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談彈琴有感

2007年03月13日
我非常同意 diana 對悅悅的鋼琴期望及作法。關於詮釋及音樂性,我認為(經驗也是如此告訴我),那與學習其他東西一樣:除非你是像 Mozart、Beethoven 那種天才,否則,一定是<與年齡俱進>,性格、智識、人生經驗都慢慢累積與成熟以後,才「可能」有屬於自己的音樂詮釋之品味�感受�及能力。

再贊同 Bella 不過:先請孩子自己摸索一首曲子,老師頂多指導一些技巧,也許會講一兩句關於曲式、樂風的提示讓小孩自己感受;主要還是要孩子自己把譜看懂看熟了,手指跟上譜了,練熟了...之後,才有可能看到曲子的全局,才有可能開始「感受」這首曲子的內在。

在這壹切之前若就先給他聽 CD,實在可稱是外來干擾,很容易讓小孩從此「一輩子」都被鎖死在所聽到的演奏版本的詮釋中,包括音色、快慢等等,都全數照抄,他一生中後來能自己找到新詮釋的可能性,將是微乎其微、幾乎不可能--除非他一輩子走音樂路;若只是像我們一樣彈琴以稍具可自娛之專長型,大概就一輩子再沒機會重新認識該曲了。

所以 diana 真是何其有慧根,作法是與 Bella 老師說的完全一樣。可見好老師是有共通道理的,在每一專業中、如果你是天生有好老師的質地,你自然會表現出最好的教學方法及策略。真是何其慶幸能看到 Bella 老師的自述啊(好像不算自述,算解說吧? :D 我真是誇張成性啊∼)!

像我,小時候才學琴到拜爾一百左右(後面七八首我拒彈,就此鋼琴被我娘賣了),可見才學了一年左右吧!成年後之所以自己再開始彈,都是為了平均律序曲一、沒辦法我就是太愛這首曲子,一天到晚聽顧爾德先生彈的越聽越火(他老是 humming),乾脆自己找譜來彈。我絕不能否認,因為聽他的演奏版本恐怕不下千次,所以詮釋上一定受影響;但因為我夠成熟,所以我還是有我自己的細微詮釋的自由,我也可以每一次彈都表達及反應我當時的心情、身心狀況,更可以依照我心所需要的彈出適當的音色、強度做為自我治療。這前提是,音樂上的成熟度(我透過長期大量的聽音樂、看演奏會、觀察他人彈琴及演出)一定得夠。

當然我就是這麼<一曲石頭>而已,哈哈。(不過,我也還有三四首其他曲目啦,二聲部創意曲的)

可惜 Bella 老師住得離我家好遠,不然一定押著兒子去拜師學藝。


stone
2007/3/13 Tue 5:16pm @ dia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