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遊戲治療

2007年05月23日
兒童為什麼需要遊戲治療?

  國際遊戲治療大師 Garry Landreth 曾說:「鳥飛、魚游、兒童遊戲」,意思是說「遊戲」出自於本能和自發,任何文化中的兒童都會遊戲,基本上兒童透過「遊戲」來學習生活,所以「遊戲」並不一定是浪費時間,反而對兒童的成長及其潛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兒童在遊戲中表現其身體、認知、語言、社會及情緒等發展狀態,將其獨特的生命經驗從遊戲過程中自然的表達出來,因此兒童在遊戲的時候所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個體。

  在遊戲中,玩具就像兒童的字彙,而遊戲就如兒童的象徵語言。兒童能從遊戲中揭露:

  (1)本身的經驗

  (2)對經驗的反應

  (3)對經驗的感覺

  (4)願望及需求

  (5)對自我的概念

  由於兒童尚未發展出使用抽象符號表達或思考的能力,他們雖能清楚地講話溝通,卻沒有豐富的經驗背景及聯結能力,使這些字彙有意義地與他們的情緒經驗配合,進而造成治療效果,加上十或十一歲以下的兒童較為好動,大多很困難固定地坐在同一個地方一段時間,年紀小的孩子需要很努力地提醒自己才能好好坐著,因此若只為他們提供口語式的治療,兒童表達的深度及廣度可能都會受到限制,而治療者則經常必須將許多精力消耗在非建設性的努力上。但透過遊戲治療,一方面較能滿足孩子好動的需求,而且較能克服語言表達不利的限制。

遊戲治療的功用是什麼?

  在遊戲治療中,兒童的遊戲將實際的現象以隱喻的方式表達、溝通、教導及學習,幫助兒童的想像力免於束縛,使其經驗得以再現,治療者有機會去瞭解兒童對此經驗的反應、感受及想法,兒童有機會重新整理,將現實中無法掌控的部份化為可掌控的,可以發洩精力、發洩競爭的需求、學習生活中的責任、達成困難的目標,及重新體驗挫折,使情緒獲得消散、以社會接納的方式來表達攻擊性,以及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和學到新的解決方法,因此透過遊戲治療,治療者協助兒童達成以下目標:

發展更正向的自我概念
承擔更大的自我責任
能更自我指導
能更自我接納
能更具彈性
具有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經驗控制的感覺
對問題處理過程更敏感
發展內在評價系統
更信任自己。

孩子從遊戲治療中可以學到什麼?

  在遊戲治療中孩子可以學到以下經驗及態度:

在遊戲室的自由氣氛下,有安全感去成為完全的自我,並在小心使用治療性限制下,兒童學會自我控制及有責任心地自由表達。
當兒童感受到治療者的尊重、覺得被關心、沒有批評、並且持續地被接納,他們會把尊重內化,因此兒童學會去尊重自己。一旦兒童學會尊重自己,他們便學會去尊重別人。
透過遊戲所表達出來的感情,即使是非常強烈的,也會被治療者所了解及接納,兒童學會他們的感情是可接受的,不再被這些情感所控制。
在遊戲治療中,治療者相信兒童的能力,並堅信代替兒童做事會剝奪他們發現自我能力的機會,此時兒童學會為自已負起責任,並發現負責的感受為何。
當兒童能為自己找出解決之道,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們便發揮與發展了創造力。當頻率增加後,在過程中兒童會得到滿足感,使他們學會在面對問題時,更有創造性,更有方法。
治療者不會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兒童,在遊戲室中若要限制兒童的行為,會以能讓兒童控制自己行為的方式表達,因為控制不是來自外力,兒童必須學會自我控制與自我指導。
當兒童不被判斷地被治療者接納其原原本本的樣子,也不被期望去做任何改變時,兒童慢慢學會,在情感層面上接納自己。
生命是由不斷的選擇組成。即使是最小、最簡單的選擇治療者也不替兒童決定,在兒童經歷做決定的過程之後,兒童學會做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遊戲治療師在做什麼?

