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WUWOW線上英文】好評回文活動將延後於4/24開跑,為感謝配合,BBH將提供神秘加碼好禮唷,敬請期待!

SU NN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情緒勒索該如何定義?情緒勒索意思與處理方式全解析

2023年08月18日
公開
1741

情緒勒索是什麼?本文將說明情緒勒索六階段,以及常見的情緒勒索例子。教您面對情緒勒索時該如何處理,以擺脫父母及伴侶關係中的情緒勒索。麻將 情緒勒索是什麼?親子天下將說明情緒勒索的完整定義,包含情緒勒索六階段,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勒索例子。最後提供面對情緒勒索的應對方式,教您做好自我保護,以擺脫父母及伴侶關係中的負面互動。 情緒勒索是什麼? 情緒勒索(英文:Emotional blackmail),是一種利用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在關係中控制他人的行為,為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在 1997 年首度提出的概念。 當情緒勒索者使用上述手段控制他人,被勒索者便如同身陷迷霧(Fog)般,無法看清自我價值與現實處境,因此產生自我懷疑,最後妥協接受勒索者的要求。 英國國民保健署認可的心理健康網站BPDFamily指出,情緒勒索通常發生在較為親密的人際關係中,例如父母對子女,或是兄弟姐妹、朋友或情侶之間等。 事實上,會做出情緒勒索的控制行為,其實源自於合理的慾望,像是渴望被愛、被需要、安全感、價值感,或是希望受到他人的欣賞等。以上這些需求都很正常,但問題就在於,情緒勒索者在追求這些慾望時,忽視了他人的需求與感受。 情緒勒索類型有哪些? 情緒勒索是一種操縱策略,勒索者利用被勒索者的情緒來控制或說服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情緒勒索者,即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 根據美國健康資訊網站 Healthline 的說明,情緒勒索者常採用的手段包括:提出要求、施壓、使用直接或間接的威脅。這些行為可能很隱晦、不易察覺,比如情感控制或表現出失望的情緒,甚至是一些輕微的身體語言等,都可以達到操縱的目的。 以下是四種主要的情緒勒索類型: 懲罰者 (Punishers):這類情緒勒索者透過直接或間接的威脅對方,以達成他們的目標。如果你拒絕他們,他們會誇大你對他們造成的負面影響。 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就懲罰你。 自虐者 (Self-Punishers):透過威脅傷害自己,達到操縱他人的目的。例如:威脅要自殺或做出其他自我傷害行為,使被勒索者覺得必須聽從他們的要求。 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就傷害我自己。 受苦者 (Sufferers):利用痛苦和困難來操縱他人。勒索者會展現痛苦與不快樂,明示或暗示他人必須幫助他們。如果你不提供幫助,會讓他們繼續受苦,那就是你的錯。 我的痛苦你有責任,所以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引誘者 (Tantalizers):與上述類型不同,這種情緒勒索者會承諾獎勵,只要受害者按照他們的要求行事。 你想要錢(愛情、升遷……)嗎? 那就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換句話說,如果前面三種類型如果是「棒子」,那麼引誘者的手段就是給出「胡蘿蔔」。然而,即使被勒索者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引誘者很少會實現原本承諾的獎勵。 情緒勒索是如何開始的?情緒勒索六階段 理解、識別情緒勒索的樣貌,以及明白如何應對情緒勒索,可以避免我們成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 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與唐娜‧費瑟(Donna Frazier)在〈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一書中指出,情緒勒索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需求 (Demand):這是情緒勒索最一開始的地方。情緒勒索者向受害者提出需求。 抵抗 (Resistance):被勒索者可能會對這個要求感到不舒服,嘗試拒絕或對抗它。 壓力增加 (Pressure Increase):情緒勒索者開始增加壓力,進一步強調他們的需求,因此對被勒索者造成更多的負面情緒。 威脅 (Threats):如果壓力增加,仍未能達成情緒勒索者的需求,壓力將轉向明確的威脅,而這個威脅可能是對受害者的,也有可能是對勒索者自己的。 遵從 (Compliance):為了避免情緒勒索者所表述的負面結果,被勒索者通常會屈服。 重複 (Repetition):一旦受害者屈服了,這種行為就可能變成一種模式,不斷重複情緒勒索的循環。 以上提供的六階段框架,能夠幫助我們覺察情緒勒索的樣貌。但是要記得,並不是每個情緒勒索的個案,都會按照上述的順序發生。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經歷這種情況,請務必建立好自己可以忍受的界線,明確設定可以接受的界線和不能容忍的行為,並且尋求必要的幫助。

幼兒多「聽媽媽的話」,加速語言學習力

2023年08月16日
公開
163

擁有幼兒教育研究背景的盧怡方,她經常在講座中鼓勵家長運用「媽媽語」的語言特色,來為小寶寶朗讀故事;有了孩子後,特別是在寶寶一歲前,她跟女兒的日常對話與親子共讀,幾乎都是以「媽媽語」的說話方式進行。 但什麼是「媽媽語」呢?撲克牌 什麼是「媽媽語」? 媽媽語,又稱嬰幼兒導向語言 (IDS, Infant-directed speech),其特色是具有高頻聲音及較慢語速,簡單且重複的語句,咬字清晰,誇張的臉部表情與身體動作。研究發現「媽媽語」特別能吸引寶寶的注意,且更有助於寶寶的語言學習。當減緩語速,會加強聲音的節奏性,使得原來一整串的語句,因著「停頓」被明顯的切割開來,這讓寶寶更容易辨認,增加對話語內容的理解。再者透過重複簡單的詞彙或句子,寶寶對內容更加熟悉,尤其容易記住。 目前孩子已經一歲多,日常對話裡若強調節奏和重複的語言特色,都特別能引起她的興趣。最近和她共讀《來火龍家吃飯!》,結果讓身為研究者的媽媽我非常驚艷。書中文字量頗多,但一歲多的孩子卻能專注聆聽整本書。細讀作者哲也的文字,巧妙地運用對稱性的句型、押韻的文字,創造唸讀時的節奏感,角色間的對話以及小火龍的歌曲結合重複語句的特性,在這些吸引孩子注意的語言特質外,更架構出一個有趣溫暖的故事,實在是很厲害的文字創作。繪者水腦設計的角色姿態富有張力,圖像敘事性明確,畫面安排許多小細節,像是小火龍妹妹問:「你也孤孤單單嗎?」除了有生命的動物,對於處在萬物有靈階段的小讀者來說,樹木花草、石頭房屋,都是需要關心的好朋友,繪者也將它們加入邀請隊伍中,這部分特別會抓住小讀者的眼球。即便圖畫資訊多,但因為構圖靈活多變、線條簡單且塗色多用色塊處理,閱讀起來很流暢,有助於小讀者參與故事情節。 另外,聽音樂、唱歌跳舞是學前兒童非常喜愛的活動。孩子讀過《來火龍家吃飯!》對角色有熟悉感,再搭配專為兒童作詞編曲的《小火龍演唱會》,歌曲可以自由加入肢體動作,押韻的歌詞融合節奏明快的旋律,親子一起讀一起唱,一起玩一起跳,在唱唱跳跳中提升對文字的敏銳度,用歌曲學習,好玩無負擔。 現代社會不論是雙薪家庭,或是全職育兒的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不同,但最重要的還是陪伴品質。聊天、運動、參與日常家務、接觸自然,都是很棒的親子活動。而透過共讀書籍,再延伸成各類型活動,讓閱讀的觸角與生活緊密相連,是創造良好陪伴品質的小秘訣。家長可以運用像是【《來火龍家吃飯!》+《小火龍演唱會》(書+CD)】這類型的繪本套組,營造立體式的閱讀體驗,專注當下的共享時光,為親子的感情存摺累積更多快樂、甜蜜的回憶。

當孩子大聲吵鬧時,如何有效讓孩子降低音量?

2023年08月05日
公開
92

大場美鈴,身為三個需要更多關照的孩子的媽媽,在育兒路上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修正後,找到了適合她與孩子的對話技巧,並在書中用具體可行、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孩子吵鬧時,父母可以如何應對呢?天天樂 「希望孩子做的事」若可以給他一個具體的範例,孩子會更容易了解,也更容易執行。 例如,當孩子在吵鬧時,若只說「很吵!」,對幼小的孩子或那些不擅長察覺言外之意的孩子來說,其實很難注意到那是「希望他們聲音小一點」的要求(特別是當父母比孩子更大聲的說「很吵!」時,更是完全沒有說服力)。 像這種情況,父母當下就可以用剛剛好的音量當做「實際範例」,若孩子可以調整到剛剛好的音量時,父母就及時回應孩子:「對!你就保持這樣的音量!」 反覆做這樣的練習後,相信孩子會逐漸掌握住每個場合的適切音量(當累積一定的經驗後,孩子有一天也會了解「很吵」的意思)。 雖然保持耐心且不斷示範「希望孩子做的事」,對父母來說是件很辛苦的事,但孩子會做的事確實會增加不少喔! 設法讓「聲音的大小」看得見 除了「給孩子看範例」,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讓孩子們意識到聲量。例如告訴孩子:「現在的聲量,如果用電視音量來形容,大概是『5』左右吧!」用身邊實際的範例具體說明。其他還有像以下這樣的小方法。 事實上,音量控制就像是情緒控制的入門篇。 我認為可以輕鬆控制自己情緒這件事,就連平常在打坐修行的和尚都很難做到,但若是控制音量的話就比較簡單,只要稍微有意識的執行,大人和小孩似乎都可以做得到。 愈是容易暴怒的孩子,愈是建議他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音量。

換個說話方式,撕下孩子身上「壞孩子/乖孩子」的標籤吧!

2023年08月02日
公開
77

大場美鈴,身為三個需要更多關照的孩子的媽媽,在育兒路上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修正後,找到了適合她與孩子的對話技巧,並在書中用具體可行、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孩子面對不擅長的事時,以及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父母可以如何與孩子對話呢?運彩 人似乎有種傾向,會不知不覺成為符合他人期待的角色。例如:丈夫被稱為「爸爸」後,就能成為一位父親;新進老師只要被尊稱為「老師」,就能逐漸成為一位老師。 那麼如果在家裡和班上,有個孩子一直被視為「做不到的孩子」或「問題兒童」,持續被賦予負面形象的角色,你覺得這孩子會變成怎麼樣呢? 「做不到的孩子」可能愈來愈做不到,而「問題兒童」則有愈來愈多問題。 因此,即使孩子現在仍有做不到的事,或是令人擔心的地方,大人也應該盡量避免給孩子貼標籤,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可以藉由多多觀察孩子的行為,「他在煩惱什麼事?」「他覺得哪個部分很難呢?」陪伴孩子煩惱與焦慮,一起度過目前的發展階段。從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等方面,找出他做不到的原因,或許就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分析孩子做不到與不擅長的事 關注孩子行為的祕訣,就是將他們「做不到」和「不擅長」的事情,分解成小到可以具體執行的「做〇〇的事」任務 真的很不擅長的事情 透過分析,就能知道孩子不是「不會讀書」,只是對寫很多字,或是寫複雜和較小的文字有點不擅長而已。 只要了解孩子不擅長的原因,父母的要求也會自動降低。此外,孩子表示自己「理科比較拿手」,這是為什麼呢?就跟分析不擅長的部分一樣,我們也可以試著分析擅長的原因。  

聽故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3年07月29日
公開
81

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擔心他害怕上學怎麼辦?帶孩子聽故事,培養所需能力!聽故事有什麼好處?家長又該如何引導?聽聽資深幼兒園園長何翩翩怎麼說!今彩539 聽故事和看故事其實有很大的不同,當我們用畫面呈現故事時,在某方面來說孩子的想像力就容易被侷限,就像當我們聽到Hello Kitty時,腦中立即會跳出那隻白色沒有嘴巴的圓圓貓咪,每個看過Hello Kitty的人大概都會出現一樣的畫面; 當然在孩子對世界還懵懂未知時,給予他們一些基本的圖像讓他們有所憑據是可以的,不過如果有機會讓他們試著轉換成沒有畫面,單純聽故事的形式,更會擴大了他們對於故事的想像,你可以試看看當聽完故事後,請不同的孩子畫出剛剛一起聽的故事,非常有可能每個孩子畫出的顏色、場景、衣著、面容...通通都是不一樣。 而在進入幼兒園前我們可以透過聽故事,讓孩子學習理解文句,進而學習聆聽指令並確實執行,這會是未來進到團體生活中很需要的能力;而閱讀理解當中很重要的長文閱讀能力,是可以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的,還不識字的他們運用聽力,一樣可以開始聽章回小說、長篇偵探故事等都是很好的練習。 聽故事這件事如果成人有空當然真人演出是最自然且吸引孩子的,但當大人必須先處理家務或是短暫休息放鬆一下時,聽故事APP絕對比看3C來得好,畢竟他少了很多聲光的刺激,有時它也可以是安撫或轉移孩子情緒不錯的選擇,像是早上孩子們賴床的時候,可以放一個簡短但輕鬆有趣的故事喚醒孩子展開一天;或是睡前有個儀式感,讓孩子可以更有效率地刷好牙、換好睡衣、整理好物品等;當孩子有分離焦慮時,讓他聽到原來故事中的小主角也會和他一樣心情不好,捨不得媽咪,這樣的同溫感帶來的效果,遠比成人不斷的說明甚至威脅利誘有用多了! 另外還有在交通工具上也是很適合聽故事APP的地方,長時間的通勤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難免會感到不適與不耐,在車上除了玩具、簡單手作之外,讓他們用故事轉移注意力也是不錯的方法,家長甚至可以一起聽完故事之後,做些分享或引導喔。 那聽完故事之後家長可以怎麼引導或介入呢?對於比較小的孩子你可以選擇簡短的幫他整理故事重點、回味剛剛精彩的片段,或是就單純的聽聽他的想法、看看他的反應,最忌諱的就是來個小測驗,硬要他像考試一樣的回答問題,那只會讓孩子不想再聽故事,覺得很有壓力、沒有樂趣,和他用聊天的方式進行對話,分享自己聽完後的感受,但不要強迫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反而會讓孩子更自在的從故事APP中有所獲得喔。

這樣做,幫助孩子發展「分辨場合」的能力

2023年07月26日
公開
221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可以常帶他們上圖書館, 但圖書館是一個禁止喧鬧的地方, 對活潑、好動的孩子特別充滿考驗。今彩539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喜好也不太一樣,即便年齡相同,有些孩子活潑、天真,有些孩子卻安靜、謹慎,因為個性不一樣,遇到同樣的事情,也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比如同樣是在圖書館,對於好動、較靜不下來的孩子來說,待一小段時間沒問題,但時間一拉長就很容易覺得無聊;相反的,對於喜歡安靜閱讀的孩子來說,會覺得周圍環境有點熱鬧、吵雜是一種干擾,甚至會引發煩躁的情緒。 孩子對於事物的連結,很小就發展出來,比如看到牙刷就知道要放在嘴裡、看到剪刀就知道要如何使用,但孩子「分辨場合」的能力(在不同「場合」能做出對應的行為),卻比爸爸、媽媽想像得還要晚出現,一直要到七、八歲時才會發展出來。 因此,一個愛講話、愛分享的孩子,如果沒有特別「提醒」,他可能沒辦法明瞭為何在圖書館裡要保持安靜?這不是孩子調皮,而是他還沒辦法有效率的分辨場合。因此,當我們帶著像樂樂這樣活潑、天真的孩子到圖書館時,可能要事先溝通,才能避免喧鬧的行為打擾到其他想安靜閱讀的人。 大班起導入「場合」概念 讓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練習: 1、練習講悄悄話 有些小朋友天生就是大嗓門,特別是長時間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長輩聽力不好,講話常常需要用吼的,不知不覺養成大聲說話的習慣。孩子明明知道要小聲,但就是無法好好控制自己的音量。這時與孩子說道理、講條件,不如讓他們先練習講悄悄話,若說話能夠輕聲細語,自然就不會不小心干擾到別人。 2、了解別人喜好 孩子常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跟自己一樣,因此很難理解別人的喜好會和自己不同。就像是我們傾向找跟自己合得來的人做朋友,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平常有機會就要讓孩子了解,世界上有些人喜歡熱鬧、有些人喜歡安靜,這樣會更容易說服孩子。 3、適當時間安排 對於好動、較靜不下來的孩子,待在極為安靜的環境中,通常只能待三十分鐘左右。爸爸、媽媽可以觀察孩子平常能保持安靜多久,如果判斷停留在圖書館的時間會超過孩子極限,就可能需要安排其他靜態活動,如:著色、摺紙等,讓孩子有事做。當孩子不覺得無聊,自然就不會出現干擾行為。或是帶孩子暫時到室外走一走,也是不錯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因此擁有不同的喜好,但都要學會尊重別人,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上大班了,可以開始導入「場合」的概念,例如:在哪裡需要保持安靜?在哪裡可以蹦蹦跳跳?和孩子一起機智作答,幫助孩子快一點發展出「分辨場合」的能力,也許不需要提醒就能有好表現喔!

