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Fun課分享~阿里山小火車

2009年07月15日
最近我開始以爸爸買的「軌道傳奇」DVD為主要教材,一起和小朋友認識台灣地理文化。因為我小四的時候就離開台灣了,當時學校才剛開始教有關台灣的一切。可想而知,我對台灣很多道地的文化和地裡位置根本是一無所知。所以我和小朋友一起看影片的時候,我會邊看邊按暫停。一來是方便我寫筆記,二來也讓寶貝們有充足的發問機會,這樣他們才不會有看沒有懂。這樣邊看邊停,短短不到三十分鐘的節目,我們也會花約一個多小時才看完。不過這些停頓的時間真的很值得,無論是看完節目的當下或是過了幾天再問兄弟倆有關影集裡的內容,他們都能清楚回答呢!以下就是我們母子三人從DVD所學到有關阿里山小火車的由來和發展:

阿里山小火車道當時為了方便運送檜木(Hinoki)而興建,但是隨著檜木逐漸的消失,後來就改為觀光列車。有人潮就有商機,沿途的車站如奮起湖也因此而繁榮。可惜後來公路興建完工後,很多人捨棄搭火車而改開自家小車上山遊玩。少了人潮,火車沿線的車站也都一一沒落了。

阿里山小火車從嘉義車站出發一直到竹崎,一路都是在平地行駛。過了竹崎小火車就要開始爬坡,所以在竹崎站的時候小火車頭就會被調到車箱後面,改用推動的方式向上爬。到了獨立山站,工程師為了要讓小火車順利過山,從地上的蝸牛殼得到了讓火車繞山的靈感。當小火車快要到達阿里山站之前,工程師利用三個之字行的鐵軌交換方式,順利將小火車推上最後一後陡峭的山路。所謂的之字行鐵軌,就是當火車進站之後,鐵路人員把鐵軌換個方向,火車就自然的往另一個鐵軌走。這種之字行的行駛方式讓火車頭不用換邊,這樣第一次火車頭會在後面,但是下一次火車頭就會變在前面,以此類推一直到阿里山站。這樣的行駛方式鐵路人員給了一個名稱叫「碰壁」(台語),因為從遠方看起來就真的好像火車在「碰壁」,好玩極了!

到了阿里山站,遊客就有兩個選擇,看是要做祝山線去看日出還是坐眠月線做森林浴。我們家的是馬上舉手選眠月線,不過不是為了看什猴或走森林步道,而是為了火車會經過的多數橋樑和山洞!很多遊客除了去阿里山看日出,也會攜家帶眷的上山賞櫻。不少外國火車迷也專程慕名而來,因為阿里山小火車雖小,卻是全世界三大高山火車之一呢!不過來阿里山玩,就一定要攜帶保暖又擋風的外套。從山下到山上會經過四種不同的溫帶地區,所以溫差之大是可以想像的。

* * * * *

看完了阿里山小火車的介紹,兄弟倆印象最深的就是之字行的「碰壁」行駛方式,和在山頂上會看到的針葉樹(因為在捷克常看到)。而哥哥也是第一次學習到人潮和商機的關聯~「有很多人會經過的地方就會需要商店和餐廳,這樣這些旅客才能買紀念品和吃飯。」另外,小朋友也首次發現搭火車和自家車的不同。哥哥曾數次問我「為什麼有了公路大家就不坐火車了?」我分析給他聽「像我們去坐火車的時候,常常要看時間。如果沒有準時到,火車就開走了,對不對?!還有在火車上你們想睡覺也很不舒服,還是在爸爸的車上睡比較能睡得好,是不是?!所以別的大人也是比較喜歡開自己的車出去玩啊。這樣大家就不用趕時間,愛到哪裡玩就去哪裡玩,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很方便。」因為我們在捷克已經坐過了幾次懷舊火車,沿途兄弟倆都玩得很開心,所以他們對阿里山小火車也滿心期待。哥哥頻頻的叮嚀我,「等我們回台灣住的時候,一定要提醒爸爸帶我們去坐阿里山小火車喔!」呵呵,不要說孩子們想坐,我也很想去欣賞山上的自然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