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睿媽咪

3 / 11 安慰失親者是需要技巧的

2014年03月11日
3/11

安慰失親者是需要技巧的
並非一句節哀
或感同身受可以代表的

同哀傷po文

這篇文章是分享給大馬的助人工作者。
我們依舊為馬航MH370班機失蹤的情況禱告,
也為所有家屬的需要禱告。

但助人者需要在這一段時間
爭取瞭解許多危機處理
與非預期創傷性哀慟處理的內容與細節。

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概況,更多實務細節,
仍有需要直接的接觸家屬,及後續督導與討論。

-------------------------------------------

如何陪伴與關懷非預期喪親家屬

◎蘇絢慧

死亡;無論意外或預料中,
都是人生裡難以承受的失落,
死亡所帶來的生活變動甚大,
不單是穩定的生活起波瀾,
還有關係的中斷、依附情感的終止….

以揣摩去體會喪親的心境,是有必要的。
但若對喪親者的想法與情感不是很清楚,
而投入太多自己的想像與感覺,
不留心就會演變成讓喪親者費盡心力解釋狀況,
並反過來安慰關懷者,安撫關懷者的情緒。

關懷悲傷的人並不困難,卻也不容易。
要訣在於是帶著心來關懷受傷的心,
還是帶著一個腦子來關心一個事件。
關懷一位悲傷中的個體,
需要有所準備與學習,
好讓自己有力量支撐所承接到的悲傷情緒。

先照顧好自己,是第一關鍵。

先讓自己的心獲得照顧,才有能力照顧別人的。
特別是當察覺到自己的心
也因而混亂、震驚、難過時,
並不適合立即關懷喪親人,
反而要先清楚自己的狀況為何:
有哪些想法在腦子裡、有哪些感受。

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態,也較不會將自己的意識、
感受與悲傷者的意識、感受混淆在一起,
分不清什麼是屬於悲傷者的,什麼是屬於自己的。

我們要知道喪親人身心狀況如何、
要讓喪親人說出自己的需要與感受,
全都需要仰賴問話。但不明確的問話,
可能讓談話的過程尷尬不已,
或絲毫沒有說到重點,有談等於沒談。

明確的問話,可以讓喪親人清楚你所問的是什麼,
也可以深入及完整的了解喪親人的生活及感受。
例如:「你的身體還撐得住嗎?」
「你的心情如何呢?」
「後事處理的如何?家務有人幫忙嗎?忙得過來嗎?」

我們還可以告訴喪親人,
悲傷沒有對與錯,悲傷所引發的反應,
是每一個人調適悲傷的模式不同,
除了我們慣有的調適方法,
或許我們也可以學習不同的方式來表達
悲傷、治療悲傷。重要的是,
我們能在調適的過程中接納自己、原諒自己與善待自己。

以明確適切的問話開始,
可以讓喪親人有著力點,知道如何回應你的關心。
如此也不會使喪親人與關懷者都困在曖昧不明的溝通互動中。

積極、專注的傾聽便相當重要。
意思是說,別急著發表己見、
別害怕沈默的時候、別想改變沈重悲傷的氣氛。
關懷的阻礙就是急著改變氣氛、急著發表己見。
許多人以為的安慰是告訴喪親人
一些積極正向的話,或告訴喪親人別人更慘的故事,
這並不會安慰喪親人的悲傷與衝擊,
只是讓喪親人覺得這些感受被排斥,別人不想關心或知道。

要能貼近喪親人的心,讓喪親人的心軟化,
關懷者可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人在壓力中、受創中,會經驗相似的感覺,
如:驚訝、害怕、擔心、不敢相信。
因此,對喪親人表達自己聽聞消息時的感受,能和喪親人產生共鳴。
當你表達猶如感同身受般的感覺,能使喪親人的情緒獲得認可。
「一切發生的太突然,叫人難以相信。」
「失去這麼親近的人,多令人傷心與難過。」

這些感同身受的話,貼近也安慰了喪親人,
讓喪親人知道他的感受是真實的,
沒有對錯之分,也不是不夠堅強或情緒處理能力不好。

這是個重要的歷程,藉著回顧悼念逝去的親人
在自己生命走過的足跡。

一個親人活生生的在身邊或是天人永隔,
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型態。
前者不止觸摸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
還互相牽動與影響。後者卻無聲無息、
感受不到一絲氣息與溫度,
只能靠記憶搜索曾經領會過的喜怒哀樂。

從活生生存在到徹底消逝,
這中間需要很大的調適,
許多兩人之間的互動、
角色與生活習慣都受到嚴重摧毀,需要重新建構。

為了找到新的生活形態、適應新的角色,
喪親人要付出許多的心力面對挑戰與困難。
原本依賴的、倚靠的、支取的、
託付的,都一去不復返。
陪伴喪親人回顧逝者種種便是陪伴喪親人調適混亂與悲傷。

悲傷是因失去情感依附的對象而產生的複雜情緒,
也是人遇到壓力與變化的調適過程。
悲傷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別,只有強弱輕重之別。
與其逃避不如承認悲傷的存在,
如此能避免關懷者本身的焦慮,
一股腦想簡化悲傷的歷程,急著讓喪親人不要這麼難過。
你可以告訴自己:「他正在悲傷中。」「他還未走完這個歷程。」