大人的說話練習:催促孩子時除了「快點!」還可以怎麼說?

2023年07月12日
公開
155

「快點!」、「怎麼這麼慢?」、「再拖下去就遲到了!」,你也會這樣催促你的小孩嗎?但語帶威脅、催促等負面語氣,容易讓人感到不適,那這時我們該如何換句話說呢?運彩怎麼玩才會贏 不要用催促的方式,趕孩子上學 「快點起床!」(催促) 「快點洗臉刷牙!」(催促) 「快點吃飯!」(催促) 「快點換衣服!」(催促) 「拜託你,動作快一點!」(求情) 「你再拖下去會遲到!」(威脅) 每天早上,我都要催促兒子快點準備上學。不知不覺間,從「快點」的催促演變成「我拜託你動作快一點」,到最後終於出現「你再拖下去就會遲到!」這樣語帶威脅的話。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很清楚,不管身為媽媽的我如何催促,孩子的動作也不會快到哪裡去。不管我說什麼,兒子都會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吃飯、慢慢換衣服,根本就不知道媽媽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終於準備好了出門,幸好沒有遲到。(大部分的同學大概八點四十分左右到校,還好我兒子在九點前到了學校。) 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後,我仔細想了想,從一早開始我到底說了多少次「快點」?再想想,好整以暇送孩子上學的日子屈指可數。換句話說,我們幾乎每天早上都為了上學而戰鬥。 但是我為什麼要那樣催促?非得那樣不可嗎? 當我心裡游刃有餘時,才可能好好說話,但是擔心孩子遲到,心情一急躁,說話就不會好聽。著急的不是孩子,永遠都是我,因為我認為把孩子按時送進學校是媽媽的責任,應該讓他們穿得整整齊齊、吃頓營養的早餐,然後到學校上課,所以總是催促孩子快點。與其說是為了孩子,其實是為了安撫媽媽自己的心情。 父母的不安全感導致不自覺的想控制孩子,但是真正急的人是爸爸媽媽,而不是孩子。父母的不安應該由父母自己處理,真正對準備上學的孩子有幫助的不是催促和壓迫,而是正面的話語。 什麼是正面的話語?在早上時間確實有限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怎麼對孩子說呢?下面就分成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生、小學高年級生,以及雙職家庭的孩子,三個例子來看看。 1.幼兒園~小學低年級:以定「界限」取代催促  不停的說「快點」會讓孩子也跟著急躁起來,盡量少用,當然如果能完全不用是最好的,因為「快點」這個詞帶來的語感和氛圍通常是負面的。如果一再重複的說,就會變成習慣,變成口頭禪。只要說個幾次,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無時無刻把「快點」掛在嘴邊。 與其拚命說「快點」,不如告訴孩子一個限定的時間,用數字明確的讓孩子知道緊迫狀況,讓孩子可以思考安排做事的速度。從小讓孩子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該做的事,也可以培養他日後規畫時間的習慣。 讓我們換句話說| 「快點洗臉!」(催促) 「快點吃飯!」(催促)   ↓ 「現在是八點十分,你還有二十分鐘準備。」(設定界限) 「二十分鐘內要準備好喔,我定了鬧鐘,你自己再注意一下。」(告知界限) 「十分鐘內吃完就可以了,還有時間。」(確認界限)  對於還不知道該怎麼看時間的孩子,可以告訴他「當長針走到○○前要準備好」這樣的方式,讓他自己確認。設計鬧鐘或倒數計時器也很好,倒數計時器對界限的認知和培養時間的敏感度上很有效果。 ---------------------------------------- 「我拜託你動作快一點!」(求情)   ↓ 「長針走到四之前要準備好。」(提示界限) 「長針到五我們就出發。」(確認界限)  但是,如果是高度焦慮的孩子,我不建議用這種方法,因為這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給他莫大的壓力。對於容易焦慮和強迫的孩子來說,心理上的安全感比什麼都重要。誘導競爭意識也是激勵孩子的方法之一。 ---------------------------------------- 「你再拖下去就會遲到!」(威脅)   ↓ 「媽媽也要準備上班,你準備上學,我們看看誰先準備好?」(提議) 「爸爸只要一分鐘就可以換好衣服,很快吧?不過我覺得你好像可以更快。」(鼓勵)  幼兒時期的孩子競爭意識強,只是無法忍受失敗。鼓勵競爭,但不要求取勝。父母可以適當的配合或讓孩子贏得比賽。 2.小學高年級~青少年:約定「次數」,而非不斷重複 很多父母每天早上都在重複嘮叨孩子「起床」,但孩子好像還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那是因為你一直重複同樣的話,反而會被忽略。當孩子覺得你在嘮叨,話就不會輸入腦海。所以如果是已經有一定自制力的小學高年級以上的孩子,最好先透過對話來確認次數。

再崩潰也要帶小孩出門玩 家庭旅遊讓孩子更聰明快樂

2023年07月10日
公開
211

研究顯示,家庭旅遊不只可以加深家庭成員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快樂。 運彩分析是真的嗎 對父母而言,連假往往不是發懶在家的宅時光,經常得為了孩子出門走走。過程中難免有些時候令人不禁仰天長嘆,「我何苦為難自己?」但親愛的偉大的父母別難過,看似辛苦的過程最終真的會有收穫。 專家指出,家庭旅遊不僅會讓小孩更快樂,還會更聰明。 家庭旅遊創造美好回憶,過程中加深一家人的羈絆,多年後還可能成為孩子度過人生難關時的精神食糧。2015年英國家族度假協會(Family Holiday Association)的研究發現,家庭旅遊可能成為人生中的「快樂定錨」(happiness anchors)。 高達49%的受訪者表示,人生中最快樂的回憶就是和家人出遊。3分之1的受訪者指出,自己還能鮮明地回憶起孩提時家族旅遊的場景,更有4分之1的人在艱苦的時候,靠著那些回憶成功挺過。 「遭逢人生中較黑暗的時刻,回顧我們和家人一起共度的美好時光,想起那些最快樂的回憶,對於幫助我們喘口氣、放鬆下來,非常有效,」家族度假協會總監麥當納(John McDonald)說。麥當納指出,把這些回憶當成船錨,帶我們回到快樂的時光,往往可以促使我們用全新的觀點應對問題。   兒童心理學家蘇德蘭(Dr. Margot Sunderland)也同意。她認為家庭旅遊確實有助於在孩童經歷挑戰的時候,發揮安撫作用。這正是為什麼她始終鼓勵家長不要送玩具,而是以「經驗」當作禮物。 旅遊讓孩子更聰明 家族旅遊不只讓孩子擁有美好回憶,還有助於腦部發展。美國教育部的研究發現,較常旅遊的孩子學術考試成績較高。蘇德蘭也指出,旅遊可以提高智商。 蘇德蘭解釋,豐富的經驗會賦予大腦新的發展機會。一家人一起游泳、穿過森林、碰觸搖動的高聳野草、靠營火烤棉花糖、一起曬日光浴、感受沙子穿過腳趾頭的感覺,種種經歷都會打開大腦額葉上、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基因表現,進而強化壓力控制力、專注力、規劃能力、學習力等執行功能,有益身心健康。「花時間探索新的空間,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蘇德蘭說。 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指出,新玩具帶給我們的快樂會隨時間消逝,但旅遊經驗創造的回憶會持續讓我們感到快樂,時間更加持久。 所以親愛的爸媽,即將到來的連假不妨帶孩子出門創造美好回憶吧! 即使過程沒有一帆風順,孩子依舊能從中有所收穫,那些回憶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更可能會成為接住他們的重要記憶。

最怕孩子來不及了解自己,就被迫改變

2023年07月08日
公開
251

父母常不小心就希望孩子改變自己,但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不斷轉變的歷程,在團體生活中,不同個性的孩子若能找到相處之道,就能成為彼此的好夥伴。急驚風的孩子需要慢郎中的孩子幫忙踩煞車,而慢條斯理的孩子也因為行動力十足的孩子而勇敢地跨出第一步。dg百家樂破解 第一次讀完《再等一下下!》這本書時,我腦中浮現了好多孩子的畫面。 在我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接觸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孩子,有的孩子就像故事中的兔子蹦蹦一樣,想法跳躍、行動力十足,總是想到什麼就會立刻起身去做,一刻也閒不下來 ; 也有許多孩子就像故事中的烏龜曼曼一樣,對於想做的事情需要花些時間好好觀察、思考,準備好了才會展開行動。 這兩種孩子都有他們很可愛的地方,在團體生活中,不同個性的孩子若能找到相處之道,就能成為彼此的好夥伴。急驚風的孩子需要慢郎中的孩子幫忙踩煞車,而慢條斯理的孩子也常常因為行動力十足的孩子而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就像故事中的蹦蹦和曼曼一樣,曼曼因為蹦蹦的鼓勵而展開旅程,而蹦蹦也因為曼曼事前的充足準備,在旅途中備受照顧,遇到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每個孩子生來都有自己的天生氣質,隨和的、堅持的、活潑的、安靜的、外放的、內向的等等,身為爸媽或老師的我們,常常不小心就會希望引導孩子改變,像是希望內向的孩子可以大方地上臺演講,或是希望固執的孩子可以變得隨和,這樣的渴望其實很正常,出自於對孩子的愛與關心,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往較能融入社會步調的方向發展。 每個人的成長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轉變的歷程,但我看見許多孩子還沒來得及了解自己,就已經被許多社會壓力要求著要改變了,像是膽小的孩子可能會常聽到大人對他說「要勇敢喔!」或是「不要怕,那個沒什麼好怕的。」,但他/她可能連自己為何膽小、害怕什麼、遇到害怕情緒該如何表達等,都還沒來得及探索與學習,這是非常可惜的。當一個人無法充分地了解自己、感到不被欣賞、被迫改變成另一個人,這些都是很痛苦的過程,相信也是不少人的成長經歷,真心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有更多孩子活出自己,學習更坦然地欣賞自己。能充分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能迎來正向的改變。 挑選優質的繪本與孩子共讀,能幫助孩子培養出同理心,讓孩子從故事中看見自己,了解原來有人和自己是一樣的,獲得認同感,同時,孩子也能從故事中看見別人,打開視野去欣賞世界上有人與自己是如此不同,加上繪本故事通常都是以動物為主角,這能創造安全的「心理距離」,比起直接談論自己,討論故事主角更能讓孩子卸下心防、感到安全。因此,若你剛好正在苦惱,不知如何和孩子談心,真心推薦你可以從繪本開始,你會意外地發現,孩子常常透過討論故事,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與經歷,這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我很喜歡此書作者透過鮮明的故事刻畫,帶著讀者去感受兩種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是如何彼此互動、看待世界以及展開行動,不像傳統的龜兔賽跑故事那樣希望孩子學習到某個寓意,這本書沒有帶著任何評判的眼光,讓讀者感受到什麼樣個性的人,都有值得被欣賞之處。

人生因快慢交錯,更能感受來自生活的美好節奏

2023年07月06日
公開
346

世界那麽大,我們卻常忘了孩子有快慢之分,有自己的美好。與其去煩憂孩子的「快」或「慢」,不如將擔心化為關心,給予最深切的祝福,讓每個獨特的孩子都能在這多彩世界,以自在的步伐,勇往直前。娛樂城詐騙手法 有兩個孩子,個性天壤之別,生活裡經常因為他們的速度不一衍生各種狀況。哥哥屬牛,個性就像是在草原上悠閒自在的牛隻一樣,動作慢條斯理,很多時候在我看來,那根本就是對生活毫不在意,漫不經心,總令我頭疼。妹妹屬兔,個性與故事裡的兔子如出一轍,遇到事情勇往直前毫不遲疑,卻也經常太過莽撞,讓大人得跟在後頭收拾殘局。這一對「一快一慢」的孩子,是我生命中不停交錯的煩惱與驚喜。 或許,身為父母我們總是貪心,若孩子是故事裡烏龜曼曼,有原則的依自己的龜速前行,我們便會心急的希望他能快一點!再快一點!別慢吞吞地老是要人提醒,深怕他的緩慢會拖累了人生展翅飛翔的速度。若孩子像蹦蹦一樣的行事衝動,毫無計畫與章法,只依照直覺就行動,我們又希望他能慢一點!再慢一點!別再莽撞匆忙,深怕他的急亂衝動毀了未來的穩固步伐。 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人父母的貪心啊!我們都忘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美好,曼曼看似緩慢無效率,其實是小心謹慎,沒做足準備前不任意行動。而蹦蹦看似積極進取,卻容易顧此失彼,莽撞誤事。當我隨著創作者的對話鋪成,透過可愛有趣的繪圖,一頁一頁的往下翻,嘴角也跟著慢慢揚起。在這本可愛的繪本裡,我讀到了對父母們的重要的提醒:與其去煩憂孩子的「快」或「慢」,不如將擔心化為關心,給予最深切的祝福。 要相信孩子本質上的美好,定能為他們的人生帶來各式精彩。作者細膩地在告訴我:每個孩子都走在自己獨特的步伐上,慢一點的孩子,其實總是預備好自己才出發,他們踩著自己的一步一腳印,因而有餘裕欣賞路途中的美好,也因著他們的有著細膩的心思,才能完成足夠預備,在最後化險為夷。 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有句話說,若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隻魚,那他將終身認為自己愚蠢不堪。而生命的美好也是因為這世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們,擁有不同的特長,彼此交錯出美麗動人的合奏。正因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於是彼此互補合作、共鳴共好。就像我的兩個孩子,那個慢一點的兒子,其實總是提醒妹妹:慢下腳步,要踩穩,別慌了手腳;;而那個快一點的女兒,也會適時的推哥哥一把,鼓勵他:就出發吧!不用害怕。 世界那麼大,在不同時區,人人都用自己的速度前行。在真實生活裡,不論你是一馬當先的蹦蹦,還是慢條斯理的曼曼,請讓我們一起,「再等一下下!」,讓我們一起先深呼吸,然後,用自己最自在愉悅的速度,輕輕打開這本可愛風趣的繪本,感受一下,在快與慢的生命交錯間,原來是這麼不可思議的美妙啊!

