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ღ Allen&Mia媽咪ღ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文章分享] 看,我把餵藥變好玩了!

2008年05月10日
公開
31

文�學前教育雜誌編輯部 本篇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有不同的餵藥技巧,讓爸媽餵藥更上手。 餵藥妙方∼For新生兒 * 直接用奶瓶餵藥水 1歲以下的嬰幼兒,因肢體反抗力道較弱,爸媽可以將藥粉加入少許的糖漿或水(水的份量不要太多,以免喝不完),利用奶瓶來餵藥。 * 直接塗抹法 把藥粉直接塗抹在口腔的臉頰部,再給予1㏄的開水。 * 用滴管餵藥 孩子不肯吃藥的原因,大多是討厭藥的苦味,嬰幼兒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比成人更廣,味覺更敏感、更豐富。所以餵藥時,應避免藥接觸到味蕾。可用滴管將藥水滴到臉頰和牙齒之間的位置,一次滴一小口,確定吃下去後再餵第二口。有些含有抗生素的藥物,有特殊的怪味和苦味,讓寶寶感覺很苦,餵完藥後爸媽可以再滴入一些白開水,消除藥物殘存的異味和苦味。 餵藥妙方∼For 1∼3歲的寶寶 這個年齡的孩子,抗拒力比較大,也最難哄騙吃藥,以下教你3個技巧。 * 混合含糖食品 將藥粉撒在布丁上或是混在裡面,也可以混合果糖一起吃,甜甜的糖份會讓孩子較不會排斥;糯米紙包著藥粉和些許的果糖,也是取代的作法。吃完藥需刷牙,以免甜食殘留蛀食牙齒。 Have Fun∼玩醫生看病遊戲 平常和孩子玩醫師看病遊戲,讓孩子假扮是醫生,幫玩具寶寶或爸媽,看喉嚨痛、感冒、咳嗽等常見的病狀,另外準備一個小湯匙給孩子,讓他親自餵藥給玩具寶寶吃。爸媽可趁機用簡單易懂的話,教導孩子生病要吃藥,身體才會好,才能出去公園玩的概念 Update你的用藥常識:藥物貯存&使用原則 *避免受潮 常見的幼兒用藥,如:分小包裝的藥粉很容易受潮變質,超過一個禮拜即需丟棄,而且每次感冒的症狀都有些許不同,不可再使用上次留存下來的藥品。 *低溫保存 某些含有抗生素的藥水、肛門塞劑,需放入冰箱低溫保存,以免藥物因高溫產生化學變化。 *保存期限 肛門塞劑可存放在冰箱約半年,藥水若開封超過一個月則需丟棄,若未開封則視標示的保存期限而定。 *不可混入果汁或牛奶 果汁飲料一般多含有果酸和維生素C,其化學屬性通常呈酸性。酸性的物質容易導致藥物提前溶化或分解,不利藥物在腸道内的吸收,影響療效。尤其是葡萄柚汁、柳橙汁會影響肝臟之代謝藥物酵素,而使藥物無法正常代謝,以致血中藥物濃度升高,使藥物毒性增加。有些藥物遇到牛奶可能產生凝結的狀態,影響藥物的吸收。

