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如姨~*°♥°*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婚俗資訊

2007年05月11日
公開
16

◆ 訂婚當日新郎應多準備一些紅包以備不時之需,金額大概為600、1200、1800...這些吉祥數字。 ◆ 一般囍餅店備有木盛、首飾盒供新人借用,可依新人準備六禮多寡而決定借木盛的數量,而木盛的數量也以2、6、12為主,避開奇數及4等不吉利數字。現在的社會習俗已有愈來愈簡單隆重的趨勢,大多以借2個木盛最多,鋪上囍餅店送的木盛紙,簡單的擺上聘金首飾、禮香炮竹、四色糖、帽子、衣服、鞋襪就是一般簡單的六禮。 ◆ 習俗的"頭尾",就是從頭到尾互贈一套衣物,記得送對方一雙鞋子時,一定要附贈送上襪子(穿鞋不穿襪是不雅的喔!),而且記得要送2雙不是1雙喔!! ◆ 當女方收到男方送來的六禮,一定有龍眼(有的囍餅店會設計在禮香炮竹或四色糖禮盒中),女方記得只要拿2顆起來,其餘通通回給男方,並且新娘要將此2顆吃掉,這2顆是代表新郎的眼睛(俗稱〝女婿目〞),吃了,婚後就不會偷瞄其他女孩子,所以要記得吃掉喔!! ◆ 當男方吃訂婚婚宴時,記得不可吃到最後一道菜完才走,要提前離開,且要不打招呼、不說再見的離開,因為人生這樣的場合一生一次就夠了,走時記得將壓桌禮的紅包放在桌上,表示不是白吃白喝,且男方的人坐幾桌就要壓多少桌!! 訂婚典禮日男女雙方敬備禮金參考 ◆ 女方給男方的紅包禮 ◆ 訂婚紅包禮 參考禮金 說明 1. 摃伕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不用車送,採用二人摃一箱,二人氣派好。 2. 摃伕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載訂婚禮品者。 3. 賀禮官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押箱先生紅包。 男方給女方的紅包禮 ◆ 訂婚紅包禮 參考禮金 說明 1. 相見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準新郎對長者或小孩輩的見面禮。 2. 舅仔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給準新娘弟妹未婚者,已婚者免 3. 端茶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引導準新娘捧茶之好命婦人。 4. 點燭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舅舅點蠟燭祭祖的紅包。 5. 挽臉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準新娘化妝禮。 6. 棺瓶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倒酒者的紅包。 7. 廚師禮 2000元 2600元 3200元 訂婚日喜宴送給大廚師禮。 8. 吃甜茶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男方每一人一份,主婚、訂婚人應包大禮。 9. 端臉盆禮 600元 1200元 1600元 送給端臉盆者。 10. 訂婚桌禮 12000元 16000元 32000元 男方送給女方壓桌禮。 ● 男方應備辦禮品:  1. 聘金─為雙數,用紅紙包裝好。  2. 聘禮─通常分為簡單的六件禮與講究的十二件禮,皆置於盛上(又稱辦盤),   以盛為單位送至女方   一般的六件禮: 大餅:即肉餅、鳳梨、白豆沙、豆沙核桃、棗泥禮餅.....