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森&馨的媽

2009長江日全食

2009年07月22日
本次日全食有三大特點:第一大特點是最精彩的全食持續時間很長。就全世界范圍來說,本次日食是從1991年7月11日到公元2132年6月13日年這141年間,全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

關於日全食:
  地球的衛星-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當月球繞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且正好發生於月球在黃道面的升降交點附近時,3者在太空中成一直線,此時月球的影子投射在地球表面,在影子區裡就可以見到月亮將太陽遮掩的日食現象。日食有幾種型態,若月面僅將日面部分遮掩時,我們稱為日偏食;如果是太陽及月亮兩圓盤面中心重合,則會有2種狀況:1.月面比日面小無法全部遮掩日面,還是可以見到日面邊緣的部份,看起來像是環狀的太陽,我們稱為日環食;2.月面比日面大將太陽面全部遮掩,我們稱為日全食。日全食因本影區一般比較狹窄,每次發生時只有局部地區才能見到全食,同一地點可能要數百年才能遇到一次,因此是相當難得一見的天文的現象。歷史上記載日全食的紀錄相當的多,其中最有名的是1919 年 5 月 29 日的日全食,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家Arthur Eddington利用該次的日全食觀測,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重力場造成光線偏折作用」的理論。

地球軌道與月球軌道有一個5度的夾角,在特定的時間月球會運行至一個特別的位置,令太陽、月球及地球連成一線,這時月球剛好遮掩了太陽的光球,這樣便形成一次日食。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日全食可看到什麼? 1.貝利珠、2.鑽石環、3.太陽色球層、4.日冕、5.日珥。

日食是一種極富觀賞性的天文奇觀,但錯誤的觀測方法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觀測者觀看日食一定要小心謹慎,要戴專用的太陽觀測濾光鏡,不要用肉眼直接觀測太陽,用望遠鏡觀測太陽必須加專用的濾光設備,以免出現“日食網膜症”。


臺灣的日偏食狀況
   臺灣因離全食帶較為接近,因此可見較大食分的日偏食,各地所見日偏食最大程度依離全食帶遠近而略有差異,北部所見偏食缺角較大,越往南則略小一些。馬祖的最大食分為0.882(09:36:52),是臺灣能見偏食缺角最大的地方,約有86.80%的日面被月亮所遮掩;北部海面的彭佳嶼最大食分也達0.870(09:41:33);至於臺灣本島則以臺北縣石門鄉富貴角的食分0.857(09:40:28)最大;國境之南恆春鎮南端的鵝鑾鼻,最大食分為0.739(09:39:59),約有68.6%的日面被月亮所遮掩。
臺北將從8時23分開始初虧,此時所見日面上方稍偏左方處開始被月面遮掩而出現缺角;之後缺角向下方逐漸擴大,至9時40分「食甚」是本次日偏食最大的時候,最大食分0.848,所見日面的左側約有82.40%被月面所遮掩;11時5分,缺角自日面下方稍偏左處消失而復圓,全部過程歷經約2小時又42分鐘。

21世紀計會發生224次日食現象,其中有77次「日偏食」,72次「日環食」,68次「日全食」及7次「混合型日食」(日食過程中環食及全食交替出現) 。
西元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後,下次日全食 將發生於西元2010年7月12日,可見全食地區為南太平洋及南美洲南部陸地。
臺灣上次日全食是出現在西元1941年9月21日(北海岸-基隆-濱海公路北段及馬祖)。
臺灣未來日全食將發生於西元2070年4月11日(墾丁、蘭嶼) 。
西元2012年5月21日臺灣將可見到日環食現象,包括基隆、 臺北、桃園、新竹及苗栗等局部地區均在環食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