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zoe.CH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什麼叫做真愛? 陳銳VS周杰倫

2010年03月25日
公開
17

一樣的親情,但是,怎樣拿捏的關愛才是恰當的呢? 關於陳銳 趙老大的【台灣新聞近代史】 如果魯俊還活著 陳凱倫的兒子陳銳出事了,被關了,社會人士又談起青少年的問題,名嘴又要接通告賺取車馬費了。 要談青少年的問題,趙老大是最資深的行家,但是趙老大不想談,談了五十年,台灣青少年越鬥越狠,竟然在校園內當起了組頭,搞起了暴力討債;趙老大都覺得很無奈,但是名嘴談起青少年,卻又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個個都是青少年問題專家,其實,屁,狗屎,個個都是混時間,等著領錢。 不扯這些無聊話,每次想到台灣的青少年事件,我倒想起一個人,魯俊,當年在台北市警察局當少年隊隊長,早先是少年組,大家都稱魯俊是魯組長。 魯組長個子不高,胖又矮,頂著個大光頭,冬天是中山裝,夏天是短袖香港衫,在台北市混的青少年,只要聽到魯組長,沒有不想尿的。 魯俊在警局的頂樓大禮堂內,成立一個輔導小組,凡是被少年組員警逮到的青少年,每天下午四點必須到警察局報到,集體作功課,少年組內也有大學生在場指導,作完功課,大家又在魯組長監視下,在大禮堂內作伏地挺身,五十個為一個單元,魯組長的目的是,你們不是喜歡打架嗎,精力充沛 啊,來,五十個伏地挺身,作完以後再回家,看你們還愛不愛打架? 少年輔導組每期三個月,畢業後就可以自由了,但是有的青少年忍不住又在校外滋事,又進了警察局少年組,魯組長就把伏地挺身追加到八十個,甚至到一百個,上課期限也延長到六個月。 魯俊經常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到西門町巡查,他只要在西寧南路的電影院門口出現,不動聲色,西門鬧區內立刻一片寧靜,因為『魯組長來了!』立刻傳遍西門町,凡是三五成群,抽煙嬉鬧的,魯俊當街處罰,罰站一小時,自己看錶,時間到了自動離開,周末的下午,走在西門町,就會看到罰站的 青少年,這也是當年西門町的街景。 幾乎每位家長都支持魯俊的管教方式,還有不少家長押著孩子到警局向魯組長報到,因為從輔導班畢業的孩子,確實會改變很多。 陳凱倫的陳銳在校園內混組頭,內湖中學曾經查獲,但是校方還沒有懲處,陳銳的母親已經找來立法委員對學校施壓,包括陳銳在內的一夥學生,全都沒有處分,不了了之。 可是魯俊領導的少年組就沒有這層阻礙,他對青少年的管教方式,家長們一律支持。 從種種跡象顯示,陳銳今天被法官判定收押,陳凱倫夫妻二人應該負起全部責任,我看到那張陳凱倫寫給兒子的卡片『銳寶貝』,以及由律師帶進牢裡的炸雞塊,我心想,完了,陳銳沒救了,即使出了看守所,他必定還是我行我素,繼續當他的組頭,因為他的父母在背後撐腰,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錯了。 有這種混蛋的父母,所以才有這種吸毒、轟趴、砸店、暴力討債的兒子,沒救了。 所以當我想起魯組長時,我就想如果他還活著,青少年造成的社會亂象,是否有救? 我想,也是沒有什麼指望,因為現在家長很多很混蛋,很多的立法委員也跟著混蛋,一個當中央級民意代表的人,放著很多正經事不去辦,你去管陳凱倫兒子的校園搗亂幹什麼?現在可好,陳凱倫的銳寶貝關起來了,莫非你也要去找法官施壓,要求法官把銳寶貝放出來?行嗎? 我又想,如果魯俊活到現在,即使沒有病死,也會被這種沒有是非的現象氣死。 因為滿街都是陳凱倫夫妻模式的父母,滿街都是暴力討債的青少年在橫行。 哎喲喂,我的銳寶貝啊。 或許您不喜歡周杰倫 但是,關於他的事蹟.... 一個母親的愛 周杰倫,萬千青少年為他的歌聲而癡迷、的一位天皇巨星,對母親葉惠美有著似海深情,因為在他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是媽媽用溫暖愛的臂膀支撐著他。 所以周杰倫一直說,「只要媽媽高興,我願意為她付出一切!」 音樂天才破裂的家 周杰倫出生於1979年1月,媽媽葉惠美是台北淡江小學的美術老師,爸爸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周杰倫4歲讀幼稚園時,葉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葉幼兒音樂班學鋼琴。