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haocha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貝兒的毛毛蟲

2007年12月07日
公開

          認真製作毛毛蟲的貝兒         貝兒受到艾瑞、卡爾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影響很深,對毛毛蟲相關的事物都很有興趣。   最近貝兒喜歡比較, 常常會說OO跟OO一樣,或是OO大,OO小。   組合能力也進步了, 玩具會有不同的玩法, 像這個珠珠,本來是立體四子棋的棋子, 貝兒拿學穿線的繩子來穿, 穿了幾顆之後,自己跟媽媽說:媽媽,毛毛蟲一樣。 媽媽:你說珠珠這樣跟毛毛蟲一樣哦? 貝兒:對!我還要好多。 媽媽:好,那你要多串一點才會有哦! 貝兒:兩個,我一個爸爸一個。 媽媽:你要做兩隻毛毛蟲哦? 貝兒:對啊!媽媽幫忙。(還要求媽媽幫忙)   於是我們做了三條毛毛蟲       三條毛毛蟲,一人一條           說到組合能力, 貝兒終於會疊積木了, 雖然只是將積木疊高, 但是,貝兒是找相同大小的積木組合在一起, 本來不會將積木壓合, 現在似乎是找到竅門了,自己玩得很開心, 組合好還一直拿著走來走去說:好長好長   除了遊戲方面的組合能力進步, 連句子的組合能力也進步了, 昨天午睡醒來, 不知道是不是周公有傳授秘訣, 貝兒說的話很嚇人,讓貝兒媽驚喜連連 會說長句子了,而且很完整, 像是: 阿姨拿筆畫畫魚。 妹妹要吃便當。 (最近愛自稱妹妹) 媽媽忙,我乖乖玩。   小睡醒來後,變得很會說話,嚇壞人了 不知道要怎麼形容那種感受,很奇妙, 聽到貝兒說完整的句子,句句都是驚喜。 吃晚餐時,貝兒還說:媽媽煮給妹妹吃,好吃,謝謝媽媽! 當媽媽的聽到孩子這樣說,當然是開心得要飛上天了, 每天下班再累也都盡量自己下廚,這樣的堅持是值得的啦!         這是貝兒開心的帶著毛毛蟲散步的畫面             ============================================       【 題 外 話 】     前天早上要上班時發生一件驚險的事∼貝兒被反鎖在車裡, 貝兒媽的包包也一起反鎖在車裡,所以連同家裡鑰匙、手機都在車上。 因為今天貝兒爸要用車,所以昨天貝兒媽就先開工廠的車回來, 車子老了有十多年了,兒童安全鎖那邊的門已經很久都打不開了, 今天更誇張,它竟然上演消失已久的自動上鎖戲碼 將貝兒的安全帶綁好後,下車走到駕駛座,門就打不開了, 剛好鄰居家在施工,來施工的師傅是認識的人,連忙跟他借電話, 請貝兒舅舅拿備份鑰匙來救援。 不然鄰居也都上班了,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然一到工廠,貝兒媽就被外公外婆唸一頓,媽媽也不願意這樣啊! 還好是冬天、還好貝兒以為媽媽再跟她玩躲貓貓,沒有哭鬧,還一直笑, 還好有娘家可以救援,還好有人可以借我電話......算是很幸運的了。 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覺得車上悶,貝兒媽竟然先發動車子, 不然貝兒媽都是等一切就緒才發動的,以後貝兒媽再也不敢了! 貝兒被反鎖的當下貝兒媽嚇壞了, 但是貝兒看媽媽跑來跑去試著開門,還以為媽媽在跟她玩躲貓貓, 一直踢腿笑得很開心,還用手遮住眼睛跟媽媽玩, 有趣的是,貝兒竟然聽得懂媽媽的唇語, (媽媽在外面聽不到車子裡的聲音,貝兒在裡面應該也聽不到我的聲音) 貝兒玩夠了一直要我開門, 貝兒媽跟貝兒說:貝兒乖,等一下舅舅拿鑰匙來就可以開門了。 貝兒竟然看得懂我的嘴型,回答我說:好。 要不是貝兒舅舅救援速度夠快,貝兒也是會不耐煩哭出來的。 貝兒媽這個豬頭,下次絕對不敢再先發車了 ^^"   這也給所有的媽咪當作警惕, 還是要小心點, 不是每次都能這麼幸運的^^"        

蜜蜂與未來

2007年11月30日
公開
12

中午,午休時間陪貝兒散步, 看到一隻在花叢中採花粉的蜜蜂。 貝兒開心的一直靠近,邊靠近邊喊:媽媽BEE,BEE。 提醒她不要靠太近,蜜蜂會螫人的, 貝兒乖乖的保持距離看了好久,直到蜜蜂飛走。 孩子的學習心與好奇心是相輔相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看見的小動物、昆蟲, 如果是曾經在書上見過的,總是特別開心專注。 相對的,先看過實體後,在書上看見也會格外有感情。 只要貝兒願意學習,爸爸媽媽就願意陪著妳一起學習成長。 有人問媽媽:如果以後貝兒不喜歡唸書怎麼辦?會逼她嗎? 媽媽想了一下,如果以後貝兒真的不愛唸書,逼她有用嗎? 所以,萬一真的遇上了,盡量引導吧, 希望孩子可以懂得唸書是為了自己好,是為自己增加能力的方式, 想這些似乎還太早了。 現階段,只要貝兒不討厭書本,習慣閱讀,就夠了。 給她安全的環境,讓她隨心所欲的玩耍探索, 有機會有能力時,盡量帶她到處走走看看,多接觸大自然。 孩子的學習過程應該是開心而自動自發的, 未來,就算要面臨升學壓力時, 希望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貝兒會懂得幫自己抒解壓力, 如果說我不會在乎孩子的成績似乎太不真切, 但是,必須重視的更應該是成績背後孩子學習的過程。 寫下這樣的想法, 如果以後有一天,媽媽為了貝兒的成績苦惱時, 希望自己還會記得, 不要淪落為升學制度下只會逼迫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