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aMa Shirley

文章: 男孩、女孩玩洋娃娃...

2008年08月06日
男孩、女孩玩洋娃娃──以圖畫故事書〈威廉的洋娃娃〉、〈我的莎拉寶貝〉、〈Babushka’s Doll〉探討兒童玩洋娃娃的形象問題

�作者 楊琇珊


一、前言
不管哪個文化下的小孩子,童年的記憶中是拿著「玩具」玩耍的經驗。只是,不同的文化下的小孩玩的東西不盡相同,但總是有玩具陪伴著他們。然而時代會改變,有些玩具到現在仍存在,有些卻淘汰。

經過年代更替至今仍存留下來的玩具中,洋娃娃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除了它出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西元前2000年埃及,在古希臘及羅馬的兒童墓穴中甚至也可以發現洋娃娃的陪葬品。而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母親也都利用一些小碎布做成洋娃娃給自己的小孩玩,通常這些洋娃娃都是小孩的第一個玩具,意義也更為重要。

韋氏字典將洋娃娃定義成「一種兒童玩具、玩偶、木偶等。被做的與人類相似。」而維基百科[1]則將洋娃娃定義為「原本意指用布或塑膠製成的西方小孩形象的玩偶,後來泛指模仿人、動物造型的玩偶,又稱作布偶、娃娃。是兒童主要的玩具之一,但也有許多成年人將收集洋娃娃當作興趣。芭比娃娃是最著名的一種洋娃娃。」

究竟怎樣的原因造成「洋娃娃通常是小女孩的玩具」的刻板印象,而洋娃娃形象及它所提供的兒童互動又是如何的?

另外,圖畫故事書越來越普遍,它是最接近兒童的文學作品種類之一,其中又有哪些是提及洋娃娃的形象,它又形塑怎樣的形象?

二、玩具與兒童發展
幼教之父福祿貝爾認為「遊戲供給兒童樂趣、自由與滿足,是幼兒發展最高的一面」。兒童藉由遊戲來學習、發展,因此我們可將玩具視為兒童遊戲的工具,它提供兒童成長、心智及創造力發展、逐漸成為社會人的媒介。


10.安全需求
9. 生理需求
8. 超越自我需求
7. 自我實現需求
6. 審美需求
5. 認知需求
4. 尊重需求
3. 愛與歸屬需求
2. 發展需求
1. 基本需求


Maslow
需求理論層次圖

根據Maslow的需求理論(如上頁圖),人有八種需求,每一種需求滿足後就會往上有更進一步的需求。玩具能陪伴兒童,讓兒童滿足「安全需求以及愛與歸屬需求」,孩子缺乏安全,需要藉由有某樣東西來提供安全感以及歸屬感,而玩具也能提供一部份的需求滿足。兒童自己獨處玩玩具時,可以發展創造力。藉由玩具所帶給他的角色扮演遊戲,也可以促進兒童的思考,培養其同理心建立。

再者,兒童拿著玩具與其他人進行遊戲時,除了同儕互動關係的培養之外,同時兒童更能從中獲得尊重、認知需求的滿足。從同儕在一起互動之間,玩具提供一個媒介,讓兒童得以在之中學會如何與其他人相處的道理,例如所有權的尊重、遊戲進行中需要互相尊重等等。

另外,玩具所能提供、內化孩子的審美觀念。有人說:「美的東西看多了,自然就學會如何分辨哪些東西是美的。」這說明了價值觀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內化,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判斷。玩具會影響兒童對外在事物的美感價值,像是芭比娃娃症候群即是一例。兒童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學會了「挑選」,選自己喜歡的;通常兒童玩具的色彩、外型也都會經過設計,因此也會將一些成人(設記者)本身的美感價值觀藉由玩具傳達給兒童,滿足的便不只是兒童的審美需求,更有成人(設計者)的審美需求了。