  遊戲治療的理論學派雖有不同,但在過程中治療者都必須展現能讓兒童主導內容並願意去跟隨的態度。因為重要的不是治療者的智慧,而是兒童的想法及方向;要激發的不是治療者的解決辦法,而是兒童的創造力。所以,治療者在遊戲治療中經常保持「我在這裏、我聽見、我了解、我關心」的態度,而不是用「我永遠同意、我要讓你高興、我會解決你的問題」對待孩子,必要時適時的設限,使兒童在有限制的時空界限中體會安全、信任與被接納,進一步藉此自由發展成獨特的自己。

  然而,一般人對遊戲治療師存在許多迷思,例如:

遊戲治療者是一個督導、老師、同伴、保母、或父母代理者?
事實上治療者是不會為兒童解決問題、解釋行為、分析動機或懷疑企圖。

治療者是被動的,或主動的治療者要有高度的肢體活動?
事實上所謂的主動並不是指完全能被看見的特質。遊戲治療者在情緒上是主動的,包括敏感及理解兒童的所作所說,並保持有回有應的態度。情緒的投入是指一種兒童及治療者都能感受到的互動特質,且大多由治療者互動性的口語訊息中經驗到,不一定要靠高度的肢體活動。

治療者會努力教會兒童認識自己?或將多年學習的智慧傳授給兒童?
事實上治療者不嘗試去操控事情的發生,因為操控事情或為另一人創造生活的智慧,兩者在現實生活中皆是不可能的,兒童成長中重要且必須的條件已存在兒童身上。

 研究發現,遊戲治療下列兒童的問題處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包括:

有困難與權威者相處的兒童
精神疾病的處置
減輕拔毛症狀
改善選擇性失語症
減低攻擊性、爆發性的行為
增進離婚家庭子女的情緒調適
增進被虐待及被忽略兒童的情緒調適
減低住院病童的壓力與焦慮
矯正不良閱讀習慣
增進有學習障礙兒童的課業表現
矯正語言問題
降低智能不足兒童的情緒及智力問題
較好的社會及情緒適應
減輕心理引起之身體問題如氣喘、胃潰瘍、過敏症
改善口吃
增進自我概念
降低分離焦慮
  遊戲治療已被證實除了極重度的自閉症和脫離現實的精神分裂症之外,對各種診斷類別的兒童皆有效。

遊戲治療如何進行?

  進行遊戲治療最重要的是兒童與治療者關係的建立。關係的建立開始於兒童對治療者的第一眼及感受,需要靠治療者當時對兒童感受的敏感力。在對兒童溝通時,使用溫柔、友善、和緩的方式回應,經由接納兒童的態度、情感以及想法,治療者便能進入兒童的世界。在等候室的初次會面時,治療者要避免讓兒童感到被忽略、不重要,因此治療者要能適當的處理父母的需求,以及處理兒童與父母的關係。結構性的建立關係是在一進入治療室後,治療者會對兒童介紹遊戲室使用的方法和時間,但治療者會避免過多的解釋或不當的用語,使兒童誤解。之後,治療者會跟隨兒童的行為,不斷地反應兒童的行為,讓兒童感受到治療者的存在與接納。

  有效的治療者反應特質包括下列幾點:

敏銳的了解:與其同在

關懷的接納:表現在治療者的耐心及願意信任此過程。

治療性反應的細節:貼切地吻合兒童的意思,又不干擾反應的流暢性、反應要短,且與兒童的情感產生互動、避免使用問句、針對個人並強調兒童的存在。

把責任交回給兒童:不為兒童處理問題或作決定。


遊戲治療中父母老師能做什麼?

  兒童通常需要依賴大人,特別是父母來替他安排遊戲治療時段,因此,治療師若想要對兒童有所幫助,必須與父母建立良好關係。雖然現今父母普遍有諮商概念,但治療者不能假設父母知道何謂遊戲治療,治療者必須藉助父母的幫助,以便藉由父母的口,從容地告訴孩子什麼是遊戲治療?為什麼要接受遊戲治療?以減低兒童在第一次治療時,出現分離焦慮的可能。

  治療者可由和父母、老師的會談中獲得許多有效的資料,協助治療者更了解兒童在遊戲室以外的行為,及更清楚兒童遊戲中可能有的意義。大部分的情況下,若治療者評判父母的能力許可,可配合親職技巧訓練,輔助父母處理子女問題,當父母比較少焦慮,便能以較正向的態度回應子女。

  在會談父母時,治療者要能體會父母前來求助的內心掙扎,盡可能體諒此種心情,不要立即針對兒童問題進行探討,有技巧地協助父母處理負向情緒,再說明遊戲治療進行的方式,以及需要父母哪些配合,共同為兒童創造一個系統性的治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