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Angel

0-3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2006年07月13日
取自ICDC

0-1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人類的大腦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大致發展完畢,三歲時,大腦的重量已經是成人腦的80%,因此,許多專家提出【三歲定終生】的理論,事實上許多教育學者發現,若父母有計畫的由0歲開始,就能注意嬰兒的學習潛能培育,對於日後進入幼稚園或學校的學習計畫,會有極大的助益。
0-12月的嬰兒,主要以觸覺及動作為主,觸覺發展良好的嬰兒,對於其進一步探索環境及學習有良好的幫助,也因此情緒發展較穩定,反之,父母很少擁抱撫摸或觸覺發展不靈敏的嬰兒,其情緒容易不穩,對人的信賴感降低,對於日後的學習也會造成障礙。
美國幼教專家對家有0-12個月的嬰兒的父母,提出對未來學習有幫助的四個重要潛能開發領域:


(一) 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語言與識字)
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就沉默寡言,兒童長大後的學習基礎來自識字及閱讀,而識字的基礎來自大人的對話及聲音,透過父母的手勢、音調及用詞,嬰兒對於溝通發生興趣。父母或保母應該經常大聲閱讀書本給嬰兒聽,並經常透過唱歌、對話與嬰兒溝通,這都是奠定未來學習潛能的重要基礎。


(二) Thinking Skills(思考能力)
嬰兒天生就有了解外界事務,並學習世界是如何運作的本能及需求,根據兒童發展學,孩童的認知概念,是透過簡單的因果關係建立起來,例如孩子由攀爬、鑽洞遊戲中,體認空間的概念;由餓了或尿布濕了大聲哭,大人會立刻來餵食或換尿布,建立基本的因果關係,兒童發展思考及數學邏輯也是依據這樣的經驗,父母若能了解這點,就能在嬰兒時期,便能協助建立幼兒的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嬰兒有很微弱的自我控制能力,他們是運用自己的感覺開始動作,但並沒有能力停止這些動作,如果你能敏銳感覺並引導其動作的話,也可以讓嬰兒學習自我控制。有二種方法可以幫助嬰兒控制自己,第一就是協助嬰兒平靜下來,只要平靜下來,他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平靜的方式,無論是擁抱、撫摸,搖晃或是輕拍,有的嬰兒最喜歡的是自己安靜獨處,雖然你可以用各種方式教導你的孩子平靜下來,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平靜,當你自己的情緒舒緩,嬰兒就可以獲得安全感;第二種方法是教導並引導嬰兒做他可以做的,而不只一味制止孩子,一昧制止孩子只會讓孩子更為焦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又能讓他的能量及好奇心得以抒發。

無論是何種方式,嬰兒時期的自我控制是兒童未來的情緒控制及自我管理的基礎,也是未來進入學校及社會重要的人格特質,嬰兒到了三個月大時,已有80%的時間在從事活動,嬰兒的活動經驗可以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進而讓嬰兒學習主宰自己,培養獨立自主的氣質,這個階段若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過分保護孩子的安全,會使得此方面的發展受到干擾。


(四) Self-Confidence(自信)
幼兒需要有很強的安全感才能發展他的自信心,讓嬰兒安心,當他哭或有所需求時一定要給他安心的回應,當他有安全感時,他才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學習的事務,另外一種培育嬰幼兒自信心的方式,就是讓他有機會自己完成一些任務,而不是什麼都幫他處理。
以下是兩種可以創造兒童自信的方式,第一是透過慣例建立與幼兒互動的默契,大多數兒童對於週遭事物可以預測的話,他們會比較有自信心;第二種方法是引道幼兒重複練習一些動作,例如嬰兒重複抓取玩具的動作,父母不要阻止,反而要鼓勵他重覆,對於自信的建立非常有幫助。

當兒童擁有面對競爭氣氛卻欣然相信自己的人格特質,必能在日後的學習環境中脫穎而出,自信的人格特質奠定孩童日後與他人合作、交友等許多社會化的活動的成功基礎,父母應在嬰兒時期就提供培育此種人格特質的環境及互動。


1-2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零到兩歲的幼兒,其智力的發展屬於【感覺動作】,各種認知範疇的發展需透過感官的探索去形塑,一般感官的知覺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運動覺、前庭平衡覺等,嬰幼兒透過自己的探索活動,以「嘗試錯誤」的模式建立起對世界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一歲到二歲的幼兒的感官活動以視覺及動作為主,因此,觀察力是其學習外界事務重要的方式,幼兒會觀察大人的互動及環境,並依據觀察所得學習,因此父母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也可透過各種活動,讓幼兒透過豐富的環境學習。


(一)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語言與識字)
幼兒滿週歲後,他們的溝通能力變得很好,他們會利用肢體語言與聲音來讓你知道他們的想法,例如他們會牽著你的手到冰箱旁,等於就是他想要喝冰箱的飲料,此外他們的表達能力也變強,一歲半後他們就能將單字結合在一起,滿兩周歲的小孩,通常可以說200個單字,你可以透過共同閱讀及一起說話來練習語言及識字能力。


