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ngel

30種數學遊戲Part3.形狀與顏色

2007年06月04日
30種數學遊戲Part3.形狀與顏色
文 / 章嘉凌+曾愛  專家 / 張珠綺(地球村幼稚園資深幼教老師)林淑美(私立國防醫學院附設愛德幼稚園資深老師)

學習意義:形狀與顏色是生活中必要的基本概念,而且未來許多的數學學習中,都會應用到形狀及顏色與數學的對應關係,例如數數看書中有幾個圓形、三角形中有幾隻小鳥等。因此,學會分辨形狀及顏色是相當重要的喔!

11【遊戲名稱:什麼東西會滾動?】
遊戲方法:
1.家長找來一些圓形以及其他形狀的物品。
2.讓孩子實際滾滾看,再分出滾得動和滾不動的物品。
3.讓孩子理解只有圓形及沒有角的東西才易滾動。
4.同時也能教孩子為什麼車輪都是圓形,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
遊戲目的:讓孩子了解沒有角的圓形才是可以滾動的物品。不是圓形的物品,不是滾不動就是一下子就倒掉了,讓孩子建立圓形的概念。
訓練:操作、觀察、分類。


12【遊戲名稱:衣服顏色都一樣】
遊戲方法:
1.家長可以利用自己及孩子身上所穿的衣服來玩顏色配對。
2.請孩子找出兩人身上都有的顏色並說出是什麼顏色。
3.或拿出一整套衣服的上衣,請他找出顏色一樣的下半身。
4.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除了可以多教他各種顏色外,也能加入顏色深淺的比較。
遊戲目的:年紀小的孩子可先學紅、黃、藍三原色,並練習分辨此三顏色,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增加顏色的種類。
訓練:配對、觀察、比較。


13【遊戲名稱:比賽說形狀】
遊戲方法:
1.當孩子已經有基本形狀概念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輪流比賽說出家中物品的形狀。
2.可先設定某一種形狀,例如說出圓形的物品。圓形的時鍾、圓形的球、圓形的帽子...。
3.接著再說其他形狀並能同時加入顏色的表達,例如黃色三角形的盒子。
遊戲目的:讓孩子透過實際眼睛觀察及手的碰觸,更明確了解物品的外形以及顏色,同時,也借由觀察增加孩子的想像力。
訓練:觀察、反應、思考。


14【遊戲名稱:看誰有創意】
遊戲方法:
1.準備幾張白紙及蠟筆或彩色筆。
2.家長先幫自己及孩子各畫出一個正方形。此時,教孩子想像正方形可以變化出什麼東西。例如家長用正方形畫出一台電視。
3.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給他畫畫的建議,例如教他畫成一本書;大一點的孩子則能讓他自行發揮。
4.陸續增加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比賽看看誰畫得最有創意。
遊戲目的:小一點的孩子畫出來的物品可能不是很像,不過,家長只要著重創意的鼓勵,不用在意是否畫得漂亮。幾張白紙及形狀就能訓練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訓練:創意、握筆、想像力。


15【遊戲名稱:摸摸看】
遊戲方法:
1.通常孩子會先從平面的形狀概念進階到立體的概念。
2.家長可以透過實際的觸摸,教孩子感受物品的立體感。
3.例如:摸球,告訴他這是球體;摸鐵罐飲料,告訴他這是圓柱體等。
遊戲目的:5、6歲以上的孩子比較能夠表達及理解立體的概念,家長可以在遇上相關立體物品時,先主動告訴孩子這是什麼,不需要強迫孩子立即理解,等立體經驗累積足夠時,自然就會豁然開朗。
訓練:觸摸、觀察、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