[文章分享]嬰幼兒秋冬常見疾病與預防

2008年01月27日
公開
44

背景分享來自(c) Karen Mami 氣候多變,掛病號的人陸續增多,每到秋冬總有幾個常見的小兒疾病蠢蠢欲動,如能及早做好預防,並對疾病有多一分的了解,想要平安過秋冬就簡單多了。 文�高子茗 採訪諮詢�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裴仁生•三軍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錫洲 執行�蘇麗華 Part1 疾病篇 1.氣喘 【症狀】 *呼吸不順。 *咳嗽合併有喘鳴聲,清晨或夜間可能較明顯。 *有些病兒則是出現長期慢性咳嗽的症狀。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反應,由於接觸到會引發過敏反應的刺激物而發生呼吸不順。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裴仁生說明,氣喘又稱哮喘,與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哮吼不一樣,有時家長會將哮吼與氣喘混為一談。 三總小兒科主治醫師陳錫洲表示,過敏性的氣喘是小兒三大過敏疾病之一,因為大環境的改變,近年來過敏兒人數逐漸升高,因此,每到秋冬有非常多的家長就要面對照顧過敏性氣喘的寶寶。 秋冬季節氣候變化大,加上是塵蹣大量死亡的季節,而使環境中過敏原刺激增加,更容易讓有過敏體質的人引發氣喘。氣喘的診斷若經過過敏原指數與呼吸道功能的檢測更能確認,因此,當寶寶出現咳嗽等症狀時,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最好是帶給小兒科醫師檢查才能準確了解原因。 【預防及治療】 *氣喘治療包括有藥物(類固醇等抗發炎藥物與氣管擴張劑等)、減敏、環境控制治療等方法。 *過敏性問題,通常需要耐心長期治療,等年齡較大之後,體質改變,慢慢會減少發病的機率。 *秋冬做好保暖動作,尤其運動前要熱身,避免突然吸進冷空氣或大量喝冰飲。 *保持環境清潔,減少生活中接觸塵蹣、花粉、動物毛屑等過敏原。 2.哮吼 【症狀】 *哮吼最大特徵為先出現幾天一般感冒症狀,之後開始有聲音沙啞。 *咳嗽時會出現破音。 *吸氣時費力而且發出如狗吠般的怪聲等表現。 哮吼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好發於6個月大至4歲的幼兒。主要是因為哮吼的感染部位於聲門、下會厭部,而引起發炎腫脹,進而造成說話及呼吸不順,進食也會大受影響。嚴重的哮吼,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造成嬰幼兒休克或死亡的危險,不可不慎。 【預防及治療】 *根據病兒的症狀,給予適當的支持性治療,例如:緩解咳嗽、流鼻水、改善咽喉腫脹等症狀。 *嚴重病兒需要住院給予氧氣治療,必要時需使用類固醇。如果控制得宜,通常幾天後狀況就會好轉。 *由於哮吼也是傳染性的疾病,因此,秋冬季節家長要注意少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病兒需與其他兒童隔離,並且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普通感冒 【症狀】 *多半為咳嗽。 *流鼻水。 *喉嚨痛。 *輕微發燒。 *小嬰兒因為還不會表達,可能會有煩躁、哭鬧與食欲不佳的表現。 秋冬天氣變化大,如果剛好自身抵抗力較差時,各種病毒就有機會找上門,特別是抵抗力差的嬰幼兒每年普通感冒加上流感感冒次數可能達7∼8次。陳錫洲醫師表示,相較來勢洶洶的流感,普通感冒的症狀通常比較輕微,一般只要妥善照顧,很快就會痊癒。 【預防及治療】 *1歲以下的幼兒,感冒時一定要及早就醫治療,不可以自行使用成藥。 *只要按時服用醫師開立的緩解症狀的藥物,大約3天至1個星期左右,就會慢慢痊癒。 *生病期間,家長要讓寶寶多補充水分、多休息、保持舒適的環境,可使寶寶提昇自身的抵抗力。 *可能會有幾天輕微的發燒,只要按時服藥,體溫沒有超過攝氏42度,沒有腦膜腦炎的合併症時,家長不用擔心發燒會影響寶寶的智力。 4.流行性感冒 【症狀】 *屬於流感病毒的感染。 *與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主要在於其發病較急、病兒短時間內很快就顯得不舒服、全身痠痛、高燒。 流感傳染給其他人的機率高,這也是為什麼流行性感冒高峰期,醫院診所就會擠滿患流感的大小患者。此外,流感也容易併發肺炎、支氣管炎與中耳炎等較嚴重的問題。 每年流行感冒的病毒類型都不太相同,因此裴仁生醫師建議,6個月大以上的嬰兒及抵抗力較差的人,可以在每年十月份開始施打流感疫苗。 【預防及治療】 *醫師會依據症狀,給予緩解的藥物,例如:退燒鎮痛藥、止咳劑與化痰劑等,或在發病初期給予克流感藥物。 *流行高峰期盡量不要帶幼兒出入人多且密閉場所。 *家中大人外出回家之後,要記得先洗手才可以抱嬰兒。 *有人感冒時,應戴口罩,盡量不要接觸小嬰兒。 *嬰幼兒因為抵抗力較差,家長要注意是否有併發症發生,隨時要注意病情的轉變。 5.輪狀病毒 【症狀】 *感染後,孩子會出現發燒。 *明顯上吐下瀉。 *可能合併有輕微感冒症狀。 輪狀病毒是傳染力強的嬰幼兒秋冬常見胃腸的病毒感染疾病,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與口糞傳播。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峰期,特別好發在2歲以下的幼兒。陳錫洲醫師指出,幾乎5歲以下的幼童都至少感染過一次的輪狀病毒。 該病毒在顯微鏡下呈車輪狀,因而得名。有些孩子因為嘔吐及腹瀉嚴重,甚至會導致脫水、酸中毒、電解質不平衡與體重快速減輕甚至休克,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 【預防及治療】 *病兒除了就醫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補充水分,以避免脫水。 *症狀嚴重時,要口服電解液,或住院接受靜脈注射。 *病兒的糞便及嘔吐物一定要妥善處理,照顧者要勤洗手。 *較大嬰兒可先暫停飲用牛奶,改吃稀飯等清淡食物;母奶寶寶可繼續喝母奶;喝配方奶的小嬰兒可以稀釋配方奶或詢問醫師是否需要更換無乳醣的配方奶粉(即止瀉配方)。 *因為水瀉嚴重,要留意勤換尿布,以防尿布疹的發生。 *輪狀病毒自費疫苗今年底即將在台灣上市,家長可向各大醫院詢問相關細節。 6.肺炎 【症狀】 *常見症狀為發高燒。 *持久咳嗽與畏寒。 *甚至出現呼吸急促與窘迫。 因此,如果嬰幼兒出現活動力不佳、呼吸困難、煩躁肋間或肋下凹陷與高燒不退,家長就要留意是否有肺炎的可能性,需盡快就醫。 肺炎即是肺部發炎,造成肺炎的原因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當嬰幼兒接觸到某些厲害的細菌或病毒時,加上自身抵抗力差,或是原來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沒有處理好,就可能會進一步併發為肺炎。 陳錫洲醫師表示,秋冬季節是肺炎高峰期,也是小兒常見的住院原因,懷疑為肺炎時,醫師會先問診了解病程,再依情況做X光檢查與實驗室檢查或進行自費快速篩檢肺炎的檢測以查驗肺炎的病原,最後再根據不同的病原給予合適的治療,嚴重病兒特別是嬰兒多半需要住院治療。 【預防及治療】 *一般病毒性肺炎,通常給予緩解症狀緩解的藥物加上胸部物理治療(拍痰)即可。 *細菌性肺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療7∼10天左右。 *嚴重患者需住院,以蒸氣噴霧治療及拍痰法來排痰。 *預防肺炎最重要的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小兒有感冒症狀時,家長要多留意病情的變化。 *預防肺炎建議可自費施打流感疫苗(6個月大以上可接受施打)、b型嗜血桿菌疫苗(2個月以上可接受施打)。肺炎疫苗可分為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2個月即可施打)以及23價肺炎雙球菌疫苗(建議使用在2歲以上施打)兩種,而7價保護效果範圍比較多,保護力也較強,因此,建議可考慮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7.細支氣管炎 【症狀】 *初期可能會發高燒。 *伴隨有鼻塞、咳嗽、痰多與呼吸不順等症狀。 *接著幾天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加劇與吐奶等表現。 裴仁生醫師表示,細支氣管炎是秋冬季節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通常發生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尤以2個月大∼8個月大時最多見,1歲之內的嬰兒要留意疾病的變化,必要時需住院治療。 細支氣管炎的病原體有許多,以呼吸道融合病毒較為常見,其它如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也有可能。 【預防及治療】 *醫師會根據症狀給予袪痰劑等藥物,並請家長多幫小寶寶拍背,以利排痰。 *多補充水分、多休息。 *避免過度乾燥、吸菸、空氣不佳的環境。 *早產兒或出現呼吸困難的病兒需要積極住院治療。 *嬰幼兒感染途徑多半來自大人或上幼稚園的兄姐,因此,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洗手。 8.異位性皮膚炎 【症狀】 *小寶寶多半會在額頭、兩頰出現脫屑、紅疹的現象。 *加上明顯的全身癢感,而導致抓出一身紅腫,甚至是抓破皮而有滲出物或結痂。 *病兆會隨年齡增長延伸到軀幹、四肢等部位。 秋冬季節,天氣乾燥,皮膚中的水分容易流失,使得一些原本皮膚就敏感或已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極易發病。 異位性皮膚有反覆、慢性發作的特點,有此困擾的寶寶只要到了季節轉換之際可能就會發病。家長面對異位性皮膚炎必須有耐心,多半無法立即速效根治,需要長時期做好急性期治療及平時防治的工作。患者可能會合併出現有過敏性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問題。 【預防及治療】 *急性發作期,需就醫接受治療,多半以口服抗過敏藥(抗組織胺)及外用塗抹類固醇止癢藥物為主,家長不要認為藥物會有副作用而不就醫或自行停藥,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搔抓而造成感染。 *每天早晚,特別是洗完澡之後,可使用寶寶專用的乳液,做好全身的保濕。 *穿著吸汗、透氣、純棉的衣服,要避免毛衣或化學纖維的衣料。 *不要使用太熱的洗澡水,並選擇不刺激、敏感肌膚專用的沐浴清潔用品。 *身上有汗水時,要盡快擦乾,並更換衣服。 Part2 預防篇 秋冬遠離疾病5訣竅 1.多喝母奶,增強嬰兒的抵抗力,讓寶寶打下健康好基礎。 2.大人小孩勤洗手,讓疾病不近身。 3.假日不往人多且空氣不流通場所。 4.保持居家環境清潔,適時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5.定期帶寶寶接受相關疫苗注射,以減少疾病侵犯。 Tips:關於補充營養品 陳錫洲醫師建議,除非是特殊寶寶,例如早產兒可能需要服用鐵劑等營養素,至於一般正常的寶寶,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使用維他命、益生菌等營養品除了適量之外,最好可以先詢問專業醫師的意見。 如果是身體健康、發育正常的寶寶,只要多注意以上訣竅,就能預防秋冬疾病的發生,並不需要刻意補充營養品。