平時活潑好動的小杰倫一站到鋼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靜,聽老師彈奏一遍自己就能復彈出來,老師告訴葉惠美,這孩子很有天分! 為了培養杰倫的音樂素質,葉惠美主張拿出家裏全部積蓄為杰倫買一架好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為杰倫輔導。而杰倫的爸爸則認為不必這麼認真,男孩子嘛,隨意一點,沒必要拿出全部積蓄投資。最後,葉惠美還是背著丈夫為杰倫買了一架鋼琴,弄得杰倫爸很不高興。小學三年級時,杰倫偶然聽到世界名曲《天鵝湖》,被大提琴憂傷淒美的曲調迷住了,葉惠美沒和丈夫商量又為杰倫購買了大提琴。 杰倫爸對妻子葉惠美「孤注一擲」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回家就指責葉惠美的不是,家庭裡的溫馨越來越少,爭吵越來越多。杰倫不知道爸爸為什麼總要找媽媽吵鬧,他用自己稚嫩的詩行記下他的困惑和傷感: 從小到大只有媽媽的溫暖為什麼我爸爸那麼兇 如果真的我有一雙翅膀兩雙翅膀隨時出發 偷偷出發我一定帶走我媽媽…… 這傷感的詩行杰倫後來為它譜了曲,就是那首令萬千歌迷傷感的《爸,我回來了》。 周杰倫初中二年級時,父母終於離婚。 14歲的周杰倫寫道:「爸爸媽媽彼此沒有愛,難道這就是生命的真諦?」沉默、倔強和叛逆已經塑造了另一個周杰倫。 世人不識君苦悶中的徘徊 周杰倫有音樂天賦,但功課卻很糟。高中聯考總分只有100多分,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前途一片黯淡,母子倆相對無言,難道兒子就這麼完了?恰好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正在招生,周杰倫考上了。 因為彈得一手好鋼琴,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又時常活躍在籃球場上,周杰倫成為許多女同學關注和談論的對象。但是,周杰倫卻常常面無表情,很少露出一絲笑容,除了音樂成績出類拔萃以外,其它科目成績幾乎全線紅字,老師們紛紛認為他智力低下,他的英語老師甚至直言不諱對葉惠美說周杰倫有智力障礙。葉惠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還是決定要把杰倫培養成才,至少當一個鋼琴師吧。葉惠美沒有指責杰倫,她認為杰倫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的,並且深信自己的孩子沒有智力障礙,於是她嚐試用姐弟式的關心來「馴服」周杰倫,規定自己「三不」: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兒子。   果然如老師們的預測,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葉惠美多方打聽後,鼓勵杰倫去考台北大學音樂系,結果他沒有被錄取。周杰倫咬著牙考第二次,還是失敗了。媽媽和外婆外公都為杰倫的前途擔憂,這孩子究竟將來能幹什麼呢? 極度迷惘的周杰倫無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軍兵役,這期間,竟得了僵直性脊椎炎,令人沮喪的是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緩解,到了晚期全身甚至會像殭屍一樣僵硬,也可能導致癱瘓。葉惠美和外婆說起杰倫就垂淚。 母愛呵護下一飛沖天 病緩解一些後,周杰倫到一家餐廳打工,作為端盤工的他因為時常打翻菜盤,每個月的工資幾乎被扣掉了一半。餐廳中有一台鋼琴,一次閒暇時周杰倫彈了一曲《蕭邦舞曲》,把老闆驚呆了,老闆靈機一動,叫周杰倫不要端盤子了,就在餐廳彈琴,然後請來電視台記者炒作,不但使得餐廳生意火爆起來,還節約了一大筆請鋼琴師的費用。 > 葉惠美感受到了杰倫的音樂潛能,她替兒子在台北星光電視台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王」報了名。周杰倫精心創作了一首歌曲《夢有翅膀》,但他對自己的演唱實在沒信心,請了一位歌手演唱。