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依依ㄟ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2007年05月31日
公開
4

人的一生有甚麼好比的 一十看智力、二十看學歷、 三十看能力、四十看經歷、 五十看財力、六十看體力、 七十看病歷、八十看黃曆、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戴勝益◎口述 林祝菁◎整理 財訊月刊 (戴勝益為王品集團董事長) 讓你的生活之舟,只承載你所需要的東西,例如你只要一個樸素的家和一種單純的喜悅,一個或兩個值得交的朋友。一些你愛或是愛你的人,剛好足夠的食物和衣服…… 「現代的文明已走到了盡頭,迷幻的街景也終究成空,心靈在睡夢中覺醒,精神正尋求自己的出路。新儉樸運動,成了後現代的新風尚。」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王邦雄的這段話一語道破現代人物慾橫流的通病,更點醒了我。 以前,我聘有服裝設計師,每季付七萬五當作詢問費,每季大採購一次,當然一定是進名牌店買當季服裝,追逐流行。還有司機幫我開賓士車,我加入扶輪社,為了要能跟人評比,所有大家想得到的貴公子奢侈作為與行頭,我一樣也不少。然而,這件事徹底地改變了我。 有一位在王品廚房打工的五十幾歲洗碗婦女,每天賺四百元,下了班背著布袋,沿街撿鋁罐維生,為了撿路中央的一個鋁罐,居然被卡車撞死,這給我很大的震憾。試想同樣在一家公司,有人一天賺四百元還被卡車撞死,而我卻是極盡奢華。大約在同時,我接觸到愛琳詹姆絲所寫的《生活簡單就是享受(Simplify Your Life)》時,著實給我自己的人生找到一個新方向,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既然立意要跟著這本書的腳步走,第一步就是先換車。 辭掉司機,把賓士換成CEFIRO 2000; 由於長期奔走在台北、台中兩地,乾脆坐火車,因此身上永遠有一大疊車票。 第二步少坐車,車程三十分鐘以上才搭捷運或計程車,不然一律用走的。 第三步換衣服,把名牌衣服收起來,現在身上穿的襯衫三件一千元,一次買個21件; 以前領帶平均一條四千元,大概擁有50條,現在4條一千元,一次買個30條, 這很符合「生活簡單就是享受」的原則-大量採購,一次買足,就可節省頻跑商店的時間。 還有絕不過人家在過的生活!尤其看電視! 根據調查,看電視時間跟成就成反比,任電視擺布二個小時,想必是沒有主見,沒有安排好自己時間的人,換言之也許是沒有目標。要樂在工作,就像書裡說的,要把嗜好融入工作,因此我的目標:遊百國、開百店及登百岳,不只我在做,也號召公司裡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做。 另外,要學著每天大笑一次,剛開始笑不出來,可以先假笑,漸漸就會懂得去笑,笑開懷的感覺會互相感染,而且開會時最好脫掉西裝,「虎皮會有虎威」,脫掉那層虎皮後,物質上變得easy,似乎也帶動心靈的easy。 以前我在乎別人怎麼看,也很喜歡影響別人的想法。如果有人來哭訴自己的感情遇到什麼波折,我不僅當場給意見,還很雞婆地打電話問人家有沒有照著做?結果忙碌混亂的滿足感充斥生活中,卻常有種「好心卻被雷打」的失落感;現在我知道,關心有很多方法,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強加在別人身上。同時,要懂得說不,要求的人太多,如果每一次都做,只是忙忙碌碌別人的事,實在沒有意義。也許剛開始的「不」字,讓雙方都不太習慣,但久了,這就是我的風格,也不會有人覺得你冷漠無情。 這本書裡提到一個有趣方怯:什麼事也不做。 也許一天發呆個三、四個鐘頭真的不錯,不是完全放空冥想,而是放下手邊的工作,走路也好,坐在位子上也好,有時靈感就會莫名其妙的跑出來。 那些無解惱人的問題,頓時靈光乍現,得到答案。 不過,這也發生了一個小笑話。以前還是小公司時,我很憂心地坐在辦公室裡,皺眉認真地想怎麼解決問題 才好,同事總會問說「老闆,你幹麼坐在位子上發呆?」現在公司變大了,坐在位子上發呆,同事卻說:「老闆,你好認真,想公司的未來呀?」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一書裡總共介紹一百招讓生活簡單。細數一下,我已經做了28招,其中「保持旅行的習慣」「每年度假一次」是最徹底的執行。 度假一定帶著家人,旅行隨時可走,我想每天我們上班下班,做很規律的事情,如果現在要你回想一下 三月十日 至三月二十日,你做了什麼? 相信你什麼都記不起來,因為每天都一樣,但如果那段時間是去衣索比亞旅行,你一定會記得吧。 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刺激,才會有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旅行,也是可以讓你找到自我的有效方法之一」,不過,出國旅行千萬不要買禮物,因為不患寡,患不均,過去每每旅行回來的禮物,總有人被遺忘,或者不喜歡你送的禮物,反而大傷感情。 因此,現在我出國都簡便輕裝,絕不買禮物,也省卻煩惱買什麼送人的時間。 生活可以簡單,但要做到「享受」這份簡單,並不太容易。 這本書的作者愛琳花了三年時閒成功地簡化自己的生活,讓她又回歸「享受生活」的世界,而我也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去適應。 以前很喜歡跟人比來比去,不喜歡被打敗的感覺,記得一次在經建會開完會後,所有企業主在門口一排的黑頭車等著接送,有老闆問到:「戴董,你的車那一部?」我只是笑笑回說,「我坐計程車啦!」 現在,我領悟到:「我退出戰局了呀!」 不再為別人而活,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 就像書序引述老子的話「自勝者強」但「知足者富」。 克制我心狂野,才是真正的強者,回歸內在的純真,才是真正的富有。 對於別人的不理會,我一笑置之,至於別人的戰場,又何必去插一腳。 簡單幾步做到『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住小房子吧!否則你會疲於打掃房子。 衣櫥不要太大,大了就想多買衣服。 關掉電視吧!因為它占掉我們太多時問了。 不要電話一響,就反射式地急著接。 檢討你的購物習慣,不要為買而買!