[文章分享]長牙寶寶口腔保潔須知

2008年01月16日
公開
34

背景分享來自(c) Karen Mami 文/台大醫院牙醫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 楊湘 執行/王紹媛 寶寶六、七個月大時,乳牙開始相繼萌發出來,乳牙好壞可能影響日後恆齒發展,因此在寶寶還不會自己刷牙前,照顧者須負起寶寶口腔保衛工作。每次吃完奶後,以適當硬度的小牙刷或棉花棒,來清潔牙齒,確實作好口腔清潔,亦可避免或減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機會。 寶寶平均約六個月大時從下顎的大門牙開始長牙,但也可能提早到三、四個月,或延後至十一、二個月才長牙,通常前牙會有前後六個月的差異,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一年。大約到二歲半時便長滿完整的二十顆乳牙。 乳牙長牙順序&時間 乳牙長牙的順序和約略時間如下,原則上是左右對稱,其中上下顎的第一臼齒,及上下顎犬齒的萌牙時間則約略相當。 上排牙齒     長牙時間   長牙順序 正中門牙齒    8∼12個月    2 側面門牙     9∼13個月    3 犬齒       16∼22個月   7 第一大臼齒    13∼19個月   5 第二大臼齒    25∼33個月   10 下排牙齒     長牙時間   長牙順序 第二大臼齒    23∼31個月    9 第一大臼齒    14∼18個月    6 犬齒       17∼23個月    8 側面門牙     10∼16個月    4 正中門牙齒    6∼10個月    1 寶寶乳牙長出快慢,會影響咀嚼能力嗎? 每個寶寶的長牙時間,天生的基因便決定了,只有快慢的分別,無關好壞,牙齒萌出的確實時間並不重要,反而是萌出的順序,較有可能影響日後牙齒的咬合關係,但和恆牙比起來,乳牙咬合不良的情形少之又少,所以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倒是乳牙太早長出,若沒有好好照顧,當然蛀牙也就提前報到。若長牙時間大於平均時間一年以上,才需尋求醫師的協助,以X光片檢查來確定牙齒的狀況,極少數案例會有天生缺牙的情形,多與全身性的疾病或家族遺傳有關。 「長牙」時常見口腔問題 寶寶長牙時,牙齦會覺癢癢的,而變得喜歡咬人或咬東西,感覺會較舒服,而在牙齒萌出牙齦的邊緣會有一圈紅紅的發炎現象,稱為萌牙性齒齦炎,寶寶會因此而感覺疼痛,容易煩躁哭鬧,此時可塗抹表面止痛劑來減緩不適,但寶寶的哭鬧可能也不完全和長牙相關,而是寶寶的腦部發育,讓他開始注意外面的有趣世界,稍有不如意,情緒也就不好了。 在剛長牙的同時,也正是寶寶唾液腺發育漸趨成熟的時候,所以會覺得寶寶口水流個不停,而此時來自媽媽的抗體也漸漸消失中,但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又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有發燒的情形;另外這時由於副食品的慢慢加入,容易因食物或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 寶寶牙齒黃黃的,為什麼? 剛長出的乳牙是白色,但若有黃色的牙菌斑附著其上,牙齒看起來便黃黃的,若牙齒已有脫鈣現象,也會呈現局部的黃或白色斑塊。牙菌斑經由刷牙便可去除,初期的脫鈣可經由唾液內的離子成分,或牙齒表面塗氟來幫助再鈣化。 何謂牙菌斑? 口腔內細菌和食物殘渣所混合形成、附著於牙齒上的黃白色薄膜,其中的細菌和食物,均是造成蛀牙的罪魁禍首。將牙菌斑顯示劑以棉籤塗佈在牙齒上,漱完口後,若在牙齒上仍殘留有紅色的區域,便表示有牙菌斑附著,此時再以牙刷刷除被染成紅色的牙菌斑。 刷牙增進親子互動 幫已長牙寶寶清潔口腔時,可讓寶寶躺在床上,媽媽以面對面的方式來幫寶寶刷牙;媽媽也可以像牙醫師的位置一樣,將雙腿盤起,讓寶寶的頭靠在小腿上,從寶寶頭部後上方來刷牙;或者讓寶寶躺在媽媽大腿上,媽媽從側方幫寶寶刷牙也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就是要找到一個媽媽以及幼兒,都覺得舒服放鬆的姿勢。

