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媽

廢物英雄

2011年04月29日
老廢物英雄─劉大潭
  速跑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大潭,是全球第一位身障發明家,榮獲全國發明展金頭腦獎第一名、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牌獎、德國國際發明金牌獎、國科會十大傑出科技人才獎等殊榮的肯定。他是一位打不倒的勇士,也是一位利用廢物創造發明的英雄。他2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以爬行走路,像鱷魚把胸部貼在地上爬行,所以膝蓋、腳盤常常流血,到現在還留有許多疤痕,一直到7歲,他爸爸才教導他用兩手托著鞋子走路,在大家的異樣眼光下成長,數不盡的艱難向他一波又一波撲過來,他卻發揮勇於挑戰生命極限的本質特性─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 。
  他自立自強、自助助人,突破求學、就業、追女朋友三大人生困難,從南投縣西嶺國小、鳳鳴國中到台中高工、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都是全校第一名畢業,也從被200多家工廠拒於門外,到升任工場薪水最高的研發部經理,甚至自己創業當上速跑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生產由他自己發明的蜘蛛高樓緩降機、安全電梯、緩衝啟動馬達、電動控制閥、四面八方電風扇、焚化爐專用高溫橢圓碟片閥等轟動全球的得意產品,更感動逢甲大學校花張秀惠,又說服岳父母,娶得美嬌娘賢內助,生下健康的三千金分別就讀大學、高中、國小。
  劉大潭,男,51歲,1956年7月21日出生於南投縣,七歲時,劉大潭懇求媽媽帶他去讀小學,可是大潭媽媽擔心別人會嘲弄、欺負大潭,沒有讓他去入學,八歲時大潭問媽媽,還是得到同樣答案,九歲時大潭再找媽媽問上學的事,還是一樣的答案,大潭改變主意,找爸爸商量,爸爸去向國小校長請教,校長很熱心,特地來家庭訪問,建議買一部小孩玩的三輪車,然後在朝會時拜託全校同學,幫忙推大潭去上學,能夠上學大潭感動哭了好多天,因為得來太不容易,所以讀書很用功,國小都是第一名,畢業時領到縣長獎,大潭一輩子都感恩這位張校長。
  南投山區沒有柏油路,一下雨三輪車會陷入泥沼中,所以下雨天沒有人願意來推大潭,每次早上起床看到下雨了,大潭的眼淚也會跟著雨水一直流,大姊看到了,也都陪著大潭哭。
  因為家裏很窮,所以大姊國小畢業就去當女工,她偷偷省下零用錢,到處去打聽,幫大潭訂作一部手搖三輪車,要大潭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上學,姊姊帶回來三輪車,大潭感動得抱著她大哭,靠這部三輪車一直讀到高工畢業。
  感恩大姊送他三輪車,所以國小很快就要畢業了,南投山區沒有國中,大潭問爸爸再來怎麼辦,爸爸請教很多人,有人建議去擦皮鞋、有人說去刻印章、還有一個當著他面前說,這孩子已經是廢人了,不用讀書,也不用學手藝,我送他一個臉盤,每天帶去車站,趴在臉盤旁邊,就會有人丟銅板給他。大潭偷偷跑去樹下流眼淚,一直告訴自己:我不要當廢人。
  大潭開始禱告,上帝啊!觀世音菩薩!媽祖啊!請引導我有國中可以讀,可能神明有聽到他的誠心禱告,不久聽說國小旁邊要蓋一所國中,果然三四個月就蓋好了,他能上國中感動得哭了好多天,從此更加認真,大潭還是以全校第一名畢業於鳳鳴國中。
  國中將畢業時,大潭還是去問爸爸,爸爸勸他不要再禱告了,免得讓上帝為難,因為山區不可能蓋高中的,爸爸希望大潭去學修手錶,可是大潭還是希望升學,既然不能求神,只好去請教老師,老師拿給他一堆簡章,大潭發現台中高工有儀錶修護科,如果考上了,就同時符合爸爸和他的期望,努力一個月後,第一志願考上台中高工儀錶修護科,可是新生訓練時,科主任要大潭準備轉科,他說這裡是學習工業儀錶的,將來是修飛機、輪船和大工廠的儀錶,要爬很高的,不是修手錶的,後來大潭轉到機械製圖科,才發現非常適合自己的興趣。
  高工暑假大潭都去鐵工廠幫人畫圖,打工賺點學費,雖然當時他也會埋怨,為什麼同學都去參加夏令營,他卻在打工,後來才發現打工學到很多很多技術,是學校沒有教的。到了寒假,因為期間較短,沒有人需要打工,想了很久才想到自己毛筆字很漂亮,於是在過年時去賣春聯,可是菜市場租金很貴,大潭騎著手搖三輪車到處去賣,還幫店家和工廠用店名作對聯,本來一對三十元,老闆發現大潭的對子作得不錯,通常會給一百元免找,無形中註冊費就有著落了。
  升學時,他選擇機械工程,因為他行動不便、動作較慢,多多少少影響大家上課進度,所以高工和大學時期都被排拒,學校要大潭讀文學或商學科系,但他沒有放棄興趣,極力爭取,最後學校被他的真誠感動,才能完成大學機械工程學位,現在他頭腦想到什麼,幾乎都設計得出來,而且都可以用電腦3D動畫真實的呈現出來。
