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豫媽咪

寶貝是過動兒?

2003年12月17日
寶貝是過動兒? 檢視三特徵
記者黎慧琳�新竹報導
2003/12/17
--------------------------------------------------------------------------------
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協助過動兒早日回歸生活,昨天呼籲家長留意觀察小寶貝是否出現活動力過高、注意力不足、衝動控制差等疑似症狀,若發現異常務必就醫,早日走出隨時為過動兒提心吊膽噩夢。
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姚姵宇指出,不少家長老是懷疑孩子成天精力旺盛,是不是「過動兒」?臨床對所謂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疾病有嚴格定義,必須做生理狀況、智能、學習能力與是否有其他精神疾病等專業鑑定與檢查,才能做正確判讀。
新竹市一名國小一年級林姓學童從小活潑好動,家長以為孩子長大就會變好,未料,男童上小學後,動不停症狀變本加厲,不僅無法久坐上課,還會不時起身走動、逗弄同學,並與同學發生衝突。另一名王姓國小一年級女童''平日乖巧聽話,但每回寫作業總是心不在焉,一頁作業經常要寫上兩、三小時,王媽媽絞盡腦筋,軟硬兼施、情況依舊,就醫詳細檢查,證實愛女是過動兒。
姚姵宇表示,過動兒臨床常手忙腳亂、扭動不安,即使在課堂或需保持安靜公共場所,依然會不由自主四處奔跑、攀爬,感覺就像裝了馬達般動個不停;另常出現忽略細節、粗心犯錯、聽而不聞、分心、健忘,侵犯他人等舉止。
典型過動兒有過動、注意力不足和過度衝動等三大特徵,但程度輕重不同,若延誤就醫,容易衍生課業學習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甚至造成個案喪失自信,產生更多行為問題與情緒困擾。
姚姵宇建議,併有肌肉張力低、平衡能力差、姿勢協調能力不好、粗細動作笨拙、書寫能力困難、知覺認知能力差症狀過動兒,把握學齡前復健黃金期尋求專業協助,兩歲開始做行為約定、職能治療,六歲過後可搭配做藥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