演唱者不能理解他的曲風,而他的鋼琴伴奏又顯得怪異,弄得台下聽眾噓聲一片,初出茅廬的一場表演徹底搞砸了。 葉惠美急了,性格內向的她鼓起勇氣找到了主持人吳宗憲,把《夢有翅膀》的曲譜拿給他看。吳宗憲當時是台灣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闆,他對周杰倫的第一印象並不好,應付似的拿起曲譜掃了一眼,卻是眼睛一亮,歌譜不僅抄寫得工工整整,而且譜得十分複雜。慧眼的他立即改變了主意:「這孩子還可以,明天叫他到我公司來上班!」 周杰倫進了音樂公司任音樂製作助理,在媽媽的鼓勵下,每天主動幫同事們買盒飯,大家對這個沉默寡言但又勤快的小伙子有了好感。而葉惠美總擔心杰倫冷漠而倔強,又不善言辭,生怕他無意中把老闆和員工們得罪了,於是常常在下班時間站在公司門口,準備一些可口的比薩、炸雞送給員工,請他們包涵杰倫。一來二往,葉惠美對公司員工比周杰倫還熟悉,同事們都知道周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周杰倫很快創作出大量的歌曲,但讓吳宗憲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創作的歌詞總是怪怪的,音樂圈內幾乎沒有人喜歡。一次,周杰倫又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給吳宗憲審讀。這次吳宗憲連看都不看,便將那首歌曲揉成一團,隨手丟進身邊的垃圾桶裡去了。周杰倫的眼淚禁不住流了出來。 是放棄還是繼續?媽媽每天來公司門口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如果放棄,太對不起媽媽了,周杰倫硬著頭皮支撐著,他吃住都在辦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進行創作。葉惠美每天晚上都到公司看望杰倫,望著日漸消瘦的兒子,她強忍著不讓自己的淚水流出來,儘量說一些鼓勵的開心的話,然後將杰倫換下的髒衣服拿回去洗乾淨。 一連一個多月,吳宗憲每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時,總能準時見到周杰倫新的作品。終於,他被這位小伙子的勤奮和天賦深深地感動了,他「嗅」出了周杰倫的歌曲隱隱有一種味道,答應找歌手演唱他創作的歌曲。 吳宗憲將周杰倫的《眼淚知道》推薦給天王歌星劉德華,劉德華看了一眼就拒絕了。不久,又將他的《雙節棍》推薦給火爆華語歌壇的張惠妹,沒料想,張惠妹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吳宗憲決定給周杰倫最後一次機會,讓他自己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如果這樣也不行,他就只好請周杰倫走人了!他將周杰倫叫到辦公室,十分鄭重地說:「阿倫,給你 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老闆的話刺激得周杰倫興奮不已,他打電話告訴媽媽後就跑到街上買回一大箱方便麵。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後的搏擊。 周杰倫熬紅了雙眼如約寫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寫得結構合理,譜得工工整整。吳宗憲終於有了讚許的笑容,他挑選出10首,2001年初製成了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杰倫》。 公司對這張唱片沒抱多大希望,能收回製作成本就算不錯了。然而《杰倫》橫空出世後,猶如一場猛烈的颱風橫掃台灣,很快被歌迷搶購一空。《杰倫》一舉奪得台灣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杰倫》的成功讓公司始料不及,讓台灣的歌星們大跌眼鏡,紛紛詢問哪裏冒出來的周杰倫?如果說第一張專輯小有成就的話,那麼,周杰倫第二張專輯《范特西》已經形成了風暴,席捲了大陸、港台、東南亞整個華語歌壇,各種大獎紛至沓來。 周杰倫終於成功了,他深深明白,沒有媽媽黑暗中明燈般的溫暖,他支撐不到今天,媽媽為他一直未再嫁,點點滴滴都是舐犢之情。