等。 禮餅:又稱盒仔餅。現已有漢式或西式多種選擇。 米香餅:俗稱「吃米香嫁好尪」。 禮香、禮炮、禮燭:禮香用無骨透腳青;禮炮用大鞭炮和大火炮;禮燭則用成對的龍鳳喜燭。 米、糖、福圓:米和糖是供女方做湯圓之用,取團圓美滿之意。福圓代表新郎的眼睛,女方不能收,只能偷兩顆給新娘吃,表示從此看住新郎的眼睛,使他婚後不再看其他的女孩子, 此外也有圓滿多福、子孫興旺之意。 聘金、金器、布料:聘金分大聘、小聘。大聘通常用以顯示男方的面子,小聘則為一般行聘 ,女方通常是收小聘退大聘。另外還有新娘衣裙,也可以布料代替,甚至包括皮包、皮鞋及 各項服飾配件等;至於金飾部份有項鍊、手鐲、耳環,一般都由準婆婆打點,為給媳婦的見面禮。     隆重的十二件禮:除了以上的六件禮之外,另加入 酒:兩打。冬用紹興酒,夏用啤酒,表示全年都平安順遂,此也為敬女方家祖先用。 麵線:象徵美滿姻緣一線牽,祝新人福澤綿長、婚姻幸福之意。 四色喜糖:包括巧克力糖、冰糖、冬瓜糖及桔餅,象徵甜甜蜜蜜、白頭偕老。 閹雞(活公雞):六隻,表示婚姻永固、一片祥和。 豬:用全豬、半豬或一隻豬腿皆可,女方會將此禮分贈親友。 其他:如豬屏、茶葉、茶具、喜花、罐頭、禮品.....湊盛數用。  3. 酒席禮:視女家款待男方家所備辦之酒席約值多少,而以現金置於禮袋內給付。  4. 媒人禮若干(比女方家稍多)。  5. 男方家同赴女方家之人數,為6人、10人或12人,應避免4人或8人,此為貢禮官   或押箱先生。   ● 女方應備辦禮品: TOP  1. 挑禮品禮若干。  2. 預備甜茶。  3. 甜湯圓、點心。  4. 酒席。  5. 贈與準新郎之禮六件或十二件(帽子、領帶、衣料、袖釦、領夾、皮帶、鞋襪、手錶等)   做為還禮之用。  6. 媒人禮若干。   ● 訂婚當天之儀禮: TOP 男方出發至女方家前,先行上香祭告祖先,祈求姻緣美滿幸福。 準新郎由媒人及貢禮官作陪,將聘禮一一盛於盛上,前往女家。到達時須燃放鞭炮,女方亦應燃引鞭炮,並由新娘兄弟一人相迎,端洗臉水給新郎洗手、擦手,新郎即以紅包答謝。 男方納采人群進入女家,由媒人介紹雙方家長及親友互相認識,並講些吉祥話增添喜氣。 女方以煙茶待客,貢禮官將聘禮羅列呈獻;女方將聘禮奉於祖先案前,並敦請福壽雙全的長輩率領燃香祭告祖先,然後開始訂婚儀式。 準新娘在媒人引導陪同下,捧甜茶向男方來客一一奉茶,甜茶飲畢,準新娘捧茶盤收杯子,男方來客此時應將事先準備之紅包與茶杯同置於茶盤上,俗稱「壓茶甌」。 喝過茶後,準新娘坐於大廳一高腳椅上,腳墊小圓凳,面朝外,由新郎取出繫好紅線之金、銅戒,套於新娘右手中指上,表示夫妻永結同心。禮成放鞭炮,女方歡宴男方,男方準備紅包「壓桌」。 宴畢後,男方應儘速離去,且絕不可互道再。女方則回贈禮品,如新郎衣料、皮鞋等十二,同時也讓男方攜回幾盒囍餅及禮香、禮燭、禮炮一份。 男方回家後要行告祖禮,上告列祖先已完成行聘納采之禮,並將女方回敬之囍餅分享親友,謂之「分喜」。 ● 結婚儀式的決定: 傳統婚禮:在男方家拜天地、祭祖、拜父母,然後宴客。 公證結婚:在國家法庭之前,由法官證婚,自有其莊嚴性。 集體結婚:參加各省市政府所舉辦的婚禮。 教堂婚禮:莊嚴、隆重,有神聖的氣氛。 其他:潛水結婚、登山結婚、跳傘結婚.....等,都是新潮且具紀念性。 ● 婚宴的選擇: TOP 飯店式,又分中式與西式。 餐廳式。 家庭式。 其他:如自助餐式或茶點式婚宴。   ● 迎娶禮序: TOP 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應先祭拜祖先。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尤以六的倍數最好。 新娘在結婚出發前,要與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飯,謂之「食姊妹桌」。 