人格養成比補習重要 協助建構 EQ 讓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

2023年07月05日
公開
324

我們常聽到「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但這真的是鐵律嗎?本文作者表示,與其將孩子送到補習班、才藝班,教會孩子學習耐心、正向思維、提升 EQ,讓孩子贏在終點似乎更重要...百家外掛 有一天回學校,看見操場上有一群中年級的孩子在燦爛陽光下,專注的聆聽體育老師講述如何運用布袋,跳出可愛的「袋鼠」。接著,兩人一組練習,只聽見孩子開心的說這樣跳、那樣跳比較好。 練習完畢,老師請同學們表演,有的直挺挺地跳、有的半蹲跳、有的彎腰跳、有的單腳跳、有的雙人跳……創意十足,最後老師說:「停!請問誰跳得最棒?」 當下所有孩子情不自禁都高高舉手說:「我最棒!」每組同學都非常有自信的肯定自己。這個景象讓我深切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想做「最棒的自己」。 許多父母聽到商人恐嚇式的宣傳:「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常會趕緊把孩子送去學習才藝,舉凡語文、數學、潛能創意或五花八門的腦力開發,我認為學幾樣才藝無可厚非,讓孩子從中摸索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項目,然後繼續發展,或在心情煩悶有抒發的管道,但「全補」的下場往往使得爸媽淪為「忙碌的司機」,每天奔波在不同的上課地點,上氣不接下氣的接送孩子。 提早學習一些認知方面的課程當然無妨,但它只是短暫的讓家長放心和滿足虛榮心。以我自己養育孩子和帶孫子的經驗,以及教學時看到許多孩子的成長歷程,發現這樣做並不會讓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反而覺得浪費了許多無謂的金錢、精力和時間,更可怕的是,會排擠掉孩子隨著大腦發育而應該及時給予的正常發展,譬如人格養成、情緒發展和人際關係等。 人生就像馬拉松長跑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比耐力、適應力、競爭力的馬拉松長跑,別短視的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而是要贏在終點。因此,我綜合了一些看法,提出來給家長參考: 耐心等待:首先要耐心等待,給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成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問孩子問題時,通常只等一兩秒鐘,如果孩子沒回答,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們答案。這真是荒謬,我們提的問題大多是經過幾十年來,累積了多少前輩的研究與發現,而卻期待小小孩子迅速想出答案,豈不是不合邏輯嗎? 激發創意:接下來要提醒爸媽慎用「說話用語」,當我們和孩子討論任何問題時,不要脫口就說「對」或「就是這樣」,如果是一般的鼓勵,沒問題,但對於專業性探究來說,肯定語等於暗示討論完畢,已經有標準答案了;我們可以用「那真是有趣」、「哇! 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呢,你怎麼這麼厲害,想出這麼有創意的點子。」或者再多問一些問題,多提示一些看法,讓討論可以持續下去,激發孩子更多的想法和創意。標準答案會嚴重限制孩子的思考,孩子在不斷的補習和考試下,創意怎麼還可能存在呢? 如何協助孩子建構 EQ? 有些學生會跟我爆料:「爸媽平日對我很好,只可惜在看到我的考卷後,EQ 會降到最低點。」這透露出連成熟的大人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更何況是小孩呢!提升 EQ 的歷程,比較像「日漸成熟,減少犯錯,錯得更少,錯的時間更短」,而不是立即性的痛改前非。所以當孩子出狀況時,最好讓夫妻中情緒較平和的一方去處理相關事宜,才能細膩而有耐心地導正孩子正向的思維和行為,讓孩子學會包容、尊重和發展情緒的覺察、表達及管理等能力,建構未來發展重要的基礎。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帶出優秀傑出的孩子,家長必須有相對的付出。 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只有單程票,沒有來回票,為讓這段不可逆的過程更有建設性,未來不致於後悔,家長要耐心給孩子充分的思考時間,注意說話的遣詞用字,提升自己的 EQ。希望理性的爸媽盡量發揮愛心和耐心,讓孩子能做最棒的自己。 陪伴筆記 你的孩子上了多少才藝課、補習課(英文、數學、作文……)呢? 把每一項課程都寫下來,算一算總共佔去孩子多少時間?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些課程是否都是必須的?(注意,請聽孩子的意見。)想一想,能不能只保留孩子自己最想上的課程?這樣你和孩子都會得到更多的親子時光。 同時觀察自己和孩子相處時,說話(或是請孩子做事時)是不是很急躁?如果是,不妨請孩子提醒你,「媽媽(爸爸)慢慢說」、或「爸爸媽媽,請等一下,讓我自己慢慢想(慢慢吃飯)……(注意,拖延與慢慢來,是不同的,要教孩子清楚辨別。)

孩子遲遲不肯睡覺,或許是因為好愛你

2023年07月04日
公開
204

當就寢時間接近,父母總是急切的要求孩子停下手邊的事。孩子整天都在幼兒園、學校,或在保姆、祖父母或托嬰中心度過,他是這麼想的:「我好不容易回到爸媽身邊,可以短暫相處一些時間,但你們卻要我去睡覺?」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天中最難克服的分離。地下539公式 許多父母在一天的疲憊工作之後,回家想好好休息,卻經常因為孩子在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感到筋疲力竭,親子間總要對峙許久,好脾氣都被磨光了。 你可曾想過,孩子不想睡覺的理由?睡眠和親子教育專家給出了解釋,孩子們如此努力抗拒就寢時間,絕非想讓父母難過,事實恰恰相反,其中有著深層原因。 美國睡眠和親子教育專家,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Cayla說:「因為就寢時間是家長的需求,而正與孩子的需求有衝突。」談到就寢時間,父母和孩子的心態截然不同。 孩子想:這是我好不容易跟爸媽在一起的時間 當就寢時間接近,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急切的要求孩子停下手邊的事。而我們如此迫切的理由,就是希望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不論是處理事情或是好好休息。但對孩子來說,就不是休息這麼簡單的事了。 孩子整天都在幼兒園、學校,或在保姆、祖父母或托嬰中心度過,他是這麼想的:「我好不容易回到爸媽身邊,可以短暫相處一些時間,但你們卻要我去睡覺?」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天中最難克服的分離。 睡著了,會錯過重要的事情 孩子們對於就寢的感受,意味著孤立和FOMO(Fear of missing out,總覺得自己不在時可能發生非常有意義的事),在這段時間,不會與任何事物有任何聯繫,那像是父母把他推開,他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讓父母和他們相處更久。 孩子不睡覺怎麼辦? Cayla為孩子抗拒睡覺的父母提供了一些建議。首先,父母要非常有意識地考慮,如何與孩子度過一天中的最後幾個小時。應該盡量在睡前的幾個小時裡,增加與孩子的交流,不論是遊戲、閱讀、聊天。 其次,在就寢時間盡量保持冷靜和耐心。孩子們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當你越有壓力、越焦慮、越緊張,他們就越會認為哪裡不對勁,就越想與你建立聯繫。 幼兒抗拒就寢的處理技巧 除了睡前好好陪伴孩子,和保持冷靜的態度之外,還有一些具體作法。 制定就寢程序 可以利用洗澡、刷牙、看書、把房間燈光調暗的設計固定流程,幫助您的孩子了解就寢時間。 避免使用3C設備 不要玩遊戲,或進行任何可能刺激大腦的活動。 建立安全舒適的環境 環境要保持通風,室內溫度於攝氏23~24度較為合適。避免穿過多、過熱。 其中,家長的心態最為重要,如果你常常因為孩子不睡覺,就和他發生衝突,你壓力大,他的壓力也大。如果怎麼做孩子就是不肯睡,就想辦法「接納」他不睡覺,思考若他不睡覺,可以運用這些時間做哪些事情。而你則可以「示範睡覺」,假裝你累了,你要休息。 當孩子在睡覺擁有與爸媽溫馨的相處時光,不覺得受到壓迫,一定要睡,又看到爸爸媽媽都睡了,或許他就會願意休息了。

兒童節目看什麼?孩子愛音樂唱跳、家長對「語言教學」最買單

2023年06月30日
公開
135

你家的小孩會「追劇」嗎?文策院調查4~10歲兒童的觀影行為,發現兒童最偏愛的影視內容以音樂唱跳類為最大宗,而家長願意付費讓孩子觀看的節目,以知識培養類、語言教學類內容為主。 柏青哥玩法 每天傍晚5點到6點,是7歲的小平一天當中最快樂的時光。爸媽允許小平每天看一個小時的電視,隨著《碰碰狐》搖擺身體、緊盯《汪汪隊立大功》裡的狗狗們完成任務,都讓他開心不已。 你家孩子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什麼?你會讓孩子看卡通嗎?文化內容策進院(下稱文策院)於今年2~3月,訪問與4~10歲孩子同住的家長,蒐集600份兒童樣本,希望了解孩子的閱聽與家長消費行為,並於日前發表「2023年臺灣兒少影視內容觀影行為調查」。調查報告中有以下三大發現: 發現ㄧ:75%兒童有看影視節目,52%九歲以上孩子擁有自己的 3C 報告顯示,4~10歲孩子,有75%近半年有觀看影視節目,其中又有超過50%孩子每天至少觀看一次。使用的觀影工具部分,在現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超過80%孩子仍使用電視收看影視節目或動畫,其次才是平板(使用比例44%)、手機(使用比例3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調查發現,9~10歲孩子中,有52%已經擁有屬於自己的 3C 設備;有40%孩子,已經會使用自己的 3C 設備觀賞影視內容。 發現二:兒童最愛音樂唱跳、故事劇情節目 台灣孩子最喜歡哪種類型的節目?「2023年臺灣兒少影視內容觀影行為調查」統計,4~10歲的孩童最喜歡的影視類型前三名,分別為: 音樂唱跳類(如 YOYO 點點名、兒歌律動等),兒童觀看比例為58% 結合故事或情境的早期學習類(如愛探險的 Dora、米奇妙妙屋等),觀看比例54% 結合故事或情境的生活養成類(如水果冰淇淋、MOMO 這一家、家事小達人等),觀看比例44% 調查也指出,4~8歲孩子觀賞音樂唱跳類的比例最高;不過當孩子年齡漸長,觀影類型也會隨之轉變,重心轉向劇情為主的卡通動畫、動畫電影。 對於孩子喜歡的節目類型,台師大人類發展學系副教授吳志文分析,音樂唱跳類節目通常都會有活潑親切的唱跳哥哥姊姊,給予孩子正向回饋,且唱跳對孩子來說很有趣,因而讓孩子相當喜愛;家長也會希望孩子可以跟著唱跳增加運動量,讓孩子吃好睡好。 吳志文也說,故事是吸引孩子觀看的重要因素,許多兒童節目都會透過主角的經歷,教導孩子生活常規、節慶知識等,頗具教育意義,讓家長孩子都喜歡。 發現三:家長最願意為學習內容付費 不過,雖然小孩最喜歡的影視內容為音樂唱跳類,卻和家長想要給孩子看的內容截然不同。根據調查,家長願意付費的兒童節目類型以「語言教學類」最多,「結合故事和情境的早期學習類」為其次。 調查中指出,家長在近半年內曾付費給孩子觀賞的影視內容前三名,分別是語言教學類、結合故事或情境的早期學習類,以及音樂唱跳類。而孩子有觀賞影視的家長,未來願意每月消費500元以上的比例達30%,即使孩子現在仍未開始收看影視,也有79%家長未來願意付費。 調查也發現,多數家長希望孩子可以透過收看影視,達成以下目的: 挖掘孩子感興趣領域(67%) 語言、數學邏輯等教育基礎知識(66%) 增強孩子表達能力(60%) 常規、人際互動等早期生活教育(47%) 與孩子有共同話題、拉近親子關係(47%) 「現代家長比較不覺得要跟卡通對抗、禁止孩子觀看,反而是覺得要透過卡通幫助孩子學習,會篩選影視內容。」家有4歲、6歲幼兒的吳志文觀察,除了標榜語言教學類的節目,不少家長也會將孩子愛看、故事情節有趣的《粉紅豬小妹》、《愛探險的 Dora》等節目,切換成英文版本,目的就是希望孩子看電視時仍有學習的機會。 對於家長願意為語言教學類影音內容付費,吳志文指出,此現象凸顯了現在家長對於孩子語言學習的擔憂,許多家長認為語言能力會影響未來發展,因此在幼兒時期,就會期待孩子從卡通中學習中文、英文的詞彙與發音。 留意適齡內容 避免虛實不分、過度刺激 吳志文說,除了學習知識、生活禮儀與常規,看電視對許多幼兒來說,也可以協助滿足社交需求,許多孩子都會在學校討論熱門的卡通,電視節目內容可說是孩子們的常備話題之一。 不過吳志文提醒,孩子處於道德發展尚未成熟的階段,看到某個卡通人物打了對方立刻跑走、對方也能恢復原狀,久而久之可能產生「傷害別人沒有關係」的想法;也有不少卡通傳遞錯誤的性別觀念,例如「王子親吻昏迷的公主,公主就愛上王子」等,都需要家長留意,可以陪孩子觀看、一起討論並說明正確觀念。 蒙特梭利教育專家、牧村文教創辦人何翩翩也說,有些卡通動畫有較多低俗語言、笑點,或裸露、血腥畫面需家長把關。她也提到,幼兒處於虛實不分的認知階段,如果太頻繁收看虛構故事情節,可能會將現實與虛構情節混淆,她就曾遇過小女孩自稱「蘇菲亞公主」、認為自己就是劇中的公主、居住在城堡中;她建議,在此情況下,家長應該暫停孩子觀看與接觸該節目,並引導孩子區分虛實。 對於協助孩子挑選電視節目的建議,何翩翩說,可以多提供孩子觀看生態紀錄片等真實的影像畫面,搭配主持人口述,幫助孩子增加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若希望讓孩子看語言學習類內容,家長可以提供更沉浸式的環境、搭配真人主持節目,也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達成學習效果。 吳志文也提醒,家長可以為孩子挑選聲光刺激較小、色塊大、顏色鮮明、節目步調較慢的節目,對孩子的視覺發展、認知學習較為友善,避免過度刺激。