而藉由自己動手作玩具也能提供兒童自我實現的需求。「手作」的過程可以提供兒童在操作時所帶來的成就感,藉由動手作或是操弄玩具,可以協助兒童滿足自我實現需求。

因此,玩具除了協助兒童心智發展或是生理上的小肌肉發展等等,他同時也照護到了兒童心理滿足的部分。

三、洋娃娃形象所提供的溫暖及互動
玩具提供滿足兒童的各種需求,為什麼洋娃娃是歷代以來不會消失的玩具呢?從歷史上來看,洋娃娃通常母親用碎布做成人形的玩具給兒童玩。因此,洋娃娃通常是兒童第一個擁有的玩具,故其意義對兒童而言更是重要。跟其他玩具一樣,它一樣也可以提供兒童「陪伴」的安全感等等。或許可以從Harry F. Harlow的實驗看見「為什麼絨布類娃娃提供兒童安全感的需求」一些可能的理由。

Harlow利用恆河猴作實驗,他提供猴子兩個代理媽媽──鐵絲媽媽&布媽媽;鐵絲媽媽是方形扁臉、不以為然的表情,圓柱形的身體用燈泡加熱,上面覆蓋著鐵絲網。而布媽媽則是圓形笑臉,木頭身體包上海棉橡皮,再包上棕褐色的棉質毛巾布。兩個替代媽媽都各有四隻需要哺育的猴子。但實驗卻發現不管是由哪個代理媽媽所哺育的猴子,大部分的時間都依偎在布媽媽的身體上。由鐵絲媽媽哺育的猴子也只有在餵奶時間回到鐵絲媽媽身上,但是一被餵食完便飛奔回布媽媽身上。

同樣有燈泡加熱,同樣有熱度。但布媽媽所提供的是柔軟、溫暖、微笑形象與鐵絲媽媽所提供的不同。實驗證明,恆河猴除了需要生存下來的食糧之外,牠還需要依附的安全感。

洋娃娃多半也是由布絨類製成的表面,所呈現出來的形象也是同布媽媽一樣,洋娃娃能提供的形象是溫暖、柔軟、所有權,因此能提供兒童感覺溫暖形象。相較於一些木製或是鐵製的玩具,洋娃娃的形象更能吸引兒童。因為洋娃娃是以人類形象所製作出來的玩具,具有五官以及身體、衣著等等,跟「人」的形象相同。再者,兒童會對「與自己擁有同樣形象」的任何東西有認同感,進而產生感情。

「洋娃娃」(doll)是讓小孩學會成為父親、母親的學習角色。洋娃娃呈現了成人的世界,而且提供兒童一個標準做為未來模仿的方向。洋娃娃可以做為兒童對成人世界幻想的一個媒介,從假裝照顧洋娃娃等遊戲的過程中,兒童扮演了比他更小的洋娃娃的爸爸或媽媽,但男孩與女孩所完的洋娃娃卻有些不同。

四、男女大不同?
兒童在三歲以前對玩具沒有性別的區別。性的本能會刺激男孩與女孩自然、分別模仿父親及母親。因為兒童的性別概念與性別角色發展分為三個層次:性別認定、性別穩定、性別恆定。兩歲左右的孩子還未具有性別認定,兩歲半之後開始能指認自己與別人的性別並開始瞭解自己與同性別的圖片。到了大約三歲,開始進入性別穩定的發展期。

到了三歲以上的幼兒開始在選玩具上有差異,以便合乎自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為主。在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男孩被塑造為「玩建築類、較強硬形象的玩具」,火車、汽船、積木、機器人等形象比較冰冷強硬的玩具成了男孩的刻板印象。相較之下,女孩所玩的玩具則是洋娃娃、布偶、烹飪、編織、縫紉等具有傳統女性刻板印象的玩具。因此到了三歲時,兒童開始學會分辨並選擇「成人所認定的」角色玩具。

成人以及社會價值觀深深的影響兒童作選擇時的顧忌以及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的掙扎。或是同儕之間也會因為社會普遍價值的影響而產生次級文化的認定。

