸快停止」、「呼吸急促到快昏倒」、「害怕自己失控」或是「緊張到覺得自己即將死亡」的感覺。

延伸閱讀:產後秒變大嬸?抗老掌握5重點

新手媽咪症候群3.暴躁、易怒
暴躁、易怒衍生的具體表現其中之一便是常對老公或小孩生氣,但這不是病理症狀,而是一種壓力的象徵,絕大多數新手媽咪都會有類似的感受。這是因為新手媽咪通常必須承擔大部分照顧小孩的責任,需要在生活上做出很大的改變,但先生或家人卻往往很難理解媽咪面對的轉變及挑戰,媽咪在缺乏照顧和支持的情況下,便容易感到憤怒、生氣。

避免「暴走」 要練習覺察情緒
既然許多新手媽咪都會出現暴躁、易怒的反應,當情緒的風暴襲來,該如何控制自己,不影響另一半及家人呢?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郭思妤表示,當情緒已經瀕臨爆發邊緣,可以嘗試兩種做法,一種是離開現場,單獨到一個安靜空間,利用深呼吸緩和高漲的情緒;一種是把孩子交給老公或其他家人,出門轉移注意力,給自己時間平撫情緒。產後管理情緒並不容易,但只要練習覺察情緒,學會在情緒高漲或即將爆發之前控制、調整,就能有效降低暴走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