清晨第一杯你喝對了嗎?

2007年05月31日
公開
6

你已經很清楚了,起床後空腹喝下第一杯水有益健康;但是,這一杯水該怎麼喝才正確? 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水,檸檬水,果汁,牛奶...這些 選項都對嗎? 可要弄明白了,這裡面真的有誤差啊。 白開水 晨起喝水,喝與室溫相同的開水最佳,以盡量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研究發現,煮沸後冷卻至20~25℃的白開水是最佳選擇, 因為其內含的活性生物, 會透過細胞膜促進新 陳代謝, 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凡是習慣喝溫或涼開水的人,新陳代謝狀態良好, 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積累減少,因此不易感到疲勞, 而且開水中的鈣,鎂元素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不過,早上起床後不要飲用冷開水, 那樣會刺激胃部並且無法到達腸道,因而造成體內脹氣。 蜂蜜水 相比之下,清晨起來喝一杯蜂蜜水更為科學. 人經過一夜睡眠後,內大部分水分已被排泄和吸收, 這時空腹飲一杯蜂蜜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增加營養, 完全可取代白開水的位置。 檸檬水 如果留心報章的美容或減肥知識, 你會發現,宿便是終結美麗曼妙身材的元凶之一. 是的,宿便一旦形成后,所積存的廢物會逐漸變質為毒素,反映到你的皮膚表面. 所以,每天早上起來, 最好在尚未進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加了新鮮檸檬片的熱開水. 別小看這杯排毒水, 它不僅是身體最好的酸鹼中和劑, 還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此外,如果有口氣不佳的困擾,它也能神奇地幫你改善。 淡鹽水 有不少人認為喝淡鹽水有利于身體健康,于是晨起就喝淡鹽水,這種認識卻是錯誤的. 研究認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 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 . 早晨起床如飲些白開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釋,糾正夜間的高滲性脫水. 而喝鹽水則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更加口乾. 何況,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水會使血壓更高。 果汁 有人以為早上起來喝上一杯鮮果汁既有解渴作用又有營養,但你錯了. 這時喝果汁並不能提供此時身體最需要的水分, 而且在缺水的狀態下就讓胃腸進行工作,不利于身體健康. 如果這時喝市售的果汁,可樂,汽水等 ,就更是大錯特錯了, 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會加速鈣的排泄, 清晨飲用 非但不能有效補充機體缺少的水分, 還會增加身體對水分的要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 牛奶 早上可以喝牛奶,這沒錯,但放在"第一杯"就錯了. 空腹喝牛奶不過是"穿腸而過", 胃來不及消化,小腸來不及吸收,牛奶的營養價值也就無從體現, 還有人出現腸胃 脹氣等"過敏"反應,更把好事變成壞事. 因此早上喝牛奶是作為"早餐\"來用的,並且一定要配上碳水化合物同吃,才能充分發揮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

