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ngel

如何利用教學活動增進幼兒語言能力

2006年07月06日
如何利用教學活動增進幼兒語言能力

作者 :王憶菁
人與人的溝通方法,可分為語言及非語言兩部份。所謂語言,在于有聲音出現,可以讓人聽見,懂得意思或是文字的呈現,使人可以閱讀;而非語言係指藉由肢體、表情、動作或圖卡來傳達個人的意思和表示需求。

因此,在發展障礙個案的教學活動上,老師們就不能只侷限在「要求孩子說,才算是語言的表現」的觀念中,而應以多重的溝通模式來達溝通目的,滿足個案溝通需求。學前幼兒的教學模式,多以活潑、多元化、創造(提供點子)、遊戲等方式來呈現教學活動。好的教學活動是孩子願意參與,喜歡玩、並且是可操作並增加互動的教學策略,而不應是僵化地只要孩子坐下聽講或背誦而已。所以,教學活動設計中,教材的準備及教學情境設計是非常重要。教材並不在乎昂貴、複雜或製作精美,而是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多變的、重覆出現的教材。而教學情設計應結合生活事件,強調自然情境,使孩子學會以後可以很快應用於生活中,並提昇個案的能力。特別是發展障礙幼兒,他們學的慢且所學有限,更應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及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每個幼兒的一項重要發展,而語言溝通能力學習更需結合生活,學習可以應對、互動、表示需要的語言內容,而不是背誦唐詩或唱兒歌而已。
所以,老師應把握教學及生活上的各種情境,教導個案學習語言、學會應對與互動。在

設計發展障礙幼兒的教學活動,應把握幾個原則:

一、考慮幼兒的基本發展能力,特別是個案的理解能力。
二、時間的安排以10-15分鐘為佳,過於冗長的活動易使個案不易配合或無法獨力完成。
三、幼兒的人數要依活動型式不同而改變。
四、玩具或教具應每一個個案都有。
五、輪流等待的時間不可過久。
六、老師要有愉快的心情,能和幼兒玩在一起。
七、教學活動需具備重複、連續、可擴展性。內容由簡單至複雜,並在每一次活 動中添入一部份新事物。
在掌握原則後,來談談教學活動的進行方式。每一個教學活動均有一個單元主題及數個單元目標,在串連每個單元目標時,要明確知道單元主題可以分成多少教學目標,並瞭解每一個教學目標希望共同達成的學習終點為何。以下舉一教學例子,可供老師在教學準備上的參考。

*例如:
單元名稱:玩具總動員
教學目標(標示為:1.2.3.)及學習目標(標示為:1-1.1-2.1-3):
1.會正確操作玩具。
 1-1會模仿操作玩具。
 1-2會自己操作玩具。
2.會與人分享。
 2-1會與同伴交換玩具。
 2-2能輪流等待。
3.會收拾玩具。
 3-1會分類玩具。
 3-2在老師口示下,會把玩具放至定點。
 3-3會正確歸類物品。
每一個教學目標的學習,必須溶入在課程中,教學者可在課表上以現有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課、角落教學、團課活動、律動或體能課中,加入幼兒的學習目標。

一、角落教學設計在角落教學中,結合單元(如:玩具總動員)設計角落活動及活動目標:
美勞角--製作童玩
圖書角--黑手(認識修理工具)
音樂角--玩具進行曲
娃娃角-汽車大賽
電腦角-打擊魔鬼
積木角-玩具城堡
觸覺角-體力大考驗

在每個角落活動中,老師依循該角落特色並結合個案學習目標作角落活動設計,使個案在角落學習中,達到應有的IEP(個別化教育方案)目標。角落活動中老師可以透過「問與答」、「聽指令作反應」或「模仿聲音、模仿口語」等策略,促進個案的語言能力。

二、團課活動、體能活動設計
在團課活動、體能活動或律動等課程,更可以結合「點名」、「聲音模仿」、「接唱」等方法來結合語言訓練目標。玩「車子」:可以模仿發出「嘟嘟嘟、叭叭叭、車車、碰」等語彙;玩「槍」:聲音則為「碰碰碰、ㄅ一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