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stone118

死了一位幼園同學之父以後

2007年05月21日


我該怎麼看小孩子的無心與殘酷呢?

從知道慧姍及哲甫兩家的嚴重車禍開始,一整個下午我每思及就唉著聲歎著氣。時間到了該去接小孩;在學校又與只有我兒留在教室裏陪她的老師聊了蠻長一段時間(老師談著她帶過的不同屆低年級生的差異及她的教學觀察和分享)、中間則有班上一位領重度手冊男孩的家長插進來一起談了一會兒。最後兒子沒耐心等了,從操場跑進來拜託我和老師不要講那麼久啦!我才起身離開。

兒子興致高昂地說他踩死了一隻蟾蜍。我馬上臉色就變了(但他太興沖沖所以來不及看到我的臉色),除了想到羅北兒的青蛙與蟾蜍正好是老師這兩週給孩子們看的讀物(還要求做搭配的特殊卡紙折頁形式的「角色日誌」作業),也想到瑞雅才剛在晴媽家分享過她如何到孩子的學校講蟾蜍、消除了孩子們對這種小動物的誤解和恐懼。

我叫兒子帶我去看被他踩死的蟾蜍,他倒是很想 show off,所以很樂於在操場邊那片草地上搜來搜去。其實根據經驗,我不應相信有時講話誇大的兒子的全部說詞,故順便也問剛剛與他一起看蟾蜍的隔壁班男孩;兩人說詞對起來,大約是:他們發現了一隻小蟾蜍(大約一個指節大小),最後被我兒踩死,但問題是隨後那隻小蟾蜍就不見了(猜測是並沒死而在茍延殘喘中逃亡了)。

我開始有點嚴肅地責備兒子太殘忍,質問他憑什麼踩蟾蜍?氣起來還用腳背狠狠踢了兒子屁股。我說:如果哪天巨大的外星人來了,看到你這隻又髒又醜的小動物,決定一腳把你踩死(他因被我踢屁股不太爽而故意搶聲回答:外星人踩得真好啊!),你覺得很好是吧?

一陣沉默,我也說不出什麼話,只好說:走了,回家了。

上車後我實在很想講點什麼,就跟兒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已經不太常講那種故事,不過你以後可不可以不要老是講撞車的災難故事?你知道撞車的事情都會造成很多人傷心、難過、痛苦嗎?我們不希望一直聽到你把這種事當成故事講得津津有味,因為我們不忍心想到車禍事件造成了多少人的悲傷和難過。

坐後座的小孩沒回應。

我說:我現在問你,如果一輛油罐車撞上一輛休旅車(唉,這確實正好是他常常編說的情節),你現在覺得怎樣?

他說:很殘忍。(明顯是把我剛剛批評他踩蟾蜍行為的用詞直接借來用)

我說:那我告訴你,如果油罐車撞到的是一輛你也坐過的休旅車,車上還有你認識的同學和同學的姐姐爸爸媽媽,你覺得怎樣?

他説:很傷心。(再度直接借用我才剛說過的話)

我無奈地說:好吧,我告訴你,慧姍家和哲甫家昨天晚上出了嚴重車禍,被油罐車撞了,慧姍把拔死了。幸好他們其他的人都還傷勢不太嚴重,慧姍和姐姐和哲甫已經可以出院。

他說:所以慧姍把拔是駕駛嗎?我看過一些新聞,駕駛很容易最先被撞死。(聽到這種立即反應,各位會覺得無言嗎?青,你或許可以為小沛沛其實很有同情心而欣慰吧∼)

我說:對,正好那時是慧姍把拔開車。他們很幸運的是,車禍發生時應該是剛吃完飯上路開車,所以乘客都還沒睡著,可以有臨場反應、不至於受傷太慘重。上次那個邵曉玲的車禍就是因為她睡著了(「而且沒綁安全帶」兒子接口),所以無法反應而最嚴重。

(我這種回應應該還好吧。我也不可能時時刻刻沉浸在哀傷情緒裏,畢竟先純用理性而非情緒感受來看世事,這種習性應該是我遺傳給我兒子的)

我努力試圖想扳回重心一城,說:所以慧姍的把拔死了。

他再度沒有回應。


車開到家門口、停好要下車前,我又忍不住自己的奔馳聯想,再幾近喃喃自語地說:唉,慧姍把拔死了,她再也沒有把拔了。

這時兒子倒是接了口,說:那可以叫她努力工作賺錢,然後租一個<副把拔>啊!

我驚奇地問:什麼叫副把拔?

他說:就是來代替把拔的工作嘛。我要租一個像我爸這種的,如果不像的我就不租!

我:......(真的無言,不過覺得也知道這種想法是很有深趣可究)


如果我真的很無情或冷漠,大概會接著問:那如果你媽死了,要不要租個副媽媽來用呢?

不過畢竟還處於胃痛尚未好,沒啥體力精神的狀態,所以這種好奇的問題就免了吧。


可深究的是,是否小孩在這個年齡階段還是依賴母親的比重遠遠超過依賴父親的比重,所以他們對<一個父親死了>這樣的消息顯得蠻無動於衷或冷淡?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竟然這麼輕快地發展出想像中的解決方法:「花錢租一個代替的」就好了?父親形象這麼有可被替代性嗎?!

其實我認為這與每個年齡階段對家庭成員或 role model 的不同需求與認知是有關的,不見得在更年長些的年紀,仍然會這麼<物化>地看待父親。(如十一二歲上下的男孩,也許對父親角色會有更多的認同與情感連結)

不過現在倒還真覺得可惜,因為我也很想知道:母親角色是否也可以同樣被物化而替換?!


總之,小孩的 careless 和<處理困難世事的自動機器式的解決方案>,我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無心和殘酷,其實有時候是生命最強韌的力量。

stone
2007/5/22 Tue 3:2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