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Celine╭☆愷&霓のmami☆╮

幫助baby打擊感冒

2007年11月27日
發燒、哈啾、酷酷嗽……
幫助baby打擊感冒!

文╱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輯╱張玉櫻


又進入秋冬的時節,每年到了此時,幼童紛紛開始向門診報到,其中大部分的病患以感冒為主,高峰期可能從12月中旬開始,一直到農曆過年後才會逐漸降溫。要如何打擊感冒、預防感染呢?由小兒專科醫師告訴您!

  雖然傳統觀念認為感冒與著涼有關,但是就目前的研究顯示,天冷與感冒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只是在天氣較冷時,容易有感冒病毒的流行,再加上剛進托育中心的嬰幼兒或幼稚園的小朋友對感冒病毒大多沒有免疫力,接觸感冒來源的機會變多了,因此只要有一位小朋友感冒,很快的其他人也接著受到感染。根據統計,上了托兒所或幼稚園後,前面6個月至1年,平均1個月要感冒1次。
  
一般感冒病毒vs.流行性感冒病毒
  什麼是「感冒」?簡單來說是一種上呼吸道(鼻咽部)的急性病毒感染。超過200種的病毒與感冒有關,其中鼻病毒就佔了1/3。一般的感冒病毒在引起疾病以後,我們的體內就會發展出對抗這種特殊病毒的免疫能力,這種保護力至少會持續數10年。所以得到一種感冒以後,我們在數十年之內就不會再得到同樣的病毒感染。

  在這數百種的病毒當中,流感病毒是很特殊的一種病毒,流感病毒可以分為 A、B、C三型,其中只有A型與B型可以引起大規模的流行,C型流感則在臨床上不太重要。病毒的外表有兩種被稱為H與N的抗原,根據這兩種主要抗原的不同,我們對於不同的流感病毒加以命名。這些抗原很容易發生突變,當它發生重大突變時,因為所有人都沒有免疫能力,所以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流行。
  
認識感冒的流程與症狀
  若感冒發生在嬰幼兒,剛開始的症狀通常是鼻子不舒服和喉嚨發癢,在幾個小時內,鼻水和噴嚏便接著發生。而由於鼻涕倒流和張嘴呼吸的原因,較大的寶寶可能會向父母表示喉嚨痛,然後肌肉酸痛、疲倦和食慾下降也經常隨之而來。

  有些發燒的幼童還會抱怨頭痛或眼睛不舒服,而發燒(6歲以下常見)通常會持續3天。在第2?3天時,鼻涕開始越來越膿稠,雖然此時寶寶會覺得比較舒服,但打噴嚏,和因為鼻涕倒流造成的夜咳、喉嚨痛還是常見。大部分全身的症狀會在一個星期內緩解,但乾咳和流鼻水可能要到第二個星期時才會消失。

  若感冒發生於嬰兒,症狀可能變化較大,且經常伴隨著發燒。嬰兒常會躁動不安。鼻子的症狀及病程與幼童相同,但鼻塞常會造成嬰兒餵食困難和無法入睡;咳嗽時腹壓增加造成嘔吐常常可見,有些嬰兒甚至有輕微腹瀉的現象。

  相較於一般感冒,感染流感時,一般是全身性的症狀來得快又急且較嚴重,如高燒伴隨著寒顫、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痛,而且因為流感病毒易於突變的關係,多數人沒有免疫能力,所以容易造成全家大小接二連三地生病。

  流感的嚴重性主要是它所引起的併發症,其中有些可能導致死亡。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其他還有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經系統併發症,以及小孩的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

小兒科醫師的建議
  若寶寶身體不舒服,即使是看似簡單的發燒、咳嗽或流鼻水,因為要分辨是否有肺炎等感冒的併發症,或是其實不是感冒的氣喘之類的病症,還是應帶寶寶去看小兒科專科醫師,並且最好由固定的醫師看診。畢竟兒童的疾病種類特殊且病情變化快速,如果診治醫師未曾接受過完整的兒科專科醫師訓練(至少3年),可能無法做出完善的醫療處置。






(詳文請見2007.11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