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bibi

轉貼好文

2007年08月09日
委曲求全 徒留心中怨
2005.07.13  中國時報 / 洪蘭


老人家的話能聽則聽,不能聽的要有勇氣走自己的路,不然一覺醒來,要取悅的人已走了,自己卻虛度了一生……

在路上碰到一位同學,她叫住我,我卻認不得她。她以前總是笑咪咪的,常有建中男生把抑慕她的信摺成飛機射進校園來,害她被叫到訓導處去罰站,我們都叫她跟陌生人講話不可以笑,免得人家以為你有意。想不到這麼一個快樂的孩子結婚後竟是這樣眉頭深鎖,令我想到李清照的「只恐輕舟蚱蜢,載不動許多愁。」


她很不快樂的原因是沒有辦法做自己。表面上她是眾人羨慕的對象,公婆有錢,先生體貼,一雙兒女乖巧懂事,但是處在新舊交替的中國社會,她的思想開放了,現實社會卻要求她做以前的媳婦:她的婆婆不准她出去做事,說「台大畢業的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家不缺這份薪水。」為了做好媳婦,她委曲求全,犧牲自己的結果是全家不快樂,她不了解媽媽是一個家的靈魂,只有她快樂,先生孩子才會快樂。

她沒上班,沒有經濟權,連買包衛生紙都得向婆婆開口,她的女兒常把阿嬤給她的零用錢偷塞給她用。她也不能再吃從小習慣的江浙菜,因為婆婆定每日的菜單。飲食雖是小事,它卻是維繫童年的一個線索,多少海外的學人千里迢迢回來尋找小時候的大餅。結了婚就得跟過去一刀兩斷的想法使她心中非常難過,看到過去功課不及她的同學一個個都做到主管,走出快樂自信來,她更加不快樂,後來索性不參加同學會了。

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外在的匱乏,而是心靈的空虛。老人家的話能夠聽的聽,不能聽的要有勇氣走自己的路,不然一覺醒來,要取悅的人已走了,自己虛度了一生,剩下的悔恨侵蝕著心靈,最後走入憂鬱症的黑暗深淵。

壓力來自自己的觀念,觀念正確,別人再施壓,照樣無法上身,若是自己覺得需要去取悅別人,那麼,軟土深掘,以後就沒完沒了。孔子也不贊成不合理的孝順,他曾說「小杖則受,大杖則逃。」不逃則害父母犯傷害罪,陷父母於不義。婆媳相處也是同理,小事情可以順從公婆的意,大事情,如自己的事業、婚姻的幸福、孩子管教方式要自己拿定主意,一開始婆媳開係可能會緊張,但是堅持下去,這關係反而會改善,有敬才有愛,媳婦要先贏得婆婆的尊敬,委曲求全是一時的順從,心中累積的哀怨最後會賠掉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