[文章分享]寶寶開始有厭奶的情況發生該怎麼辦?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42

背景分享來自(c) Karen Mami 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方旭彬 一般而言,寶寶在3∼4個月大左右,是第一個厭奶高峰期,有明顯的厭奶症狀。 針對這個問題,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方旭彬提出以下建議: 不要強迫餵奶:只要孩子的生長指數正常,就不要強迫他喝下全部的奶。 不要強迫孩子每餐喝相同的奶量:若孩子每天的食量已經足夠,就不要執著每餐應餵食的量,如:一天應喝的奶量900c.c,若寶寶一餐食慾不好只喝90c.c,下一餐食慾好則喝下120c.c,只要總奶量足夠即可。 以副食品取代:若寶寶已經達到可吃副食品的年齡(4-6個月),可以添加副食品,增加寶寶的食慾。 藥物治療:若寶寶有嚴重厭食的情況,可以給醫生檢查後開給藥物來促進食慾。 基本上,越小的寶寶發生厭奶的狀況越要小心,因為小寶寶的營養來源完全來自母乳或配方奶,若0-3個月的小寶寶發生嚴重厭奶,可能導致脫水,進一步會造成身體營養不良,進一步併發休克、腎衰竭,必須積極治療。 此外,學步期(又稱離乳期)是第二個厭奶高峰期,主要的發生原因及建議如下: 副食品添加未得當:過了1歲之後,寶寶的主食是固體食物,但是有些寶寶可能太晚添加副食品,咀嚼能力未有效訓練,所以仍以配方奶為主食。最好按照副食品建議添加的時間,慢慢幫寶寶添加,並且逐漸減少配方奶的量。 飲食均衡:學步期後的寶寶,需要從不同食物中獲取養分,配方奶只能當作副食品,因為各類食物中所擁有的豐富養分是不可取代的。 寶寶對外界好奇:寶寶的好奇心重,還未建立餐桌習慣,父母可以買一套寶寶的專屬卡通餐具,轉移寶寶注意力,鼓勵寶寶用自己的餐具用餐。 彈性改變用餐時間:寶寶若暫時無用餐的想法,就不要強迫孩子,可以改變作息,先和寶寶玩耍,等活動一陣子後,寶寶累了、餓了,就會食慾大增。 下降目標:若寶寶沒有用餐意願,建議可在用餐期間,下降食用量,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配合寶寶的需求。 (育兒生活雜誌)

