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lulu (喬媽)

給寶寶點兒顏色看看

2007年11月09日
心理學上的研究表明,雖然嬰兒在3個月時就開始形成對紅綠兩種光刺激很不穩定的分化了;但到3歲時,幼兒還不能認清基本顏色,4歲開始認識一些混合色。
  1~2歲孩子可以說是處於「塗鴉期」,此期的他們對於用色、塗色沒有太大的興趣。塗鴉對他們而言只是單純的手臂動作,選擇色彩其實是出於偶然,抓到哪支筆就用哪支筆揮灑到底。父母只要給孩子信手塗鴉的自由和空間就能夠滿足孩子探索世界的需要。幾張白紙,一支筆,都可以讓他們沉醉在點和線構成的有趣遊戲中,而且能加強其大、小肌肉發展,對孩子日後握筆、寫字都有幫助。

  2~3歲時孩子屬於「命名塗鴉期」,父母可提供多種顏色的蠟筆,讓孩子自己去發展色彩的變化、擁有用色及配色的自由。熟悉材料和使用方式後,孩子對色彩的辨別及用法將更加靈活。

  孩子到2歲半之後,才能有意識的選擇各種顏色。所以,一般而言,三歲之後是教導辯色、認識色彩名稱的最佳時機。案例中吳老師讓蘭蘭媽媽不用著急教蘭蘭給「作品」上色是正確的。

從「遊戲中學」的兩種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1、自然辯色法。生活中處處都是教學的材料,比如綠色的樹、紅色的花、傢具的顏色以及玩具的顏色等等,無論孩子有多小,父母都可以有意識地一邊做事情,一邊說出所接觸到的事物的顏色。長期耳濡目染,孩子對顏色的看法會積累並明晰起來。

  2、尋找顏色的遊戲。為寶寶做一些有顏色的玩具,父母和寶寶一起尋找某種顏色的玩具,比比誰找得快。這樣既有趣味性,又鍛煉了孩子認識顏色的能力,這也是很好的親子互動過程。

  當孩子開始自主地使用顏色時,他們的視角自然、本真,色彩的選擇未必符合成人的審美觀點,比如孩子可能會把太陽畫成綠色的,把爸爸的臉畫成藍色的。不必強迫孩子一定要「改正」過來,應該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