新娘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持茶盤(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應給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 男方來客入廳坐定後,媒人將帶來之禮品悉數交給女方家,女方家則以點心招待男方來客。隨即新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繼而迎親人員起程動身,新娘由一位全福的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禮車起動之刻,新娘由車上擲出繫了紅包的摺扇,謂之「擲扇」,由新娘兄弟趨前撿拾。 禮車上方應懸綁一顆連根帶葉的青竹或甘蔗,意為初嫁。禮車後方亦可綁有朱墨畫的八卦竹篩,用以驅邪。 在新娘禮車後行潑水之禮,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禮車起程後應燃放鞭炮,兄弟姊妹陪嫁人員則隨行。車抵男方家門時,男方家亦燃禮炮相迎,慶賀告喜。 新娘由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女性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進入大廳。新娘忌踩門檻,並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男方家中之長輩,將新娘介紹給家人認識,此儀式即是承認新娘為家中的一員。然後進行拜天地,送入洞房。 洞房內以竹篩覆床上,桌上置銅鏡以壓驚,新人一起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兩人合飲交杯酒,並吃由黑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物做成的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目前一般人均採取中西合壁式的婚禮,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時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在喜宴完畢後,新人端著盛香煙、喜糖之茶盤,立於餐廳門口送客。 婚後,新婚夫婦第一次回娘家稱為「歸寧」。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隔天回去,也有二天、三天才回娘家去的。歸寧當天,女方家派新娘兄弟前去迎接,同時女方家也在這天設宴請女婿和親友,俗稱「請子婿」。應注意的則是第一次歸寧不可以待在娘家過夜,並且要在黃昏前回去。 ● 結婚前三個月 TOP 決定婚期、婚禮形式及預算。 佈置新居,添購家居用品。 婚前健康檢查。 選購婚戒及首飾配件。 籌劃蜜月行程。 辦理護照。   ● 婚宴的選擇: TOP 選定攝影禮服公司,敲定一切進行事宜之日程。 試穿禮服、設計髮型及試妝。 拍攝結婚照。 預定宴客場地、桌數及菜單。 草擬宴客名單、工作人員名單,並預估可能出席人數。 設計喜帖、謝卡。   ● 結婚前一個半月: TOP 確定蜜月旅行所有細節。 試吃酒席。 印製喜帖。 購買新衣、鞋子、絲襪。   ● 結婚前一個月: TOP 決定婚禮細節。 決定攝影、錄影人員。 確定伴郎、伴娘名單。 宴請婚禮當天之工作人員。 