文章分享~全方位啟動寶貝觸覺關鍵 The magic touch

2007年06月05日
公開
40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探索及觸摸可以讓他們得到許多的收穫,提高往後的動作能力和認知能力、甚至情緒的穩定性,因此觸覺啟發對寶寶發展過程可說相當重要,本篇將告訴您如何開啟寶寶觸覺魔法,讓孩子奠定發展與學習的基石。 觸覺發展與形成 觸覺系統是人類感覺系統中重要的一部份,它是胚胎中第一個發展出來的感覺系統,同時也是身體中分佈最廣,訊息最多、最複雜的感覺系統。人類之所以異於一般動物,主要與觸覺關係密切。因為人類皮薄毛少,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分辨能力最多元,因此大腦中能擁有特殊的思辨、分析及組合能力。 嬰兒從胚胎,出生到幼兒時期,從觸覺系統中得到的刺激與訊息最豐富,根據研究顯示,適當的撫摸、按摩及親子間的皮膚接觸有助於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而觸覺學習不足則容易造成觸覺敏感及遲鈍的現象。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黃恢濤表示,從母親懷孕7週半開始,胎兒口腔周圍就會開始發展出觸覺,約到17週後,除了頭頂及後腦部位,幾乎全身觸覺都發展完成了。有鑑於此,馬偕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彭可佳建議,每個準媽咪們在懷孕時多撫摸肚皮,讓胎兒有明顯的觸覺感受,對孩子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幫助,出生一個半月後,孩子會逐漸透過照顧者所給予的實體觸覺刺激得到情緒上的安撫。 03歲嬰幼兒觸覺發展過程 02個月 觸覺發展慢慢全身擴散,當整隻手或腳有刺激接觸會有反應;口腔會有尋找口腔周圍刺激來源的反應;一旦媽咪的乳頭碰到嘴角會主動去吸吮,這些反應都是以自我保護或覓食為主,即為反射動作。 34個月 觸覺較成熟,寶寶會感受得到各種觸覺的不同,懂得區別。 57個月 觸覺開始越趨成熟,會透過自己的動作,如吸吮手指、玩肢體動作感受觸覺,同時吸吮手指具有安撫的效果。 79個月 觸覺開始有區位化的發展,知道手被碰到,但不知道那是「手」。 1011個月 亂抓東西之後會區辨這是什麼。 1216個月 碰寶寶的哪一部位他都會知道,且了解定點及定位。 18個月2歲 會配合認知,如摸到三角形,知道這個東西,但不知道這叫「三角形」;抓到湯匙,會感受這是湯匙,但不知道其功效。 觸覺的功能及影響性 觸覺是身體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第一道防線,就嬰幼兒身體發展與觸覺之間的關聯性,可分為以下三大部分: A口腔 包括吸吮反應及與食物的接觸。 B手 可探索外界環境,從中增加精細動作及操作辨識的能力。 C全身 透過觸覺撫觸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形象,如頭、腳、腳趾,一旦接觸到外界會去感覺刺激在哪,對刺激有所反應。 由以上觸覺對身體的影響,黃恢濤指出,觸覺還可進一步提供對身體的保護。如當我們踢到東西,腳會縮起來,這是痛覺保護作用。此外,觸覺可帶給我們心理層面的照護,如小猴在母猴懷抱中喝奶時會覺得舒適,可安穩的吸奶;但若是用機器餵,即使機器姿勢及位置與母猴都都一樣,小猴卻安靜不下來。同理在人類身上,將寶寶抱著與放在搖籃兩種方式,都會影響母子親情的關係,這是因為觸覺與我們的情緒有極大的相關,抱著寶寶可讓他的情緒慢慢穩定,情緒穩定對心理安全感的建立有重要性。 觸覺不敏感vs過度敏感 觸覺影響孩子動覺情緒及認知很大。