小小孩太愛美怎麼辦?試著陪她一起「玩」「美」

2023年06月28日
公開
263

四歲小女孩想要化妝去上學,希望自己看起來更漂亮,這算不算太超過、令人擔心?教養專家指出,不管是公主風還是神力女超人風,都只是孩子玩樂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怎麼陪她玩下去⋯⋯ 運彩玩法 很多小女孩都有公主夢的憧憬,穿著打扮充滿濃濃的公主風,在乎自己的一切是否漂亮。 不過,一名讀者寫信給《華盛頓郵報》的教養專欄,認為她的女兒實在太愛漂亮了,大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個四歲半的小女孩喜歡化妝、變換髮型、穿漂亮的洋裝、戴首飾配件,穿時髦新奇的衣服時開心無比,而且愈來愈沉溺於看起來是不是漂亮,還說想要化妝去上幼兒園,看起來才美。 這名讀者猜測,也許是孩子在學校討論了這些事情,或是她從什麼影片裡看到這些說法。他跟孩子說,美是來自內在的善良,不過孩子的回應有如大人翻了白眼。他問《華盛頓郵報》的駐站教養專家雷希(Meghan Leahy),要怎麼幫助女兒不要太聚焦於外在的美醜,特別是人們常常稱讚她的裝扮跟髮型有多漂亮,這看起來像是不可能的任務。 雷希反問,如果這個女孩喜歡、迷上的是神力女超人,要買相關的衣飾、做類似的打扮,帶著一樣的神劍跟盾牌,爸媽會怎樣呢?很可能這位讀者跟多數父母一樣,不但不會擔心,還願意掏錢買單,知道這只是孩子在玩,甚至會跟著一起「玩」。 父母陪伴孩子一起「玩」「美」的遊戲 她進一步分析,或許在父母長大的過程,或是了解的社會現實、社群媒體中,有很多關於美的負面考量,而擔心孩子是否也受制於單一的審美觀,甚至影響孩子的自尊、導致焦慮、厭食症等。但其實,這種四歲公主風、愛美的小女孩也是在探索的成長中。特別四歲半的孩子正在充滿矛盾跟快速成長、發展故事建構力的階段,他們想要被看見、覺得重要,也想讓想像中的世界在真實世界中成真。此時,出現的愛美、愛打扮的現象,也是一種玩。 雷希因此建議,大人可以跟著小小孩一起「玩」「美」。告訴孩子,父母也喜歡美的事物,帶著孩子一起體驗世界上的各種美,也藉此讓她接觸種種跟美相關的知識與事物。例如,欣賞大自然中的美景,逛花園、美術館、藝品店,或者讓孩子體驗美髮沙龍,認識她的頭髮,去兒童劇院學習舞台表演的化妝與服裝,翻看各種圖文書裡各國各地、各種文化的美麗照片、花藝等等。當孩子塗上口紅、穿著高跟鞋旋轉身體,想要展現一下自己時,也欣賞她、跟她一起玩。 大人認可孩子「玩美」的遊戲,還可以更認識孩子,有更多關於美的交流,支持孩子的成長,幫助她學習怎麼愛自己。時間久了,小孩也會擴大對美的認識,欣賞屬於自己的美是什麼樣子。 雷希請擔心小小孩過度沉溺於某一件事的父母放心,當下只要支持與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趁此學習,並且不違背重要的價值觀,就足夠了。父母要有的心理準備是,小小孩很善變,也許幾個月後,他們就換了興趣,愛上別的事物──這就是孩子!

爸爸們想要的是什麼?其實只要家人「看見」他

2023年06月24日
公開
113

美國在父親節前夕的調查,希望找到爸爸們的需要與想要,沒想到,看來陽剛的爸爸,心中有很多跟人們想像不同的一面跟委屈。他們最想要的是希望被看見,而且很需要心理支持。利亨娛樂城 在歐美,每到六月,就是爸爸們的日子。六月是男性健康月,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整個月都有慶祝父親節與感謝爸爸的廣告。但爸爸們想要、需要的,又是什麼呢? 美國的育兒教養媒體《父母》(Parents)雜誌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機構 Verywell Mind 對1,600名父親進行了調查,希望了解他們的感受、如何幫助他們的身心更健康。 結果發現,很多爸爸們覺得很受傷而且需要支持。他們最想要的,是能夠「被看見」,而且有很多不為人知、與人們的刻板印象頗不相同的心事。而他們迫切需要的,就是能夠把這些苦說出來的勇氣與能力,以維持心理健康。 爸爸們為什麼會覺得被視若無睹呢?因為他們看到的自己,跟別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已經在講究性別平權的現代,在許多人的眼裡與經驗中,家庭分工仍然不公平,認為爸爸們比較重視工作甚於家庭,在家中的時間與家務上的付出不如媽媽。 美國爸爸83%自認把家庭放人生首位   但是爸爸們卻不這麼想。在調查中,有52%認為他們是家中的主要照顧者,其中38%的人,家中有配偶或同居夥伴。整體而言,59%的爸爸自覺他們做的照顧、教養孩子等工作,比別人認為的還要多。而且愈高薪的爸爸自覺做得愈多,年薪超過7.5萬美元的爸爸,有64%這樣認為。不過,多數的爸爸都覺得他們作為爸爸得到的感激、認同都不夠。 爸爸們也喊冤,說沒有把家庭放在次位。83%的爸爸說,他們是把家人的需求、而不是工作或朋友等事情放在人生中最重要優先的事。而且,他們也因成為爸爸而有所犧牲,51%的爸爸說生子使他們失去跟親友聯繫。 儘管如此,爸爸們覺得自己還背負了龐大的傳統壓力。三分之二的爸爸在過去30天中感受到至少中等的壓力,43%的爸爸認為壓力跟照顧孩子有關,62%說主要的壓力源就是要養家。 但承受壓力的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舒壓或求助。他們並不是否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84%的爸爸都會跟孩子談這個話題。但45%的爸爸覺得當他們跟別人談自己的心理健康時,會被別人評斷、另眼相待;有25%的人會怕被同儕負面解讀,而選擇不尋求諮商。而且有38%的爸爸不知道要怎麼表達感受。 59%爸爸希望更被看見 在這些矛盾下,有59%的爸爸希望他們能夠更被看見,55%的爸爸希望親友能夠主動問他們好不好,46%希望他們作為爸爸的角色能夠得到更多認同。 在加州執業的家庭諮商師李文斯頓(Christy Livingston)在《父母》雜誌指出,這些數據都是警訊。他說,「被看見」是一種重要的生活經歷。因為我們的天性就是社會人,被看見的感覺幫助我們肯定自己有超越個人意義的一面,被理解、傾聽、欣賞等感受都會帶來更充實的生活。而且,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其實是很重要的,也超越了有形的提供經濟依靠,有更多無形的影響。 《父母》雜誌綜合各方建議爸爸跟身邊的人,一起打造更幸福、滿足、覺得受重視與關心、心理更健康的爸爸。 對於爸爸,專家建議爸爸要試著在家中表達對家人的重視與付出,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包括希望得到肯定、感謝的期待。當心中壓力很大、或是感覺很不平衡時,就要克服不敢說心事與就醫的恥辱感,求助於心理專業。訪問中還有爸爸提到,多從事如運動、冥想、電玩或是能夠表達創意的活動,都有助於紓壓。 爸爸身邊的家人,也要留意爸爸的心情,他們的身、心都不是無敵鐵金剛。文中有爸爸提到,媽媽們會在聚會聊天時因為興致一來,就把爸爸的某些失誤或弱點當成話題,眾人七嘴八舌之後,爸爸覺得被描述成笨蛋、懶惰鬼、或被說得很失敗,心中很難受。 而其他家人、子女們,也要常表達對爸爸的重視與讚賞,讓爸爸知道,他的投入與努力被看見了。

常在小孩面前滑手機,恐影響孩子 EQ 發展

2023年06月22日
公開
254

爸媽們有多常望著手機,不知不覺愈來愈專注,而忽視了身邊的孩子在說些什麼呢?在孩子眼裡,他們看到的是面無表情的臉、冷淡的回應、不耐煩的態度,而且從小就默默的學了起來,影響他們如何與人互動和長期的情緒智商。財神娛 樂城app 別讓小孩常常玩手機,但是大人滑手機沒關係? 錯!《加州大學新聞》分享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Santa Barbara)分校的研究指出,就算沒有讓小孩拿著手機一直玩,光是讓他們看著大人滑個不停,也會帶來後患。 傳播學的教授納比跟研究小組針對四百名家有5到12歲的家長進行調查與訪談,了解家長使用媒體載具的情況,包括電視、手機、電腦、電玩、平板;孩子從事其他活動的狀況,包括閱讀、聽音樂、戶外或室內的遊玩;家長在有沒有使用這些媒體時,主動跟孩子談話的情況與談話的時間長度;以及對情緒的理解、控制、注意與關心他人的程度,然後進行交叉分析。 結果發現,只有一種媒體載具的使用,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那就是手機──家長愈常在小孩面前滑手機,對小孩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俗稱的 EQ 就有愈大的阻礙,而且這也對未來的人際關係與人生成功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孩子對情緒的認知與展現、對他人的反應都是長期發展與學習的樣態,所以其實從孩子更小的時候,家長滑手機對他們的 EQ 的影響,就已經開始累積了。 納比從介紹情緒智商說起,它是一整套的心理能力,讓人得以辨識、理解、與管理情緒的狀態。每個人生來就有各不相同的情緒智商,但是也有一些後天學習的空間。而這些後天的學習,包括觀察、模仿身邊的人的樣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和操練。 EQ 學習 從父母耳濡目染 想想大人在小孩身旁邊滑手機時的情景──想要引起大人注意、跟大人一起玩或說話的孩子,對上一個專注在手機螢幕、神色嚴肅、很少回應、心不在焉、草率應付、甚至不耐煩的父母,就不難理解這對孩子的傷害。 父母如何表達、反應和談論孩子的情緒,會影響小孩的 EQ 發展與學習。但使用手機會降低對身邊人事物、包括小孩的關注,對他們較沒有反應,冷淡以對,甚至會忽視小孩,還會出現沒有表情、靜止的臉,看起來就不太開心,或對小孩說話時是看著手機而不是看著他們。小孩有樣學樣,就養成了類似的行為模式,以為這就是與人相處之道。所以研究也發現,身邊的大人愈常用手機,小孩就會愈面無表情,對很多事情愈沒有回應,包括對人的關注與因應等能力。 更重要的是,這不只是一時的傷害。情緒智商愈高的人,傾向會有更滿足的人際關係,在工作生活中較成功,以及比較高的幸福感。更進一步發展,情緒智商高的人,還比較能夠規範、管理自己的情緒,像是控制憤怒或焦慮。 納比的團隊因此建議,父母要多留意在孩子面前滑手機的頻率、時間與對孩子的反應;甚至在孩子面前更明顯、有意識地進行數位排毒;也要多跟孩子互動,並且專心地看著他們,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 除此之外,家長最好也能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像是多聊聊彼此生活中的經歷,鼓勵彼此分享感受,一起從事更多不同種類的活動,與其他親友、世界多連結。

好的父母如同好的牧羊人,孩子的生活環境處處受限

2023年06月20日
公開
154

相較於家長童年成長的年代, 現代孩子的生活環境處處受限,承受著不自由的壓力, 因此父母更要幫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盡情探索。財神娛 樂城出金 每次我跟家長說「現代孩子壓力很大」的時候,父母總是噗哧一聲笑出來。「壓力?他們會有什麼壓力?有得吃,有得住,很開心啊!哪像我們大人,要上班賺錢,壓力才大吧?」沒錯,大人們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壓力的確很大,但我們的孩子,尤其是都市小孩,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承受著不自由的壓力。 曾經在鄉下度過童年的人,應該可以體會現代都市兒童的不自由。以前的孩子一出家門,天地都是屬於他們的世界,可以自由的奔跑,甚至到其他鄰居家串門子。即便我小時候住在臺北市,四十年前的巷弄裡,可以打羽毛球、打躲避球,街道即公園,車子進入社區都得放慢速度,駕駛還要點頭致歉。 現在的孩子可沒這福氣了,一走出家門就要四處小心,注意陌生人、注意交通、不可以亂跑、手要跟大人牽好……四處都充滿了危險。孩子的日子總是從A建築物被送到B建築物,只有假日才可能到寬闊一點的空間跑跳。出門不安全,那麼在家裡就可以為所欲為嗎?也是不行,都市的生活空間狹小,高級家具一個比一個脆弱,這裡不能碰,那裡要小心,也不可以蹦蹦跳跳或尖叫,以免吵到鄰居……在家的規矩比出門還多。 《聖經》時常用「草場的羊」來形容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但不是羊圈裡的羊。圈裡的羊,很安全卻無自由;然而草場的羊,雖自由卻不太安全,有時會迷路,有時會被野獸攻擊,因此草場的羊需要好的牧羊人看守。但上帝仍然願意將我們擺在草場,因為祂希望我們享受自由,而不是一輩子被無形的框架束縛,一輩子活在擔心、害怕、憂慮之中。耶穌說:「我就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棄自己的生命。」 因為相信有一位好牧人看守羊群,我們可以擁有自由的靈魂。希望我們也能看見孩子對自由的渴望,將憂慮交託給那位好牧人,鬆開對孩子的擔心鎖鏈,走上一條平安的育兒之路。

我的孩子需要情緒教養嗎?父母該如何做到正確的情緒教養?

2023年06月17日
公開
226

6歲的明明最近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常因為小事大發雷霆,甚至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媽媽感到非常沮喪且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在媽媽試著理解明明後,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創造一個穩定、安全和支持性的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媽媽也逐漸找到了應對孩子情緒問題的方法。可愛撩人語錄 孩子的情緒健康對於他們的整體發展和幸福感都至關重要。然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額外的情緒教養方式,以幫助他們處理情緒困難、建立情緒調節能力和增強心理韌性。到底我的孩子可能需要情緒教養嗎?我們可以如何正確執行情緒教養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可能的狀況: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可進行情緒教養?7狀況幫助理解 1.憤怒管理出了問題:  某些孩子可能容易因為壓力、挫折或無法掌控的情況而表現出激烈的憤怒反應,這些可能包括暴力行為、破壞物品或攻擊他人。大人情緒教養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學習辨識並掌控憤怒情緒,以及運用正確的應對策略,如深呼吸、與他人溝通和找尋解決方案。 2.出現了過多的焦慮和擔憂: 許多孩子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感到焦慮和擔憂,孩子可能以持續的不安、過度擔心、恐懼或身體不適來表現。大人情緒教養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學會辨識並管理焦慮情緒,以及提供他們適當的情緒安撫和放鬆的技巧。 3.情緒易受困擾的孩子: 一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他們可能更容易感到沮喪、焦慮或憤怒。大人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辨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以避免情緒問題進一步加劇。 4.表達困難的孩子: 有些孩子很難表達自己的情感或需求,他們可能會因此感到挫折或無助。大人可以教導他們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例如透過言語、繪畫、遊戲或寫作來表達情感。 5.缺乏自信和自尊的孩子: 有些孩子可能缺乏自信和自尊心,這可能是因為社交困難、失敗體驗或比較自己和他人而產生自卑感。大人情緒教養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價值觀,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並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才能和興趣。 6.經歷創傷或困難的孩子: 孩子可能經歷各種創傷性事件,例如家庭分離、離婚、搬家、喪失親人或受到欺凌。這些經歷可能對他們的情緒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需要大人提供情緒支持和安全環境,幫助他們恢復平衡。 7.社交困難的孩子: 有些孩子可能在社交場合中感到困難和不自在,他們可能缺乏適應社交情境的技能,容易感到孤單或排斥。大人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社交技能、增強自信心和培養友誼。  7種策略與技巧,協助大人進行正確情緒教養 1.建立情緒連結: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連結是情緒教養的基礎。大人可以表達關心和理解,學習聆聽並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透過與孩子的情感共鳴,讓他們感到被接納和支持。 2.教導情緒辨識和表達: 幫助孩子認識並理解各種情緒,以及它們在身體和心理上的表現。此外,教導他們用準確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情緒,例如憤怒、悲傷、焦慮或興奮。最後,鼓勵他們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說話、寫作、繪畫或運動。 3.培養情緒調節能力: 教導孩子適當的情緒調節策略,例如深呼吸、放鬆練習、運動或進行興趣愛好等。讓孩子學習如何分辨和管理不同情緒的強度,以及如何在情緒高漲時冷靜下來。 4.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 營造一個安全、支持和包容的環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情緒是被接納和尊重的。避免貶低或忽視他們的情感,並提供適當的情緒支持和安撫。 5.教導解決問題的技巧:  幫助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以應對情緒困難。教導他們如何辨識問題、制定解決方案、評估選擇以及學習從失敗中學習和調整。 6.模範情緒調節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展示良好的情緒調節和管理方式,以及解決衝突的技巧。這將有助於兒童學習並模仿正確的情緒表達和處理方式。 7.尋求專業支援: 如果您發現孩子的情緒困難超出您的能力範圍,或者您感到困惑和無法應對,不要猶豫尋求專業的心理建議。心理專業人士可以提供您和孩子更深入的支援和指導,幫助您制定適合的情緒教養計劃。 最重要的是,情緒教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父母應該給予兒童愛和理解,並為他們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透過正確的情緒教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情緒智力,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多方試探,找出自我本色,康橋國際學校陪伴親師生身心健康

