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Puppy mami

清溪川

2013年03月09日
清溪川沿線必遊8景

http://www.visitseoul.net/search/search_cb.jsp

個橋地圖
http://dobo.visitseoul.net/web/doboMapImagePrint.do?lang=cb&cos_code=6


[清溪廣場~五間水橋]

清溪川的起點「清溪廣場」
清溪川的起點正是位在地鐵5號線光化門站5號出口東亞日報前,從這開始的清溪川一直涓流到漢江。清溪廣場的地面上採用的是傳統手工藝品「Bojagi(用來遮蓋食物的遮布)」的圖樣,各區塊皆採用不同的色彩,鮮明不失自然。廣場上有縮小版的清溪川模型,到了晚上,光打在每座特色各一的橋上,標示出位置。
朝鮮時代的代表石橋「廣通橋」
朝鮮時代的代表石橋「廣通橋」是朝鮮3世太宗時所建立的,原來供車通行的廣橋,現往上游遷移了150公尺。廣通橋於1910年因開通鐘路-南大門路段車道而被掩埋,歷經95年後的今天,廣通橋才又重見天日,這座飽受歲月洗禮的古橋,仍不難看出當年的霸氣。
世界最大的陶瓷壁畫「班次圖」
廣橋和三一橋間的「班次圖」是由朝鮮時代有名的畫家金弘道所描繪正祖於水原華城起身出巡的作品。 一共使用了5,120塊長、寬各30公分的磁磚所完成,全長192公尺,共拼貼了1700多名隨行者和800多匹馬的巨型壁畫,目前屬世上規範最大的。
5位現代藝術家交出的漂亮成績單「文化之牆」
以自然、環境為主題,出自5位優秀的現代藝術家之手的「文化之牆」,設立於五間水門上游。既是藝術家,同時身兼教職的5人,將長2.5公尺,寬10公尺的空間裝點成生動活潑的文藝街道。在「文化之牆」下游10公尺處,有高10公尺的噴泉,對面還有噴水舞台,不定期舉辦活動。
[五間水橋~清溪川文化館]
背載市民夢想和希望的「希望之牆」
若要追溯到早年的清溪川,那裡可是居民們洗衣、玩水的地方。復原清溪川的工程,也有為讓世人不忘本,因此用大理石重建了當年的風貌。由2萬多名市民們參與製作的「希望之牆」,位在黃鶴橋和五間水橋兩旁,市民們可自由在長、寬各10公分的磁磚上圖鴨、寫字,「希望之牆」全長50公尺,高2.2公尺。
如魚得水的律動「節奏壁川」
在黃鶴橋和丕巫當橋(音譯)間高5公尺的大理石壁面,每天有4700噸的水流,使得壁面漸漸變黑,看似有魚兒在逆水上游一般。到了夜晚,四色的照明燈光更是將節奏壁川照得宛如音符在跳動一樣。
古今並存的「頹圯的橋墩和楊柳地」
舞鶴橋前河川中段的部份,那些頹圯的橋墩是3年前拆除清溪高架道路時,故意留下來的,是為了要讓人民在關注清溪川的復原工程及享受清溪川復原後帶來的休閒空間時,仍不忘這歷史的痕跡。 楊柳地是漁類、兩棲類、鳥類等多種生物棲息、貓柳、香蒲、菖蒲花等水生植物生長的地方。 自黃鶴橋起至新達鐵橋(音譯)止共有10多處。
[清溪川特色遊]
歷史、文化的清溪川

清溪川沿線有新聞博物館、朝興金融博物館,及東亞日報附屬的ilmin美術館、市立美術館等文化設施。韓國最大規模的書店教保文庫也臨近清溪川。遷移到黃鶴洞的商家們經營的東大門跳蚤市場及東大門附近的各式小吃店也都是遊清溪川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假如您想進一步的了解清溪川的歷史與現在,可至清溪川文化館一探究竟。
與文化同「流」的清溪川

清溪川共有22座橋,每座橋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典故。通常在橋的兩端,商家、休閒文化設施密集。位在廣通橋旁的韓國觀光公社,地下一樓不但提供免費上網服務,還能索取旅遊手冊及觀光諮詢,公社前的戶外咖啡廳,更為遊客們準備了歇息的場所。若是您不必為了行程而趕路的話,世宗文化會館內不定期的表演及鐘路的電影院放映的韓流新片,也是您充實文化饗宴的好去處。
夜遊清溪川

夜晚的清溪川在照明的陪襯下,顯出另一番特色。越夜越美麗的地點有清溪廣場的噴水處、五水間橋附近的下川噴水、及黃鶴橋附近的節奏壁川。喜歡買東西的遊客可至東大門商圈的購物商城,那的商店都營業到凌晨。逛累了想吃點宵夜的話,可自觀水橋往乙支路方向,去嘗嘗乙支路著名的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