彭可佳表示,當寶寶約2~3歲開始,觸覺區辨能力逐漸增強,觸覺發展影響孩子動覺情緒及認知很大。所謂「區辨能力」,包含碰觸物品時,不用眼睛就可了解物體的東西大小;且能使用動覺感覺手腳位置,以及透過觸覺可收集訊息等能力,無論是觸覺過度敏感或不敏感都代表區辨能力不良。 觸覺不敏感 這樣的孩子動作品質會顯得較差,常見的例子是容易跌跌撞撞,但反應不大,起來拍一拍身上灰塵後,又可以繼續玩,這就是觸覺整合能力不好的表現。 觸覺過度敏感 會對輕微的碰觸行為有負面情緒;不喜歡人多的地方、不喜歡人家太靠近;嚴重者甚至不喜歡洗澡、刷牙、梳頭、綁頭髮、戴帽子、特別喜歡穿長袖(避免他人直接碰觸到他的手)、怕濺起來的水花、玩沙時覺得不舒服等。 一般來說,有上述情形的孩子通常情緒控制能力差,沒什麼耐性,對環境敏感,且適應力差,照顧者如發現孩子有類似情形,需透過上述各方面觀察,若有異狀需帶到醫院診斷,避免對孩子情緒及學習狀況造成負面效果。 寶寶觸覺訓練Follow me 01歲 1.幫寶寶按摩,用玩的方式親近他。 按摩重點部位掌握: 手掌 手指 腳掌 腳趾 兩頰 鬢角 胸部 2.洗澡時,使用不同材質的刷子或玩具與他玩耍。 3.適時抱他,但不要讓他養成依賴性。 12歲 1.和孩子玩化妝師遊戲,拿顏料在他身上塗抹。 2.布置高低起伏的地面環境,讓寶寶在上面爬行。 3.讓孩子躺在毛巾裡拉他與他玩耍。 23歲 1.讓孩子眼睛閉起來,觸摸不同形狀的積木以學習指認。 2.和孩子一起玩黏土。 3.和孩子玩用手指壓畫的遊戲。 媽媽教室(box) 和孩子一起玩最重要的是不要限制他太多,成長中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摸摸摸西碰碰,這是他們探索環境藉以認識世界的方式,當他們在探索時,若周遭沒有危險的因子,照顧者不要過度限制,且要引導他們,讓他們明白物體的質地、大小、重、材質,如此有助於觸覺的啟發,也能引領孩子逐漸瞭解世界,增長學習經驗。 親子遊戲 遊戲是促進寶寶成長最有效的方式,在此我們為您設計5種簡單的親子小遊戲,讓寶寶在玩樂的同時,促進觸覺的發展,幫助學習成效。親愛的家長們,一起和您的寶貝來段溫馨的親子時光吧! 遊戲名稱:壓路機 適合年齡:5個月大 需要道具:毯子、小枕頭 遊戲方法:在床上鋪毯子或棉被,底下放小枕頭或毛巾當小障礙物讓孩子翻滾, 有高低起伏的地面可讓他感覺身體與外物的接觸。 遊戲名稱:過山洞 適合年齡:8個月 需要道具:數張桌椅 遊戲方法:將桌椅排成隧道或關卡,讓孩子在中間鑽來鑽去,在遊戲過程中,他的頭會撞到桌椅;腳或身體也會碰到桌椅,可讓孩子從中建立身體形象的概念,對觸覺發展是種回饋。 遊戲名稱:三明治 適合年齡:1歲半 需要道具:抱枕2~3個 遊戲方法:叫孩子當三明治或漢堡站在原地,照顧者飛奔過去後,用抱枕或枕頭將他抱起來,再緊抱住。讓孩子有被擁抱的感覺,建立其心理安全感及平穩其情緒,玩過幾次後可再交換角色,讓孩子來抱照顧者。 遊戲名稱:尋寶遊戲 適合年齡:2~2.5歲 需要道具:毯子 遊戲方法:照顧者首先陪他用毯子蓋住身體,或讓他躲在紙箱裡,頭露出來,然後在黑暗中摸他身體某部位再叫他去找。如跟他說:「我摸到你的膝蓋了,那我的膝蓋在哪呢?」,藉此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 遊戲名稱:挖寶藏 適合年齡:3歲 需要道具:小箱子、玩具數個 遊戲方法:在箱子或布袋丟一些小球或布偶、假水果等,同時再放許多不一樣質感的東西,如木頭積木跟布偶,讓孩子一個個抓,再問他「摸到什麼?」。藉此讓孩子練習手部觸覺區辨的敏感度,用觸覺學習區辨。 文章來源~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409/40/cow6.html?type=old&pg=1