2023年06月15日
公開
144

2022年衛福部第十司「心理健康司」正式成立,顯見政府與國人日益正視心理健康—特別是青少年情緒與壓力等問題,及逐年攀升的自殺率,專業輔導介入與引導相形重要,康橋國際學校發揮108課綱精神,打造輔導室成為親師生迎向課業與人生挑戰最佳中繼站。財神娛 樂城出金 親生情緒與壓力該向誰訴說 國高中時期的孩子進入身心快速發展的青春期,除了面對伴隨生長而來,無所適從的種種改變,更令他們困惑的是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同步所產生的不協調,加上來自課業與人際關係的挑戰,讓敏感的年輕心靈壓力巨大。此外,隨著學習方式及管道開放多元,越來越多孩子選擇自學或自修,他們也容易因不知該向誰訴說而感到焦慮。 今日資訊過於浮濫,往往似是而非,「孩子們不了解社群媒體上的不是生活常態,」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輔導室主任莊文庭說,網紅們看似輕鬆簡單就能成功又美麗的完美人設及同儕炫耀,讓不明就裡的孩子們充滿「自己不夠好」的失敗挫折感。 時代再如何變化,不變的是世代差距,年輕人覺得「酷」的事物未必是成年人眼中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為,更多時候孩子們情緒與行為背後,只為了「求關注」,這時要教導他們學會適時表達情緒,及與父母溝通,除了從孩子視角協助親子溝通,莊文庭說現在的輔導更像系統合作,亦須面對來自父母端對孩子課業及人生發展期待的壓力及焦慮—越來越多父母坦承因經驗不足而缺乏自信。輔導室就像戰場中繼站,讓奮力拼搏的孩子們在受傷或疲累時有個能休息的所在。 多元試探,不等於樣樣都要第一名 「康橋是一個願意提供許多多元探索機會的學校!」曾在公立學校及海外台商學校服務多年,初來康橋時莊文庭非常驚訝學校為精確落實學生適才適性的個人發展,深度融入108課綱核心素養與跨域學習的治學方式。輔導室配置亦然,傳統上輔導室業務即包括升學及心理輔導,康橋則於輔導室編制下分設國內升學輔導組、國外升學輔導組及心理輔導組,而心理輔導組有七位老師,及堪稱五星級,能提供舒緩心理調適的個別諮商室。「分工是為了更好的合作,」莊文庭說如此配置確保學生獲得充足完整的協助與支持。 升上國中後,孩子開始同時面對不同課目老師與交付各種作業,學會時間管理與對事物輕重緩急的認知及安排很重要,輔導室因此利用綜合領域時間教導學生至少三種不同的做筆法方法;高中更接近未來職涯,難免會有面對未知的壓力,須學會與情緒相處,透過「一人一才藝」在樂器、美術、書法….等不同活動中培養一項陶冶學生身心的興趣以便有效進行情緒管理及壓力釋放。  正如做筆記方法百百種,適合自己又能發揮作用才是關鍵,莊文庭常常提醒家長,不要因為多元探索,就對孩子抱有「樣樣都要做到第一」的期望。

男孩與女孩的教養方式不同,回歸到對孩子本質上的接納

2023年06月13日
公開
136

首先,我們得先承認彼此的不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原本差異,乃至於生理女老母與生理男兒子先天上的差異。我們和孩子,雖然有著極為相似的基因(啊不就廢話),還是建議先放棄尋找相似的、看得順眼的部分,一切從零開始認識。可愛撩人語錄 首先,我們得先承認彼此的不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原本差異,乃至於生理女老母與生理男兒子先天上的差異。我們和孩子,雖然有著極為相似的基因(啊不就廢話),還是建議先放棄尋找相似的、看得順眼的部分,一切從零開始認識。 「哈囉!初次見面!久仰幸會喔!」這樣。重新認識,也等於從頭開始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另一個人。下表,是我家三名母胎自然人各自的特質,全都明顯地不一樣吧?只能說,生到三個孩子,就能體現出物種的多元性。(是說複製出一模一樣的人,該有多無聊啊) 回到男孩的部分,由於性別的不同,那些看不懂的視而不見、看不懂的無所謂、看不懂的不夠細心、看不懂的不會順手洗杯子、看不懂的髒衣永遠丟不準......都因為抱著重新認識一個小小迷人的男生,而變成一門有趣的生物觀察課 ,不帶成見的。其實,也不是打從一開始就能接受的。 當得知,有了第三個孩子時,我落淚了。再得知,是男孩時,我又落淚了。 一樣是意外來臨的次女兩歲時,老母覺得自由慢慢地回到自己的掌心正準備華麗回歸時......又看到兩條線!驚嚇與懊惱之餘,因為偏愛女孩,加上看過太多暴衝的、把媽媽折磨得身 心疲憊的、對話分貝量永遠超標的男孩。於是當知道肚裡的是男孩時,我在婦產科診間,紅了眼眶,哽咽地問醫師:「確定是男生嗎?」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男生!」醫生指著超音波圖,斬釘截鐵地說。 這就是我家養兒故事的開端、沒有一點期待的起點。  兒子幾乎當女兒養,直到…… 幾年前,一個比較「正確」的說法是,腦袋不分性別,不應該設定男孩就應該愛車車、玩恐龍,女孩就應該抱娃娃、玩家家酒。孩子先天本無異,這些選擇,是源自大人的期待,是加諸在孩子身上的框架。當時,微大女人主義,也擁有不少不穿裙子的女性友人和細膩美麗男閨蜜的我,認同了這個說法。甚至覺得太好了!這下子,兩個女兒的各種物品都可以傳承下去了,頓時感覺良好,一家之母本人真是勤儉持家啊!  於是,兒子從誕生開始,就幾乎被當女兒養。 除了男寶寶尿片,身邊環繞的是全套女寶寶床具與用品,從頭到腳接收二姐的衣物,接手兩個女兒的玩具。而初期的互動和照護上,男寶寶和女寶寶也的確感受不出什麼大差異。加 兒子的長相本來就有點像女孩子,即使是短短的男生頭,走在路上也幾乎很少被認出是男孩。一切都很順利(誤),直到一天,約莫兒子兩、三歲的時候吧,我帶著孩子們去親友家玩,親友家有個五、六 歲的男孩。男孩擁有兩輛車車,一台用扭動的方式前進,另一台用腳滑動。那一整個晚上,我那個從沒玩過車車的兒子,像是找到他的天命,終於和他前世征戰沙場的良駒相遇,小小的身影在屋子裡飆速飛馳,嚕車嚕到停不下來,發了狂。他的肢體語言在說:「這世界上居然有這麼讚的玩具!」「這才是我要的啊!」「給我速度,其餘免談!」「爽啦∼∼∼」......見識到他對車車那股強 烈的相見恨晚,我終於明白,那些兒子陪姐姐們演的冰雪奇緣、穿著艾莎公主裝轉圈圈、無數次扮家家酒、無數次的綁頭髮遊戲,是他沒得選!不是男孩女孩腦袋的構造有什麼差異,而是在選擇上,自然產生的差異。於是,毫無懸念地,過兩天恰好是國際書展,工作之餘,我和孩子的爸第一次活動結束後沒有逛書攤,而是去教具器材類的攤子,扛了兩台車車回家。 我想,這就是對孩子本質上的接納吧,車車之於老母,不過是有輪子會動的東西罷了。同樣地,第一個女兒是如此、第二個女兒也是如此,然後兒子對車車超乎想像的熱愛,終於讓我意識到,可能是大多數男孩與女孩先天上的不同。無論是天生就愛飆車,還是愛玩娃娃;或是溝通的方式、取得認同的方 式、成功被安撫的方式......都很不一樣。女兒,即使老母我戴著口罩,她都能察覺媽媽眼底的笑意或怒氣;兒子,就算搖旗吶喊叫他看過來,他的注意力依然很難放在我身上。 當然,也會有個體的差異,人本來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不會說男孩就是粗枝大葉,兒子某部分來說也是個非常纖細敏感的孩子,但無損這個男女生真的不一樣的判斷。 兒子也曾經在一次旅行途中,因為少帶一件內褲,我拿了姐姐的借他,他死活不肯穿,說是女生的。最後折衷妥協的方法是,把前面的小蝴蝶結剪掉,他才勉強穿上。所以,反過來說,若是兒子有更多女性特質, 也不應該違逆他的天性。看過電影《丹麥女孩》的朋友肯定對一幕記憶深刻,當男主角觸摸到蕾絲的那一刻,他渾身顫動,其實就跟兒子第一次玩到令他瘋狂的車車是一樣的。這是一個長相偏秀氣,時常被誤認成女生,行為舉止也不算過於陽剛的小男孩自然呈現的偏好。 或許,我那個幾乎把他當女兒養的日子,其實並沒有尊重他原本的特質。 雖然我們賦予孩子生命,但是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必須尊重他們是一個個體。尊重,尊重,尊重,尊重,尊重,超級無敵重要,所以說五次。 自己的VS別人的兒子 最後,要出賣孩子們的生父(深呼吸再繼續講),人生中,跟家人以外男性生活的經驗,其實只有我先生,也就是孩子的生父一人。真的住在一起,我才發現其中的不適⋯⋯欸不是,是不同。 我非常注重細節,眼睛的餘光異常發達,一趟掃視,就能立刻找出問題。當繁瑣事同時湧入時,可以快速歸納出輕重緩急、先後順序,我想許多媽媽都有這種超能力,因為家庭裡日常的待辦大小事就不只一百件吧! 而生父則彷彿臉上隨時配有馬遮眼革,永遠看不到地上可以順手拾起的垃圾,桌子上仍有用過的五個杯盤,六瓶眼藥水中有五瓶過期......令人不解的是,起身就是永遠想不到去順手收拾,即使提醒了,也很可能掉頭回去,然後只拿其中一個走。無法多工的他,事情一旦多起來,會焦躁地說:「一個一個來,這樣我會亂掉。」 有了兒子以後,因為這些「特色」的影子,重疊在兒子的身上。促使老母拋開成見,冷靜客觀地去思考原因,終於對這種種特質做出重大改觀,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念。目光如豆變成了專注在最重要的事,心無旁騖很可能是成功的特質,散漫變成做大事的人不拘小節...... 而這些,儼然又是另一種差異了,對待「自己的兒子」和「別人的兒子」 的差異(XDD)。

與孩子建立合夥式親子關係,一起共同成長

2023年06月09日
公開
166

「合夥式親子關係」又稱「共同成長的親子關係」,也叫「親子共贏的關係」,或俗稱「家庭中的 BFF 關係」(Best Friends Forever),實務上也叫做「工作室式親子關係」直播足球賽事 「合夥式親子關係」又稱「共同成長的親子關係」,也叫「親子共贏的關係」,或俗稱「家庭中的 BFF 關係」(Best Friends Forever),實務上也叫做「工作室式親子關係」。這是一種新型態的親子相處模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平等,基於尊重與信任,並強調互動和共同合作。在合夥式親子關係中,父母通常會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權,讓他們可以參與家庭事務,甚至家庭事業的決策過程。除了幫助孩子發掘才能和興趣、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協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外,也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尊重孩子的選擇。 簡單來說,具有凝聚力的合夥式親子關係,能夠讓親子不只是親子,更是彼此的超級戰隊。 好了!以上一半瞎掰,一半真實,卻的確是我想追求的親子關係。 像是一起創業的夥伴 因為在家工作,而居家空間有限的關係,工作與家庭生活很難清楚地區隔。所以經過多年的演進,現今家裡最常見的情景是,家庭成員各窩一處,各忙各的,偶爾自然地互動,分享有趣的事,討論創作上遇到的問題,雖然有點吵雜,但活力十足,親密又健康。 孩子們在家的時間,隨時找得到人對話,無論是手足或父母,都像一起創業的夥伴或是坐在隔壁的同事一般,轉個頭就能商量,且經常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參與成果和貢獻價值。過程中當然也有遇到爭執或衝突的時候,但也因為緊密的交流,短時間就能回歸融洽。 不囉唆,也不完美 我們都知道,在真實人生中,跟誰在一起是很重要的。這些身邊的人,是怠惰還是勤奮、是正向還是憤世、是虛偽還是正直、是消沉還是積極、是平庸還是有智慧呢? 人可以在社會上或人群中選擇與誰為伍,卻無法選擇出身,甚至可以說,很難選擇家人帶給自己的影響,家庭幾乎能決定一個人成長的軌跡。我認為正因為如此無奈,所以更應該留意身教,或者利用身教和家庭環境的力量。「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意思是發現他人的優點,轉化成自己的長處。一般來說不太容易,但如果這個「別人」是父母,就變得發乎自然,容易很多了。 一樣以我家為例,雖然沒有刻意培養孩子美術相關的興趣或技能,但三個孩子都不約同,長成偏好藝術的類型。沒有經過引導,但他們平日的興趣之一都是畫圖,連旅行途中的解悶方式也是畫圖,甚至想法的輸出方式也經常選擇使用圖像。 這種潛移默化的神效,說是溫水煮青蛙也不為過了。而「默化」與「煮」,都不必透過言語,是一種有效的影響力。語言學家主張,人類的專注力其實很有限,一般成人的專注力,甚至不到二十分鐘,更何況是孩子,又更何況是活蹦亂跳的男孩呢。 難怪小說家馬克·吐溫會說:「說教超過二十分鐘,連罪人都會選擇放棄被救贖。」 「合夥式親子關係」中,最不能出現的角色就是「囉唆老媽」(有時候也會是老爸)了。所以,如果爸媽們不想被貼標籤,不妨做些改變。尊重與關心,是為對方打開眼睛與耳朵,人類最深的情感,也往往藏在沉默之中。在這個指正過剩的時代,親子間更應該避免太多缺乏密度的廢話。(當然,如果有爸媽每次都能在二十分鐘內,植入人心,我只好佩服) 這樣說來,父母最好什麼事都不做,乾脆擺爛嗎?當然不是啦。其實我們都知道,對於孩子的漫長人生與變幻莫測的未來,父母永遠是鞭長莫及的。清楚自己的有所不能,自然不會想要操控;揭露真實面的過程,雖然有點痛苦,但有益身心。 我們可以變得跟孩子一樣充滿活力與好奇,但不要勉強;也可以給予關心,但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好;更不用傾全力成為一個完美媽媽或人人稱讚的模範媽媽。如果算起來,我當媽十幾年,在老母界頂多是國中生程度而已,只要基本能從錯中自省,就可以大搖大擺地住進媽媽新手村。最神奇的是,當妳變懶,全世界都會堅強起來。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調適挫折