邀請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 添購蜜月所須物品。 整體美容美髮計劃開始。 選擇結婚禮服及婚宴服所須搭配之首飾。   ● 結婚前二週: TOP 寄出喜帖,並電話通知。 訂定蜜月旅行行程及旅館。 再與飯店敲定各項事宜:宴客區、桌數、菜單。 新屋整理及清掃。 護髮、護膚保養。 訂定新娘捧花、伴娘捧花、各式胸花、禮堂用盆花及禮車用禮花。   ● 結結婚前四~六天: TOP 準備婚禮當天之龍鳳章及須用之一切文具。 訂購宴客當天所須之菸、酒、汽水、糖果、瓜子。 護膚保養。   ● 結婚前二~三天: TOP 與婚禮工作人員再確認一次當天的工作細節。 再次與飯店或教堂敲定各項事宜。 去除汗毛、修眉、修面、修指甲及做臉部保養、護髮。 檢查蜜月旅行所應攜帶之行李等。   ● 結婚前一天: TOP 全身肌膚保養。 與美容師敲定次日美容、美髮時間。 確定結婚禮服、婚宴服之穿戴順序與飾品之搭配。 準備一個化妝箱,置妥所須首飾、配件、絲襪(可多準備兩雙)、披肩、鞋子,方便拿取。 輕鬆愉快的沐浴。 充足的睡眠。   ● 結婚當天: TOP 吃一頓豐盛的早餐。 保持愉快的心情。 請好友隨側料理雜物,協助更換禮服。 注意首飾、禮金等貴重物品,請專人看管,以防遺失。 男方準備結婚證書及禮品到女方家迎親。

提親注意事項

2007年05月06日
公開
45

作者: waterh2o (203.65.106.---) 發表日期: 10-13-2004 17:07 請原諒我厚顏開個討論區 因為私下有些水水詢問我相關事宜 所以 乾脆把一些整理資料與心得整理如下 如果不需要者 當然就略過去 不用看囉 預備.......開始 提親 l 訂婚前50~60天不定,但有人為了餐廳、新秘等檔期 會提早半年以上進行 *有人為卡檔期,會先給女方八字合日子,再提親,惟此權宜作法需先經雙方家長同意,建議新人勿擅自作主。 l 提親日需否看日子?以雙方家長意見為主。 l 最好商請 一位與雙方家族熟識,且善於居中協調的媒人前往。若無,則一般由男方請媒人來做溝通。 l 有的若為男方第一次拜訪,則不視為提親,必須女方父母認識男方且同意後,於第二次拜訪,才為正式提親,屆時才可提婚事。 *有的則為第一次拜訪主拿八字,確定兩人八字無問題,第二次才會正式提親,討論婚事習俗。 l 提親時辰:一般需早上抵達,中午前離開。 l 媒人需知 *在男方到女方家提親的時候, 應協助及提醒男方應相談的細節, 如文定日期, 女方禮數, 喜餅數量等等. *在男方提親前, 應先打聽女方的生肖或忌諱等, 在選擇日期時間上, 可避免有沖撞. *媒人需開朗健談,身家需符合習俗 --例如不可離、寡、不屬虎等,若是,則婚事時不可牽新娘。 *媒人應要熟練雙方習俗作法(例如閩南對上客家,南部對上北部)以及四句聯的吉祥話 *常見媒人一上門,就下馬威向女方表明一切照男方習俗辦理,請注意。 *切忌切忌慎選媒人—許多好事,都敗在媒人溝通不良(或無意傳遞錯誤訊息或用語不當上)身上。 l 提親注意事項-男方 *新郎需先確認家中以往嫁娶花費經費額度,並提前與新娘及家人擬妥對策,以避免新娘家與家中習俗差異過大,發生不快。 *依古禮,只有媒人出席,現在一般多為媒人+男方父母+新郎 --男方除了準新郎本人還有男方父母及媒人需湊齊單數人,以三或五個人為準 --準新郎是一定要到場 --男方的家長,也就是雙親一定要到,如果父母在國外,就請家族的長輩代表或有力人士出席 *媒人需跟女方家確認抵達日期與時間。男方先詢問女方父母親提親日期及時間(表示尊重) *注意服裝儀容與笑容,要展現誠意。 *帶禮物去女方家拜訪,若為食品需確認女方家有無飲食禁忌,例如吃素,或家人有腎臟病(不買海苔高鹽類)、糖尿病(不買甜點)…等 --有的禮品需為雙數,若需女方回禮,應事前告知- -取有去有回之意。 --有的習俗:中一項禮盒其需為「蘋果」,取平安順利之意。 *對女方所提之要求或意見,盡可能都表示尊重,一般訂婚依女方,結婚依男方。但還是要看雙方家長討論情形。 *準時赴約 不可遲到,若真因為塞車或其它不可抗力之因素,一定要趕緊電話通知會稍微晚一點時間抵達,更忌諱臨時取消—需好好跟女方說明並請求諒解。 *建議新人雙方一定要有一定經濟基礎,以便於雙方家庭對禮數認知不同時,有能力私下補足金額差異,聽過差6萬元聘金,雙方家長反目,婚事泡湯的例子。 l 提親注意事項-女方 *提親前先確認,婚後是否比婚前幸福,是否有能力承擔成家重擔,有否智慧與夫家大家族和諧相處,若答案都是否定,建議先取消結婚意圖。燦爛的外在婚禮是一時的,下半輩子的現實生活是長久的。 *當日服裝儀容乾淨、整齊,避免無袖 短褲 拖鞋 汗衫等,以示對男方之尊重。 *古禮 女方不得在場- -大面神之意,現行多可允許女方在場。 *習俗規定要先了然於心(例如聘金收否,喜餅費用,婚禮形式)。 --現場須交給雙方父母及媒人去談,不建議新人主動介入談判,以示尊重長輩。 *確認環境整潔,桌椅、茶杯夠數,空調正常…。 *準備飲品小餐點。 *確認男方習俗是否需回禮,需事先備妥。 *若有小孩隨行,可備妥小孩玩具,避免鬧場。 *娘家長輩需態度和善,女兒要嫁到男方家,勿過於刁難男方,要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更避免女兒受苦。 *若是男方家長口才並不好,對禮俗也不甚瞭解,找個中間協調者(媒人,或是認識的長輩朋友)共同前去提親,場面會比較熱鬧,也比較好溝通喔,當天女方將訂婚當天的要求及禮俗告訴男方 *新娘需瞭解娘家將要求的禮俗,並私下與新郎協調好,避免現場談錢尷尬,或嚴重歧見。 *娘家對於婚禮支出,最常說照習俗(私下說看男方誠意),這是最容易發生爭議與衝突的說法,新娘需想辦法套出娘家真正的底價為何? *婚事一般男方需出大部分的費用,新娘需確認娘家是否為好充面子者,否下半輩子到婆家恐有一番折磨與奚落。 --順便也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不要一昧要求男方出錢(要男方家依舊習俗出錢,但自己又不願承擔傳統媳婦角色,只想當現代自主的女性時?)下半輩子堪憂。 l 提親順序  *女方至門口親自迎接男方來賓,以示敬重。並接待入座。 *女方招待茶點。 *提親之茶點: --女方需準備茶及水果(基於禮貌),但男方有的會依習俗不動用,怕婚事會談的不順利! --有一些人是說到女方家只能喝水 不能吃其他東西 --有的不能喝茶(有找砸的意思)或不喝汽水(找氣受),可用果汁代替 --需注意男方來賓有無飲食禁忌,例如腎臟病、胃病、糖尿病…等,勿準備無法享用之食品。 *婚事:先確定雙方家長皆同意這段姻緣,沒有其它意見。 *婚期:婚期之挑選與選定。 --一般提親後,女方家長才將準新娘的生辰八字交給男方去擇日;但也有女方決定日期。 --需先確定希望在哪一月份?或訂婚多久後再結婚。 --並需確認雙方是否同意以假日舉行,以避免勞師動眾。或以合的日子為主? *聘金:聘金分為大聘及小聘,男方要主動問女方意見 --如金額大小及是否收聘金等。(一般來說是收小聘退大聘) 或送房子不給聘金。 --小聘金額:0-100多萬都有。 --大聘金額:20-數佰萬都有 --聘金函否喜餅、及其他各項禮俗支出(例如舅公禮、梳妝禮、脯娘禮等等) --聘金呈現方式:支票、現金、空紅包? --女方嫁妝問題 *訂婚禮品:要準備6禮還是12禮? 金飾之詳細要求(全套或項鍊戒指即可)是否飯店迎娶否? *訂 結婚禮俗用品:例如生、碳、芋頭(待後文詳序)…等 *訂婚儀式:簡單儀式,公證結婚或照習俗走。 *女方家的宴客一切遵照女方的習俗 男方家的宴客一切遵照男方家的習俗 *喜餅:喜餅由誰決定?要漢餅或是西式禮餅?喜餅費用一般由男方負責的,有的是男方直接決定,也有的是女方決定,男方出面付款或事後補款。 