文章分享~寶寶囟門裡的秘密

2007年06月04日
公開
43

許多新手父母,第一次小心翼翼的幫小baby洗澡時,突然摸到頭頂一塊軟軟的地方,經常嚇得六神無主,驚慌失措,不是趕緊打電話向經驗老道的阿嬤求救,就是上網貼部落格尋求答案。事實上,這塊軟軟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囟門」。「囟」門語音唸「ㄒㄧㄣˋ」,不僅多數父母唸成「ㄘㄨㄥ」,連不少醫護人員也念錯。 曾有一位兩個月大的小嬰兒因為突然喪失意識,抽搐發作被送到醫院,經過初步檢查,既沒有發燒也沒有電解質異常,但是發現前囟門有異常突出的狀況,超音波發現腦部靠近腦皮質的地方有一線狀的不明影像,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確定診斷為一根細針。醫師百思不解為何會有一根細針被插入如此幼小的腦袋中,經過詳細詢問,原來是患有精神分裂的母親所為,而前囟門就是最脆弱的地方。上帝創造人類,為何會留下如此的缺陷呢?這麼複雜而幼嫩的腦袋瓜為何不用厚實而堅固的頭骨將它緊緊包住呢?事實上,這是有其巧妙的道理的。 囟門─寶寶的脆弱部位 新生兒的頭顱是由幾片大小不等的頭骨組合而成,而骨與骨之間都有明顯的接縫,在寶寶的頭部前後各可摸到一扁平、柔軟有彈性的頭皮組織,此部位為顱骨交接處的區域,稱為囟門(fontanel),是一個沒有骨頭的部位,外表可以看到跳動。也就是頭皮組織下面即是腦部結構,也是新生兒脆弱的部位。「前囟門」呈現菱形,它的位置就介於兩頂骨與額骨之間,約於額頭微微上方一些的地方;而位於頂骨與枕骨交接處,呈現三角形,沿正中線由前囟門往後可以摸到的為「後囟門」。通常前囟門較大,而且個別差異很大,一般而言長約3到4公分,寬約2到3公分。而後囟門比較小,有時候幾乎要關閉或是不易摸得清楚。這些顱骨交接處的縫隙,是預備留給嬰兒頭顱長大發育的空間用的,頭的後囟門約在第6到8週時關閉,前囟門則在第16到18個月關閉,但時間有可能提前或延後。 「顱骨縫」癒合時間影響頭部生長 幼兒的頭之所以可以在出生後的頭兩年快速的成長又能維持漂亮的形狀,主要是因為頭蓋骨是由5塊骨頭所組成,2塊成對且對稱的額骨(frontal bone),2塊成對又對稱的頂骨(parietal bones)及1塊枕骨(occipital bone)所構成,這幾塊骨頭彼此間都留存有縫隙,稱顱骨縫(cranial suture)。也因為這個特性,胎兒頭部經過產道時,可以受擠壓而致改變形狀,等出生後再慢慢恢復形狀。為什麼骨縫過早癒合會造成頭圍過小或是頭形改變呢?主要的原因是嬰兒在兩歲前,腦部快速成長,頭圍隨著擴大,在這個時期骨縫過早癒合會限制並減緩腦部在該方向的成長,所以頭骨朝另ㄧ方向生長,最後造成頭顱畸形或過小。而所有的頭骨縫合在6到8個月即可察覺其關閉,但真正的成熟鈣化則必須由X光檢查之。 新生的頭蓋骨是多塊組成而各自分開的,當寶寶從陰道分娩而出時,因為頭部在生產的過程中,受到產道的擠壓,有可能造成頭骨重疊現象,也就是一塊頭蓋骨的邊緣疊在另一塊頭蓋骨上。所以,很多新生兒剛出生時,頭通常是長卵圓形的,而且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地方,父母親第一眼看到小嬰兒時,有時會大失所望,怎麼頭顱長成這樣子?但這種現象在出生1週後,自然會恢復正常。 囟門蘊含寶寶的健康資訊 觀察囟門的正確姿勢,是將寶寶抱起而呈現直立的狀態,最適當的時候是寶寶安靜的時候,睡覺或是吃奶時都可以。寶寶的囟門在正常的情況下,呈現稍微凹陷的狀態,而且常常可以在囟門看到如同脈搏般搏動的情形。仔細觀察前後囟門,可以提供我們許多有關寶寶是否健康的資訊。首先,在我們瞭解到囟門正常的大小與關閉時間後,如果寶寶的囟門與正常情況不同時,應該請小兒專科醫師審慎評估小寶寶是否生病了。一般而言,在出生時,前囟門很小或是摸不到,就要小心是不是頭骨過早癒合。當囟門膨起時,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腦壓升高的可能,而腦壓升高的原因就非常多了。包括:腦炎、腦膜炎、顱內出血、腦瘤、水腦等。如果囟門過度凹陷,也可能代表的是脫水的現象,通常兒科醫師在觀察1歲以前的小嬰兒時,囟門可以提供很重要的資訊。囟門太早關閉或是太晚關閉,也都是異常的現象,各種情形詳述如下: 1.囟門突出:表示可能顱內壓升高,出問題的地方包括腦組織、腦脊髓液、腦血塊。醫師需要注意小孩是否可能有水腦症、 腦瘤、 硬腦膜下血腫 、腦炎、或是腦膜炎。 2.囟門凹陷:表示可能腦脊髓液、腦血液循環出問題,醫師需要注意小孩是否可能有脫水現象。 3.囟門關閉時間過早:可能是頭蓋骨顱縫過早癒合症,也有可能是家族性小頭症。 4.囟門關閉時間過晚: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軟骨發育不全,或染色體異常。 宇宙浩瀚,萬物生生不息,會生存下來的,必定有其道理。小小的頭蓋骨為何要留有縫隙,自然有其原因。人與人相處也是一樣,彼此之間互相留個距離,才能確保持續成長的空間。 文章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409/40/cowc.html?type=old&p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