2023年06月07日
公開
115

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的就是「適時放手」,透過「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運動彩券手機版 「停」,先沉澱一下「看」,觀察孩子的調適力「聽」,傾聽他的心情及需求「停」是最難的步驟 從小好勝心強的二寶,在遊戲中總是喜歡爭輸贏,甚至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贏過大他三歲的哥哥,因為本身學習力不錯,加上想贏的心情,總可以透過持續練習及過人的記憶,展現出過人的成績,例如:在還不太會認字及算數的幼兒園階段,玩牌、玩象棋難不倒他,不僅順利認出數字或國字,總能想出如何贏的策略,甚至勝過哥哥;上了小學之後,學業上同樣也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對二寶來說,贏、拿獎狀是家常便飯,但這樣的優越感,在桌球運動中卻不這麼順利。 有一天,帶二寶去參加校外的桌球積分賽,第一場、第二場都落敗,表情越來越嚴肅的他緊接著打第三場,我在場邊只想替他加油打氣一下,當他得分的時候就喊了「好球」,失分時喊了「沒關係,加油」,中場過後,比數落敗的二寶竟然對著場邊的我大聲斥責:「都是你喊聲,我打不好都是你害的,不要喊了啦!」我生氣回他:「我做錯了甚麼了嗎?我離開就是!」接著悻悻然離開場上,到場邊休息區冷靜。 第三場打完,二寶則走到休息區,坐在我的旁邊,我淡淡告訴他:「我知道你輸球很挫折、很生氣!但我被你罵很不好受,所以我剛剛需要在這裡冷靜。」「你現在一定還是很生氣,我只想跟你確認的是,你剛剛是真的氣我嗎?還是氣你自己?」二寶低沉、小聲地回答:「是自己!」 我聽完,轉身問他:「那我可以抱抱你嗎?」二寶點頭,抱完後我接著說:「謝謝你願意過來跟我說話,也讓我知道你的生氣怎麼了,那現在還是有些挫折、沮喪的你還願意打球嗎?不過為了不讓你有壓力,我還是會坐在這裡,等你打完球。」 然而,剛好站在旁邊且聽到我們對話的一對夫妻,非常熱心地對著二寶說:「輸球很正常啊!再努力練習,把球打好就好!」 的確,成長過程中,有大大小小的比賽,舉凡課業、科學、運動、音樂、美術……競賽過程中總是有人贏、有人輸,諺語教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勝不驕、敗不餒」,意謂著輸家為了未來的成功,不用氣餒,因此我們總習慣對孩子說「再努力」、「繼續加油」,看似正向積極的歷程,卻避開了「挫折的調適」。 不管是從心理師或母親的角度來看,我都認為父母「跟著孩子經歷失敗、挫折調適」是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從心理師立場,因為臨床上看太多案例,他們生命出現挫敗而出現情緒調適困難,回溯大部分的童年成長經驗,當他們面對失敗時,都是不被允許情緒的表達,甚至用更強大的理性邏輯來說服自己,或是以過度努力的方式去度過當下的困境,因而導致長大後他們出現挫折調適的困難。 另外,從母親的角色來看,我體會到在親子關係中,挫敗是一個可以促發脆弱與無助的時刻,是一個允許情緒表達、靠近關係的機會,也是教導孩子自主的好時機。 以下提供「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先沉澱一下 孩子遇上失敗的反應不盡相同,可能像二寶一樣「覺得是別人害的、生氣別人、生氣自己」;有人是「沮喪、傷心、哭了」;有人可能是「害怕、逃避、放棄比賽」;也有人是「極度冷靜、若無其事」…… 不管孩子的反應是什麼,都是一個不安的訊號,母職的天性使然,很容易一覺察到這些情緒警鈴,就急著想要保護孩子或是解決問題,此時容易落入「孩子需要我」的陷阱中,而忽略了父母自己的需求,也忘了孩子本身所擁有的情緒調節能力。 故當孩子的挫折情緒訊號出現時,第一步可能要先停下來,不要立即「上鉤」,而是沉澱自己的狀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現在心情如何?是否也感到挫折、沮喪、生氣? 先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是幫助孩子辨識自己情緒的第一步,但如果不太清楚自己的情緒也沒有關係,可以閉上眼睛,去感覺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哪個部位比較不舒服,可能是心跳或呼吸比平常快、胸口有點悶悶的……先從身體的感受去連結心情。 我的挫折感怎麼來的?是我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這個答案很關鍵,因為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包括我自己,在面對孩子失敗的挫折感,不見得來自孩子的失落反應,更多的部分是自己的挫折,包括期待落空的心情,或無法達到親職角色的規條有關。 檢視自己對孩子「成功」的期待? 關於這次的事件,你對孩子的「成功條件」早有期待,如:我希望他可以得到前三名、希望他可以考90分、希望他可以晉級決賽……倘若這個期待與孩子的期待不符合,甚至高於孩子的期待,孩子可能會因為不能符合父母親期待而更為挫折,甚至不敢分享自己真實的心情。 檢視自己對「完美照顧者」的規條? 自己是否有「完美的母親」的框架?如:「我要鼓勵他才是好媽媽」、「我要幫他做xxx(事情)才稱職」。很多時候母親與孩子的情緒「共生」,認為一定要替孩子的情緒負責,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學會對自己情緒負責。其實,母親要相信孩子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就像嬰兒時期會自己啃手來安撫自己。 我現在的能量如何? 如果現在的你是疲累、煩躁、提不起勁、也在自己的挫折中,可能不太適合陪孩子一起調適他的挫折的時刻。建議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挫折,但我現在狀況不好,也需要冷靜休息一下,我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跟你聊嗎?」

哈佛教授:為什麼你不該教孩子害怕世界?

2023年06月03日
公開
143

過半數的家長向他們的孩子強調「世界是危險的」,希望他們平安順遂;然而,研究顯示,這樣的教育理念對於一個人的健康、幸福與成就,都有負面影響。運動彩券手機版 為人父母者,這輩子最恐懼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孩子出什麼意外。根據美國OnePoll的一項民意調查,家長平均每週花37個小時擔心他們的孩子;對於上學,爸媽們最擔憂的是小孩的安全問題。 皮尤2015年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平均而言,父母表示孩子應該至少10歲才能自己在庭院玩耍、12歲才可以獨自在家待1小時,14歲才能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去公園。 這些想法,體現在當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之中。 心理學家克理福頓與梅茵戴爾(Jeremy D. W. Clifton & Peter Meindl)在2021年的研究中指出,53%的受訪家長更願意讓他們的孩子相信「世界是危險的」。 毫無疑問,這樣的教育理念出自於善意——為孩子好,我們應該讓他們安;告訴他們世界很可怕,他們就會更加警惕和小心。然而,多項研究顯示這樣的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健康、幸福和成功都是不利的。 根據克理福頓與梅茵戴爾,如果一個人相信這個世界是危險的,會影響他看待生活、人際關係和工作等許多面向的方式。例如,一個人會更加懷疑其他人的動機,並且不太可能做出讓他或所愛之人受到傷害的事情,例如晚上外出。 這樣避開危險,不是很好嗎? 但學者指出,持有這樣「負面原始信念」(negative primals)的人,往往比他們的同儕更不健康、更常悲傷、更容易憂鬱、對生活不滿意。長大後,他們也通常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並且績效表現不佳。 「原始信念會與生活互相作用,當你總是關注危險和避免風險時,你可能遭受更多痛苦。」該研究給了這樣的結論。 此外,持續灌輸孩子們「世界很危險」,也可能降低他們對他人的容忍度。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一組成年人進行「對危險世界的信仰量表」的測量,要求他們同意或不同意以下兩個問題:「現在任何一天,你所處的環境都可能爆發混亂和無政府狀態」、「我們社會中有很多危險的人,他們會毫無理由地出於純粹的卑鄙而攻擊某人」。 研究者發現,在這個量表上得分高的受測者,也對無簽證移民等群體表現出更高的偏見和敵意。他們刻板地認為這些群體對社會安全構成威脅。即使這項研究是針對成年人,但很容易想像這些態度轉移到他們的孩子身上。 無獨有偶,《美國思維的溺愛》(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一書也指出, 當父母或老師教導年輕人某些日常互動是危險的(例如,言語是一種暴力形式)會阻礙他們的智力和情感發展。這也導致他們容易採取非黑即白的觀點(例如,世界是由好人或壞人組成的),並使他們在面對政治分歧等輕微壓力源時,更加焦慮。 最糟的是,所有這一切,甚至不能保證人們真的會比較安全。一篇《心理學與健康》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普遍的恐懼狀態,實際上會使一個人不太可能認真對待威脅,並破壞防禦行為。 那麼,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 長期研究「如何擁有幸福人生」的哈佛教授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同意,「我們向年輕人灌輸消極的原始信念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告訴他們世界是危險的,我們可能會傷害他們,讓他們更不快樂、更不健康、對他人更偏執。」學者表示,要打破這種模式,父母以及任何與孩子互動的人都應該努力透過正確的方式培養兒童的安全感。 布魯克斯提出3個建議: 一、先治癒自己,多看真實數據 父母可能會餵養孩子消極的原始信念,因為他們自己也持有這樣的觀點。特別在這個訊息爆炸的世界,新聞往往「報憂不報喜」,要相信「世界是糟糕的」非常容易。 「減輕我們自己的恐懼的方法,就是簡單地看看事實。」學者指出。例如,世界對孩子來說到底安不安全?數據顯示,自1935年以來,美國1至4歲兒童死亡人數從每10萬人中有450人,下降至30人。僅自 1990 年以來就下降了近一半,其他年齡組的下降幅度同樣強烈。 二、讓你的話語更具體 研究清楚地表明,大人對恐懼採取攏統的詮釋,實際上效果不彰。如果想給孩子一個警示,讓他們對一個危機做好更充分的準備,必須聚焦該件事情,且採用精確的措辭。 舉例來說,與其說「去上大學,要注意有些人會想佔你便宜」,不如說「如果有人想讓你喝多了,就避開那個人。」 三、給孩子正能量 當孩子在外頭學到關於這個世界殘酷、負面的事情時,父母可以嘗試反駁這些論述。並非粉飾危險,而是以真實數據作支撐和孩子溝通。 例如告訴孩子,這個地球其實比過去更安全、繁榮。且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壞人,社會中仍有許多良善行為在發生。或者,一些負面的事件之所以發生、有人之所以會變「壞人」,可能出自於社會不公義,而一個「好人」可以如何改變社會,幫助它更好等等。 關於人類世界一直在持續進步、人性有希望,父母可以參考《真確》、《人慈》這兩本書。

新世代父母調查:他們是覺醒父母,追求更平等、尊重的親子關係

2023年06月01日
公開
142

你是出生在1981年至2000年的千禧世代爸媽嗎?《親子天下》進行「新世代父母大調查」,蒐集近2千份學前兒家長問卷,發現這群出生在千禧世代的家長,正在形塑全新的台灣父母與家庭樣貌:他們更平等、更願意共親職卻也更焦慮。籃球運彩怎麼買 你也是出生在1981年至2000年、今年42歳以下的千禧世代父母嗎?千禧世代的父母,跟以前的父母有何不同?《親子天下》今(1)日舉辦記者會,公布「新世代父母大調查」結果。在近2千份問卷中看見千禧世代與上一代不同的四大發現,其中最為讓人驚訝的,新世代父母有超過八成不想要複製爸媽的教養方式,且同時有高於九成家長,願意尊重子女未來的選擇,可說是更願意追求平等、尊重親子關係,被稱為「覺醒父母」的一代。 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表示,《親子天下》一直致力於提供給家長全方位的教育教養解方;如今《親子天下》成立15週年,為了解年輕世代父母價值觀與15年前有哪些變化,在「新世代父母大調查」中詢問千禧父母的教養觀、教育選擇和家庭與工作的平衡等。她指出,2005年時,台灣正在推動「校園零體罰」入法,引起許多家長教師激烈反彈,質疑「沒有體罰怎麼教小孩」;如今這群接受不打不成器教育的孩子成為新世代父母,但過半認同零體罰,顯見新世代父母價值觀與過去不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彭思錦指出,根據中研院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分析,發現台灣家長的教養態度有世代差異,愈年輕世代的家長,與前面兩世代家長相比,愈贊同「與孩子意見不同時,與子女共同討論、一起決定重要事務」的教養方式,與這次《親子天下》的調查結果,有一致性的發現。 《親子天下》資深主編張益勤指出,「新世代父母大調查」,調查0-6歲學前兒家長、取得1,934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千禧世代為人父母後,相較上一代,在「親子關係」、「教育選擇」、「資訊尋求」、「工作職場」等四大面向都有顯著變化。完整調查結果請見「千禧父母來了!」 發現1、覺醒父母第一代:尊重小孩、重視關係與親密感,5成父母不體罰 在本次調查中,有超過八成家長表示,不會遵循父母教養自己的方式來教養下一代;即便只有16%的人在零體罰的環境下長大,但是面對孩子,有50%的千禧父母在「對孩子從不體罰」的自述裡,選擇「同意」、「非常同意」。同時,千禧父母也更願意跟孩子一起玩,有98%家長認同「和孩子一起玩」是重要的家庭活動,但只有39%的家長,經歷過和家人一起玩的童年,足見新世代家長受到新的教養風潮影響,更認同「玩、陪伴」等價值對孩子的重要性。 育有2子的作家葉揚分享,新世代家長不願意體罰,就需要學習更多策略來引導孩子,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認為,過去的家長「盡量」不體罰,但新世代家長更傾向「一定要做到」零體罰、多將責任放在自己身上,且現今社會普遍對家長的行為更嚴格,因此,她希望社會對家長可以更寬容一些,家長對自己也不要太嚴格,教養是親子一起學習的過程,而不是一定有對錯,一起討論、一起承擔,重要的是一家人學到互相包容與成長。 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也提醒,「零體罰」絕不等於忽視、放任孩子;零體罰是教養方式脫離威權的第一步,當家長有自信、找到合適的教養方法,「就能讓孩子建立長期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發現2、教改父母的第一代:重視教育選擇權 張益勤指出,千禧世代在教改的氣氛中成長,家長除了希望以民主的方式教養孩子,也更在意孩子接受的教育。調查發現,37%家長在孩子0~3歲階段,就開始搜尋上小學相關資訊,可見有近4成的家長「超前部署」。在選校方面,有別於上個世代住哪個學區就讀哪裡,千禧家長有近一半會考慮讓小孩就讀學區公立學校之外的選擇。 提到選校,葉揚感到心有戚戚焉,她自承:「我就是現代孟母,為了孩子搬到所謂明星國中的學區。」她提到,就連公立國中都有所謂「明星學校」,坊間補習班暱稱為「三三三」,意指連續三十年、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可以考上前三志願高中,就是明星國中。 葉揚提到身邊有很多朋友選擇讓孩子念實驗學校或送往國外,各種五花八門的選擇,就是為了讓孩子未來走得更順遂。她也道出掙扎:「即使我戶籍都搞定了,到現在我還在猶豫,是否要把孩子送進明星國中?」葉揚的心聲代表的千禧父母的難處,挖空心思為孩子鋪路,也同時落入擔心這樣的策略不合孩子志趣、扼殺學習興趣的矛盾之中。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2023年05月31日
公開
90

