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瑪姬。

家長必備的國中基測基本常識

2008年06月06日
(有看沒有懂啦??)
******************************

家長必備的國中基測基本常識

◎吳麗芬(人本數學想想國總監)
參考資料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工作推動委員會網站

Q1 為什麼基測有「題庫」?怎樣命題?會不會外洩?

A: 國中基測要考的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等五科是採事前命題,每一個題目都經過多次修題、審題、事前測試(預試)與試題分析的過程,包括每一題在預試過程中的答對率等試題相關訊息(稱為試題參數),都會被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再將合乎要求的優良試題納入嚴格保密控管的題庫中。

正式測驗時,再由入闈的學者跟老師從題庫中抽取試題,組成正式題本讓學生考,這跟傳統聯考是由入闈的人負責出題目在客觀性上好很多,其所投入的成本自然也差異極大。而那些存放優良試題以及試題參數的資料庫就稱為「題庫」。

基測的題庫系統採封閉式的區域網路,不連接網際網路及其他內部網路,故無遭受網路攻擊的顧慮。為更確保題庫資料安全,心測中心還參考國內多家金融機構及政府單位的控管措施,設計完整的軟硬體保全措施。

但二○○七年開始加考的寫作測驗因為成本規模、以及研發時間不及等因素而未能發展成題庫,因此是由入闈的人負責命題,但是從傳統作文改成「引導式寫作」,會給一道題目加上說明,讓考生不致誤會題意,而閱卷改成經訓練的評分員,每份卷子都有兩人評過,評分方式也改成比較客觀的六級分制,用以測驗學生具備多少「課程綱要」中所要求的寫作能力。

Q2 基測考幾題?有多少作答時間?滿分是多少?

A: 除寫作測驗為五十分鐘外,其餘各科測驗時間均為七十分鐘,其題數如下:
寫作測驗:一題。滿分為12分。
國文科:四十五∼五十題。
數學科:三十∼三十五題。
英語科:四十∼四十五題。
社會科:六十∼七十題。
自然科:五十∼六十題。
學科測驗滿分皆為量尺分數60分,總成績最高為312分。

Q3 什麼是量尺分數?

A: 量尺分數是一種透過統計方法,用「全體考生答對題數的次數分配」的結果去換算出個別考生的表現,因為具有「和群體比較」的意義,就好像一把用來測「量」個人表現的「尺」,所以稱為「量尺分數」,這也是國際上大型標準化測驗(例如:托福)通用的方式。

目前採取滿分為60分的制度,它跟傳統以100為滿分的絕對分數制度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要呈現每一位考生的每一測驗學科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以劃分出不同的能力級別,所以量尺分數也是一種相對分數。量尺分數從1分∼60分,即把該科考生成績均分為六十個能力等級的意思,分數愈高,代表學生在該科能力愈好。

Q4 基測何以要採取量尺分數?每科一定只能是60分嗎?

A: 不同的計分方法往往也代表背後有不同的價值思想。傳統計分方法是重視「答錯多少」,錯愈多扣分愈多;而量尺分數重視的是「答對多少」,對的愈多分數愈高,所以量尺分數是利用「考生答對題數的次數分配」去換算成分數的。

量尺分數想要怎麼定其實都可以,反正是用來劃分能力等級的標準,分得多代表等級劃分愈細,愈容易鼓勵人一較高下,不要分太細有化解社會長期以來存在「錙銖必較」的分數心態,同時能用一種「相對更客觀」的眼光來看待考生的表現。

另外,量尺分數讓每一科的滿分都一樣,而且不進行題型間的配分,完全讓「答對題數」來測量考生各科的基本學力,這跟過去聯考每一科的滿分都不同,不同題型配分也不同的制度,確實在價值觀上彰顯了一種「學科平等」的觀念,這跟過去也有很大差異。

Q5 考題的難易度如何?測驗結果有何鑑別度?

A: 國中基測的目的是要測出學生在經過國中三年學習後,所應當具備的基礎的、核心的、重要的知識與能力,因此,「鑑別高分群學生誰更厲害?」、或「鑑別低分群學生誰更糟糕?」都不是基測的主要任務,理想上基測要讓大眾知道我們的學生到底有沒有被教會了「課程綱要」所要他們學會的「能力」,因此它應該只區分「通過」跟「不通過」即可,但在十二年國教還無法實施之前,利用基測來鑑別那些學生可以繼續升學以及升怎樣的學就變成「不得不的任務」。

歷年來,在組成一張基測考卷時,依照政府規定都是選取答對率在 50%∼75%的題目,這使得基測適合能力中等學生的題目比適合能力很高或很低學生的題目來得多。也因此對於中等程度學生的鑑別力會比其他程度的學生來得好,配合當前大部分高中職學校的學生多為中等程度來看,目前的基測確實服務了多數學校與學生,而對於一些成績可能介於傳統明星學校跟非傳統明星學校之間的學生來講,基測確實無法提供更細微成績差異來供高中做精細的篩選,因為在基測的量尺裡,這樣的學生等於都是優秀的,沒有必要再區分他們的高下。


Q6 什麼是PR值?

A: 一個學生基測成績單上的PR值如果是75,可以理解成如果這次所有參加考試的人是100人,他贏過了75人。國中基測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PR值(又稱為百分等級),是先將該次測驗所有考生的總分排序後,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分,看該生大約會落在第幾個等分中。因此,精確來講,若某位考生的PR值為75,即表示該生的分數高於該次測驗全國約75%考生。

但是因為每次測驗的總人數不相同,所以不同次測驗中每個百分等級所包含的人數並不相同。例如,九十六年第一次國中基測的總人數是314,974,每個百分等級平均約包含了3,150人;至於九十六年第二次國中基測的總人數是162,746,每個百分等級平均約包含了1,627人。因此,一個人如果兩次基測都參加,兩次成績單上的PR值因為意義不同,所以是無法直接比較的。

Q7 如何運用基測的成績升學?

A: 目前國中基測分數是用來作為全國高中、高職、五專錄取學生的依據之一。如果參加了第一次測驗,根據報名截止日的不同,這個成績可以用來報名申請入學、甄選入學或登記分發入學,但如果只參加第二次測驗,就只能報名登記分發入學了。如果兩次都參加了,而且總分不同時,那麼參加登記分發時,電腦會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數中,選擇分數較優的那一次完整使用來報名登記分發。

要特別注意的是,參加登記分發入學填寫志願時,是以第二次測驗報名時所選填的登記分發區為依據。

另外,寫作測驗分數可作為報名資格或加分條件,採計方式由各校決定。登記分發入學要以國中基測總分(含寫作測驗分數)為分發依據,不得加權計分,自九十六年起,國中基測正式測驗科目為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加考寫作測驗,測驗分數通知單呈現的總分為五科的量尺分數加上寫作測驗所得級分乘以二倍之加總。面臨總分同分時,採計的比序以寫作測驗為第一優先,其次依序是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


(本文摘自人本教育札記227期 特別企畫「幫助孩子面對基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