悲傷的感覺會引發許多的想法與行為。
喪失摯親是任何人都難以沈受的失落,
因著親人的死亡與在生活中銷聲匿跡
,喪親人會感覺到孤單、無助、悲傷與徬徨,
這樣的感受可能引發「是誰的錯,讓我的親人死去?」
或「都是我不好,我沒有好好照顧親人…..」
「為什麼我不阻止他….」,
然後產生發怒於別人、痛罵自己、流淚不止的行為。

對於喪親人諸多負面的想法,
關懷者宜給予更多的寬容及接納;
寬容喪親人正在經歷悲傷與調適、
接納喪親人混亂龐大的情緒導致外人看似不理智的想法。

同理心並不是建議當事者可以如何做、該如何做。
同理心不僅接納當事者的情緒,
並能覺察引起情緒的可能因素,
回映讓當事者知道,
讓當事者能對自我的情緒感受多一份體察與認識。
先接納喪親人的悲傷情緒、任何懊悔、
痛苦、難過、生氣、絕望的情緒感受,不需做評價。
並且和喪親人一同承認悲傷的存在,
覺察情緒產生的源由,
回映情緒感受與可能的原因給喪親人,
使喪親人對情緒多一份認識,多一份包容。

像是:「你不想失去爸爸,
他是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你們的生活都依靠他。
可是他卻突然間離開你們,令你們難以接受與相信。
家裡沒有了他,是多麼無助的心情,讓你不知該如何走下去?」

反觀社會普遍對待喪親人的態度是:
「你不要難過了,不要再想那麼多了。」
「你這麼難過,怎麼照顧家人?
為了家人,你還是快點振作起來。」
「悲傷的事,不要再想了,忘了這一切吧!」

失去親人雖然是個事實,
但不表示人失去摯親的心不需要得到撫慰與療傷。
當心感覺荒涼與孤單時,溫暖的支持與鼓勵,
能讓他們得到力量。

有了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我們便能以自我做出發,
想像自己若是失去了親人,
我們會需要什麼樣的安慰,又會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多一分思考,能少一分傷害。

耐心的等待他們訴說的需要獲得滿足,
也是一種支持與鼓勵。不因他們的重複而指責他們,
反而要理解他們所受的創傷或打擊太大,
要長一點的時間才能平復。

有許多喪親人很愛很愛他們的親人,
他們和親人之間的情感親密的連結,
但當親人死亡的時候,他們卻完全哭不出來,
整個人僵住,旁邊的親族、長輩,
看不過去大罵他們不孝,人死了,
卻沒有掉淚,還要他們磕頭認錯。

他們不止承受失去摯愛的痛,
還得背負世人附加的罪狀。

我們的社會太狹隘,狹隘的以為悲傷就是:
當親人死時,痛哭流涕;
當親人下葬,一切恢復原狀,也不需談什麼悲傷了。

當親人死時,我們痛哭,是一種承受,
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悼念。

但人不哭,也仍在承受,
仍在表達、仍在悼念。哭與不哭,
並非是評量愛不愛親人的工具。

另一個要允許的個別差異是~談與不談。

當我們更認識了悲傷,更知道了悲傷的樣貌,
我們可能會急於讓喪親人好過一點,
或是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關懷,
於是要他們趕快揭示他們的悲傷。
這種急躁而失去界線的擔心,
恐怕會讓彼此陷入無助與無力中。
對於拒絕接受關懷、拒絕談論悲傷的人,
只需要開啟一扇窗,並表達尊重。
這扇窗,便是提供他可使用的資源,
包括您的願意傾聽與願意支持。

協助提供許多社會與學校可運用的資源,
例如:學生諮商中心、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
喪親學生支持團體、個人協談機構等。

幫助喪親人,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支援網。
一個親人的死亡,我們不止在心裡遭受衝擊,
感受到不捨、疑惑、思念的痛苦,
在現實的生活層面,也可能因為失去這個親人,
而歷經生活的痛苦:經濟的匱乏、
無人可幫助、少了重要的決策者、少了可依賴的對象….

因此,支援網不止照顧喪親人的心理、
亦要照顧喪親人的生理、生活與靈性。
若喪親人一時間還不願接受,或未感覺需要幫助,
我們可提供支援。好當他們需要時,能看見一些路。

對於一些願意和我們談的人,
一些和我們有信任關係的人,
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關心。

可以從密集度高的慰問到密集度低的慰問。
一星期一通電話,到一個月一通電話,
再到三四個月一通電話。
我們可以表達會再打電話來關心,
一來讓喪親人知道有個穩定的關懷電話,
二來可以知道喪親人的生活演變。

若喪親人願意見面談談,
可以在較安靜、較舒適的餐廳、咖啡館,
不宜以社交為目的,在喧嘩吵雜的地方。

面對喪親,我們要學習的並不是該如何擺平悲傷,
而是可以如何表達悲傷、善待悲傷。
當我們聽見喪親人在疑惑
他們的行為對不對、想法正不正常時,
我們要闡明這是由於悲傷所引起的反應,
因為失落與變動,我們便需要適應與調整。

有了適切的問話,便能讓溝通順利開始。
喪親人若體會關懷者是出於真心,
並不是客套與應付,
喪親人會願意表達真實的感受與生活的變化或困境。

那才是我們陪伴他們生命重建的意義。

https://www.facebook.com/eve.chang.35/posts/721243577936634?notif_t=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