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的就是「適時放手」,透過「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運彩足球讓分意思 「停」,先沉澱一下「看」,觀察孩子的調適力「聽」,傾聽他的心情及需求「停」是最難的步驟 從小好勝心強的二寶,在遊戲中總是喜歡爭輸贏,甚至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贏過大他三歲的哥哥,因為本身學習力不錯,加上想贏的心情,總可以透過持續練習及過人的記憶,展現出過人的成績,例如:在還不太會認字及算數的幼兒園階段,玩牌、玩象棋難不倒他,不僅順利認出數字或國字,總能想出如何贏的策略,甚至勝過哥哥;上了小學之後,學業上同樣也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對二寶來說,贏、拿獎狀是家常便飯,但這樣的優越感,在桌球運動中卻不這麼順利。 有一天,帶二寶去參加校外的桌球積分賽,第一場、第二場都落敗,表情越來越嚴肅的他緊接著打第三場,我在場邊只想替他加油打氣一下,當他得分的時候就喊了「好球」,失分時喊了「沒關係,加油」,中場過後,比數落敗的二寶竟然對著場邊的我大聲斥責:「都是你喊聲,我打不好都是你害的,不要喊了啦!」我生氣回他:「我做錯了甚麼了嗎?我離開就是!」接著悻悻然離開場上,到場邊休息區冷靜。 第三場打完,二寶則走到休息區,坐在我的旁邊,我淡淡告訴他:「我知道你輸球很挫折、很生氣!但我被你罵很不好受,所以我剛剛需要在這裡冷靜。」「你現在一定還是很生氣,我只想跟你確認的是,你剛剛是真的氣我嗎?還是氣你自己?」二寶低沉、小聲地回答:「是自己!」 我聽完,轉身問他:「那我可以抱抱你嗎?」二寶點頭,抱完後我接著說:「謝謝你願意過來跟我說話,也讓我知道你的生氣怎麼了,那現在還是有些挫折、沮喪的你還願意打球嗎?不過為了不讓你有壓力,我還是會坐在這裡,等你打完球。」 然而,剛好站在旁邊且聽到我們對話的一對夫妻,非常熱心地對著二寶說:「輸球很正常啊!再努力練習,把球打好就好!」 的確,成長過程中,有大大小小的比賽,舉凡課業、科學、運動、音樂、美術……競賽過程中總是有人贏、有人輸,諺語教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勝不驕、敗不餒」,意謂著輸家為了未來的成功,不用氣餒,因此我們總習慣對孩子說「再努力」、「繼續加油」,看似正向積極的歷程,卻避開了「挫折的調適」。 不管是從心理師或母親的角度來看,我都認為父母「跟著孩子經歷失敗、挫折調適」是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從心理師立場,因為臨床上看太多案例,他們生命出現挫敗而出現情緒調適困難,回溯大部分的童年成長經驗,當他們面對失敗時,都是不被允許情緒的表達,甚至用更強大的理性邏輯來說服自己,或是以過度努力的方式去度過當下的困境,因而導致長大後他們出現挫折調適的困難。 另外,從母親的角色來看,我體會到在親子關係中,挫敗是一個可以促發脆弱與無助的時刻,是一個允許情緒表達、靠近關係的機會,也是教導孩子自主的好時機。 以下提供「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先沉澱一下 孩子遇上失敗的反應不盡相同,可能像二寶一樣「覺得是別人害的、生氣別人、生氣自己」;有人是「沮喪、傷心、哭了」;有人可能是「害怕、逃避、放棄比賽」;也有人是「極度冷靜、若無其事」…… 不管孩子的反應是什麼,都是一個不安的訊號,母職的天性使然,很容易一覺察到這些情緒警鈴,就急著想要保護孩子或是解決問題,此時容易落入「孩子需要我」的陷阱中,而忽略了父母自己的需求,也忘了孩子本身所擁有的情緒調節能力。 故當孩子的挫折情緒訊號出現時,第一步可能要先停下來,不要立即「上鉤」,而是沉澱自己的狀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現在心情如何?是否也感到挫折、沮喪、生氣? 先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是幫助孩子辨識自己情緒的第一步,但如果不太清楚自己的情緒也沒有關係,可以閉上眼睛,去感覺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哪個部位比較不舒服,可能是心跳或呼吸比平常快、胸口有點悶悶的……先從身體的感受去連結心情。 我的挫折感怎麼來的?是我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這個答案很關鍵,因為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包括我自己,在面對孩子失敗的挫折感,不見得來自孩子的失落反應,更多的部分是自己的挫折,包括期待落空的心情,或無法達到親職角色的規條有關。 檢視自己對孩子「成功」的期待? 關於這次的事件,你對孩子的「成功條件」早有期待,如:我希望他可以得到前三名、希望他可以考90分、希望他可以晉級決賽……倘若這個期待與孩子的期待不符合,甚至高於孩子的期待,孩子可能會因為不能符合父母親期待而更為挫折,甚至不敢分享自己真實的心情。 檢視自己對「完美照顧者」的規條? 自己是否有「完美的母親」的框架?如:「我要鼓勵他才是好媽媽」、「我要幫他做xxx(事情)才稱職」。很多時候母親與孩子的情緒「共生」,認為一定要替孩子的情緒負責,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學會對自己情緒負責。其實,母親要相信孩子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就像嬰兒時期會自己啃手來安撫自己。 我現在的能量如何? 如果現在的你是疲累、煩躁、提不起勁、也在自己的挫折中,可能不太適合陪孩子一起調適他的挫折的時刻。建議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挫折,但我現在狀況不好,也需要冷靜休息一下,我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跟你聊嗎?」 「看」,觀察孩子的調適力 孩子面對挫折的反應不一定相同,從心理學者薩提爾冰山理論中的「求生存姿態」,可以觀察孩子在挫折壓力下所呈現的溝通方式,這些溝通姿態都是為了維護自尊、避免讓自己更痛苦的方式,你看看孩子較屬於哪一型: 討好型 這類型的孩子不斷試圖取悅他人,常覺得自己不好、都是自己的錯、覺得自己很可憐、容易退縮、別人說的都是對的。這類孩子常見的經典反應就是會不斷向媽媽道歉,希望媽媽可以原諒自己,或是一直觀察媽媽的反應,深怕媽媽生氣或不理他。 指責型 這類型的孩子經常去找別人的錯誤,為自己辯護,要別人為自己所承受的一切負責。覺得自己沒錯,都是別人的錯、常愛批評別人、或對別人具攻擊性。通常在語言中都是出現「都是別人害的」。二寶就屬此類型。 超理智型 這類型的孩子會超乎常人的冷靜,看不太出來情緒變化,經常會用「邏輯分析」去判斷發生的事情,以避免自己情緒化,也不太喜歡別人情緒化。通常只能聽得進去「道理」,很多資優孩子就常善用自己的理智,去合理化自己的挫敗。 打岔型 這類型的孩子通常被形容為「天真浪漫」,任何事都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所以遇到挫折的時候,感覺上較樂觀,但實際上是很會轉移話題,以迴避自己的挫折。 一致型 此類的孩子是能夠真誠地自我表達者,能夠為自己負責,以不逃避的態度重視自己及別人的感受,去傳達真實的心情及需要。 不管你的孩子比較偏向哪一種類型,都沒關係,重點是要知道他們調適、因應壓力的方式。先去觀察、辨識孩子的求生存姿態,如果他們目前無法一致性的表達,也代表他們還在保護自尊,所以只要能跟孩子好好相處、傾聽心聲、真誠地表達,也就可以慢慢練習「一致型」表達。 「聽」,傾聽他的心情及需求 挫折調適最終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能真誠地自我表達,並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父母可以從好好地傾聽孩子的心情開始,不管他說什麼都好,重點是孩子願意與父母分享挫折或困境。當心情被好好聽到,孩子內在想被人肯定、在乎與被愛的需求才能得滿足。 真正的「聽」,要用「耳」、用「目」、更要用「心」, 是專注的、不能有干擾的。 若要建立對話的空見,就請放下手機、把手邊的事務放在一旁,專注地耳朵聽、眼睛看、並去感受孩子的表達,可以用「我聽(看)到……我猜你的心情很……」作為回應的方式。 在此也再度分享二寶積分賽後來的對話歷程,透過聽、提問、簡單的情緒回應,幫助他整理自己的「挫折調適力」: 二寶:「媽媽,我剛3:0贏了!」(一段時間後,二寶終於獲得一勝,再度走到休息區,分享自己贏球的心情。) 媽媽:「嗯,我有看到你去登記表上簽名,也猜到你可能贏了,我想現在的你很開心!不確定你剛剛的生氣有比較好了嗎?」 二寶:「有啦!」 媽媽:「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贏,所以很早就請我要報名今天的積分賽,我猜你想要看看有沒有機會贏過其他校外的人,也很想要透過贏球來肯定自己,是嗎?」 二寶:「嗯。」 媽媽:「那你今天會怎麼看自己?」 二寶:「我覺得我雖然輸,但也是有幾個輸不多分的局數,而且還有贏一場,算還可以!」 媽媽:「我聽到你輸的時候,還能看見自己的優點,還能自我讚美耶!那我也要讚美你的是,你在輸球的狀態,還是願意打球,這就是你的堅持個性幫上你自己。」(最後,當天他實際打了11場,輸了9場,離開時邊走邊笑著聊天,說自己對上了OOO、XXX,對方是如何贏球的畫面。) 面對情緒表達,孩子可能不太會精準,所以我們只要像照鏡子一樣,反映他的狀態就好,讓他知道他的轉變以及如何調適過來的特質。若是無法調適的話,可能孩子陷入比較深的自責或低落的情緒狀態,先觀察一段時間,倘若透過親子對話仍無法調適過來,可能就需要找信任的師長或輔導人員幫忙。 「停」是最難的步驟  在「停看聽」原則中,其實「停」是最難的步驟,因為照顧者看到孩子面對挫折,彷彿就像看到孩子落水一樣,你怎麼捨得不救呢?往往本能的介入處理,卻抹煞了孩子面對挫折的調適能力及自主性。 其實,大部分孩子遇上的生活挫折或失敗經驗,用「跌倒」可能更為適切,如果獨立走路是一個必經的歷程,那父母就要學習放手,不能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經驗跌倒後自己仍可以站起來,也能夠往前邁進。 總歸來說,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就是「適時放手」,這對母親而言更是不容易,既然「挫折調適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邀請身為母親角色的你,請先停下來,與「孩子需要我」的陷阱脫鉤,並且內心告訴自己「我不是完美的母親,但我已經夠好了」,這是一個自我欣賞的語言,同時也是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

關係裡都有困擾,重要的是有沒有在困擾中認識自己

2023年05月27日
公開
104

關係裡一定都有困擾,但很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鮮少在困擾中好好認識過自己。在關係中我們朝著需求前進,卻在恐懼面前卻步,鄧惠文醫師提醒,下一次面對衝突時,不妨試著從中覺察自己的失望。 任何一段親密關係,都會產生維持的情感勞務或勞動勞務,這是兩個人共有的系統,需要誠意地找出雙方都不會負擔太大的方法,而非一方不斷要求。中職運彩賠率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困惑,當自己深愛對方時,也希望他能同樣愛自己,可是好像總是不夠,因此汲汲營營想知道:「眼前的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愛?」對方是不是真命天子/女,沒有別人可以告訴你。不過,透過覺察充分了解你的需求、他的需求,以及能不能找到合作方法後答案就會很清楚,只是很可惜,大部分的人沒有在困擾中好好認識自己。 當你的需求是「我希望對方出力的時候,他都能無條件的回應」;而對方的需求是「希望他不要因為我的發動而永遠在回應」;此時的衝突點是「一方想要更多,但感覺對方似乎在設界線」。想達成協同,如果能夠透過一些思考看到,這兩個人因為成長過程不同,對情感互動的需求自然也不同。倘若在關係裡創造用以驗證感情的互動方式,但這真的是對方需要的嗎?共同需要的應該是,在這段關係當中,自己是否被對方接納,被對方認為是有價值、做得好的。 關係中還有一個常見的衝突,若對方有著很令人很討厭的人生觀或生活方向,你跟他成為家人,明明非常不喜歡他的觀念或方式,還被迫要配合,犧牲自己理想的人生。例如你是否清楚髒亂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對整潔的習慣,是從小被嚴格要求的,甚至覺得維持整潔跟自律是一個掛勾,若一起生活的人無法如此,就認為對方身上帶著爛基因跟壞習慣,以後對我可能也會隨隨便便。但說穿了,這些自己的習慣到底跟對方有什麼關係? 從衝突當中,覺察自己的失望 我們往往朝著需求前進,卻在恐懼面前卻步。我們需求、恐懼,也看到對方和我們的不同,所以才會有衝突。感到困惑正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只有認識了才有辦法解決問題,你會知道該與不該、值得與不值得。 當伴侶脫口而出一些令人感到冤屈的話,我會先問自己,是不是其實也對他很生氣?只是在某種狀況下,他捕捉了這個生氣先發出來。有些女性會期待當自己遭遇困難時,男性能夠給予英雄般的解決方法,但其實那是他們給不出來的,於是她會一直陷在這個失望當中,沒有覺察到自己是對「這個男人的能力不夠」而失望。 於是不斷去逼迫,當對方無計可施要離開或是指責她時,這個女生反而會給自己一個理由:「他這麼暴力,那我要離開他。」可是事實上仔細去想,這暴力幾乎是被激出來的。其實她本來就已經對對方有點不滿,或一直猶豫懷疑這個男的不能給她更好的保護、更有力的生活。但也因為那個不滿的理由不好承認,於是不斷激怒讓對方對她不滿,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離開他,「反正他也不能給我什麼好生活,還對我這麼不耐煩,脾氣又那麼壞」,這種互動很常見,我常會提醒大家,下一次面對衝突可以試著想想看「如何從衝突當中,覺察自己的失望」。

善用孩子的創造力,成為家事小幫手

2023年05月25日
公開
100

您家孩子有沒有常發生想幫忙做家事,卻越幫越忙的情形, 但學齡前孩子都是天生的發明家, 若能善用他們的創造力來幫忙家事,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運動彩券手機版 對於大人來說,除非是出國旅行,不然真的很難碰到什麼新鮮事,每天發生的事情都像是例行公事一樣;但對於孩子來說,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如此新奇,就連在家裡打掃也像是一場大冒險。正因為孩子具有好奇的特質,往往更善於創造與發明。 「創造」是需要有先決條件的,不然就是單單在搞破壞而已。當孩子三、四歲時,能藉由唱遊和舞蹈動作模仿,學會身體運用的技巧;加上日常的規律作息後,培養出時間順序的概念。這兩個能力結合起來,就形成最基本的「動作計畫」。因此,孩子五歲時會特別喜歡創造與發明,好像每天都有無數的新點子,並且從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已經有足夠的生活自理能力後,爸爸、媽媽應該多讓他們嘗試自己做做看,而不是一直盯著孩子、要他們照著我們的指示去做。如果大人過度插手,確實可以讓孩子很快做好,卻可能因此剝奪孩子練習「動作計畫」的機會,你不覺得很可惜嗎? 孩子確實會因為年紀還小,不可能第一次就做出最完美的計畫;也因為知識儲備不足,無法找出最有效率的方式。即便如此,透過自己思考與創造的過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就足夠讓孩子快樂好一陣子。這時,爸爸、媽媽要做的是當一名「顧問」,而不是「老師」,當孩子詢問時,給予方向,或是幫他起頭,其他就交給孩子自己完成。當你有足夠的耐心,孩子往往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讓你看到他的創造力。 讓孩子願意動動腦,自己組織與計劃,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出發: 1、自我照顧 想要讓孩子有創造力,最重要的是先培養孩子的自我照顧能力。一來可以衡量孩子的精細動作是否已發展好,能不能妥善的運用工具;二來能夠自我照顧才可以避免危險,讓我們能放心讓孩子去嘗試。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臉、摺衣服、收衣服……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都是最重要的關鍵。 2、找出需求 發明,最重要的關鍵是找出需求,也就是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同本期「情緒劇場」故事中的奇奇,就是因為爺爺不方便彎腰,才會發明出打掃隙縫的新工具。孩子因為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因此才能更有創造力的想出解決方式。當孩子做的和我們想的不一樣時,試著給孩子多一點時間,也許你會看到不一樣的解決方式喔! 3、畫出計畫 引導孩子畫出計畫,簡單的分成三個步驟,例如:準備、組合、實驗。在孩子動手畫(寫)出來的過程,因為年紀小畫得比較慢,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較不會因為「衝動」而做出傻事情。此外,有了計畫也較容易修改與調整,讓爸爸、媽媽知道如何協助。其實,光是看孩子畫出的「結構圖」,有時就足夠讓爸爸、媽媽感到驚喜了。 「創造」是人類最神奇的能力之一,因此我們不但發明了汽車與飛機,更發明了看不到卻整天在使用的網路。讓我們幫孩子保護好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一起來試試看!

