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ulu (喬媽)

預防寶寶冬季威脅─流感、輪狀病毒腸胃炎

2008年01月05日
輪狀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是秋冬季節嬰幼兒健康的兩大威脅,爸媽除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之外,讓寶寶接種疫苗可達到最佳防禦效果,而一旦感染病毒,要能夠掌握正確的照顧技巧與原則,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輪狀病毒
易侵襲免疫力低弱的嬰幼兒
   輪狀病毒是很特殊的病毒,通常腸胃炎病毒喜好濕熱溫暖的環境,冬天極少見到足跡,但是輪狀病毒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所以可以活躍於冬、春季,不過近幾年台灣地區幾乎四季都有輪狀病毒的病例。
 
   輪狀病毒是經由糞口途徑傳染,所謂糞口傳染是指從排泄物、嘔吐物或病毒附著的物體表面(病毒可存在 24~48小時)接觸到病毒後,雙手未清洗乾淨就去照顧幼兒,而造成傳染。

  幾乎所有幼兒都難逃輪狀病毒的侵襲,輪狀病毒真的特別愛找嬰幼兒麻煩?書田診所小兒科潘俊伸醫師表示,其實任何年紀都可能感染輪狀病毒,只是2歲以下嬰幼兒一方面從未感染過病毒,不像成人具有抗體,另一方面免疫力較弱,因此感染到輪狀病毒後所出現的症狀較為嚴重。幾乎所有幼兒會在3~5歲以前感染過輪狀病毒,在嬰幼兒腸胃炎的比例中,輪狀病毒約佔5~10%,嚴重到需要住院的患者中,因輪狀病毒所引起的比例從一至五成不等。

   輪狀病毒腸胃炎的治療主要以症狀治療為主,大約一星期自然會痊癒,嚴重腹瀉者可能要兩星期時間才能恢復,若嘔吐、腹瀉嚴重,並出現脫水情形,可能就要住院施打點滴。當爸媽或照顧者發現孩子感染後有嗜睡、皮膚乾燥失去彈性、哭時沒什麼眼淚、尿尿次數減少,加上無法進食時,就應該住院接受治療。

  由於幼兒的傳染源多來自父母,因此,爸媽在照顧前及照顧後,務必洗淨雙手;家中若有較大的小孩,也要教他們經常洗手;而小朋友所上的幼兒園或托兒所,都要做好碗筷、玩具的消毒工作,才能降低感染機會。

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率
   除了基本的衛生習慣外,最佳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在避免住院的成效上可達到九成。目前在台灣上市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兩種,一種施打2劑(費用為每劑2500元),另一種施打3劑(每劑2000元),兩者的接種時間均建議在出生後2個月開始,打2劑者,在出生2、4個月各一劑;打3劑者,在出生後2、4、6個月各打一劑。

  輪狀病毒疫苗屬於活性疫苗,所以有免疫方面問題以及正在施打免疫球蛋白的幼兒,並不適合接種。施打疫苗後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喪失食慾、煩燥、輕微發燒、嘔吐或腹瀉,爸媽不需過度緊張。此外,由於這類疫苗並未針對一歲以上幼兒進行大型研究,因此對副作用的情形並不清楚,建議一歲以後就不要施打。

接種疫苗可降低感染率
   每年九、十月開始,政府會開始呼籲抵抗力較弱的族群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而醫界每年二月會召開會議,決定這一年應研發預防那一種病毒的疫苗,疫苗廠商即據此生產疫苗。

  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有較大差異,如健康成人保護力可達7~9成,老人則只有3~4成,雖然老人保護效力有限,但接種疫苗可有效減少住院機率。

  嬰幼兒接種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雖無統計數據,但臨床發現接種後嬰幼兒感染人數已明顯減少,因此,建議爸媽們,讓寶寶在出生滿6個月後施打流感疫苗。8歲以下未曾接種過疫苗的小朋友,建議接種兩劑,8歲以上則施打一劑。每年接種時間大約從九月底開始,最晚不要晚於十二月,如此才能在高峰期達到最佳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