他將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媽媽掌管,儘管自己有了公寓,每個週末依然回家,同媽媽、外婆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葉惠美更是百感交集,當年丈夫的譏諷、老師的搖頭、生活的艱辛都隨風而去。 葉惠美退休後,周杰倫總擔心媽媽寂寞,只要在台灣,他都回家同媽媽住在一起。週末時,他會約上媽媽一起去看午夜場的電影,媽媽喜歡看經典片,周杰倫就陪著看,而周杰倫喜歡看的前衛片,葉惠美也陪著兒子看,幸福的暖流縈繞在母子心間。周杰倫的第四張專輯就叫《葉惠美》,這是兒子獻給母親的禮物。

于美人育兒觀點~拒絕體罰

2010年03月24日
公開
18

于美人育兒觀點~拒絕體罰 文�聲活工坊 授權刊出 〉〉〉★于美人育兒經•BabyHome獨家專訪★ ★拿色筆亂塗沙發 「Max,你覺得小孩如果做錯事情,父母應該怎麼對待他們?」 「要溫柔地說,不行的話,~還要繼續再說。」 「用打的有沒有用?」 「那只會讓小孩覺得很害怕!還想再去做…」 「我以為罵了打了你們就會很怕,然後不敢再去做。」 「我們會很怕,但是不會改變。」 「不會改變?」 「對!不會改變…」 「是你這樣還是很多小孩都這樣?」 「很多小孩都這樣!」 「你喜歡人家很溫柔跟你說…」 「對!」 「所以,當你媽媽應該要很溫柔才可以…?」 「呵呵…沒關係啦。」 (摘自于美人與Max的俏皮對話) ★用欣賞鼓勵孩子解決問題 有一次我在廚房忙,那兩個小傢伙竟跑進來跟我說:「媽媽,我們要一條抹布。」我就拿了塊乾的抹布給他。後來,小傢伙又說:「媽,我們要濕濕的抹布…」我就換了一條濕的給他們;可是這時候我就很想知道,嘿…這兩個孩子不知又做了什麼亂?於是,我就跟著走出去看。 我一走出去,就發現兩個人很認真地在用濕的抹布擦沙發。原來,他們用色筆,把扶手的沙發布塗得花花的。我就問:「是誰做的?」兩個人這時候就推來推去,Max說是Mina,Mina說是Max塗的。後來我說,如果都沒有人承認,就通通罰站十分鐘! 罰站過程當中,相對於Mina安靜,Max可是一直碎碎念。於是這時候,我選擇先穩定情緒,克制自己不打小孩,想讓孩子有穩定的成長;而且如果動怒打完小孩,通常會讓自己的心情非常不好。 我有個機會和史英教授談過,他說:這是多麼珍貴的學習過程。第一,兩個小孩才三歲而已,並不知道色筆塗在沙發布上,竟然不能像用橡皮猜來擦掉般簡單。他們一定是用乾的布擦過卻擦不掉,兩個人竟然這麼聰明智慧,會想用濕的抹布再擦擦看,結果濕的抹布也擦不掉。在這過程當中,他們也緊張害怕了,而且仍然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 又再過了一天,兩個小孩子又跑來廚房跟我講:「媽媽!沙發那個布,我們已經都弄乾淨了。」我不太相信,因為那是前天發生的事情,怎麼會擦乾淨呢…。結果原來他們是把沙發扶手的布,原本塗花花的地方往下折,然後把乾淨的那一塊往上撐起來,所以原本畫花的那個部份就好像不見了。我當場又驚、又氣、又好笑,就用了欣賞的角度再看這兩個小孩子。 他們試圖在解決問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叫「遮蓋法」,於是我向他們表示:OK!媽媽知道了,你們在努力把這個件事修補好,但請以後不要再這樣畫了。果真,他們以後就沒有再去亂畫那塊布。這過程讓我學習到,不要先出手管教小孩,如果貿然出手可能會有很多後遺症與麻煩。 ★拒絕體罰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當然也被打過。常常自己也覺得沒有做錯,只是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像小學時數學考不好就被打過一巴掌,可是顯然成績不會因為這樣就變好。有時候,我們更應該思考,大人的意思究竟何不合理。當我們選擇不打小孩的時候,更能讓我們去想、去試其他的溝通方法。 我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但這就是底限了。可不可以讓我們都舉起手,宣誓「絕對不打小孩…」不體罰不代表不管教,而是我們用正面思考的方式,用說理的方式來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