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安同媽

往事

2015年09月08日


媽媽因為工作和結婚的關係,從台北搬到台南去住,這是爸爸的故鄉,在媽媽來台南工作之前,拜訪台南的次數,一隻手就數完了(好像國小五年級旅行,大學時到同學家玩,其他就沒了),算是全然陌生的環境。原本還有在台南住一段時間之後再搬回台北的打算。但在台南住久了之後,我們習慣了台南緩慢的生活歩調,記得媽媽剛從台北移居台南工作時,被人家稱作已經很少見的「純樸的南部姑娘」,再加上媽媽本來就閑散的個性,台南是一個適合慢活的城市,就在此定居下來了。這一住已經超過20年,超過媽媽在其他城市居住的時間。

只是媽媽的家人,阿公、阿媽、瑱瑱阿姨、芬芬阿姨、舅舅大家都住台北,每次在LINE上看到張家大聯盟頻繁的互動,讓流落異鄉的媽媽好生羨慕。所以媽媽三不五時就要回台北省親。當然最好就時趁回台北出差時,一方面兼顧工作,也可以探望爸媽,一兼二顧。

今天媽媽來台北參加研習,白天的上課是法律知識的充電;晚上和阿公阿媽舅舅聊天則是親情的滋養。聊著聊著就聊到以前的往事。阿公五歲時,外曾祖父就是阿公的爸爸就過世了,外曾祖父在日治時代是受過教育的,是當時的公學校畢業的,留下很多的書籍。沒有爸爸陪伴的阿公,看了很多外曾祖父留下的線裝書,像七俠五義之類的,阿公的老師,還會問他三國演義的劇情。後來我們姊弟四人熱愛小說,和外曾祖父相隔100年後出生的安安同同,最愛的是三國演義,小寶也熟讀射鵰三部曲,這些驚人的神似,讓人噓唏不已,好像有一根看不見的絲線,從以前到現在把我們聯結在一起。

阿公提到了外曾祖父過世前的情節,媽媽記得從小就聽過很多次,想必這件事對當時只有五歲的阿公,是多麼難忘的記憶。阿公說那是民國 34年農曆 6月 30日(媽媽查了一下,是 1945年 8月7日,台灣光復前幾天),年輕的外曾祖父只有29歲,我們是佃農,預定第二天要插秧,那天晚上天氣很熱,外曾祖父脫了上衣,在田裡看顧水源。後來外曾祖父發現後厝仔就是住家那邊失火了,就從田裡趕回家,叫醒屋子裡所有的人,還搬出幾件貴重的家具,最後要到牛棚裡去救儼然是家中一份子的耕牛。當時會發生火災,就是牛棚裡為了驅趕蚊子點了火把,因為不慎而引發火災,但是牛被繩子綁著,情急之下怎麼都解不開,外曾祖父來來回回的找工具要解開繩子,一次又一次,總共七次。媽媽記得小時候每次聽到這裡,都會扼腕,怎麼會沒有大剪刀或者是鋒利的鎌刀之類的可以剪斷繩子呢,但是就是沒有,茅草屋頂崩塌,牛死了,外曾祖父也被燒成重傷。阿公說只能用人力抬到中壢去救治,那年是民國 34年,二次大戰的最後一年最後一個月,無醫無藥,18日後就是8月 25日外曾祖父就過世了,距離日本宣佈投降只有10天。比較神奇的是後續發展,外曾祖父過世時因為傷勢嚴重,整個屍體都僵硬了,穿不下壽衣,阿公的堂伯母(不知道如何稱呼)把衣服從中間剪成一半,分左邊右邊讓外曾祖父穿下後入殮,當時外曾祖母只有 20出頭,帶著四個稚齡的子女,因為傷心過度,對這些細節也都不知情。但是後來才出世的姑婆,被外曾祖父託夢說,他的衣服被剪成兩半……。我們的先人曾經很艱辛很努力的活著,因為他們的努力,身為他們的後代,才能有這麼優渥的生活環境。這些事情都不能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