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ulu (喬媽)

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嬰兒

2007年11月25日
昨晚在影印行外等著太太複印嬰兒手語教室的講義時,突然聽到女兒拉開鞋子魔鬼沾的聲音,我轉身從敞開著的車窗對著女兒好奇的問:「妳為什麼要脫鞋子?」,她頭也不抬的一邊脫著鞋子一邊說:「因為我想看外面啊,脫下鞋子才不會把椅子弄髒。」

儘管我們相當習慣聽著三歲不到的女兒說話時像個四歲多的小女生,但每次聽著她熟練的用「因為」、「所以」、「否則」、「不然」等連接詞將她要表達的話說得更明確時,我們都很難相信她在一歲半前還是個讓奶奶、姑姑擔心會是個說話遲緩的孩子呢!

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媽咪詢問我們如何教孩子學說話,我們的答覆是:父母必須時常跟孩子對談。這句話聽似簡單,但該如何跟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有著交談式的對話呢?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在面對孩子咿咿呀呀時,總是很傷透腦筋的試著理解,但最後又只能以分散孩子注意力或隨便應付幾句做結尾,當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時,總會惋惜孩子又失去了一個學習說話與成長的機會,而父母也失去了一個能更早了解孩子想法的機會。

每個寶寶從小就懂得使用一些自然的肢體語言來讓父母知道她是餓了、不舒服、想要玩還是想被抱抱,美國衛生研究院委託加州大學進行的研究證實了寶寶不僅能透過肢體語言(手語)學會溝通,更能藉由有系統的肢體語言(手語)更早學會說話,並說得比同齡孩子還好。

在教室中,我們常會分享我們跟寶寶使用嬰兒手語所帶來的難忘經驗與樂趣。我們認為嬰兒手語之所以有助於寶寶在語言上的學習,主要是在於嬰兒手語促進了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嬰兒手語讓寶寶從小就懂得語言的存在與意義,且能快速的累積字彙數,嬰兒手語也讓父母更容易去理解寶寶想要表達的意思,並給予對應的回覆。學會用嬰兒手語溝通的寶寶因此在累積知識上常比一般沒學過手語的孩子還快許多,所展現出來的自信與自理能力也比較佳。

如果妳也想要跟自己的孩子使用嬰兒手語,妳只要謹記著以下幾個技巧:
1. 嬰兒手語雖源自聽障手語,但並非相同。嬰兒手語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途徑,使用嬰兒手語時務必搭配口語發音。
2. 嬰兒手語是寶寶表達的工具。所學習的字彙與數量以寶寶的需求為主。最好由「還要」、「吃」、「ㄋㄟㄋㄟ」三個字開始。寶寶不會想用到的字像是「打打」、「壞壞」,可以不教。
3. 手勢的比法必須一致,跟口語的意思也必須一致。
4. 跟寶寶使用嬰兒手語必須時常重覆,且要持續。善用與寶寶目光的接觸來教導寶寶嬰兒手語 (寶寶越小,注意力越難集中)。
5. 放輕鬆,把教導過程當成遊戲。
6. 時常鼓勵寶寶。
7. 不要在寶寶哭鬧時候教導嬰兒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