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迴文針麻麻

小兒「川崎症」誤診多 兩成出現腎臟結痂

2011年04月13日
小兒「川崎症」誤診多 兩成出現腎臟結痂
更新日期:2011/04/13 17:25 小兒「川崎症」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由於早期誤診率高,被國內兒科醫師票選為10大兒童棘手疾病中排名首位;成大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川崎症」是因為腎臟發炎所致,而且會形成腎臟結痂,目前還未能斷定與日後是否腎臟病有關,但有必要持續追蹤。


(劉怡伶報導)


小兒川崎症病因不明,發生季節以春夏最多,除了持續高燒超過五天以外,還會陸續有咽喉發炎合併草莓舌或嘴唇紅裂甚至出血、眼睛結膜炎,手腳脫皮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部份還會有肛門脫屑及卡介苗處紅腫。


成大小兒心臟科主任吳俊明指出,川崎症臨床症狀還有膿尿,常會被誤診為尿道感染,經過團隊研究發現,起因不是因為膀胱黏膜,而是因為腎臟發炎,且提出直接證據證實,川崎氏症的腎臟發炎致病機轉可能是經由免疫機轉造成腎臟內小血管發炎所致。


吳醫師表示,雖然腎臟發炎的嚴重程度不如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發炎的嚴重,但是在六個月的追蹤,仍然有約達20%的病童在影像學上會留下腎臟結痂的現象。雖然目前沒有數據證明腎臟結痂是否會造成數十年後病童的腎臟病變,但是持續的追蹤可能是必要的,以便及早發現川崎症的後遺症。這項新的發現,也在2007年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兒科腎臟雜誌)及2010美國兒科頂尖雜誌。


目前的季節剛好是川崎症好發時間,提醒家長注意,若家中有幼童有不明原因持續高燒、皮疹、結膜炎、嘴唇紅裂、草莓舌、手腳脫皮、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診斷治療,療程包括急性期中給予中劑量阿斯匹靈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復期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如果沒有冠狀動脈異常持續給予治療六到八週力若有則需長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