但其實不管男孩或女孩都需要培養同樣的技能及經驗,所以不管是玩具火車或是洋娃娃都能培養兒童不同的心智發展,以及不同的特質。

近來也有許多男孩子玩的洋娃娃,但多半是以卡通或是名人玩偶造型,或是軍人、警察一些以男性為主的職業形象。但是這些單一的玩偶都比一些破壞型的玩具或是組合型的玩具(如積木)給予兒童更多遊戲的機會。

五、三本圖畫故事書呈現的洋娃娃形象及兒童互動探討
〈威廉的洋娃娃〉、〈我的莎拉寶貝〉、〈Babushka’s Doll〉這三本圖畫書分別都有兒童與洋娃娃相處、互動的描寫,洋娃娃在這三本圖畫故事書中分別呈現出不同的形象。而三本圖畫書所探討的兒童文化的問題也大不相同,而三個故事中的成人也都對兒童玩洋娃娃有不同態度。

其中〈威廉的洋娃娃〉不同於其他兩本,是描述一個男孩威廉「想要洋娃娃」、「得到洋娃娃」以及其「與想像中的洋娃娃、真正得到的洋娃娃相處」的過程。〈我的莎拉寶貝〉、〈Babushka’s Doll〉兩本則是女孩與洋娃娃的相處描繪。
以下由「兒童與洋娃娃互動」、「成人或同儕對洋娃娃的觀點描繪」、「圖畫故事書所呈現的兒童問題」三點作為探討。


(一)兒童與洋娃娃互動
〈威廉的洋娃娃〉呈現小男孩與洋娃娃的互動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男孩威廉想像中所擁有的洋娃娃,第二部分則是威廉真正擁有一個洋娃娃的部分。在第一部份「與想像的洋娃娃互動中」,威廉想向自己擁有自己一個洋娃娃,他與洋娃娃進行「摟、抱、餵它吃奶、帶它去公園、陪它盪鞦韆、帶它回家、幫它脫掉衣服,跟它說晚安、看著它把眼睛閉上、叫醒它、將洋娃娃當作孩子一樣作『父親角色扮演』」等十一種互動模式。在第二十二頁,威廉甚至將玩具火車當作洋娃娃一樣抱著。當威廉真正擁有一個洋娃娃時,卻僅僅是由兩個頁面描繪威廉與洋娃娃相處的樣子,一是威廉正親著洋娃娃,另一個頁面則是威廉摟抱著洋娃娃。

這個故事中所營造出來的兒童與洋娃娃的互動是兒童將洋娃娃視為自己孩子,模仿成人對其的所有行為,全部移轉到洋娃娃身上。這個洋娃娃扮演著提供陪伴孩子成長的功能。

〈我的莎拉寶貝〉則是依造故事的主角小女孩對洋娃娃的態度轉變可分為兩個不同階段的互動。一開始故事中的小女孩把自己當作上位者,採上位者的態度對待她的洋娃娃。小女孩對洋娃娃的態度是傲慢、兇巴巴的,說話的態度是頤指氣使、質疑、嘲笑,甚至將她的洋娃娃亂丟、弄壞,還想換一個新的洋娃娃。後來,小女孩因為作了惡夢,因而反省自己的態度,開始覺得對不起自己的洋娃娃,便抱起她的洋娃娃,並道歉。之後,這個洋娃娃才與小女孩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上。這時,洋娃娃才發揮其陪伴的功能,變成同等的地位。

〈Babushka’s Doll〉中,不同於前面兩個故事架構。在這個故事中,洋娃娃反客為主,洋娃娃開始讓小女孩Natasha「伺候」它,包括推鞦韆、拉車子、餵食、洗衣服、熨衣服。它將原先小女孩對待奶奶的態度原封不動的拿來對付小女孩,讓小女孩吃足苦頭,當然故事最後安排Natasha從此之後成為一個好女孩。這個故事完全將兒童與洋娃娃的角色對調,讓洋娃娃作一般兒童角色作的事情,而讓兒童成為「被玩」的角色,讓人不禁反思兒童與洋娃娃之間的互動,並思考其中間所培養出來的概念究竟又是什麼。


