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lulu (喬媽)

寶寶腹瀉的認識與照顧(上隨選)

2008年01月14日
糟糕了!寶寶發燒且哭鬧不止,便便也水水的,有時甚至解出血便還有嘔吐的現象!原來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寶寶腸胃炎所引發的腹瀉症狀。由於寶寶免疫力較差,在經歷季節更替或是沒有保持環境以及飲食衛生時,寶寶很容易會因此而感染病毒或細菌造成腹瀉,爸比媽咪千萬要小心喔!

許多新手爸媽因為沒有經驗,加上又心疼自己的寶寶受折磨,所以當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嘔吐、解水便甚至是血便等不適症狀時很容易感到非常驚慌。其實嬰幼兒時期的腹瀉,大多都是因為病毒或是細菌感染而引起,除了少部分的寶寶是慢性腹瀉才有可能病程超過兩個禮拜,否則多數急性腹瀉的寶寶大約7到10天便可痊癒。但是寶寶為什麼會腹瀉呢?寶寶是如何遭到病毒或是細菌感染而引發腹瀉現象呢?喝母奶或是配方奶的寶寶跟腹瀉有甚麼樣的關連?如果寶寶出現腹瀉現象,爸比跟媽咪又該怎麼做才對?一連串的問題真的是讓爸比、媽咪非常頭痛!

寶寶為什麼會腹瀉?
究竟是甚麼原因,會造成寶寶腹瀉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醫師與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林隆煌醫師皆表示,由於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因此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可以分為好發於冬季的病毒性腸胃炎及好發於夏季的細菌性腸炎兩種,其中病毒性腸胃炎又可分為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羅病毒、杯狀病毒四種;細菌性腸炎則可約略分為沙門氏菌及志賀氏桿菌及曲狀桿菌三種。

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通常會有發燒、嘔吐以及一天水瀉8~10次等症狀,但是便便裡面並不會有血絲,且從發燒日算起,病程會維持約7~10天不等,可帶寶寶到醫院做病毒抗原檢查;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志賀氏桿菌等,則較容易造成黏膜的破壞,引起血便的現象以及發燒,並不會有嘔吐現象,如果是細菌性腸胃炎的話,可以帶寶寶到醫院做細菌培養將之區分出來。

會造成寶寶感染病毒或細菌的因素大致可分為三種:
1. 不潔的食物
2. 未煮沸的飲水
3. 不潔的手
這三項平時多加留意便可防範於未然的因素,媽咪們一定要謹記在心,千萬別讓大人們一時的大意造成寶寶必須受到病痛折磨的後果。

寶寶腹瀉時居家飲食注意事項
林隆煌醫師與丁綺文醫師皆表示,「其實喝母奶的寶寶因為原本的刺激性就很少所以可以繼續喝母奶,不需要刻意的停止或改變。」林隆煌醫師提醒媽咪們,「當寶寶出現了腹瀉症狀,也不用太過極端的只給寶寶吃稀飯、米湯等流質食物。餵食配方奶的寶寶如果腹瀉情形較嚴重可將奶粉減量為一半,若腹瀉情況較輕微的話則減為2/3的量即可。如果寶寶的年齡已經超過六個月,等到腹瀉稍稍好轉時,可以餵食稀飯、小魚、豆腐、饅頭、肉鬆。另外應避免讓寶寶吃青菜、油膩的食物或是以大骨熬煮的湯與稀飯。」

許多媽咪們會詢問醫師,如果將奶粉換成低過敏或是無乳糖奶粉是否能改善寶寶腹瀉情形?丁綺文醫師表示,「配方奶的寶寶可以喝無乳糖奶粉即一般說的止瀉奶粉,由於止瀉奶粉是沒有藥性的,且成分較精緻、溫和,因此可以在寶寶腹瀉時讓寶寶喝。」林隆煌醫師表示,「一般腹瀉的寶寶改喝低過敏奶粉其實是不必要的,喝無乳糖奶粉則較為有效,但是這是針對慢性腹瀉(腹瀉情形超過兩個禮拜以上)寶寶才有需要,如果是急性腹瀉通常將奶粉濃度調淡以及飲食改變即可,並不需要特意更換配方奶。」

丁綺文醫師表示,急性腹瀉的寶寶必須多補充水分,可以給予蘋果汁、香蕉、澱粉製食物,不建議讓寶寶吃牛奶、蛋含有豐富纖維質的食物,因為纖維質會促進寶寶腸胃蠕動,會加劇腹瀉的情形。

結論
其實寶寶腹瀉沒有那麼可怕,爸比跟媽咪將可能會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完整了解,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是否乾淨,手跟腳是否時常保持清潔,並且仔細觀察寶寶的糞便,才能盡可能的保障寶寶的腸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