3個教養方法,教出尊重多元、不歧視的孩子

2023年05月24日
公開
138

近期台大經濟系學生發表歧視政見,引起軒然大波。為什麼孩子會公開發表歧視言論?作為家長,該怎麼教導孩子尊重多元,教出不歧視他人的孩子?臨床心理師、教養專家提供實際作法,供家長參考。 近來發生兩起學生涉及歧視言論的事件,一個是台中一中學生涉及原住民族群,另一起則是台大經濟系學生在學生會的選舉公報上發表歧視各種族群的言論;這些學生的言論引起社會譁然:為什麼他們會把歧視當玩笑,公開發表這些充滿歧視的言論?高雄橫財神 「台大經濟系這樣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兒福聯盟發言人、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指出,人權中的「平等權」是所有人與生俱有的權利,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的權利都不該受到他人的傷害、剝奪。他認為,這次的事件是凸顯了台灣的人權教育不足,在以升學為主的體制裡,孩子沒有感受到應為他人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但也是給家長、學校老師的重要提醒,可以把這樣的事件當成機會教育,好好跟孩子溝通,學習尊重多元。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駱郁芬則認為,當發言者無法接納與自己不同者,並且認為對方比自己低等,給予較差的價值判斷、貶低對方,就會涉及歧視的言論,然而歧視言論跟發言者本身的能力、條件等無關,「就算不發生在台大,也可能在任何一個校園。」 教出尊重多元、不歧視的孩子 在發生涉及歧視言論的事件後,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蘇軒立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評論,他認為,近日出現學生的不當言論,表明這並非個案,而是教育沒做好,沒做好的原因不是教科書沒寫或是考試沒考,而是社會沒有提供適當的環境,因為「平等的學習需要來自於平等的生活環境」。 若要孩子理解尊重、不歧視,要從教育做起,以學齡孩子來說,從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就可以給孩子機會教育,以下是專家給予的建議: 1.讓孩子「習慣差異」 駱郁芬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比如國小孩子說:「媽媽,新轉來的同學皮膚顏色黑黑的,好奇怪喔!」這時家長可以回應孩子,「轉學生的膚色很深,其實是世界上有很多人的皮膚是不同顏色喔!我們來看看~」家長可以藉機帶孩子認識全球各地有不同人種的膚色,不管是繪本、影片等,可以找適齡的教材跟孩子一起學習。 重點是讓孩子明白,「跟我不同是很正常的事。」駱郁芬強調,學習「不歧視」,並不是要孩子把所有人一視同仁,「大人不能去否認每個人的差異。」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可能不一樣,但不會去比較「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如果有了比較和價值判斷,就會有歧視。比如孩子說:「媽媽,開挖土機的人身上好髒,很不愛乾淨。」這時家長就需要介入讓孩子理解,有些工作本來就會弄髒(事實差異),但跟本人是否愛乾淨(價值判斷)無關,可以說:「他身上很髒是因為很認真工作,蓋房子的環境本來就會把自己弄髒,表示他們很辛苦在蓋房子,並不是他不愛乾淨。」 其次,在教導孩子平等時,家長也要記得尊重孩子的喜好。舉例來說,如果孩子說:「我喜歡藍色,男生應該喜歡藍色、女生就要用粉紅色的東西。」駱郁芬分析,孩子「喜歡藍色」是個人的喜好,家長可以尊重;而孩子認為性別必須使用固定的顏色,則是社會環境給他的刻板印象。因此家長可以跟孩子說,「原來你喜歡藍色啊!不過女生不一定喜歡粉紅色、男生也不一定喜歡藍色,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 2.善用繪本、角色扮演培養同理心 李宏文分享,家長可以從繪本、卡通、電影內容著手進行機會教育,例如與孩子一起看電影「史瑞克」,可以發現費歐娜公主與眾不同、有著綠色的皮膚與獨特五官,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美的定義是什麼?」、「如何看待不同長相的人?」 此外,李宏文建議,家長可以引導家長學齡階段的大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藉由扮演過程感受被歧視者的感受。他舉例,孩子可以想像自己是性少數者,家長則負責說出事前搜集的、對性少數者的不友善評論,例如「你是娘娘腔」等,或將負面評論做寫在標籤紙、貼在孩子身上,接著詢問孩子,「被這樣評論,你的感覺如何?」、「你認同『娘娘腔』這個標籤嗎?」引導孩子思考。 李宏文也說,在校園中,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用角色扮演方法進行教學。可以請一名學生坐在中間、身上貼滿標籤,請一旁的同學分享,「看見他身上被貼滿標籤,你怎麼想?你的感覺是什麼?」、「你會想阻止這這事情嗎?還是你會想轉過身去、裝作沒看到呢?為什麼?」透過分享,讓孩子知道歧視者、被歧視者、旁觀者的觀點。 3.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 尊重是很抽象的概念,該怎麼教孩子理解?駱郁芬認為,家長要理解,「尊重就是不傷害別人。」如果這樣的言論會傷害到別人,就不應該說出口,並不是說自己沒有惡意或者開玩笑就可以講。 至於孩子能否換位思考自己已經傷害別人,其實跟社會情緒學習(SEL)中所提倡的「社會覺察」有關,也就是孩子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立場。駱郁芬表示,從日常的對話就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這樣講別人會不會受傷?」「如果別人用同樣的語言評論你,會有什麼感覺?」 例如孩子說:「媽媽好胖喔~這樣好醜!」「弟弟喜歡玩洋娃娃,就像女生一樣,好奇怪。」家長可以直接回應孩子「你這樣講,媽媽覺得很受傷、很傷心,我覺得很難過。」也可以引導弟弟說出自己的感覺,讓孩子了解,這樣的話會讓人受傷,並不適當。之後再進一步帶孩子了解胖瘦、性別氣質等都是每個人的差異,並沒有好壞之分。 回歸身教,家長回應孩子時不帶價值判斷 駱郁芬在現場觀察,孩子對於這個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判斷、是否能尊重差異,絕大部分都是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以及周遭的大人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能保有「自我價值感」,不會因為自己的優勢被威脅而去歧視、傷害別人。 駱郁芬舉例,如果家長常常跟孩子說:「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只能當工人、做黑手,不會有前途!」其實就在告訴孩子,「工人和黑手比較差,是不認真的人才會去當」。或者有些成年人在聊天時會說「外勞本來就很懶」等,類似這樣的價值判斷,都會埋下孩子對他人歧視的種子。 至於自我價值感,駱郁芬解釋,是讓孩子知道「我很好,並不是因為成績好或者其他別人認為有價值的標籤,而是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這樣的自我認同感的培養,也來自家長日常生活中不會用其他標籤或能力去評斷孩子,避免孩子有「有好成績的才是好孩子」、「能賺大錢才是成功的人」等,這樣對自我的評斷。駱郁芬說,如果孩子過度仰賴這些標籤來證明自我價值,就很有可能會在其他族群取得同樣成就時,孩子因為備感威脅,而用「歧視」的態度來對待人。  

嬰幼兒父母總擔心不夠愛二寶?別讓偏心症候群作祟

2023年05月23日
公開
79

家有至少二寶的爸媽,是否曾經懷疑過自己沒法對孩子一視同仁,對誰比較偏心,甚至因此焦慮、責備自己?原來,這樣的擔心非常普遍,而且,它事實上是一種健康的過渡期心情。2580國際娛樂評價 在美國流行的社群平台 Reddit 上,一個爸爸道出無奈又疑惑的心聲。他跟太太明明都想要生二個孩子,但是老二出生後,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沒有像愛老大那麼愛老二。老大出生時,他感覺自己愛的能量大爆棚,但老二出生後,沒有新的愛意湧出,還要努力地在心房找找看有沒有空間容下他。 數百名父母留言分享同感、鼓勵他,原來,好多爸媽都有過同樣的經歷,不但覺得自己偏心,還為之所苦,或懷疑自己是否出了什麼問題。 《父母》(Parents)雜誌長於家庭與關係的專欄作家梅爾(Beth Ann Mayer)綜合父母們提出的經驗,並採訪紐約的臨床心理諮商師薛福(Holly Schiff),解析這些心聲,也釐清嬰幼兒父母們自覺比較疼老大的偏心症候群。 出現這種心情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雖然都是照顧嬰幼兒,但照顧老大跟照顧老二,卻是不同的事情。 當老大出生時,父母沒有任何帶孩子的經驗,而且要經歷許多身心轉折,包括各種妥協與犧牲,立刻讓父母的心與情緒跟孩子建立深厚的連結,各種感受都很鮮明濃郁,包括愛。但當老二出生時,父母已經處在那樣的犧牲、轉折與情緒中,也已經比較有經驗或習慣相關的感受,會有種錯覺,以為沒有那麼深厚的愛與感動。其實隨著時間過去,大人的心情會沉澱,也會釐清這種迷惘。 偏心症候群 可能是父母的錯覺 偏心症候群最明顯的情境就是,老大還小、老二就出生,父母真的很累。當睡眠不足成為常態,還要照顧二個小小孩與大人的生活,即使已經有過照顧老大的經驗,仍常令人覺得吃不消。帶老二時,像照顧老大時那樣時時充滿愛意,單純看著、抱著孩子的滿足時刻,並不會像帶老大時多。 另一方面,比較小的孩子還不太會互動,或比較不成熟、不好帶、需要更多照顧,相較之下,自然會在跟老大互動時比較輕鬆愉快,對老二比較不耐煩。甚至,有些貼心的父母會擔心疏忽了老大,而刻意多陪伴、給老大更多注意力或資源,而更顯得自己好像偏心了。 所以,事實上,那種看似偏心的感覺雖然普遍,但其實可能只是父母的錯覺,是為人父母的諸多心緒之一。父母對孩子的愛,克服了照顧小小孩的辛苦,而且會願意為每個孩子的特點調整自己的生活與照顧方式。 換句話說,父母可能只是愛每個孩子的方法不一樣,畢竟每個孩子的特點、喜好都不同。當老二漸漸長大,爸媽也會發現、喜愛與享受老二的獨特之處,體認、並知道如何完整地表達對他的愛與關懷。 放過自覺偏心的情緒 薛福反過來安慰父母,懷疑自己是否偏心的爸媽,並沒有做錯什麼或是不正常,這反而是肯定兩個孩子各不相同、但同等美好的重要自覺。父母的心房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愛每個孩子,只是可能會用不同的方式。 這麼一來,令人擔心的,反而是父母的糾結與難受。不少父母因為覺得自己偏心而焦慮或自責。薛福建議父母要放過自己這種心情,而且做為成人,在照顧孩子時,需要、也要能夠示範情緒管理。 例如,父母可以找信任的親友傾訴心情,或對彼此說出感覺與擔憂,互相提醒、開導與支持。如果覺得自己偏心的感受與不安大到讓自己沒法好好生活與照顧孩子,那麼,至少為了孩子,也要尋求專業的諮商等支援與協助,好能在面對孩子時,給予他們值得擁有的慈愛與照顧。

自我批評讓孩子痛苦糾結,卻也讓他發憤圖強

2023年05月20日
公開
95

「我不敢到班上跟同學一起上課,因為我怕跟不上班上的進度。」他是八年級的男生,是個懼學快一年的孩子。當孩子說他的困擾時,其實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停留在感覺裡面,鼓勵他多說一點自己的感受,我們才能真的理解孩子。日本麻將遊戲推薦 他是八年級的男生,是個懼學快一年的孩子,有時候可以順利進班,有時候因種種壓力而無法進班……時好時壞。有時候明明克服了心理的恐懼成功進班,下個月卻又沒辦法進班了。 他今天跟我說:「我不敢到班上跟同學一起上課,因為我怕跟不上班上的進度。」我問他:「那老師很好奇,當聽不懂或跟不上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呢?」 當孩子說他的困擾時,我們很常馬上給予鼓勵、安慰,像是「沒關係,不要想那麼多,你可以的,加油」。但其實,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停留在感覺裡面,鼓勵孩子多說一點自己的感受,我們才能真的理解孩子。 他說:「我常常覺得自己表現怎麼這麼不理想,理解力很差,不會的題目不敢與老師請教,導致不會的問題積累越來越多。」我說:「我也很常有類似的感覺耶!好像內在有個批判者,會不停地批評自己『很笨、不夠好、不夠努力』之類的。」 「這個聲音,常常讓我們好辛苦又好糾結,但另一方面,也是這個聲音督促著我們繼續努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你有發現嗎?」 我們常常想要拋棄這個「批判者」,因為自我批評讓自己好難受。但往往越想丟掉,卻又卻丟不掉,於是多了「自責」的情緒,責備自己怎麼這麼糟,怎麼會一直批評自己。 但我們能不能看見,是這個「批判者」,讓我們這麼努力、得到現在的成就,讓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謝謝「批判者」,陪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讓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我發現,當我不急著把「批判者」丟掉,而是謝謝「批判者」的存在時,我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我不只看到批判者讓我好辛苦,但我也看見批判者是這麼的有功能,讓我能盡力完成許多事,甚至得到不錯的成就。 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批判者」是怎麼長出來的?這個孩子說:「爸爸總說我不夠好,成績不如姐姐,怕我以後考不上好高中,讓我很不甘心。」原來「批判者」,其實也是我們的保護者,因為不甘心,激勵自己想變得更好。 下一次,當那個批判者,那個自我批評的聲音又出現時,先別急著把他趕走,聽聽他到底想跟你說什麼? 你的批判者、憂鬱、嫉妒、自責、完美主義……你的每一個部分,都值得被你善待。那些你喜歡的、不喜歡的內在的每個部分,都值得被你好好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