一般來說,多為女方決定,男方付款,至於是由誰去訂餅則不一定囉! --有的取一定額,有的多退少補,有的多不退少不補,有的少不補多會退。 --喜餅盒數與金額,需謹慎討論-容易生爭議。 --確認男方喜餅回禮數量,含在給女方餅錢否? --部分習俗(例如宜蘭部分地區),女方要發中式喜餅給居家數公里內之鄰居,宣告喜訊,此時餅量超乎一般需求,需審慎討論。 --此部分常有爭端,建議新人能私下補足,讓雙方家長面子裡子兼顧,才為正道。 *宴客場地及型式:訂婚主要是女方負責,所以不用過於干涉,但是對於結婚之場地還是要尊重女方家長,詢問希望結婚之舉辦場地? --事先就跟各自的父母把一些基本問題溝通好。連訂婚結婚四場宴客的日子事先都選好了。 像對方要給我們多少聘金,我們家要多少盒餅,女方大概給什麼嫁妝,都透過小孩子先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宴請2-3桌親戚朋友,南部禮俗一般在歸寧時女方才正式宴客,北部禮俗一般則於訂婚時女方就宴請賓客了。 *給八字 --提親時雙方在談妥之後就交換生辰八字(依照舊俗,八字上的文字數必須是偶數,若為奇數就要設法增撿成偶數。) --女方拿出八字(有的用紅包包妥),交給男方。或男女雙方各自交換八字。 --注意 有人介意,男方需謹慎拿取八字,不能放在褲子後方口袋(坐在屁股下,失禮) --提示 : 雙方交換生辰八字的寫法如下 - 男 {姓名} 乾造 {年份}年 {農曆}月 {農曆}日 {時辰}時 建生. 女 {姓名} 坤造 {年份}年 {農曆}月 {農曆}日 {時辰}時 瑞生. --有的需要雙方父母生肖去合日,以避免洗日沖到雙方重要長輩。 l 提親禁忌 *不說再見:男方要離去時,不說再見(避免再來一次) --還有男方回家的時候不能寒暄道別(怕會提第二次的意思) *提親不可吃飯,避免好事多磨?視雙方家長之看法而定。 --提親時間不過中午,亦不留吃午飯! --有的則權宜為,不在女方家吃飯,而是去外面餐廳吃飯。 l 後續 *八字處理 --雙方個別將八字放在自宅正廳神案香爐下燒香拜拜,三天內家中若發生不悅之事,就被認為是不祥之兆,若這三天內人畜平安即是神明保佑,是好兆頭就可進行婚事啦。 --也有人將八字直接拿給算命先生,看合不合,若合就順便把婚期挑好。進行至此若一切順利, 就由媒人陪同男方家長前往女方家,共同商討品聘禮、喜餅、喜糖等諸多細節並擇吉下聘。 *合日子,或遇跨年,一般會拖較久時日,新人需沈得住氣。 --女方私下探詢男方時,需注意技巧,避免讓人瞧不起,或日後有話柄讓人說嘴。 *合出來的日子,要謹慎思索(尤其家長重禮俗時),建議多找幾本農民曆,並挑有利那本存檔,以備不時之需(合的日子有時各本農民曆解釋不同—例如 不適嫁娶 諸事不宜 沖到雙方重要長輩或新人…等)。 *男方回去會找人依八字定吉期,定好以後會有一張「吉課」連同一份紅包,送過去給女方,這個叫「請期」。 --新郎帶著吉時(兩份)和另一紅包,再加上12組米乓(外包裝袋上有囍字)到女方家,對男方看的日子沒意見,所以就收下紅包,再請新郎把吉時(一份)和6組米乓帶回去跟公婆交代 --女方收下吉課時,需謹慎,不可置於褲子後方口袋。 --吉課上有訂婚結婚的吉日吉時,給女方看,意思為若女方看了日期,沒有別的意見,接受這個訂婚結婚的日期,那就收下紅包,笑納; --如果女方謹慎,這個吉日還要給女方熟識的「大師」「複審」稱為「覆日」。這份紅包就是男方幫女方準備,要付給大師的酬金。 l 很多人在提親第一關,就搞壞關係,新人自己要多蒐集資料,想妥對策,以面對未來的更瑣碎的婚事禮儀要求。 *許多事項,在提親時,都不會明說,有個好媒人十分重要,或者新人要多花心思,私下瞭解雙方家長意願,協調整合,以避免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