文章分享~~菩薩的相

2007年05月22日
公開
10

菩薩的相 曾經聽長輩說過一則故事: 古早以前,一個偏遠山區的村落裡, 住著一位小有名氣的雕刻師傅; 因為這師傅的雕刻技巧不錯, 所以附近一村莊的寺廟, 就邀請他去雕刻一尊「菩薩的像」。 可是, 要到達那村莊, 必須越過山頭與森林; 偏偏這座山傳說「鬧鬼」, 有些想越過山的人, 若夜晚仍滯留在山區, 就會被一極為恐怖的女鬼殺死。 因此, 許多親人、朋友就力勸雕刻師傅, 等隔日天亮時再啟程, 免得遇到不測。 不過, 師傅深怕太晚動身會誤了和別人約定的時辰, 即感謝大家的好意而隻身赴約。 走啊走, 天色逐漸暗淡, 月亮、星星也都出來了, 這師傅突然隱約發現, 咦? 前面怎麼有一女子坐在路旁, 草鞋也磨破了, 似乎十分疲倦、狼狽。 師傅於是探詢這女子, 是否需要幫忙? 當師傅得知該女子也是要翻越山頭到鄰村去, 就自告奮勇地揹她一程。 月夜中, 師傅揹著她,走得汗流浹背後, 停下休息。 此時, 女子問師傅: 「難道你不怕傳說中的女鬼嗎? 為什麼不自己快點趕路, 還要為了我而耽擱時辰?」 師傅回答: 「我是想趕路呀!」 「可是如果我把妳一個人留在山區, 萬一妳碰到危險怎麼辦? 我揹妳走, 雖然累, 但至少有個照應、可以互相幫忙啊!」 在明亮的月色中, 這師傅看到身旁有塊大木頭, 就拿出隨身攜帶的鑿刀工具, 看著這女子, 一斧一刀地雕刻出「一尊人像」來。 「師傅啊,你在雕什麼啊?」 「我在雕刻菩薩的像啊!」 師傅心情愉悅地說: 「我覺得妳的容貌很慈祥, 很像菩薩, 所以就按照妳的容貌來雕刻一尊菩薩! !」 坐在一旁的女子聽到這話, 即哭得淚如雨下, 因為她就是傳說中的「恐怖女鬼」。 多年前, 她隻身帶著女兒翻越山頭時, 遇上一群強盜, 但她無力抵抗, 除了被姦污外, 女兒也被殺害; 悲痛的她, 縱身跳下山谷, 化為「厲鬼」, 專在夜間取過路人性命。 可是, 這「滿心仇恨」的女子, 萬萬也沒想到, 竟會有人說她「容貌很慈祥、很像菩薩」! 剎那間, 這女子突然化為一道光芒,消失在月夜山谷裡。 隔天, 師傅到達鄰村後, 大家都很驚訝他竟能在半夜中, 活著越過山頭。 而從那天後, 再也沒有夜行旅人, 遇見傳說中的「女厲鬼」了。 我喜歡一句有點像廣告詞的話: 「握緊拳頭時, 好像抓住了許多東西, 其實連空氣都沒抓到! 張開雙臂時, 好像雙手空空, 但全世界就都在你手心!」 是的, 當我們「推開心窗」, 陽光與清新的空氣就會流淌進來, 屋子裡,就會豁然開朗。 「接納別人、待人如己」, 就像是張開雙臂, 你我之間的人際關係, 必能溫暖且祥和, 全世界也就都在我們手心啊! 西班牙有句諺語: 「山不需要依靠山; 但是,人需要依靠人。」 是的,人都需要朋友, 若能「關懷他人」, 就能夠「贏得友誼」。 因此, 讓我們學習減少「防衛性的溝通」, 多採取「支持性的溝通」; 也問問自己: 「最近有沒有關心過什麼人? 是不是該主動表示關懷?」 這麼一來, 當我們走夜路時, 就不怕女鬼了!

