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如何培養安全感

2020年11月15日

我覺得安全感和自信是相輔相成的。孩子有了安全感就會有自信去探索,所以安全感的培養很重要。我在嬰兒期的作法是,當我準備要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我就會先放適合寶貝聽的輕音樂。等他睡著了,我會先確認包巾有包好,讓寶貝不會因為亂動而嚇醒,然後我會把音樂的音量調大聲。讓孩子習慣在有聲音的環境睡覺,一來,我做家事就不用小心翼翼,二來,如果我帶出門也不會因為環境吵鬧而睡不著,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一直都在孩子睡覺的時候保持安靜,那任何突如其來的聲音都很容易把他嚇醒,這樣寶貝就可能會變得不好帶。我的想法是,與其讓環境因孩子而調整,不如讓孩子去適應環境來得實在。當小孩哭的時候,我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他的視線裡,我會哄但不一定會馬上抱。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建立安全感,同時也讓寶貝知道不是哭哭就會抱,以避免養成過度的依賴性。等孩子會爬了,我會陪他在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自由探索。我的存在第一是給寶貝安全感,第二才是陪玩。我盡量不去打擾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我會把不能讓小孩放進嘴裡的玩具先拿走,這樣我就可以減少說"不可以"的次數。"不可以"這句話說多了,對有些寶貝來說可能越會刺激他去做不該做的事,對有些寶貝可能會產生膽卻的效果,而且不只是在嬰兒期,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不可以"的殺傷力其實都滿強的。我會盡量用商量的方式去取代"不可以"這一句話,我的原則和底線不會變,但表達方式可以盡量婉轉,避免去挑起小孩的叛逆神經或是讓他捫放棄求知探索。

 

其實我是現在回顧一切才發現,我陪兄弟倆的方式從他們會爬的時候就定型了。無論到哪裡,我永遠在孩子的視線裡,但是我跟他們之間的真實距離會隨著年齡越拉越遠。對兄弟倆來說,只要知道媽媽在旁邊,他們就會很放心地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在嬰兒時期我會帶他們去參加Babyhome的媽媽聚會,他們除了肚子餓和想睡覺會哭,其他時間都是自己玩然後偶爾喵我一眼,然後再繼續玩。等到大一點能去公園玩了,我也是一樣安靜的坐在一邊看他們玩,順便拍照、顧東西。在家學習的時候,只要他們會自己操作了,我就不會在旁邊盯著看,只等著他們來跟我分享成果。不過我會先做好準備,例如給他們穿不怕弄髒或弄壞的的衣服,給他們一個不怕破壞的空間,及多準備幾份可能需要重新來過的學習教材。有了這些準備,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才不會怕被罵、犯錯、或受傷而裹足不前。我在學習前的教導給兄弟倆安全感,而我事後的放手更是給他們學習的信心。在上小一之前,我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帶著他們到處從生活中快樂學習沒有上幼稚園。當他們真的上小一的那天,兩個小孩都沒有因為只跟著我生活而捨不得離開我,反而都是看到老師的溫暖笑容就頭也不回的跟著老師走了! 不過用心陪伴的前題是,大人是全程專注在孩子身上,而不是在手機上喔! 另外,因為我從兄弟倆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中英雙語教育(我講英文爸爸講中文),我用浸泡式的方式讓他們耳濡目染。所以當我們隨著爸爸到一個語言完全不通的國家生活就學的時候,兩個寶貝因為會英文,一入學就跟大家打成一片,學習上也完全沒有問題。當學校有戶外教學的時候我一定跟,但我不會只照顧我的小孩,我會幫著老師照顧所有的孩子。一來,不讓我的小孩持寵而驕,二來,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自己也可在家配合或利用老師的話來引導孩子學習。不過我跟著去戶外教學的最終目的其實還是為了給孩子增加安全感,我的存在讓寶貝們知道,如果受傷了或跟同學鬧情緒了還有我這個避風港可以靠。

 

剛剛提到我們會隨著爸爸的工作更換生活環境,在這樣的狀況下,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感更是重要! 每換一個新環境,不只我們大人要重新適應,小孩也是。如果沒有幫孩子們先做好心理準備,他們的適應不良會成為一輩子的陰影及我們大人的遺憾。這是我在結婚的時候就知道的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從懷孕開始就實施浸泡式的中英雙語教育。語言學習不能速成,越早開始越好。要到不同國家生活,除了語言障礙,就是文化的適應。我和先生會常常帶著兄弟倆去體驗當地的文化活動及學習基本的當地語言,和當地人交朋友,盡可能的去融入當地的生活。在此同時,不能忘了根本,那就是我們在外生活只是短短幾年,台灣才是我們永久的家。這個理念很重要,我看過太多跟著父母到國外生活的孩子,因為父母沒有堅持這種想法,孩子出國才幾年就不認同台灣是自己的根,所以對台灣的生活有諸多排斥,最後移民定居國外。我的小孩將來可以不在台灣成家立業,但是不能忘了台灣是他們的家。幫孩子把"根"的概念建立好對他頻繁的進出不同國家很有幫助。一來,如果在國外的生活有任何的不適應,只要想到自己在這個地方不過是個過客,尋求認同的壓力就會減輕。二來,對自己的"根"有認同感,反而更容易得到多數外國人的認同,因為有根就有底氣,有底氣就有自信,有自信才不容易被人看扁。我自己就是小小留學生,所以兄弟倆要走的這條路我先走過了,才有那個體悟要先認同自己的根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

 

為了讓兩個小孩回台灣能順利融入小學環境,我們刻意選了離家近的公立森林小學,讓他們可以不用在意成績,只要開心去適應新環境就好。不過要讓小孩在課業上沒有壓力,我在回台灣之前也做足準備,我準備了台灣的小學自修在國外陪兩個寶貝跟台灣同步學習。所以當他們一進入學校,說話完全聽不出是從國外回來的小孩,學習上也不用老師特別照顧,同學們基本上就把兄弟倆當作是從別的學校轉來的轉學生,很快就打成一片了。我和爸爸為了讓小孩記得台灣的好,在台期間很努力的帶他們到處吃喝玩樂和親友聯絡感情。我們的努力在我們再次搬遷到國外的時候有了明顯的效果,兩個小孩一至覺得台灣是他們住過最棒的地方!不過在台灣念書的這段期間,我仍為下次出國做準備,例如鼓勵小孩維持英文閱讀,多接觸會講英文的朋友,看影視常看英文版,還有,跟我講話只能講英文!  因為這樣的堅持,當他們再次轉入英文學校的時候,學業和人際關係仍然是無縫間軌,完全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一路走到現在,兩個小孩住過四個不同的國家,念過五所不同學校,因為有充足的心理及課前準備還有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奠定了他們的安全感。小孩有了安全感在學習任何事情就能心無旁貸的專注投入,他們有了安全感在面對新環境的時候才能勇敢的去認識新朋友。而他們兄弟倆一路有彼此的陪伴,讓他們在新環境中減少了孤立感。而我選擇生育兩個孩子,也是希望他們在外能彼此照應,給他們彼此一個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