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說故事:小河馬歐文和牠的麻吉

2007年05月24日


說實話,今天清晨我還蠻 frustrated 的,想到近日朋友與社會上所發生我認為道德很有瑕疵的事,已經令我心情沉重好幾天。六點多了躺在床上簡直不想叫小孩起床。突然想到今天是禮拜四,又到了說故事的時間。只得快速打起精神,集中心思花一分鐘想想今天可以講什麼故事。

這個月彩虹教材的主題是「愛人如己」,故事媽媽們自訂的參考副題則是<母親的愛>;我不喜歡母親的愛這個題目,所以只參考原來的主題。而我的策略一向是從自家有的書來找適合講的,所以那一分鐘裏就快速檢索了一下腦袋記得的、我有哪些符合條件的書目可用。

很快就決定講《小河馬歐文和牠的麻吉》。這個故事可能大部份網友都已在網上或多或少看過,我自己不但存下那個動物公園的網站、下載了紀載牠倆故事的完整 pdf 檔,在遠流出了這本中譯書以後,也很快就在校園書房將它買下。

我忘了這本書雖有精彩照片集,但卻是文字敘述頗長、且半個注音都沒有的、適合較大小孩或成年人自行閱讀的<圖文書>。〔附帶一提,我還是很討厭用繪本這兩個字〕

所以到了班上以後,一向比較喜歡閒散自由的氛圍的我,慢悠悠等著去跑操場的孩子們全部回到教室、一面與幾個孩子話話家常,然後才開始講以後,發現那麼多字恐怕一節課講不完。

〔他們老師很重視上課時的秩序與規矩,我慢慢發現此事後就決定尊重老師的規矩,一項一項盡量沿用她的規定,比如哪些人有權選擇坐在我腳前地上、坐的人只能坐著不能躺著、所有人不能在聽故事期間走來走去--雖然與我隨興及認為坐臥皆可的習慣不同,但我還是願意尊重老師正在辛苦替小一生建立秩序意識的用心〕

但是這個故事太吸引人了。我先從 2004/12/26 的南亞大海嘯講起,稍微帶到一點地理及海洋知識;幸運的是班上有個男孩在海嘯那天正好全家在菲律賓海邊渡假,見證過當日恐怖的大浪。除與大家分享了一下他這個經歷外,他還頗有哲理地說「我能活下來,現在坐在這裏跟大家一起聽故事,實在是非常幸運」。

開始讀故事後我決定不要用麥克風,否則我無法拿好書、又仔細看清楚書上的小字。因為不用麥克風,孩子們反而較平常稍微專注一點。隨著第一第二面講完,本來還有點躁動的小孩也慢慢越受吸引,變得幾乎是完全守規矩(例如舉手且獲得准許後才開口說他們的當下感想)。最後全班一片安靜、完全安靜,只聽到我唸書的聲音。我沒辦法轉開視線不看書(字實在太多太小),所以不知道他們有沒坐有坐相,不過那種安靜所傳達出來的專注,實在是很美。

老師比平常早幾分鐘就安靜地進了教室來,不過孩子們可能並沒全部發現她的存在。我努力與<唸書>搏鬥,聲音一定要夠大、螺絲不要吃太多,也沒時間管老師。等到時間已經超過兩分鐘,還剩下五六面(所謂「面」,就是左右兩頁啦)沒講,我說我們下次續完吧?孩子們一致抗議;老師出聲了,說那我們再聽一面好不好?其他的下次再講。於是我就再讀一面。然後把書先留在班上讓他們傳閱,下午我來時會再帶回家。

老師悄聲但很興奮地跟我說:她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不過她沒這本書。然後她說很認同我講這故事的角度(呃,我沒太多時間演繹「角度」,但強調真正的朋友不見得與你樣樣相同、甚至可能跟你看起來大異其趣...之類)。


之後故事媽媽們開會時(這個會主要是每個人談一下自己剛剛講了什麼書、班級反應如何、有無特殊狀況等等),我因為自己氣壓低了幾天、所以比較沉穩,沒有前幾次還偷玩玩具等的躁動現象發生,所以對各個媽媽的分享比較能專心聆聽和提供意見及討論。到我分享時,老三與我孩子同班的那位前圖書館館長(將彩虹教材引進本校的人)說:你講的故事我兒子每次都要馬上去找來看。

我聞言很高興,紳士風度地頷首為禮曰:謝謝妳的回饋。

嗯,有這類回饋,的確是讓人愉快的事。(所以說若看到有任何人做任何事我覺得很棒的,我要繼續盡量提供我即時的讚美回饋喔! ^_^ )


stone
2007/5/25 Fri 5:13am 記