  學校畢業後,本來滿懷熱誠,想要為台灣工業貢獻些許技術,可是找工作卻到處碰壁,甚至曾經在工廠大門就被守衛趕出來,但大潭用平常心面對,心想這是正常的─人之常情,繼續努力,找了兩百多家工廠,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有人願意試用,在慶幸之餘,大潭用所有時間和精神,認真工作,不計酬勞,免費加班,別人設計東西都只畫出一種方案,大潭都加班設計五六種方案供老闆圈選,終於得到老闆的賞識,由組長、設計課長,一直升到研發部經理,而且薪水是全廠最高的。
  在家庭生活方面,應從劉大潭就讀台中高工說起。有一次劉大潭參加書法比賽,而當時未婚的劉太太──秀惠也參加,秀惠在幫行動不便的劉大潭交卷過程中認識他,並從對他的好奇,到相知,進而仰慕而產生愛苗。從認識到結婚走了四年的長路,其間真是困難重重,礙路難行,尤其前一、兩年秀惠遭受家庭的阻力非常大,再加上自己並非很投入,是故常會有一段時間,歷經親戚的洗腦後,便不再理會劉大潭,但兩人一見面,偽裝的冷漠又冰消瓦解掉,再和好如初。如此反覆掙扎了兩年,到了第三年,感情也就相當穩定,第四年的時候決定步入禮堂。
  此時,劉大潭鼓起最大的勇氣,與秀惠一起向她的父親提親。愛女心切,不忍讓女兒吃苦的父親,一口回絕他,但女主角仍始終站在劉大潭這一方,堅持非君莫嫁的態度。秀惠的父親見大勢已去,便使出一招,希望劉大潭知難而退,那就是要他拿出四十萬出來,以秀惠的名義存在銀行,她父親所持的理由是:「聽說肢體殘障者會短命,像鄭豐喜就是這樣,萬一你也是如此,有了這一筆錢,至少我女兒可以多一層保障。」
  當時劉大潭出社會做事沒多久,根本就沒那麼多錢,他便「殺價」到二十萬,經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三十萬元「成交」。事情決定後,家人為了籌錢,賣了一塊地,籌足錢,她父親沒話可說,便把女兒嫁給他。
  為了實踐對秀惠父親的承諾,劉大潭除了在事業上努力奮鬥,使家人經濟無慮外,在家也常主動分擔家事,雖洗碗槽對他而言太高了,他便拿張椅子墊高來洗碗,掃把對他而言略嫌長,他仍拖著身子一步步地掃,比起那些大男人主義的男人而言,劉大潭一點也不殘障。他也十分注重身體的保養,他心想絕不能步鄭豐喜的後塵,自己身體健康才是妻子最佳的保障。
  提到關鍵人物方面,劉大潭認為他的父親對他的影響應屬第一。小時候,父親為克服他的自卑感,家中如有客人來,他都會叫他一起加入與客人打成一片。父親對他的發明亦有深遠的啟發,小時候他是父親的小幫手,父親種一大片的香菇,他也跟在旁邊種一小撮的香菇,收成時,兩人還互相比賽誰種得好。
  另外就是在念國中時,當時有一組大專服務隊到他的學校來訪問,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結束訪問後,還不斷寫信給他,鼓勵他一定要繼續念到大學,告訴他擁有這麼好的成續,只因殘障而放棄升學,實在太可惜。至今劉大潭是家中學歷最高的一位,不可否認,大哥哥大姐姐的鼓勵確有潛在的推動力。
  而老師的影響方面,劉大潭記憶猶新地表示,在國小五、六年級時,他的導師選他當小老師,班上一切大小事都交給他處理,令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更培養了領導的能力。
  以劉大潭相當引人側目的殘障外觀,要說沒有領受過異樣眼光的經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他強調,父母從不禁錮他的活動範圍,再加上求學階段成績不錯,師長都很照顧他,心情開朗,所以就不太在乎別人稱自己是「跛腳」。
  提到殘障問題,他弟弟道出一段往事:大哥在寒暑假都會到廟裡打工,做接電話傳話的工作,那裡是個大雜院,什麼樣的人都有,於是便有人嘲笑他說:「怎麼在地上爬呢?像隻什麼東西似的。」他弟弟略顯激動地繼續說:「那次是我第一次看大哥掉眼淚,但流了兩滴後,大哥說『沒關係,大哥有意志力,到頭來,他們會知道我是不是只會在地上爬的那個東西。』」語畢,他弟弟由衷地表示:「我這一生最敬佩的人就是我大哥了,他做什麼事都始終那麼有決心,不願依賴他人。」
  智商一四八的劉大潭,無論在讀書或工作上都要求自己克服困難,他認為只要想做什麼,就一定能達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而他自己就是一個有心人,因此即使再苦,再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小時候,鄉人曾建議他的父母,不要讓他去念書,去火車站要錢就好了。劉大潭表示:「至今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說那些話人的表情。」幸好父母沒有放棄他,並且隨著他的成就表現而升高對他的教育期望與職業期望。
  身為一個一級肢障者,劉大潭表示他最引以為傲的,當屬他擁有一身的技藝知識,這是真才實學,而且以一個發明家的身分來說,想要什麼,就大致可以實現,這種征服感,早已超越了殘障所帶給自己的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