文章分享(可以信任,不可放任)

2007年05月18日
公開
9

前幾天,中國時報登了一篇署名青枝的讀者寫的「教育孩子我錯了」,大意是她讓兩個孩子上了標榜自由與開放的體制外學校,強調順著孩子個性發展,結果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和生活態度上有許多缺失,養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個性。她覺得很後悔:老大當兵時無法忍受部隊的管教,差點出了人命;老二太過自信,聽不進別人的勸告,在金錢上不能量入為出,弄得負債累累。   這位媽媽非常自責,認為是當初自己尊崇自由、響往開放式教育,而過度強調孩子的自我發展,使得他們無法融入團體,造成今天的不適應。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父母的緊張,不知道教養的尺寸要怎麼拿捏,才不會過猶不及。  自重自愛是先決條件   教養孩子首先要知道信任不等於放任,自由不等於自私,自信不等於自負,它們在觀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位媽媽的出發點其實沒錯,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的確不可以用同一個模子去套;我們也應該讓孩子順著自己的個性去發展,將來才可能成為一個快樂有用之人。但是孩子還小、閱歷不豐,所以需要父母隨時的監督與指導,因此可以信任他,但不能放任他。   信任的先決條件是自重自愛,孩子一定要先自重自愛、誠信守諾,才能享受得到父母信任的特權。被別人信任是個特權,但是需要自己用誠信去換來。   自由是以不防礙他人自由為原則,所以崇尚自由必須尊重別人的自由,凡事能替別人著想,也就不會自私,它的原則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信來自別人對你的長期肯定,它建立在能力的基礎上。因為能力是可以比較的,隨時會有人超越你,因此自信的孩子同時要學會謙虛,要懂得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這些都是教養孩子的重要觀念。有了它作準則,其實如何拿捏不那麼困難,最主要是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光是說教是沒有效的。   那麼,什麼是放任呢?最近報上登了一則新聞:一個十五歲的國中孩子,一個月手機通話費高達二萬多元。雖然父母付得起,但是一個不事生產、仰賴別人供給衣食的孩子,打掉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時,就是放任。這個行為不能用「e世代敢愛敢哭」來解釋,因為他的“敢”是建立在別人的血汗上。   自私的例子全省到處可見。在台灣坐火車原是一件很享受之事,既可觀看田園之美,又免去塞車之苦。但曾幾何時,坐火車已成痛苦的經驗,車廂中手機聲此起彼落,乘客大聲講電話,內容大多是言不及義的八卦消息,完全不顧他人的安寧,把公共車廂當作自家的客廳。   自負的人在台灣的學界、政壇比比皆是。我曾聽過一個台灣最高研究機構的助理研究員拍著桌子說:「我說了算!」這種自大狂妄,令人諤然。     隨時糾正錯誤觀念   孩子的個性,大部分是生活中的經驗一點一滴累積形成的,因此父母要隨時糾正社會上一些錯誤的價值觀。   最近電視上大打廣告「借錢高尚」,我想這給孩子一個很不對的觀念。借錢是件不得已的事,談不上高不高尚,我們不應該鼓勵孩子寅吃卯糧,中國人一向勤儉,主張量入為出、自食其力,除非不得已不向別人借,這種價值觀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裡安身立命。   很多人會辯說,美國每個人都借錢。沒錯!在美國,每個人都借錢買房子、買車子,那是因為利息可以抵稅,所以幾乎人人都貸款。但是,借錢是要還的,每個月固定還錢變成「信用」的表徵,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一旦逾期不還,信用立刻破產,信用的破產等於人格的破產,以後做什麼事都難了。我們如果要像美國一樣提倡貸款,就得把信用破產的利害性跟孩子講清楚。   教養孩子沒有什麼寶典或絕竅,惟一的方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則,示範正確的行為,並且隨時糾正社會上的錯誤觀念,那麼孩子自然會成為一個正直有用的人。   教養孩子就像農夫種田,耕種時雖然辛苦,豐收的甜美卻是沒有什麼可以比擬的。

文章分享(問題不在答案是什麼?而在思考能不能展開四方?)