(二)成人或同儕對洋娃娃的觀點描繪
〈威廉的洋娃娃〉中的成人共有三個代表,其一是爸爸,其二是奶奶,其三則是玩具店店員。其中爸爸所代表的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他認為威廉是男孩,不應該玩洋娃娃,他甚至買了他認為比較適合威廉的玩具,嘗試讓威廉變成他心中的那個樣子的男孩。奶奶所代表的則是持反對意見的成人,她認為縱使威廉擁有籃球、電動火車、工具箱,威廉仍可以擁有一個洋娃娃,並藉由威廉與洋娃娃的互動中,讓威廉逐漸學會作一個好爸爸,她同時也扮演著協調、提供中肯意見的角色,說服威廉的爸爸「男孩子也可以正正當當玩洋娃娃」的理由。此外,在第29頁中,場景設定在玩具店中,繪者將威廉的姿勢描繪為「假裝看男生玩的玩具──帆船,半扭身體偷瞄奶奶手上的洋娃娃」。他將店員營造為一般檢視其他人行為的標尺,同時也是一種窺探。店員這個成人角色則成為中性但偏向審視眼光。

這故事中還出現同儕角色,威廉的哥哥及鄰居(男孩)以及鄰居南西(女孩)。威廉的哥哥與一位鄰居(男孩)態度由一開始在門後偷看、取笑漸漸描繪成鄙視、並用球拍遮住臉表示羞恥,到後來將球拍抱在胸前,營造出一種審視,到最後直接出現在威廉面前告誡威廉玩洋洋是噁心的事情,鄰居更嘲笑威廉是娘娘腔。再者,畫面還安排鄰居南西(女孩)在玩洋娃娃,強化一種「洋娃娃是女孩的玩具」這種刻板印象。威廉的哥哥與鄰居(男孩)代表的是一種積極的同儕壓力,它明確的營造出男孩應該怎麼樣,一旦有人不遵守這樣的規則就會被嘲笑、看不起。而女孩的角色則是營造消極的壓力,它讓玩洋娃娃的性別問題被突顯,並與威廉這個男孩角色想要洋娃娃的問題抗衡著。

〈我的莎拉寶貝〉的成人是小女孩的媽媽。她被營造成一個不會陪伴的家長,而且她對小女孩擁有一個洋娃娃的態度則是她覺得小女孩擁有一個洋娃娃就夠了。但是她卻同時給小女孩一個對待玩具的機會教育,媽媽提供了小女孩去反思小女孩與洋娃娃的相處模式以及小女孩應該如何反思自己。但是,這個媽媽單純將洋娃娃當成一般物品,只是小孩子的玩具。在故事中並沒有正面描繪她對洋娃娃的態度。

〈Babushka’s Doll〉的成人則是小女孩的奶奶Babushka。Babushka一開始製造了一個懸疑:「這個洋娃娃我只玩過一次。」(No, my dear, I played with her only once. Only once.)彷彿她也曾經經歷過Natasha的所有經歷,因此當Natasha要求要玩那個洋娃娃時,她只說了只玩過一次的話之後,便將洋娃娃交給Natasha了。Babushka被營造的是一個知道洋娃娃會給小女孩怎樣教育的家長,所以她將一切發展交給洋娃娃這個角色去處理,自己並沒有過渡干涉兒童生活。

相較於〈威廉的洋娃娃〉的家長是絕對正面(她讓相信洋娃娃對威廉有好處)或是絕對反面(爸爸反對男孩玩洋娃娃)的兩種角色,以及〈我的莎拉寶貝〉的媽媽角色只是將玩具視為普通家裡用品,〈Babushka’s Doll〉營造的是一個相信「洋娃娃會是改變兒童的東西」的成人角色。但她並不多加干涉,一切尊重兒童自我的選擇,然後等待結果。