(二) Thinking Skills(思考能力)
滿週歲的孩子就像個小科學家一般,急於探索許多事物,他們會透過實驗「嘗試錯誤」來建立自己的能力,他們也開始累積自己的「資料庫」,記憶過去實驗過的經驗值。
父母應鼓勵孩子透過自己的探索來建立對事物的了解,例如上下左右的關係,空間感等;另外重複的動作也可強化孩子對複雜事務的了解,父母應提供具有挑戰性的玩具及活動,例如:拼圖、積木、玩水、玩沙等啟發性活動,透過活動及玩具來引導孩子找出事物的原委。


(三)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滿週歲的小孩已經有很強烈的獨立思想,同時也非常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及看法,此年齡的孩子最常說:「NO!我不要」,但是這個時候的小孩也因為力不從心而經常產生挫折感,所以提供一些規律性的活動,可讓此時期的孩子比較不容易在情緒上失去控制,此時開始要教導孩子什麼是底限,也就是許可的範圍,對於可做之事的規範要有一致性,才不至於讓孩子混淆,例如:當他用蠟筆畫牆壁時,父母需要拿開他的蠟筆,這樣他才能學習要用蠟筆畫在紙上。
要讓你的孩子了解,你知道他的感覺,但並不需要完全滿足他的要求,給孩子適當的選擇方案而不要一昧的禁止,可以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四) Self-Confidence(自信)
滿週歲的小孩有很強烈的慾望渴望獨立,但他們又需要知道親人在旁支持他,這種認知會讓他們勇於探索及學習,要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不二法門。
讓你的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你可以協助但不要介入,當他碰壁時只要提供建議而不是搶過來幫他做,如此才可以建立他的自信心。你要時常提出一些適合的挑戰,並觀察他的反應,並適當地提醒他一些可行的步驟。


2-3歲小朋友如何學習
一般而言,二歲到三歲幼兒的語言理解力及聽覺記憶均有相當的基礎,此時期的活動以語言及動作為主,所以,父母若配合遊戲及教材適當的教以性別、顏色、形狀、大小、數量等概念,很快的孩子就能有很好的學習成果。此時期的幼兒自主性很強,無論吃飯、喝水、大小便、脫鞋襪都可以自己來,也經常堅持自己做,父母不要什麼事都幫孩子打點,反而失去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時機。
(一)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語言與識字)
幼兒此時期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速度極快,大部分小孩滿三歲之際,已經能夠講出完整的句子3-5句,他們可以了解故事的含意,因此這個時期是學習讀及寫的關鍵時期,此時期他們可透過畫圖及書寫表達自己的情感,父母應多鼓勵此時期的小孩多用不同的書寫工具,如蠟筆等做出各種不同的表現,這個時期你應該多與孩子交談,無所不談的談,你可以講故事給他聽,也可以要他講故事給你聽,唱遊也是極佳的方式讓他學習新的語彙。
這個時期也要鼓勵孩子閱讀,因為此時期的孩子已經能將書本上的故事與現實聯想在一起,此時期的孩子已經喜歡故事,並能記憶歌謠等押韻的句子,這個時期已經可以學習數字、形狀、大小及字母等,一些笑話也能讓此時期的孩子捧腹大笑。


(二) Thinking Skills(思考能力)
此時期的幼兒思考能力已有很成熟的基礎,不僅可以編出各種想像的劇情,也能理解抽象符號背後的意義,此部分的能力,就是日後幼兒數學及邏輯發展的基礎。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進入理性思考的範疇,這也是為何他們經常問「為什麼?」的原因。
在此時期,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想像力,經常讓孩子做導演或編劇,陪孩子編故事,這樣可以強化他們的想像力、邏輯及對抽象世界的理解。
父母在生活中時常與孩子玩算數的遊戲,常問他一些和數量有關的問題,例如餅乾夠大家吃嗎?我們要去第幾樓呢等,孩子對實體世界的數量概念越清楚,未來對於抽象數學的理解能力就會越強。


(三) Self-Control(自我控制)
此年齡的孩子通常無法控制他們的行為,你還是需要讓他們知道允許界限,同時也讓他明白你完全明白他的情緒及慾望。導引他的需求到其他可被允許的選擇上,讓他在可被同意的方案中擇一,而不要一昧的說「NO」,有創意而正面的引導孩子遵守紀律,而非只是採用負面的禁止,對於建立孩子自尊並訓練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協助你的孩子學習等待,等待可以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並且讓他認知社會其他人的需求及限制,此時讓孩子多與同儕玩耍,對於尊重別人的權利、與他人分享已開始建立良好的認知,懂得等待、分享語輪流的孩子,才能適合未來學校及社會的學習生活。


(四) Self-Confidence(自信)
兩歲以上的小孩其實已經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們希望自己什麼事都可以自己來,透過自己完成的嘗試,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喜歡幫忙,並對自己能分擔責任感到驕傲。
父母對孩子完成的成就要清楚的讚揚,對於任務的交付也要清楚的說明,如此他們才會循序漸進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你的孩子在自己來的過程中,你要細心體貼從旁觀察,並適時鼓勵他,發生問題時可以尋求協助,如此可以讓他對於尋求協助有正面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