2007年05月17日
公開
9

核子物理學之父歐尼斯特•拉瑟福當他在擔任皇家學院校長時,有一天接到一位教授打來的電話:「校長大人,我有個不情之請,要拜託你幫忙。」。 「大家都是老同事,幹嘛這麼客氣?」 「是這樣的,我出了一道物理學的考題,給了一個學生零分,但這個學生堅持他應該得到滿分。我和學生同意找一個公平的仲裁人,想來想去就閣下你最合適 …… 」 「你出的是什麼題目?」「題目是:如何利用氣壓計測量一座大樓的高度?校長大人如果是你怎麼回答?」 「還不簡單,用氣壓計測出地面的氣壓,再到頂樓測出樓頂的氣壓,兩壓相差換算回來,答案就出來了。當然也可以先上樓頂量氣壓,再下到地面量氣壓。只要是本校的學生都應該答得出來。」「對,你猜這個學生怎麼答?他答說:先把氣壓計拿到頂樓,然後綁上一根繩子,再把氣壓計垂到一樓,在繩子上做好記號,把氣壓計拉上來,測量繩子的長度,繩子有多長,大樓就有多高。」 「哈,這傢伙挺滑頭的。不過,他確實是用氣壓計測出大樓的高度,不應該得到零分吧?」 「他是答出一個答案,但是這個答案不是物理學上的答案,沒辦法表示他可以合格升等到下一個進階的課程啊!」 拉瑟福第二天把學生找到辦公室,給學生六分鐘的時間,請他就同樣的問題,再作答一次。拉瑟福特別提醒答案要能顯示物理學的程度。 一分,兩分,三分,四分,五分鐘過去了,拉瑟福看學生的紙上仍然一片空白,便問:「你是想放棄嗎?」「噢!不,拉瑟福校長,我沒有要放棄。這個題目的答案很多,我在想用哪一個來作答比較好,你跟我講話的同時,我正好想到一個挺合適的答案呢!」 「對不起,打擾你作答,我會把問話的時間扣除,請繼續。」 學生聽完,迅速在白紙上寫下答案:把氣壓計拿到頂樓,丟下去,用碼錶計算氣壓計落下的時間,用 x = 0.5 x a x t^2 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大樓的高度。 拉瑟福轉頭問他的同事,說:「你看怎樣?」「我同意給他九十九分。」 「同學,我看事情就等你同意,便可以圓滿解決。」「校長,教授,我接受這個分數。」 「同學,我很好奇,你說有很多答案,可不可以說幾個來聽聽?」 「答案太多了,」學生說:「你可以在晴天時,把氣壓計放在地上,看它的影子有多長,再量出氣壓計有多高,然後去量大樓的影子長度,同比例就算出大樓的高度。」 「還有一種非常基本的方法,你帶著氣壓計爬樓梯,一邊爬一邊用氣壓計做標記,最後走到頂樓,你做了幾個標記,大樓就是幾個氣壓計的高度。」 「還有複雜的辦法,你可以把氣壓計綁在一根繩子的末端,把它像鐘擺一樣擺動透過重力在樓頂和樓底的差別,來計算大樓的高度。或者把氣壓計垂到即將落地的位置,一樣像鐘擺來擺動它,再根據『徑動』的時間長短來計算大樓的高度。」「好孩子,這才像上過皇家學院物理課的學生。」 「當然,方法是很多,或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氣壓計帶到地下室找管理員,跟他說:先生,這是一根很棒的氣壓計,價錢不便宜,如果你告訴我大樓有多高,我就把這個氣壓計送給你。」 「我問你,你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傳統的標準答案嗎?」 「我當然知道,校長。」學生說,「我不是沒事愛搗蛋,我是對老師限定我的『思考』感到厭煩!」 拉瑟福遇到的學生名叫尼爾斯•波爾﹝ Niels Bohr﹞,是丹麥人,他後來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一九二二年得到諾貝爾獎。 在我們的小學學校考試,考試題目是:下列哪一個答案不是植物? A桃子,B竹子,C麥子,D桌子,E獅子。小朋友只選了獅子,老師說:「錯,桌子也不是植物。」 小朋友不服氣,說:「桌子是木頭做的,木頭是樹砍下來的,樹是植物吧,那桌子怎麼不是植物呢?」 老師說:「不是就不是,你想太多了!」 小朋友回家問媽媽,他媽告訴他:「不要想那麼多!」 老師錯了嗎?也未必,因為桌子不一定都是木頭做的,也有鐵的、塑膠的,但 問題不在答案是什麼?而在思考能不能展開四方?像釋迦牟尼說的,有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方便法。從哪個門進去,都可以到羅馬。 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思考的空間,不給他詢問解惑的機會,那他得到的不是「教育」只是「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