(三)圖畫故事書所呈現的兒童問題
〈威廉的洋娃娃〉所呈現的兒童問題是性別刻板印象、兩性教育,以及家庭社會價值觀如何影響兒童選擇的問題,以及父母與兒童之間尊重問題。
這本圖畫故事書呈獻一般社會刻板印象如何影響著小男孩威廉,威廉在為了要符合眾人的期望下開始玩籃球和玩具火車,但是他仍舊想要一個洋娃娃。成人的價值觀點常藉由教養過程中,慢慢的把觀念內化在兒童心理,不管是審美價值或是社會價值等等。他提供的是對於這些價值的省視,但是他並不是絕對的將「社會刻板形象」歸類為絕對的好或不好,只是提供了另外一種想法。其實,正如故事中的奶奶說,「他就是要一個洋娃娃,……這樣等他長大,像你一樣,當爸爸的時候,他就知道怎麼餵孩子吃東西,怎麼愛他,買他想要的東西給他──譬如說是洋娃娃;……然後,他就慢慢學會怎麼做一個好爸爸啦!」她提供一個從輔助心理、智性發整展的媒介,也讓威廉能夠玩洋娃娃,並尊重威廉的選擇,提供他所真正想要的。

〈我的莎拉寶貝〉所談論的問題則是親子教養以及陪伴的藝術。
在這本圖畫故事書中,小女孩將母親對待自己的行為模式全部照本宣科的投射在洋娃娃莎拉身上,這其中也包括了小女孩暴力的部分。當母親用怎樣的態度對待小女孩或是小女孩的東西,小女孩也是依樣畫葫蘆。故事所呈現出來的只是一個亟需陪伴的小女孩在對大人所對待她的態度作一個控訴。就像她一開始將娃娃丟在一旁,並大聲嚷嚷地對它說話。兒童有安全需求必須要滿足,因此需要成人的陪伴。只是這個故事安排了小女孩在一開始想要把新洋娃娃時,家長的角色出現了較緩和的勸告,同時也提供了小女孩一個反思的點。整本圖畫故事書同時也反應出家長對兒童教養的態度需要被不斷重複的檢視,也需要多注意兒童與他的玩具的互動來觀察兒童的心智、價值觀發展。但它同時也提供兒童一個自我省思的引子,當自己從自己對待洋娃娃的互動抽離出來時,給予一個別的兒童如何與洋娃娃的互動案例,從這樣的抽離,讓兒童更能去檢視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行為,進而能去討論值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好是壞。

〈Babushka’s Doll〉所談論的則是兒童品行教養。
品德教育在近年來因為教育政策的推動,成了最熱門的市場導向。而兒童品行的教養概念也隨之水漲船高。有時候,品德教養是不需要靠直接說段訓誡的話語或是直接丟本書告訴兒童應該怎麼做,而是應該在一個自然、平常生活時給予兒童一些參考。而不是在問題發生了才開始解決。

故事一開始Natasha是個不會考慮到成人手邊所進行的工作只是要大人無時無刻滿足她的需要。一直到自己嚐了苦頭,反被洋娃娃所「無限制的要求」才開始改變。

從這三本圖畫故事書中,圖畫故事作家將兒童與洋娃娃的互動、成人角色的設定也讓我們看到典型家庭之中這三個角色所呈現的互動以及形象。我們可以更瞭解洋娃娃在兒童教養及發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們同時也提供家長如何從注意兒童與洋娃娃的互動看到兒童的需求以及他們所被賦予的價值觀。或許這也是洋娃娃為什麼可以經過時間、空間的洗禮,仍舊存留下來的原因吧!


六、參考書目
1. 夏洛特•佐羅托文,威廉•潘訥•杜•波瓦圖,楊茂秀譯,〈威廉的洋娃娃〉,(台北:遠流,2002年4月)。
2. 安娜依塔•塔姆利安文�圖,林芳伶譯,〈我的莎拉寶貝〉,(台北:大穎,2006年4月。
3. Patricia Palacco文�圖,Babushka’s Doll,(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Books,1990)。
4. 〈兒童遊戲〉Dr. A. Arnold著,謝光進譯,(台北:遠流,1990)。
〈愛在暴力公園〉Deborah Blum著,鄭谷苑譯,(台北遠流,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