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宅女奶奶

正職:四個兒女的媽,二個孫子的奶 兼職:褓母 願健康平安

正職:四個兒女的媽,二個孫子的奶 兼職:褓母 願健康平安

淺談抽痰

2014年04月13日
抽痰:痛不痛?答案是:不痛!是難過,感覺就是有異物侵入喉頭!
楊媽沒被抽過,但是幫媽媽抽過,大家一定會說,那該是護士做的,沒錯!
但是,對一個護士而言,短期又有小意思的病人,她們樂於幫忙。
那對一個長期住院的病人,她們就是一句話:我有空就過來!
好聽點,她真忙。難聽點,妳等著吧!
以前就是流行給錢送禮,現在還是有,只是……可以轉帳!
或許是我的行為感動醫生,當時馬階胸腔科主任陳培然醫生特別找了一位護士長教我抽痰,
再當時沒幾個人喝的起XO,而我卻也只有這個,我用心學,如何判斷有沒有插對,當是沒有超音波,只跟媽媽說,痛就叫。
學會如鼻胃管,抽痰,鼻胃管是餵食用。
抽痰是從口腔進入,因為有黏膜,一般是先噴麻醉藥,後來發現噴麻醉藥會讓口腔黏膜緊縮,以後都不噴了!
基本上,孩子小鼻涕回流,能抑制的就是現在健保給付的第一代抗生素,
如果無效,就用第二代,如果再無效,就是自費第三代,因為價位過高,
政府又是二歲以下無自付額,所以要用,請付錢!
在楊媽這我不記得有幾個用過第三代,主要會喘不過氣來,基本上又會咳嗽,咳奶,就必須住院,會住院我記錄過,過胖,過小,過輕,只要會擤鼻涕,通通別擔心,
病菌不會到達肺部,當然,有經驗的保母自然知道該如何做。
拍痰很重要,喝溫開水可以溼潤喉頭,便與讓鼻涕流出來,如果一直回流,又加上咳嗽,最後就只能住院用氧氣罩,現在都是水蒸氧氣。
這個抽痰的記憶,在孩子出院後要做一些處理,讓孩子忘記,就是餵食半固體食物,或是果泥,難過免不了,為必免轉成肺炎,只有這條路可行,只是,大醫院的做法,基本上都要做細菌培養,然後再對疹下藥。
這個時間起碼三天,又些是多種細菌,時間較長,病程也長,
當媽咪發現孩子乳房平行正中央凹陷,就要馬上就醫。
一分鐘都不可以拖延,這種現象,喝奶時把孩子抱高點姿勢餵奶,媽咪腿下一定要墊枕頭,不然可能導致孩子窒息~
睡覺時抬高一點枕頭,讓孩子呼吸順暢,如果,你不能確定有沒有鼻涕回流,聽聽孩子背部的聲音,有休休聲,就該去醫院了!
最後,現在氣候多變,楊媽會每天消毒,也請家長注意接送孩子時注意添加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